40年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要写一本这样的书”,今天终于
如愿以偿了。
这个念头*初萌芽于我19岁刚上大学的时候。当时,我怎么也听不
懂数学课,我想:“大概是我太笨了,脑子好使的人应该早就听懂了。”
不过,好歹我也考上了东京大学,还算是个高材生,经过努力,终
于跟上了课程的进度。但是,我心里还是不舒服,觉得有些地方没彻底
弄明白。“为什么心里觉得不舒服呢?”我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原来
我会解数学题,却不了解数学的本质。
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很想买一本清楚地揭示数学本质的书。
但是,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后,我觉悟到只能靠自己的头脑去理解和
揣摩数学的本质。
从此以后,我开始了艰苦的征途。我像一只筋疲力尽的狗,流着大
汗,汪汪哀号,为探究数学的本质而战斗。即使成了机械工程学方面的
专家,这种状况也没有改变。直到60岁即将退休的时候,我才稍微有了
点自信,觉得自己总算把握了数学的本质。
可是,或许什么时候我两眼一闭,辛苦得来的成果就会被带进棺材
里去。所以我决定,等到退休后有了时间,一定要将我的心得写成一本
书。我一直在为此努力。2001年,我退休了,终于写成了这本书。
这本好不容易才得以面世的书,是写给下面这些人的:
1.数学很差,但想学好的人,特别是想尽早找到窍门的人。
2.刚开始学数学的高中生,希望进行深入思考、理解数学的本质。
3.学过数学,现在已经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人,虽然工作中不一
定要用到数学。
4.至今还没有厌倦数学的人。
5.正在学习数学的大学生。
6.教授数学或是工程技术的老师。
7.希望把握数学本质的人。
本书和普通的数学书完全不同。它讲的是高等数学,但不是教科书,
不会教你怎么解数学题。所以,不要把它当成考大学的参考书。不过,我
保证读了这本书,你就能轻松地把握数学的本质。
抓不住思想和概念的本质,就像是穿着借来的衣服,总觉得不舒服。
在本书中,我尝试挖掘出数学中隐藏着的思想和概念。书中的讲解不是
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追根究底,挖掘出上位概念。只有理解了上位概念,
才能真正理解。把握了概念的本质,获得了直观的感受,才不会一知半
解、糊里糊涂。
数学学习中*大的问题,是很多人对数学产生了厌倦情绪。高中分
为文科、理科,有些人就是因为不想学数学而选择了文科。
但是,数学真的那么招人厌吗?的确,现在这种教学方法,让人无
法不讨厌数学。为什么昵?很简单,因为学生们没有真正理解数学。
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不厌倦才怪。没人想去
理解自己讨厌的东西。因此,理解也就变得遥不可及。
数学中有很多定义、定理。老师会解释这些定义、定理的证明过程,
这本来没有错。但是,很多学生觉得证明过程和自己无关。为什么呢?
因为学生觉得自己和老师身在两个世界里,老师们在数学的抽象世界里,
自己则在现实世界中。老师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在现实世界中却显得
不可理喻。找不到两个世界的交集点,就无法相互沟通。
但是,等等。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学的抽象世界是紧密相连的。
例如,微分、积分和产业界紧密相关。生产量与社会整体活动成比例增
长的机械制造业被称为“微分型产业”;现有生产量决定商业规模大小的
维修业被称为“积分型产业”。
也就是说,数学老师只进行了抽象的解释,却没有向我们指明从现
实世界进入抽象世界的路径。数学本来是人人都懂的东西。只要把日常
生活和抽象世界紧紧联系起来,就能理解数学。
那么,怎样才算“理解”呢?理解就是外界的事物和头脑中原有的
“模板”相符合。在本书*后的“Q&A”中我们还要详细谈到这个问题,
请大家留意。总之,外界事物和头脑中的模板完全吻合,人们就觉得自
己理解了这一事物。也就是说,理解是大脑中瞬间发生的、对对象的确
认动作。换句话说,理解是一种直观感受。
有些人思想顽固,认为直观地理解是不科学的,这些人没有认真地
思考什么是理解。我认为,要弄清楚什么是理解,必须参考脑科学的研
究成果。脑科学研究证明,理解时,在大脑中浮现出事物的形象十分重
要。从一个平面上来理解数学是不行的。数学是三维,甚至是多维的立
体事物。本书中的每一章,都揭示了这个多维体的一个侧面。我的目标
是把“难懂的数学”变成“易懂的数学”,再从“易懂的数学”变成“可
以运用的数学”。理解了数学却不能运用,也是毫无意义的。
*后,在进入正文之前,我想谈一谈本书的出版经过。2001年3月
我从东京大学退休,*后一节课上讲道:“我想变成蝉。”30多年来,我
一直埋首于大学这片“土壤”中,研究和教授工程学,过得很充实。但
是,退休以后我却想像蝉一样爬出地面,在众人面前大声发表自己的言
论。我想把自己一直以来的所思所想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那节课结束时,
