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年7月24日,一位七十三岁的孤独老人,在上海寓所安详地离
开了人世。他没有子女,养女万建恒为他举丧。
他一生以书为友。他长期担任上海图书馆书目部副主任。尽管他的
名字葛正慧鲜为人知,然而这位默默在书海中逡巡的文弱书生,在1968
年4月12日却干了一件震惊上海的壮举。
那天,上海大街小巷忽然刷满了大字标语:“狄克攻击鲁迅,罪该万
死!”“打倒狄克!”“狄克就是张春桥。打倒张春桥!”
这一事件,被称为“四·一二炮打张春桥”。
当时不可一世的张春桥,冷汗淋漓,下令密查背后“长胡子”的“黑
手”。因为张春桥知道,那些刷标语的年轻大学生是不可能知道“狄克就
是张春桥”这一历史“机密”的。
“四·一二炮打张春桥”的主炮手,便是葛正慧。
主炮手安在?
硝烟散尽。我从档案中查到:“经王维国、徐景贤批准,上海市公安局
于1970年2月26日逮捕葛正慧。经五年零两个月的监禁,于1975年4
月26日获释。”
早已退休的他,在家过着平静的生活。当我打听到他的地址,决定上
他家去拜访。
他住在上海市区一幢三层楼房里。我是在早上8时到达的,邻居们
告诉我,他已经外出,往往夜深方归。他的房问在二楼。从外面望过去,
有一扇窗斜开着。一只猫蜷伏在窗口。窗台上放着好几盆花。老邻居们
告诉我,葛正慧住在那里多年了。本来,他跟母亲一起住。1962年,母亲
去世之后,他一直独居。他的生活很简单,买点面包、罐头,炒盘青菜,如
此而已。来了客人,一向在楼下弄堂或公用灶间里谈话。邻居们印象*
深的是,“文革”中上海图书馆造反派来抄家,他的书真多,装了一卡车。
邻居们都说,他很有学问,埋头看书、写作。夜深了,他的窗口还亮着灯
光…
我给他留下了信,希望能够采访他。焦急地等待了几天,终于等来他
的回信。他给我寄来一大包“文革”资料,让我先看。又过了几天,他决
定到我家,跟我长谈。
我期待见到这位劫后余生、外冷内热的老人。暮霭降临,我徜徉在我
家附近的公共汽车站,注视着每一个从跟前走过的行人。终于,一个谢
顶、戴着眼镜的老人,双脚边走边拖,发出蹋蹋声。尽管我从未见过葛正
慧,但是根据邻居们所说的特征,我猜想是他,上前问道:“您姓葛?”果真
是他!
我领着他来到我家。他前庭开阔,头发灰白,热忱而健谈,浓重的浙
江宁波口音。他一口气谈到将近深夜12时。未能谈完,过一星期他又来
了两次。他花费很多时间向我介绍上海人民反“四人帮”的斗争。经我
再三恳求,他才谈及自己所遭受的迫害、他对“狄克”的研究。
他怎么会研究起张春桥的笔名来的呢?其实,这纯属于他的工作职
责范畴。他在书目部工作,就要研究书目,而研究书目,则必须研究作者;
研究作者,则必须研究作者的笔名。只有这样,才能弄清以笔名出版的
书、发表的文章,究竟是谁写的。这样,他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研究“笔名
学”。
笔名,看似简单,其中学问颇深:隐士、战士和暗奸,都爱用笔名。隐
士与世无争,只求发表作品,却不愿让读者知道作者是谁。于是取个笔
名,隐去真名实姓。战士要冲锋陷阵,把投枪和匕首掷向敌人。为了迷惑
敌人,保护自己,也用笔名。暗奸当然对笔名有特殊的“爱好”。射冷箭,
放暗枪,是他们的看家本事。这种勾当本来就见不得人,于是笔名便成了
他们的隐身术。暗奸们往往有许多笔名,甚至写一篇文章化一个笔名。
他们的笔名,真是弃之如敝屣,甚难考证。
葛正慧做了三千多张卡片,查明了许多作者的笔名。张春桥,只不过
是他所研究的众多作者中的一个。一天,他在细阅上海千秋出版编辑部
于1937年2月出版的《鲁迅先生轶事》一书。这是一本只有一百六十四
页的小册子,很不起眼。读到该书**百零四至一百零五页,忽地眼前一
亮。哦,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狄克”是谁。这一节的标题是《鲁迅逝世一
月田军在墓前焚烧(作家)(中流)》:“记得《八月的乡村》行世之时,有人
对他略有批评,像张春桥之类,曾经引起
“回到历史现场”,这是历史人类学的根本,所以要把所有历史文献带回历史现场去解读。该书采取统一的体例,将每部作品收入一篇有关作者的特写,一篇作者的创作年表,并收录各界人士有关评论文字若干则。本书的问世,将促进河南文艺出版社传记类图书的出版,实现与品牌期刊《名人传记》的联动。