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峻
1 9。9年生于湖南省长沙.著名语言学
家。l 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
作为冯玉祥将军研究室成员之一。为其
讲授中文和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r后曾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
任教,其问还曾担任过湖南《民主报二》
社社长,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办公室主
任等。1 960年以后,长期任中华书局编
nbsp; 言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
热门话题,“国学”成为流行语。所谓国学,一般认为是指以儒学为
主体的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深厚的民
族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东方文化,作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之一,中
华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它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在六千余年的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博大而深邃的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凝
聚了先哲们优秀的、具有恒久、普适价值的思想智慧。
明清之际,由于诸多原因,中国社会没能完成适时的转型,逐渐
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的失败,更使中华面l临几千年未有之空前变
局,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新文化运动,无数志士仁人为救
国于危难,有意无意地把寻找救世良方的目光投向西方,投向西学,
传统文化遭到空前的冷落甚至猛烈的批判,连中医中药等物质文化财
富也受到牵连。国学几乎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被指斥为近代衰
落与灾难的罪魁祸首。
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开启了新的一页,民族复兴的伟
大潮流势不可挡。但当西风拂面之时,媚外的思潮也暗流涌动。好莱
坞大片被热捧,屈原、司马迁蜗居墙隅。莘莘学子们的托福、GRE高
分令命题者咋舌,而浅显的文言文却译得啼笑皆非。长期以来忽视传
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恶果日益显露。
马克思说,人民创造历史必须“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同样不能抛开传统文化遗产。中华民族要实现伟
大复兴,必须有凝聚力。凝聚力的基础是人民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
心,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根本来源于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明确
认知。
值得欣慰的是,在精深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
神资源。生生不已的变易之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贫
贱不移的大丈夫气概,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正德、利用、厚生相统
一的精神物质兼顾的文明观,等等,都是救治“现代病”的良药,开
启今人智慧、滋养今人心灵的营养。
国学不腐更不会朽,它是清新而流动的活水,亘古常青,生机
盎然。有鉴于此,我社组织学术界的一流专家,编辑了这套《国学
大讲堂》。
学习国学必先学习元典。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元典。所谓元典,指
较早产生并对本民族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元典是一种文化
开始独立存在的标志,它塑造了该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华元典大多出
现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因为时代久远,这些先秦典籍大多
文字古奥,令人望而生畏;无法探幽致远,自然谈不上反思和扬弃。
为此,我们决定首先出版《中华元典导读书系》,作为这套“大讲
堂”丛书的**辑。
本书系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方面,分册导读,重点
在“导”,力求用较短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这些元典有较为全面的
认识,既能发掘文化瑰宝,又可辨别、扫除障眼的糟粕。
本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学有专长的权威长者,在国内外享有盛
誉,相信通过他们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阐释,广大读者会有多方面
的收获。
由于编辑时间相对仓促,失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谅解并不
吝赐教。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7年11月
孟子之平陆章
这一章和上《王之臣托其妻子》章旨趣相同,但方式不一
样。那一章是孟子自己设想的譬喻,虽然逼得齐宣王无以作答,
但口头仍未认错,仅仅把话题扯到别处以逃遁责任。这一章孟子
却以眼见事实告诉齐宣王,使他不得不承认“此则寡人之罪也”。
口头认罪并无实效,孟子终竞不能使齐宣王改弦更张。齐宣王
“不足与有为”固然是一方面,孟子政策是否合于时宜又未尝不
是一方面。
孟子之平陆,①谓其大夫日②:“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
三失伍,③则去之否乎?”④
日;“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弱转
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日:“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日:“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
刍矣。⑤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⑥抑亦立而视其
死与?”
日:“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日:“王之为都者,⑦臣知五人焉。知其罪
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⑧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曾经和齐国五个县官谈话,经过孟子开导,能够认识自
己罪责的,仅仅只有一人。可见其余四人比孔距心大大不如。孔
距心认为本地老百姓的抛尸山沟,逃荒四处,不是自己所能为
力,这也是事实;不然,齐宣王不会承认是他自己的罪责。由此
可知,战国各国人民的苦深难重了。
①孟子之平陆:“之”,动词,往也。平陆,齐国边境邑名,当在今
山东汶上县北。
②大夫:县邑之长,春秋末及战国都叫大夫。
③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戟(jI),古代武器的一种。古代常称战
士为“持戟”,《战国策·秦策》“楚地持戟百万”,《史记·高祖纪》也
说“持戟百万”,可以为证。失伍,伍是行伍,失伍表示失职。
④去之:去,旧读上声,罢免,开除。
⑤求牧与刍:牧,牧场。刍,草料。
⑥反诸其人乎:反,退还。其人,那牛羊主。
⑦都:此处义同“邑”。
⑧诵:背诵,复述。
沈同以其私问章
沈同虽说以私人身份征求孟子意见,实际上是齐宣王命令他
来的,孟子何尝不知道?所以《史记·燕召世家》说:燕“死者
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日:‘今伐燕,此文武
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匡章)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
之众以伐燕。”云云,则孟子实赞同齐伐燕。但对燕策略,孟子
和齐宣王截然相反,此孟子所谓“以燕伐燕”也。
沈同以其私问日:①“燕可伐与?”
