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欣赏了吧。
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性散文;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广采博取、兼容并包,《百花散文书系》不说是“聚珍”本,但所收作品总还不乏光彩可供借鉴吧。
百花散文书系包括《古代散文丛书》、《现代散文丛书》和《当代散文丛书》,都按不同作者选集分册出版。
《贾平凹散文选集》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
静虚村记
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是火车东站,北去二十里地,又是一片工厂,素称城外之郭。奇怪台风中心反倒平静一样,现代建筑之间,偏就空出这块乡里农舍来。
常有友人来家吃茶,一来就要住下,一住下就要发一通讨论,或者说这里是一首古老的民歌,或者说这里是一口出了鲜水的枯井,或者说这里是一件出土的文物,如宋代的青瓷,质朴,浑拙,典雅。
村子并不大,屋舍仄仄斜斜,也不规矩,像一个公园,又比公园来得自然,只是没花,被高高低低绿树、庄稼包围。在城里,高楼大厦看得多了,也便腻了,陡然到了这里,便活泼泼地觉得新鲜。先是那树,差不多没了独立形象,枝叶交错,像一层浓重的绿云,被无数的树桩撑着。走近去,绿里才见村子,又尽被一道土墙围了,土有立身,并不苫瓦,却完好无缺,生了一层厚厚的绿苔,像是庄稼人剃头以后新生的青发。
拢共两条巷道,其实连在一起,是个“U”形。屋舍相对,门对着门,窗对着窗;一家鸡叫,家家鸡都叫,单声儿持续半个时辰;巷头家养一条狗,巷尾家养一条狗,贼便不能进来。几乎都是茅屋,并不是人家寒酸,茅屋是他们的讲究:冬天暖,夏天凉,又不怕被地震震了去。从东往西,从西往东,茅屋撑得*高的,人字形搭得*起的,要算是我的家了。
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味,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问必答,比比划划了一通,还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才觉得惬意。衣着朴素,都是农民打扮,眉眼却极清楚。当然改变了吃浆水酸菜,顿顿油锅煎炒,但没有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在巷中,就地而蹲。端了碗出来,却蹲不下,站着吃的,只有我一家,其实也只有我一人。
我家里不栽花,村里也很少有花。曾经栽过多次,总是枯死,或是萎琐。一老汉笑着说:村里女儿们多啊,瞧你也带来两个!这话说得有理。是花嫉妒她们的颜色,还是她们羞得它们无容?但女儿们果然多,个个有桃花水色。巷道里,总见她们三五成群,一溜儿排开,横着往前走,一句什么没盐没醋的话,也会惹得她们笑上半天。我家来后,又都到我家来,这个帮妻剪个窗花,那个为小女染染指甲。什么花都不长,偏偏就长这种染指甲的花。
啥树都有,*多的,要数槐树。从巷东到巷西,三搂粗的十七棵,盆口粗的家家都有,皮已发皱,有的如绳索匝缠,有的如渠沟排列,有的扭了几扭,根却委屈得隆出地面。槐花开放,一片嫩白,家家都做槐花蒸饭。没有一棵树是属于我家的,但我要吃槐花,可以到每一棵树上去采。虽然不敢说我的槐树上有三个喜鹊窠、四个喜鹊窠,但我的茅屋梁上燕子窝却出奇地有了三个。春天一暖和燕子就来,初冬逼近才去,从不撒下粪来,也不见在屋里落一根羽毛,从此倒少了蚊子。
*妙的是巷中一眼井,水是甜的,生喝比熟喝味长。水抽上来,聚成一个池,一抖一抖地,随巷流向村外,凉气就沁了全村。村人*爱干净,见天有人洗衣。巷道的上空,即茅屋顶与顶间,拉起一道一道铁丝,挂满了花衣彩布。*艳的,*小的,要数我家:艳者是妻子衣,小者是女儿裙。吃水也是在那井里的,须天天去担。但宁可天天去担这水,不愿去拧那自来水。吃了半年,妻子小女头发愈是发黑,肤色愈是白皙,我也自觉心脾清爽,看书作文有了精神、灵性了。
当年眼羡城里楼房,如今想来,大可不必了。那么高的楼,人住进去,如鸟悬案,上不着天,下不踏地,可怜怜掬得一抔黄土,插几株花草,自以为风光宜人了。殊不知农夫有农夫得天独厚之处。我不是农夫,却也有一庭土院,闲时开垦耕耘,种些白菜青葱。菜收获了,鲜者自吃,败者喂鸡,鸡有来杭、花豹、翻毛、疙瘩,每日里收蛋三个五个。夜里看书,常常有蝴蝶从窗缝钻入,大如小女手掌,五彩斑斓。一家人喜爱不已,又都不愿伤生,捉出去放了。那蛐蛐就在台阶之下,彻夜鸣叫,脚一跺,噤声了,隔一会儿,声又起。心想若是有个儿子,儿子玩蛐蛐就不用跑蛐蛐市掏高价购买了。
门前的那棵槐树,唯独向横里发展,树冠半圆,如裁剪过一般。整日看不见鸟飞,却鸟鸣声不绝,尤其黎明,犹如仙乐,从天上飘了下来似的。槐下有横躺竖蹲的十几个碌碡,早年碾场用的,如今有了脱粒机,便集在这里,让人骑了,坐了。每天这里人群不散,谈北京城里的政策,也谈家里婆娘的针线,谈笑风生,乐而忘归。直到夜里十二点,家家喊人回去。回去者,扳倒头便睡的,是村人,回来捻灯正坐,记下一段文字的,是我呢。
……
贾平凹,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等,曾多次获文学大奖。作品《我不是个好儿子》选入鲁教版语文必修三、作品《月迹》已选入苏教版语文课本、作品《落叶》入选北师大版和鲁教版中学教材。
光辉岁月-我们的新中国记忆 目录 序奔向光明清华拂晓经济**役治沟龙须扫除文盲人大肇基农奴翻身溥仪新生英雄时代大寨传奇筑路坦赞告别饥馑肥西包产宝山锻钢作别票证沪...
