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阅读全解》(初中部分)共收录了名家名作200篇左右,集作品介绍、名作分析、字词解释、思维魔方于一体,从名人的写作风格分析其艺术特色,继而提炼出解答名人作品的金钥匙。
那么,编者为什么要专门搜集名家名作来做阅读训练呢?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近年语文考试阅读理解的考题均以名家作品为主。以中考为例,全国各地200套左右的试卷的阅读理解中,有一大部分都考名家作品。因此,阅读、分析、掌握名家的作品是应考之必然要求。
其二,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要求,明确规定初中生的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如此多的阅读量单靠几本教科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们需要有一个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鉴于此,为学生编写一套拥有丰富知识的名家名作阅读系列丛书是十分必要的。本套丛书分为:初中七年级、初中八年级、初中九年级三册,丛书较之其他同类图书有以下胜出之处:
一、智慧理念。触摸经典
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情感体验与习惯培养于一体的阅读理念才是真正智慧的阅读理念,本套丛书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不仅让学生从容应对考场测试,而且能奠定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的基础。
二、分门别类,细致全面
本套丛书每一册都细分为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文言文和古诗词七大部分,分门别类,知识涵盖面广,针对不同体裁的名家名作进行作品介绍、名作分析、字词解释、思维魔方等一系列全面、深入的剖析和训练,进一步增加学生对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标准考题,实战演练
本丛书由一线老师参与编写,针对各个年级的考试重点,在每篇名作后面附上标准的考题,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既注重知识的积累训练,又注重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让学生不但能够锻炼应试能力,而且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相信这套《名家名作阅读全解》能给千千万万个初中生朋友一个支点,帮助他们撬开自己的梦想之门。
在名篇中陶冶,在经典中感动,在鉴赏中积累,在练习中提高。
(一)我的母亲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糜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糜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糜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儿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活泼的玩艺儿了。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于是我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足**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饯。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大嫂是个*无能而又*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打相骂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足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沂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得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
我母亲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堂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品介绍
本文作者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这适之,安徽绩溪人。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1962年在台湾病逝。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倡导者,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本文写于1930年,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忆。胡适的母亲冯顺第(1873—1918),是绩溪县中屯人,是家中**个女儿。贫困的生活使冯顺第学会上侍父母,下扶弟妹,手脚勤快,为人贤惠。16岁那年,成了胡传(胡适的父亲)的填房。第三年冬天生下了胡适。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胡传病死在厦门任上。虚岁23的冯顺第带着小胡适在胡家“一少年做后母,周旋于诸子诸妇之间”,度过了23年漫长而痛苦的寡居生活。这一切在胡适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初、*深的回忆。
名作分析
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突出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全文语言质朴、真切,毫无夸饰之辞,仿佛是与知心朋友话往事,拉家常,听凭心泉自然流淌。
文章还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用词谦逊,讲究分寸
文章用词谦逊,讲究分寸,体现了作者谦谦君子的风度,如作者在说到自己的“美德”时,极为低调。用了“如果”“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体现了谦谦君子风度。具体分析请见“思维魔方”第三题。
2.行文结构自然流畅
文章自然流畅的结构特点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作者在文章开头用三段文字写童年的性格特点和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往事,突出表现的是,在九年的孩童生活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交代了这些内容之后,作者笔锋一转,但又水到渠成地把“母亲”推到了文章的中心:“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整篇文章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鲜明的艺术技巧
文章看似平实无华,但细细品读起来,文中还是有艺术技巧可寻的,比如,文中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母亲对“我”要求极其严格,而待人又极其宽容;对大哥大嫂二嫂极为和善、忍让,而涉及自己的人格,又非常认真,毫不马虎,等等。
英语专业课考试丛书。英国概况习题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涉及土地和资源、人口、文化、经济、政府和政治及外交,还有英国发展的整个历史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英...
法语零起点多媒体课堂:发音、单词、句子(附光盘) 本书特色 《法语零起点多媒体课堂:发音、单词、句子(附赠光盘1张)》向读者奉献三大法宝疯狂突破字母关:多媒体讲...
教育心理学-第2版 本书特色 本书展现了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新研究成果,作者在梳理西方及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于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人的个体发...
《山海经》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志怪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山海经》是地理方志也是神话故事集,书中涉及地理、动物、植...
5~6年级-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 本书特色 献给小朋友的节日礼物一部指导孩子自主学习的快乐读本从生活里来的故事,故事有你更精彩从故事里来的方法,方法...
大学的兴起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章。**章是“*早的大学”主要介绍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的欧洲南方大学和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北方大学的情况,另外还谈及中世纪大学对后...
《绽放:第二十一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 B卷》内容简介:本书精选2019年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二等奖获奖者的作品,结
远山启 Hiraku Toyama1938年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部代数学专业毕业。日本当代著名数学教育家,日本数学教育议会创办人、初代委员长,倡导改革传统的应试数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内容简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
现代大学英语(1)听力(2012版)附MP3光盘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现代大学英语(听力1)》由金莉主编,为《现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
名著名篇双语对照名著茶花女 本书特色 我亲爱的阿尔芒,我收到了你的来信。你仍然保有你的善良,我感谢上帝。是的,我的朋友,我病了,而且是不治不症;可是你还是这样关...
《数智化采购》内容简介:本书围绕数智化采购展开,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解决了采购为什么要数智化、数智化采购是什么、我该如何做、
走出课本学语文每周一个历史故事(3年级)/走出课本学语文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三年级学生家长老师编写这套书,旨在为广大小学生提供高品质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在潜移...
考研英语语法特训强化手册:2013 本书特色 赵晓敏、索玉柱、张艳霜主编的《考研英语语法特训强化手册》取材广泛,资料新颖,具有知识面广、指导性强等特点。...
孩子的奇妙问题大师的高明回答提问是孩子的专利,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奇思妙问。宇宙的问题、动物的问题、自己身体的
中国刑法论-(第六版) 本书特色 书稿阐述了我国刑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犯罪构成形式,并对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书既研究了中华人...
《用得上的商学课》内容简介:《用得上的商学课》源自同名音频课程。自2017年上线至这本书出版时,该课程已吸引65万名用户订阅并获
走出课本学语文每周一个历史故事(4年级)/走出课本学语文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四年级学生家长老师编写这套书,旨在为广大小学生提供高品质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在潜移...
《中国民法典释评·合同编·通则》内容简介:制定民法典是我国立法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举
怎样写好英文日记 本书特色 致力于推动社会对经济、金融、商业、生意经营、管理、投资、个人发展、理财、社交活动、旅游及体育运动等各个范畴的国际化交流能力。 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