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如何建构?“自我/他者”的二元对立如何在生活世界中确立并发生改变?对“他性”的界定如何影响到对自我的寻找?这正是本书力图加以探讨的问题。在民族-国家的建设、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黑衣壮人不断对本族群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再阐释甚至重新发明,以确立文化自我的核心,划分“我群/他群”的认同边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序格局”的自我意识和族群认同观念。目录序言…………………………………………………………………………………王建民/1**章导论……………………………………………………………………………………1**节问题的提出………………………………………………………………………1第二节族群认同理论探讨………………………………………………………………5一族群认同现有理论范式的缺陷…………………………………………………5二中国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研究的已有成果………………………………………8三壮族认同研究回顾………………………………………………………………21第三节视角与方法………………………………………………………………………28一理论视角的选择…………………………………………………………………28二新概念的引用……………………………………………………………………31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34第四节内容与结构………………………………………………………………………36第二章现代性的边缘:黑衣壮族群的民族志考察…………………………………………39**节历史沿革与生态环境……………………………………………………………39一地理背景…………………………………………………………………………39二历史沿革…………………………………………………………………………40三生态环境…………………………………………………………………………42第二节族群边界的划分与互动…………………………………………………………44一各族群人口与地理分布…………………………………………………………44二空间的道德地理学………………………………………………………………46第三节民族志背景:“文寨”的生活世界……………………………………………48一“文寨”概况与日常生活周期…………………………………………………48二现代性的渗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56第三章三界之内:黑衣壮族群的自我与人观表述…………………………………………61**节自我与人观的建构理论…………………………………………………………61第二节生活世界的文化建构……………………………………………………………65一“三界”宇宙观的表述…………………………………………………………66二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69三时空观念及其象征意义…………………………………………………………78第三节自我与人观的地方性表述………………………………………………………82一“好功德”——自我的核心观念………………………………………………82二“阴阳同一理”——黑衣壮人的仪式生活与“善好生活”观………………87三“传魂”——黑衣壮人的灵魂观………………………………………………93四“魂、名、骨”——黑衣壮人三位一体的身体观……………………………101五“做人道理”——黑衣壮人可逆的人观………………………………………117第四章另类“差序格局”:黑衣壮族群认同的发展与变迁………………………………123**节文化资本与族群等级的“差序格局”…………………………………………124一从通婚范围看族群等级…………………………………………………………124二吃大米的与吃玉米的——族群特征与生存状态的主观想象…………………126第二节从“黑壮人”到“黑衣壮”:想象背后的宏大叙事与话语—权力关系……134一“黑壮人”:民国时期民族—国家现代化话语下的黑衣壮…………………134二“富有光辉的革命传统的民族”:民族团结—平等话语观照下的黑衣壮…153三“壮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全球化语境多元文化话语观照下的黑衣壮…159第三节另类“差序格局”:从文化自我与人观出发的认同建构……………………173一“刻板印象”的建构:黑衣壮人对其他族群的文化想象……………………174二刻板印象的由来:从“好功德”观出发的认同建构…………………………181三“吾祖吾海”与“变成黑衣壮的瑶人”:族群边界的维系与破坏…………193四谁是“真正的黑衣壮”:黑衣壮族群认同的…………………………………200第五章记忆、表征与能动性:黑衣壮人的文化—政治实践………………………………203**节寻找“英明的祖先”:塑造历史记忆的基础与动力…………………………203一从神话到现实的历史记忆:“文寨”的黑衣壮历史表达……………………204二从“家族史”到“族群史”:族群历史记忆的建构与基础…………………212第二节消费与被消费:文化表征过程中的能动性……………………………………220一大众文化中的消费品:作为表征对象的黑衣壮传统文化……………………220二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作为大众文化消费者的黑衣壮人…………………230三“安花”:仪式中的文化—政治与社会能动性………………………………243第三节面对现代性的女性:文化开发与社会性别观的变迁…………………………250一“女性=受害者?”:对人类学族群认同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反思与质疑 …251二“阳男阴女、左白右红”:黑衣壮人传统的社会性别观与性别区隔………253三车窗内外:旅游开发进程中的黑衣壮女性……………………………………259第六章结论…………………………………………………………………………………268一时代话语与人的分类…………………………………………………………………269二认同、自我与表征……………………………………………………………………273参考文献…………………………………………………………………………………………279后记……………………………………………………………………………………………295