我说:“从今以后,我要专心著书,比如我构思了40年的数学书。从今
天开始,我正式退休了,我一定要写成这本书。”
岩波书店编辑部的永沼浩一听了我的*后一堂课,他一直记住了我
的话。一年以后,他打电话来问:“老师,那本书写得怎么样了?”于是,
我们一拍即合,决定出这本书。我退休后一直在工学院大学工作,我对
学生们说:“我要写一本书,你们愿意帮忙吗?”学生们很高兴地答应了。
于是,我把他们叫来,开了一个“烟村数学私塾”。每月不少于1次,每
次上3个小时的课,坚持了几十次。他们向我倾诉了对数学的不满以及
存在的疑问。永沼先生旁听并记录了我们讨论的主要内容。他还为我写
了草稿,建议我采用合适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他的帮忙,这本
书才得以完成。我向永沼先生表示深深的谢意。
另外,还要感谢长尾高明老师在百忙之中认真读完了我的书稿,提
出了恳切的意见。
就这样,本书面世了。除了这本书,我还想写一系列书,主要是针
对工科和理科的,如热力学、复变函数论、矢量张量、振动学等。全部
完成大概要花上二三十年,我得好好利用有限的时间,争取多活几年了。
希望这本书能带给读者一些启发,从新颖有趣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如果能这样的话,我将万分欣慰。
烟村洋太郎
虚数不是幽灵
用过一次复数后就再也合不得放手,虚数用起来就是这么方便。现
在我们试着推想一下这个了不起的工具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复数的发
明者是18世纪欧洲的大数学家高斯。
在这之前,先回忆一下教科书上是怎么解释虚数和复数的。教科书
上这样写着:
满足一元二次方程式x2=一l的实数实际上不存在。于是我们用i来表
示这个平方后为一1的数字。i叫做虚数单位。实数a,b和虚数单位i组成的
数字a+bi叫做复数。a叫做复数的实部。b叫做复数的虚部。
这个解释中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要去解方程X2-一1呢?一般来说,
这个方程式是不可解的。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认为没有必要去考虑不可
解的方程式。
但是,教科书的编写者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读者会有这样天真的疑问,
他们完全没有想过读教科书的高中生会怎么想。他们按照数学家的思路
去思考问题,因此才能若无其事地写下来常人看来异想天开的话。于是
数学书看起来就像天书,让人忍不住要对他们大吼一声:“多少也要配合
一下读者吧!”
牢骚先发到这里。思考常人看起来无解的问题是数学的宿命。
*早开始认真思考方程式X2--一1的,是17世纪的意大利学者。他们
不希望存在无解的方程式。于是,创造出一个无法确认是否存在的数字,
讨论是不是有了这个数字,问题就能解决。他们创造出来的这个数,就
是虚数i。
虚数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数字,它寄托了数学家们的愿望——有了这
个数字,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听了这些,也许有人会想,数学原来是骗人的啊。说骗人可能有点
过分,但是像这种随心所欲的创造在数学中确实存在。不过,虽说是随
心所欲,但只要能够成立,数学就承认它。
人们常说“数学是理论的世界”,即使是天马行空的奇想,只要能自
圆其说,数学就会承认。
上升到哲学高度讨论这个凭空创造出来的虚数i,是法国哲学家笛卡
儿。他给这个数起了个名字叫Imaginary Number,并思考这个数的存在
性。我们使用的“虚数”这个名字,就是从这里翻译过来的。
可是,译成“虚数”后,很多人就因为这个名字觉得虚数是“幽灵
一样的数”。
看到“虚”字,现代人就会想到“撒谎”、“骗人”等,带着偏见来
理解它,这其实是极大的误解。只有排除这种偏见的影响,不带主观色
彩,虚心钻研,才能了解虚数是什么。
想理解虚数,就不能认为看不见的就等于无。请看下面的图。一扇
屏风上画着一只老虎。可是,从屏风正上方垂直或是从侧面看,都看不
见老虎。
我们把从屏风正上方垂直看和从侧面看到的面叫做“实面”,从屏风
正前方看到的面叫做“虚面”。 虚数就如同屏风上的老虎。从现象的“虚面”看就能看到虚数。不
能认为看不见就等于无,因为你没有发现现象的“虚面”,所以看不见虚
数。这样想,就能发现虚数。虚数真是奇妙的数。
不好意思,讨论到这里变得有点像参禅悟道了。现在,如果你能联
一想到刚才有线圈的图,那你真是感觉敏锐。我们比较一下屏风的图和线
圈的图。
数学学习法
让抽象的数学直观起来
没有照本宣科的枯燥理论,没有令人费解的逻辑推
理,也没有复杂的运算。本书用直观的图解,让你彻底
搞清楚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用贴近生活的例
子,让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从学有所用的角
度出发,重新唤起你对数学的兴趣。
图解数学学习法,从根本上提高你的数学理解力!
