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许多次搬家的经历。
记得幼年时期曾经住在北京后海附近的大翔凤胡同,那是一个两进
的院落,我们是租住的。我至今记得夏日去什刹海的搭在水面上的店铺
里吃肉末烧饼,喝荷叶粥,傍晚看着店工费劲地点燃煤汽灯的情景。
后来家境每况愈下,住不起两进的院落了,搬到北京西四北南魏儿
胡同十四号去,住里院,外院是另一家。里院有一架藤萝,初夏开起红
紫白相间的花朵。花朵很好看、很香,如脂如玉,藤萝架也很美。藤萝
花还可以吃,把花洗净了,用白糖腌起来,然后做蒸饼的甜馅,好吃。
藤萝角长得很大。小时候我爱想的一个问题是:藤萝角有什么用?
没有人能告诉我藤萝角的用途。我幼年时曾经有志于研究藤萝角的用
途,我认定,像柄柄匕首一样垂在藤萝架下的藤萝角,一定是有用的,
关键是还没有人把它们的用处研究出来,而我,应该完成这个使命。
后来把这个使命感就丢了,忘了。如果写检讨,说不定这是我在人
生道路上的一次选择失误。好好地研究一下藤萝角的用途,正像电影
《决裂》上的那位农学教授研究“马尾巴的功能”一样,应该还是有用
的。我也会因而多做出点实事来。
后来在西城报子胡同住过一个地方,当年似乎是甲三号。那是人家
房东的大院子后院的几间厢房。房无奇处,但后院似有几分“后花园”
的意思:有假山、有几簇竹子,假山与竹子都破败了,年久失修,无人
照管。可能是因为社会不安定,政局不安定,谁还有心管什么竹子、山
这地形玩过亘古长青的打仗的游戏。晚上,我欣赏过窗户纸上映出的竹
叶的阴影。我那个时候又有志于画国画了,还买过《芥子园画谱》。后
来又忘了学画了,这又是一件该叹息的错处了。
还住过受壁胡同十八号,小绒线胡同二十七号等等。
一九六三年底来了一次大搬家,搬到新疆去。一到乌鲁木齐就被接
到了文联家属院的家。天寒地冻,冰封雪掩,房子从外面看一片土黄,
黄土墙黄泥顶子,更像乡下的房子。进屋以后还不错,刷得白净,烧
(火墙)得暖和,只有窗玻璃上结满了比玻璃本身不知厚几倍的冰凌,
使窗户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水晶体的半透明。隔着这样的窗户望出去,
一切都看得见,一切又是变形与错位的,好一个富有现代感的窗子!为
什么房里生着温暖的火灶火墙窗冰凌都不融化呢,主要是因为窗外太冷
了,零下二十多度。我这才明白爱斯基摩人用冰造房子,而房内温暖如
春的道理。这是我**遭住机关单位的“家属院”。
不久我搬到妻子所在的乌鲁木齐一所中学里去,为了她上班更方
便,也因为那边是三间房。一家占三间房,这简直阔绰得难以思议,搬
进去才发觉了缺点,原来那房是土地,没有地板,没有洋灰地,也没有
砖。土地起土,卧室里的地还发出一股强烈的尿臊味,此前住这房子的
人家一定有小孩子就地小便。我始终觉得值得一忆一笑一叹的是我们决
定搬家的时候竟还不懂得需要看一看新居的地面是什么样的、竟不懂得
地面状况是挑选房子的标准之一。我们曾经多么天真过呀!人是总能够
自慰的,想到幼稚天真就想到了纯洁可爱,为自己曾经傻瓜过而眷眷依
依。那时候我们已是“而立”之年了呢。
一九六五年去了伊犁。先住在一间办公室里,顶棚和地都镶着木
板,只是木板已经破旧,漆面已经剥离脱落,走这种破地板地比土地还
容易崴脚。三个月后搬入新落成的教工宿舍。由于房子入冬才建好,潮
气大,一点火,屋里氤氲弥漫,谷草味很浓。又由于麦子打得不干净,
麦草里混着麦粒,和成泥抹在墙上,一升温,便纷纷发芽,墙上居然长
出了一根根的绿麦苗。当然,它们长不成小麦,虽然我玩笑地向农民朋友
称之为“我的实验田”。这点经验写在一篇小说里了,也算是文学效应吧。
在伊犁——伊宁市搬过多次家。每次搬家都是用俄式的四轮马车,
大体上两车搬完,一车拉家具行李,一车拉煤柴、破烂。那时的家当确
实很少,符合“轻装前进”的原则。
再以后从伊犁再搬到乌鲁木齐。为修房子又临时搬到充满药品气味
的化学实验室。 “化学屋”的好处是夏天不进蚊蝇。
一九七九年搬回北京,先住一个小招待所,再住“前三门”、虎坊
桥,直到现今又住起了平房。平房的
所有的文章都是给我现在的与未来的朋友们的书信,所有的文章都是我的心。一文在手,心相通焉,知我爱我,知音知心,高山流水,反复操琴…
王蒙,一位作家,一位70高龄仍能文采灵动飞扬充满激情的作家,一位曾经为50后、60后提供阅读愉悦的作家,一位今天仍能被80后、90后喜爱的作家。
王蒙,1934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现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19岁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活动变人形》、《蝴蝶》、《春之声》、《季
雅各布的房间 本书特色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的《雅各布的房间》是一部反传统的实验性小说,标志着伍尔夫小说写作的新阶段。《雅各布的房间》作为伍尔夫小说创作历程中的一...