在民族—国家的建设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黑衣壮人不断对本族群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再阐释甚至重新发明,以确立文化自我的核心,划分“我群/他群”的认同边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序格局”的自我意识和族群认同观念。族群认同是一个动态的文化实践过程,黑衣壮族群文化表征过程中所体现的“复调”色彩,正说明族群认同既受到外在的时代主流“话语型”和现实功利的影响,也受到族群的人观、宇宙观等文化认知体系的制约,从而揭示了认同建构与自我塑造的微妙关联。本书是对壮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认同重构过程的翔实的民族志记录,对从事人类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族群认同研究和壮族研究的读者有所裨益。
海力波,广西柳州人氏,回族血统,2006年于中央民族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以广西壮族地区为田野,从事艺术人类学、文学人类学、族群认同、壮族文化研究。
《一槌定音:我与嘉德的故事》内容简介:陈东升先生在本书中回顾了自己20多年来创办嘉德,并与团队和中国艺术品市场一起成长的风雨
作者认为,在这个网红博主曝光率率远超耐克、可口可乐、沃尔玛的总和的社交网络时代,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市场营销模式已经消亡。世界各地的企业都不得不面对在汹涌袭来的数字...
1951-2011-人民文学出版社六十年图书总目 本书特色 《人民文学出版社六十年图书总目(1951-2011)》主体部分收入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名义和作家出版社、...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本书特色 作者全面展示了10-13世纪整个中国范围内各民族、各地区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风貌及其发其演变过程。深入分析了不同民族和群体各自的生...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2017年第1辑/总第5辑)》内容简介:《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为中共党史党建、中国现当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曲子的发生学意义》内容简介:本书以曲子的从业群体——乐人作为切入点,这必然涉及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社会因素,由此,人类学、艺
不确定之美-给模糊的赞歌 本书特色 我们真的可以把一切都说的清晰准确吗?即使我们追求科学与精确,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非此即彼。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含糊不清,语言就是...
大转向:看世界如何步入现代 本书特色 在本书里,处处都能洞察到格林布拉特先生作为一个作家而拥有的伟大而卓越的天赋:能够借用“转向”一词,带领读者感受那段不为人知...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 内容简介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2版)》通过生动的案例,培养人们通过个人自身经验来理解、分析和反思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建构过程,与**版相...
统计中的智慧 本书特色 《统计中的智慧》分为基础篇、趣味篇、应用篇3部分,共25个专题。基础篇主要介绍数据中的代表数、大数规律、正态分布、假设检验、抽样调查等数...
无相支配-代耕农及其底层世界 本书特色 民族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也存在于民族之中。汉族、少数民族、归侨乃至外国侨民与海外世界,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欧阳厚均集-湖湘文库-全2册 本书特色 《欧阳厚均集(2)》所收欧阳厚均的著作包括:《有方游草》二卷、《望云书屋文集》二卷、《来念堂诗草》二卷、《粤东游草》一卷...
丰子恺集 本书特色 《丰子恺集》编辑推荐:他说:“世间一切事业,没有比做真正的和尚更伟大的了,世间一切人物,没有比真正的和尚更具大丈夫相的了。”(《悼夏丐尊先生...
学术贵族与政治饭碗 目录 【译序】以学术为业以政治为业禁欲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宗教团体与社会阶层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天职观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内容简介 桑巴特在本书中探讨了那些使得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能在美国得到纯粹和完全发展的因素。其中包括了美国的地理和资源背景,美国的国民...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年),古罗马时代的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
萧冬连,1950年10月生,湖南省衡东县人,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1978-188...
莫·卡·甘地(1869—1948),出生于印度西部港口城市博尔本德尔。他一生致力于印度民族解放,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被尊称为“圣雄”。他带领印度人民...
作者 | 罗纳德·C. 怀特(Ronald C. White)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数百所大学和其他组织,以及葛底斯堡和白宫发表过关于林肯的演讲。他是...
卖书记 本书特色 宗璞 、刘苏里、朴道草堂创始人、业余书店读易洞、扫红、今日美术馆曾孜荣,聂震宁、安波舜、尹晓冬、谢锦……业内人士亲口述亲身经历。与卖书有关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