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的·代表作:武则天》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写。宋之的(1914-1956),原名宋汝昭,河北丰润人。中国现代剧作家、戏剧活动家、报告文学家。《宋之的·代表作:武则天》收入其话剧3部、小说4篇、报告文学及散文9篇。其中《雾重庆》描写抗战期间一群大学生流浪重庆的悲惨遭遇,给消极抗战者以有力鞭挞,很受群众欢迎。这部作品标志着他创作上现实主义的高峰,成为五四以来优秀剧作之一。
《宋之的·代表作:武则天》主要讲述了: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奔涌着走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每一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家迭出、见解纷纭,才给读者一个判断、选择、*终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因此我以为,绝不可自诩本丛书如何高超于别人之上。
李氏家族 本书特色 一直以来,李佩甫都在研究“土壤”。“平原”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也是他的写作领地。在一些时间里,李佩甫的写作方向一直着力于“人与土地”的对话,或...
本书精选金子美铃童诗187首,分为“夏”、“秋”、“春”、“冬”、“心”、“梦”六卷,并配有精美温馨的彩绘插图。金子美铃的诗
鲁迅小说集:孔乙已 本书特色 鲁迅著的《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
迪伦马特(1921-1990), 瑞士戏剧家、小说家。代表作有戏剧《老妇还乡》《罗慕路斯大帝》《密西西比先生的婚姻》,小说《隧道》《法官和他的刽子手》《诺言》等...
感时忧国 本书特色 《感时忧国》是夏志清的散文集。夏志清是享誉国际的中国文学评论家,独具慧眼,对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作家具有发掘之功,使这些一度被文...
落叶-(全两册) 本书特色罗扎诺夫被人称为疯人、怪人、狂人,他的随想录《落叶》是一个混沌的文本,里面有诗,有哲学,有故事,有日记,也有文学批评。他在书写自己的思...
谈修养 本书特色 本书是美学大家朱光潜写给文艺青年的修身指南,1943年结集出版以来,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枕边书。如果你为拖延症所困扰,如果你每天勤奋且低效地...
我在美国当农民 本书特色 这本被笑称为“唐氏美国读本”的新书,与以往同类书的*大区别是独特而犀利的男性视角。惯常书中赌城的奢华、好莱坞的炫目、纽约金融中心的地位...
(精)清末民初文献丛刊:湘军志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湘...
精彩摘录当他写完“遗书”二字后,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无甚交代的,他没有遗产,有的都是麻烦。——引自第104页“风筝一自由
祝勇,作家、纪录片导演,艺术学博士,祖籍菏泽,1968年出生于沈阳,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主要作品有《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古画之美...
书蠹艳异录 目录 小言: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分我本无心做“张迷”唐弢早期书话邵洵美一个人的杂志画报史朱省斋与《古今》杂志金性尧经历的两本老杂志鲁迅日记中的梁得所...
呼啸山庄 本书特色 《呼啸山庄》出版于1847年,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一部小说作品,初问世时,它颇受冷落: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越...
郑愁予,学名文韬,1933济南出生,童少年在大江南北及祖藉河北宁河与北京度过。台湾及海外受高教:学士(台北大);美艺创作硕士(M
《从零开始做产品经理》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产品经理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以需求为导向的驱动产品创新的成功实践,从策略到定义,
精彩摘录亨利王是哪一位在发出这样的愿望?我那威斯摩兰姑丈吗?不,好姑丈。要是我们注定该战死在疆场上,那我们替祖国招来的损
白门秋柳 内容简介 风景与历史的交融渗透,这是黄裳的一个创造,也是黄裳散文的独门功夫。因游记散文而卓然一家并广为人知的,大约只有黄裳了。数十年中,他乐此不疲,写...
汉译电影大师传记我的最后叹息:电影大师布努埃尔回忆录 本书特色 电影大师布努埃尔亲述回忆录。从童年到老年,从中世纪的回忆到超现实主义运动的讲述,从巴黎梦幻到梦幻...
红楼梦眉本研究 本书特色 眉本即《红楼梦》“眉盦藏本”的简称,或称“卞藏本”,是2006年新发现的《红楼梦》脂本。(“脂本”是指*接近曹雪芹原稿面貌的早期抄本。...
内容简介及三卷目录内容简介:20世纪初,埋没了一个世纪的荷尔德林后期诗歌得以面世,并很快吸引了德国和德国以外的学者、诗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