孟子日: “可;子哙不得与人燕,②子之不得受燕于子
哙。③有仕于此,④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
爵;⑤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
于是?⑥’
齐人伐燕。
或问日:“劝齐伐燕,有诸?”
日:“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日, ‘可’,
彼然而伐之也。⑦彼如日,‘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日,‘为
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日,‘人可杀
与?’⑧则将应之日,‘可。’彼如日,‘孰可以杀之?’则将应
之日,‘为士师,⑨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这一章应该和上齐人伐燕胜之章、齐人伐燕取之章以及下燕
人畔章合看。先是沈同问孟子,然后齐人伐燕,先胜之,又取
之,致使燕人反抗。编《孟子》的,没有依事情发生先后为
次序。
①沈同以其私:赵岐《注》:“沈同,齐大臣。”以其私,用他私人
身份,表示并不代表齐王。
②子哙:燕君。
③子之:燕王哙之大臣,时为卿相。
④仕:做官之人。
⑤禄爵:禄,俸禄。爵,官爵。
⑥何以异于是:上省子哙与子之燕而之子受之的事。
⑦彼然而伐之也:他如此就出兵打燕国了。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
清代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
《人的问题》探讨人生的意义、本质和价值。作者从对待死亡、性行为、社会不平等、自由和价值等更为基本的哲学问题,引申出有关人
挺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令人遗憾的是,曾国藩没能完成他的这部《挺经》...
宗教经验种种:人性的研究 本书特色 阅读《宗教经验种种》,深刻理解东西方宗教体验。本书是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的代表作,尚新建的这个新的翻译版本也更加...
本書主要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顧愷之、宗炳以及王微的生平與交遊狀況之梳理,以考察這三位畫論家與其同時代人物在思想上相互切磋
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新补资料():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略说()心经随说()金刚经义随说()金刚释义意见()心锽()印心精舍释名()印心
任继愈谈道家与道教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道家与道教》是任继愈先生关于老子、道家研究的著作,该书从道家的产生到成书,从历史故事深入到老子及道家在社会中的影响及其现...
蒋伯潜:四书读本(套装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蒋伯潜注释的四书通俗读本,被学界公认为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后的四书注释本,为众多学者一致推荐,适合初学者,也...
古典语文学常谈 本书特色 在《古典语文学常谈》作者克拉夫特眼里,古典学这门学科多少具有对西方文明传统的关切和抱负。从现代文明危机的视界出发看待古典学这门学科的意...
帕斯卡尔式的沉思 内容简介 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文科学,应该得出一种关于人的观念,这种观念被这门科学的方法和结果包含,但基本上处于不言明的状态。这种揭露,对于更好地...
独自一个女人 本书特色本书是克里斯蒂娃继《中国妇女》之后又一关于女性主义的专著,全书以女性问题为中心,将作者自1975年至2006年间发表的25篇散论和发言稿,...
王符治道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方军编著的《王符治道思想研究》为“博学文库”系列之一,从治道视角入手,对《潜夫论》思想进行重新梳理,以其治道架构为依托,分别从治道思...
孔子博客 本书特色 ●《老子博客》 以景王变法、辞官归隐、孔子问礼、老子出关等几个有据可考的事件为线索,以博客自述形式表达了老子在周朝末年对各种历史事件的...
游心之路-《庄子》与现代西方哲学 本书特色本书将中国哲学经典《庄子》与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西方思想流派作比较,挑战性地重读《庄子》,阐明了《庄子》中的讽刺批...
明正统《道藏》收道书一千四百二十六种,合五千三百零五卷,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门。万历《续道藏》补收道书五十种,合一百八
普罗提诺论恶:《九章集》一卷八章解释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导言、《九章集》一卷八章义疏和普罗提诺论恶阐微三方面内容。普罗提诺论恶:《九章集》一卷八章解释 目录 导...
经验的限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从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入手切入对象,站在当代人文逻辑的立场审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研究视阈及其阐释限度,英国经验主义...
论奥理-阿奎纳著作集 本书特色 作者是中世纪西方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的原创性综合构成了目前*伟大的五个哲学体系之一。他在伦理学、政治学、...
孔子与论语-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錢穆先生全集,在臺灣經由錢賓四先生全集编輯委員會整理编輯而成,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錢賓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