致那些被时间赶着走的现代人用画画控制人生的速度旅行的时候从来不带相机凭着一本画册记录旅行中的点点滴滴本书不是针对大师名画的美术馆指南,而是作者记录自己十年旅行经...
《甜心天使1》内容简介:喜欢甜点的女孩木糖衣,在一次甜点大会上偶遇帅气甜点师戌枫。而在戌枫的邀请下,甜心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
壶中日月长:文化名家谈饮酒 本书特色 文人雅士与酒,从来都有天然的缘分,熏熏然,陶陶然之下,文思泉涌,斗酒诗百篇。本书精选过现代文化名家54篇谈酒的文章,有周作...
天下兵们 本书特色 本书书犹如一幅充满谐趣与生活气息全景式的军营浮世绘,兵味纯正,可读性强,令人大开眼界,可以另一种视角感知营区,接近士兵。军营总是令人着迷,有...
余光中作品-余光中作品精选-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珍藏版 本书特色 余光中的作品,后期多为对传统的追溯及怀古、拟古的篇什,咏史题材较多,追求一种近于禅思的...
金克木人生漫笔 本书特色 金克木人生漫笔包括七个方面的文章:回忆恩师、友人的“人物篇”,记述某一时期的一段不平常经历的“自述篇”,还有优美的散文、随笔及杂感或诗...
《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内容简介: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一本名著,在对公共舆论的探讨上有重要的地位。作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经
王统照代表作:山雨 本书特色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脉,它深植于民间,普及方能提升,华夏出版社寻访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之优秀作品,以超廉之价格,成丛推出“中国现代文...
李国文文集:第10卷:随笔:一:红楼非梦 本书特色 李国文是当代文坛的常青树。早年以小说成名,亦因小说获罪,被打成“右派”,备受迫害。“文革”后复出,驰骋文坛数...
银翘集:杨宪益诗集 内容简介 杨宪益常自谦他的诗是“打油诗”,如果以为他的诗止于“打油”,那就看得浅了。我宁愿把他的标榜“打油”看作对言不由衷、言之无物的伪诗的...
闫红谈诗经:爱在春秋风雨间 本书特色 作者闫红用优美流畅的文笔,对相对现代人来说晦涩难懂的《诗经》中部分关于爱情的诗歌进行翻译,讲述彼时年代人的爱情观,结合其他...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萨孟武先生以研究社会文化的角度...
鲁迅诗说 内容简介 这本书定名《鲁迅诗说》,创意是由鲁迅的诗歌说开去,既要论诗,更要论人。从量上看论诗多于论人,从侧重面看论人重于论诗。以诗歌的时间为序,将诗歌...
《纳兰词笺注》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繁体竖排,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提到纳兰词,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他的爱情词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本书特色 文学,是一种救赎。文学之美时而浪漫温暖,使人超然于简单的生活之上,挣脱现实的纠葛;时而伤感落寞,通过对伤痛的悲悯,使人...
2015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本书特色 精选2015年中国文学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笔优美、意境深远的散文诗,集结成集,其中包括耿林莽、王剑冰、汤松波、皇泯、谢克强等人...
精彩摘录休将世态苦研求,大界悲欢静里收。——引自第1页
诗建设-NO.6-201208(总第6期) 本书特色 泉子编写的《诗建设(2012.8总第6期)》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
金元明清词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选录了金元明清著名词作家刘著、党怀英、高启、王夫之等人的作品一百多篇,并对其作品进行注释和品评。金元明清词精选 目录 吴激人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