知命-民国演讲典藏文库.梁启超卷 本书特色 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民国演讲典藏文库”是首次以民国这一时间概念为主要维度策划、编辑的大型文化丛书,其涵盖之广泛,工...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哈佛大学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荣休教授。著作包括《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追忆》、《迷楼》、《中...
词情画意 内容简介 浣溪沙春恨李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①“一曲”句:唐白居易《长安道...
生命在我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杜高,在2004年因一部轰动一时的“杜高档案”而成为一位著名“右派”。他年轻时活跃于戏剧界,风华正茂,才华横溢,却命途多舛,先在19...
陇上学人文存:颜廷亮卷 本书特色 追寻颜廷亮先生的文学、文化理论探索之路,他对敦煌文学的研究是毋庸置疑的切人点。敦煌文学是敦煌学领域里*早开展研究的学科...
《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内容简介:“简素”与“崇物”是已故日本儒学家、思想家冈田武彦晚年对日本文化特质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所
星期三的神明 本书特色 1. 《星期三的神明》收录作者十年间,旅行三十三国的随感点滴:将十年间散见于不同杂志的文字集结成册,记录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风俗人情、奇...
开卷闲话十编 本书特色 《开卷书坊》文丛是以传播书香文韵为宗旨的“书文化随笔丛书”,丛书作者中既有知名度较高的学者、作家,更有中青年实力派的作家或学术界、出版界...
与你相遇的美好-李清照的爱情札记 本书特色 初识李易安,大概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一直很喜欢她的诗词,却未尝想过,去看一看她一生的经历,去品一品她一世的酸楚。写《与...
顾城作品-顾城作品精选-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珍藏版 本书特色 顾城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
诗性之美 本书特色 《诗性之美/文化中国边缘话题》编著者简墨。本丛书采取话题形式,讲求形象化、生动化的表述,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呈现出学术与趣味的统一。其中浸染着...
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它装帧精美雅致,清淡如菊。作者则是写惯了古典文学解读的名家卫淇,此次文笔仍旧...
独坐 本书特色 汪老被誉为*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爱一人独...
在光里奔跑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铁轨、一个人走在铁轨上、火车、地铁、躺在铁轨上的人、一个人站在山坡上、影子、低处、高处、开锁人、卓玛、盐、尘、叶子等。在...
作品目录前言一、江淮两湖之词(1163-1181) 汉宫春(春已归来) 满江红(家住江南) 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 满江红(鹏翼
拒绝合唱 本书特色 李锐,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将近两百万字。系列小说《厚土》为其影响较大的作品,曾获第八届全...
《江南程氏针灸经验集》内容简介:本书由以国家级名老中医、江南程氏第四代传人——程子俊为代表的江南程氏针灸的学术思想、论文著
夜读记 本书特色《夜读记》是一本日记体的读书笔记。作者易卫东用清雅的笔调、凝炼的语言、日记体的形式,细致地讲述了自己得书、读书的过程和乐趣。对作者来说,这一年有...
谈心 本书特色 《三毛信箱》轻松随意独特的见解是一面又一面的明镜擦拂了许多人朦胧的内心谈心 内容简介 《三毛信箱》轻松随意独特的见解是一面又一面的明镜擦拂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