烟村洋太郎
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曾任
日本工学院大学国际基础工学教
授,目前为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
授。主
奇异王国 本书特色 了解动物的生活,《水族家族》、《鸟的故事》和《奇异王国》,小朋友们关心的整个动物世界都包含在这四本漂亮的书中!动物们如何捕食、如何居住、如何...
不一样的数学故事-1 本书特色全宇宙*聪明*帅的怪怪老师闪亮登场,却让同学们大跌眼镜:穿着睡衣睡裤,还抱个大枕头。但这位迷迷糊糊的怪怪老师拥有神奇的魔力,能把教...
《基因与细胞》内容简介:电子工业出版社与美国科学与公众协会(The 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及其出版的《科学新闻》杂
十万个为什么 本书特色 《十万个为什么》收集了伊林*著名的短篇科普作品《房屋漫游记》《原子世界旅行记》和《在你周围的事物》等。笔者在编译这些作品时,在保存伊林原...
不一样的数学故事-6 本书特色 同学们即将毕业了,怪怪老师将大家六年的小学生活浓缩成一部电影,帮同学们重温了一起探险、穿越时空隧道、喝蜂蜜柚子茶的美好时光:皮...
《一本书读懂税务筹划合规与风险管控(金税四期适用版)》内容简介:传统的税务风险管控基于各地区税务系统的信息孤岛,依靠人工获
植物星球:神奇植物百科(精装)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印质上佳,成都地图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10余位中国植物学专家、资深童书出版团队,历时720天...
爆米花数学童话 图形和空间11:图形国的三位王子三角形 四边形 圆形 本书特色 图形国的三位王子都深深地爱着星星公主。国王要把星星公主嫁给三位王子中**秀的一个...
河马科普文库(全18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2007年1月第2次印刷,适读年龄:5岁以上,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 由英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尼克·阿诺德与极具号...
笠翁对韵-注音版 内容简介 《笠翁对韵》作者李渔,字笠鸿,号笠翁(1611 ~ 1680)。祖籍浙江,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戏剧家。《...
数学好玩:数学的传奇与好玩的游戏 内容简介 数学中有许多传奇故事、好玩的游戏,还有大数学家。用52年填成一个幻方,毁灭神提出的难题,隐藏海盗问题,决斗而死的数学...
大众天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法国天文学家、世界著名科普作家C.弗拉马里翁所著,初版于1880年,遂成为传遍全球的科普经典,被誉为“法国图书馆镇馆之宝”。 作者...
小学生开心词典--天地万象 本书特色 《开心词典》,可不是一套普通的科普词典。而是一套与你互动游戏的词典!一套让你快乐字习的词典!一套让你开动脑筋和训练思维的词...
昆虫博物馆 内容简介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已知的大约有150万种,其中动物占大部分,大约为120万种。在这些种类繁多的动物中,有生活在海洋之中、体形庞大的鲸类;有体...
《物种复活》内容简介: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挑战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说,以全新的科学视角开创了生物发展史的新纪元。短短16
《JavaScript+Vue+React全程实例》内容简介:本书基于理论知识与开发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精选当前简单、实用和流行的百余个JavaScri
商务新知译丛根据费曼在UCLA主持的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electro-dynamics)讲座时的记录整理而成。包括:1.引言--12.光子:光的粒子
玻尔兹曼讲的热力学的故事-科学家讲的科学故事-044 内容简介 玻尔兹曼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热力学的创立者。热力学对大家来说也许比较陌生,简单一点说就是关于热...
十万个为什么:汤姆和杰瑞故事版.F卷:世界之最 本书特色 本书形式新颖,以孩子们喜爱的猫和老鼠形象引出一个个关于植物的问题,再用有趣的故事解答问题。小栏目“告诉...
我可爱的身体 本书特色 韩国版权图画书,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全书用大量可爱而精准的图片、浅白的文字,为孩子用简单直观的方式,对身体的每个器官的作用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