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莲、小人书、唐装与中国结——厚重的民族文化;维也纳的春天、古希腊的石头——灵动的异域风情。
被称为“民间文化守望者”的冯骥才先生,时而磅礴大气,时而诗情画意,将一个个沉寂已久、隐没喧嚣的民间文化精灵展现于眼前。让人热血沸腾之余倍受感动。
书中珍藏作者精美照片和画作,可谓英文与华照相得益彰,值得收藏。
卷一中国的雪绒花
年夜思
民间有些话真是意味无穷,比如“大年根儿”。一年的日子即将用尽,就好比一棵树,*后只剩一点根儿——每每说到这话的时候,便会感受到岁月的空寥,还有岁月的深浓。我总会去想,人生的年华,到底是过一天少一天,还是过一天多一天?
今年算冷够劲儿了。绝迹多年的雪挂与冰柱也都奇迹般地出现。据说近些年温温吞吞的暖冬是厄尔尼诺之所为;而今年大地这迷人的银装素裹则归功于拉尼娜。听起来,拉尼娜像是女性的称呼,厄尔尼诺却似男性的名字。看来,女性比起男性总是风情万种。在这久违的大雪里,没有污垢与阴影,夜空被照得发亮,那些点灯的窗子充满金色而幽深的温暖。只有在这种浓密的大雪中的年,才更有情味。中国人的年是红色的,与喜事同一颜色。人间的红和大自然的银白相配,是年的标准色。那飞雪中飘舞的红吊钱,被灯笼的光映红了的雪,还有雪地上一片片分外鲜红的鞭炮碎屑,深深嵌入我们儿时对年的情感里。
旧时的年夜主要是三个节目。一是吃年饭,一是子午交接时燃放烟花炮竹,一是熬夜。儿时的我,首先热衷的自然是鞭炮。那时我住在旧英租界的大理道。鞭炮都是父亲遣人到宫北大街的炮市上去买,用三轮运回家。我怀里抱着那种心爱的彩色封皮的“炮打双灯”,自然瞧不见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得意洋洋的姐姐和妹妹们。至于熬夜,年年都是信誓旦旦,说非要熬到天明,结果年年都是在劈劈啪啪的鞭炮声里,不胜困乏,眼皮打架,连怎么躺下、脱鞋和脱衣也不知道。早晨睁眼,一个通红的大红苹果就在眼前,由于太近而显得特别大。那是老时候的例儿,据说年夜里放个苹果在孩子枕边,可以保平安。
在儿时,我从来没把年夜饭看得特别非凡。只以为那顿饭菜不过更丰盛些罢了。可是轮到我自己成人又成家,身陷生活与社会的重围里,年饭就渐渐变得格外的重要了。
每到年根儿,主要的事就是张罗这顿年饭。七十年代的店铺还没有市场观念。卖主是上帝。冻鸡冻鸭以及猪头都扔在店门外的地上。猪的“后座”是用铡刀切着卖;冻成大方坨子的带鱼要在马路上摔开。做年饭的**项大工程,是要费很大的力气把这些带着原始气息的荤腥整理出来。记忆中的年饭是一碗炖肉,两碟炒菜,还有炸花生,松花蛋,凉拌海蜇和妻子拿手的辣黄瓜皮——当然每样都是一点。此外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那是一只我们宁波人特有的红烧鸭子,但在七十年代吃这种鸭子未免奢侈,每年只能在年饭中吃到一次。这样一顿年饭,在当时可以说达到了生活的极致。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年饭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真实的上限的“水位”。我说的中国人当然是指普通百姓,决不是官宦人家。年的珍贵,往往就是因为人们把生活的企望实现在此时的饭桌上。那些岁月,年就是人生中一年一度用尽全力来实现出来的生活的理想呵!平日里把现实理想化,过年时把理想现实化。这是中国人对年的一个伟大的创造。
……
冯骥才 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1942年生于天津。文革间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教9币等,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由《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并任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德语诗学文选-(全2册) 内容简介 本书由刘小枫选编,2006年增补篇目后重新修订出版。其中摘选了莱辛、赫尔德、席勒、狄尔泰、西梅尔、舍勒、卡夫卡、海德格尔、阿...
《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画基础教程”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内容针对零基础的国画初学者,以详细讲解配以大
远去的回响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影迷尤其是配音发烧友们期待已久的书。作者,著名配音演员曹雷从参与配音,导演的数百部译制片中精选了60部经典影视剧,以配音笔记的形式...
古文观止鉴赏:文白对照 内容简介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
沃尔夫冈·博尔歇特(Wolfgang Borchert,1921—1947),德国作家,出生于汉堡。德国战后“废墟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戏剧《大门之外》,...
胡适卷-容忍与自由-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思想启蒙先驱、国学大师胡适传世经典随笔精选感受大师的容忍风度和自由胸襟,学习大师的治学精神和思想方法...
刘大杰(1904-1977),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湖南岳阳人,曾任安徽大学、暨南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早年从事...
我画苹果树 本书特色 ★著名女作家铁凝*新散文自选集★由4次获得“中国*美的书”称号的设计师制作,32开精装,典雅精巧,世界大师的绘画做封面图。★小说家的散文—...
中国最美古诗词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令人陶醉的优美古诗词...
《苏轼集》内容简介:本书由备受北大学子追捧的张一南老师全面导读、注释、赏析。开篇是苏轼传记做为导读,让你在诗人的故事中理解
《好好读书:特级教师蒋军晶经典童书阶梯导读(第3阶)》内容简介:童书真多啊。“一天”里出版的书,认真读的话,可能一辈子也读不
红楼梦魇 本书特色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的红学研究论著。她历时十年研究《红楼梦》,撰写考据文章,后结集为本书。《红楼梦魇》包括《自序》《红楼梦未完》《红楼梦插曲...
本书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研究诗人对诗人的影响。作者认为经典树立起了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诗的历史形成乃是一代代诗人误读各自前
陈训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正文分上下两编,上编集中了陈训慈先生的主要文章,按史学、图书馆学、地方文献和杂文的类序编排,同类的文章按面世时间的先后排序...
我的精神家园 本书特色 王小波杂文代表作!在平民的视角,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自由理性、...
《职场写作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在信息化时代,写作能力影响员工在职场中的竞争力,是员工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然而,
三毛全集06-万水千山走遍(2011年版) 本书特色 ★三毛——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此篇是三毛*受欢迎的作品,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封...
鲤-猫知道一切 本书特色 有时深居简出,有时逍遥浪荡;装得了高冷,卖得了嗲萌;有时慵懒散漫,有时雷厉风行;我们爱它宠它,却可能永远不会懂它……——只有猫,知道一...
药窗诗话 本书特色 《药窗诗话》始创于1971年,文字多写在香烟壳子、传单、包装纸、废纸的背面。在致友人的信中,作者介绍《诗话》说:“我自五十九岁起开始写《药窗...
缎轻轻,原名王风。出生于80年代,曾任儿童产品创意总监多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4岁起于《儿童文学》发表诗歌散文作品,持续创作至今。入选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