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一40年代末,在中国西南嘉陵江三峡地区,曾开展过一场成效显著的乡村建设运动。它是民国时期中国众多乡村建设实验中唯一在中国西南部,且时间*长、成就*大的一个。其主持者,就是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改革家,被誉为“中国船王”的卢作孚。
本书从卢作孚的人生轨迹、乡建思想、乡建模式、乡建成就、乡村城市化探索、以工辅农及其西部情结、人格魅力等诸方面对卢作孚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究。卢作孚不愧为中国西部乡村建设的先驱,同时嘉陵江三峡乡建运动对今天的城乡统筹、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以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则是这场乡村建设运动的杰出人士。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革新之路大致在两种角色中展开: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旗手角色与陶行知、晏阳初等新文化躬耕者角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中国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大躬耕”①。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虽然一时轰轰烈烈,但因其本身存在着根本的弱点,所以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对当时寻求中国前途命运,探索振兴农村之路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当时参加乡村建设运动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爱国热情和不为名利、不怕艰险、脚踏实地、深人农村埋头苦干的献身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经验,他们的乡村建设成就和教训,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国西部大开发,仍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
对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缘起,当时社会各界就认识不一。梁漱溟对于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原因,认为是由于“乡村破坏”造成的,而引起乡村破坏的原因则是天灾人祸和风气改变。1935年他在撰写《乡村建设理论》中专辟有“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一节,认为乡村建设运动之兴起“可分浅深四层言之”。“从浅的一层来说”,是“起于救济乡村运动”,“是由于近些年来的乡村破坏而激起来的救济乡村运动”;“第二层——是起于中国乡村无限止的破坏,迫得不能不自救。乡村建设运动,实是乡村自救运动”;“第三层——乡村建设运动是起于中国社会积极建设之要求……乡村建设运动实是图谋中国社会之积极建设的运动”;“进而言第四层”,“起于重建一新社会构造的要求”,“今日中国问题在于其千年相沿袭之社会组织构造既已崩溃,而新者未立;乡村建设运动,实为吾民族社会重建一新组织构造之运动——这*末一层,乃乡村建设真正意义所在”②。由于梁漱溟否认中国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因此,他对乡村建设运动兴起原因的论述,实际只是说了它的表面现象,而没有说出它的实质。
……
刘重来1941年3月生,教授,山东青州人,1964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78年调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0—1999年任校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卢作孚研究中心成员。1988年、1993年、1997年当选三届重庆市人大代表,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
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历史文献学、古籍整理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撰写、主编教材、专著9部,参编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史学史研究》、《文献》、《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古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转摘,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历史学》转载。科研成果6次获四川省、重庆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2002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学术带头人。
特拉克尔 本书特色 曾获维也纳出版奖;是德国著名的“罗沃尔特伟人传记”系列丛书之一。特拉克尔 内容简介 《特拉克尔/德语文学大师典藏》是研究者奥托·巴西尔为奥地...
《名人传》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举世闻名的文学艺术大师谱写的英雄史诗:一位是身患残疾,孤独贫困,从未享受
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 本书特色 姚金果编著的《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生动讲述陈独秀与前苏联、共产国际之间的恩恩怨怨。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
易安香学:李清照的人生和她的中国香 本书特色 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展示当下文学界活跃在一线的年轻作家的创作风貌和成果,鼓励他们的文学表达,文汇出版...
张元济往事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近代出版界的元老巨擘,张元济将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印刷所发展成为一个中国*大的文化出版企业。同时,他学贯中西,也是思想界的...
艺术世界ABC:蒙德里安 本书特色 蒙德里安(1872—1944),生于荷兰中部的一座小城阿姆尔弗特(amersfoort),后来到阿姆斯特丹学习绘画。在此期间...
《我是我的光明》内容简介:别人说她“做不到”“不可以”,她从不妥协,总是找回自信和幸福的勇气。新时代海伦·凯勒、哈佛法学院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本书特色 我以为,读传记很像到外国旅行。你到了一个与你自己的国家很不相同的国家,你了解了一些那里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你的生活就因这种经...
民国那些事儿-军阀混战的闹剧 本书特色 相天编著的《民国那些事儿:军阀混战的闹剧》是一本讲述民国军阀生存智慧和衰落历程的书。了解点北洋军阀的历史,对了解中国近代...
卿云糺缦--苏步青画传 内容简介 本书借助图文串接的新颖版式,略具系统次展示了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教授为现代中国数学研究与教育事业无...
见证贾平凹 本书特色 《见证贾平凹》是陕西作家、“**任贾办主任”何丹萌临摹著名作家贾平凹人生的一部独具眼光和特色的传记。作者作为贾平凹的好友,曾经与其...
《恩里科·费米传——物理教皇与原子时代的诞生》内容简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原子时代总设计师重要传记 在全球伟大的物理学家中
毛阿敏张勇 目录 **章 难忘中国摇滚的诞生流行音乐的黎明乱世出英雄。1986年崔健与我**次“一无所有”摇滚北京。我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能和崔健站在一起?如果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新译·全本 本书特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于1933年,海伦?凯勒在美国的《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散文感情极为细...
晚清第一官商:盛宣怀的正面与背面 本书特色 《晚清官商(盛宣怀的正面与背面)》由王伟著:他创建了中国个官督商办企业,家电报局,家银行,所国立大学……躲藏在李鸿章...
金庸传--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 本书特色 八十岁的金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有人说他是“文坛侠圣”,有人称他为香港“良知的灯塔”,也有人认为他一钱不值。其实...
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 本书特色吕途通过深入访谈,记录了34位普通人的所思所想、生命故事,她们是中国女工,从五〇后到九〇后。这些故事延伸出了两个历史:一个是时代变...
蒋介石麾下十三太保 本书特色 他们是蒋介石手中的一副黑牌,蒋氏家族中*特殊的十三个人,忽大忽小,变化无穷,死牌居多,出手无情。有十三太保出没的地方,总会伴随着血...
在这本自传中,美籍波兰钢琴家鲁宾斯坦回顾了自己从琴童到优秀钢琴家的成长过程。读伟人的传记,尤其是自传,往往给人以丰富的知
杨尚昆日记: 本书特色 《杨尚昆日记(上下)》作者杨尚昆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献身革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