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二十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二十一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著作众多,主要有:《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陈伯达传》、《反右派始末》、《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以及《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画传》、《马恩聪传》、《追寻彭加木》、《行走美国》、《行走中国》、《行走俄罗斯》、《我的台湾之旅》、《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受伤的美国》等。 199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六卷本《叶永烈自选集》。《叶永烈文集》正在分批出版。作品曾获奖八十余次。1989年,其名字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听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中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
故宫学刊-二0一一年总第七辑 内容简介 《故宫学刊(2011年·总第7辑)》主要内容包括:明世宗与道教浅论、紫禁城建筑的政治内涵、皇极殿考略、乾隆太上皇宫宁寿官...
文言语法(杨伯峻著) 本书特色 《文言语法》一书,是对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法和句法作了系统的叙述和分析,并和现代语法相比较,可使读者大致了解我国语言一般变化的历史和...
小说中的百味人生 本书特色 张国风编著的《小说中的百味人生》选取古代小说中的名篇佳制,既有文言的,也有白话的,包括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小说、神魔小说...
今晚吃烧烤 内容简介 《今晚吃烧烤》取材于花心郎骗痴情女的社会新闻,以男性骗子作为叙述的主人公,对男性自大、自怜又喜欢自圆其说的心理进行维妙维肖的模仿,文风恣肆...
《红楼梦》探源 内容简介 吴世昌先生对《红楼梦》的考证,开始于这个批判运动奏凯之后。他以讲学之暇,穷数年之功,运用他精通的考证学而不是他所不熟悉的主义,就当时可...
吴小如学术丛札 本书特色 《吴小如学术丛札》收录吴小如先生《臆札》、《丛札》、《丛札》、《丛札》等考据丛札17篇。作者运用乾嘉以来的学术考证方法,对古代文献进行...
小拇指智力拼摆国旗美洲 本书特色 本拼图卡选取了美洲和欧洲两大洲的国家国旗。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分北美洲和南美洲。有35个国家和地区。北美洲全洲面积约2...
李杜诗学与民族文化论稿 本书特色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1300年前的诗圣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十分真切地道出了中国士人写作的艰苦过程与酸甜苦辣。对过去学界...
《意志力销售法》内容简介:本书的作者既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又具有系统性的理论。在创作该书之前,作者就在销售的工作中摸爬滚打
海神号破译天气之谜-我的第一套必读科学故事书 目录 海神号的船长和船员达达船长雾和云起锚吧,海神号乌云和雨啰嗦的诺诺大妈闪电和雷声银光魔女出现了彩虹彩虹岛世界的...
中国文学史(全二册)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史(上下)》通过简明的体例、凝炼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将中国文学史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如身处世...
當一個初入江湖的美麗少女,遇上滿手血腥的武林大魔頭,他們的相遇會是一段愛情的開始嗎?《殘金缺玉》是古龍又一部浪漫奇情的武
奥克塔维奥·帕斯做过六年墨西哥驻印度大使。他在那里的经历改变了他的生活。现在,在帕斯迄今最具个人性的这部散文作品中,他把
没事找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以没事找事为主题的新魔鬼幽默,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值得一读。没事找事 目录 等你很久了给我裤腰带比富各抒已见猪肉涨价词不达意绝...
红楼梦的儿女真情 本书特色 刘梦溪在红楼梦研究方面着力较多,已出版多本有影响的红楼著作。《红楼梦的儿女真情》对《红楼梦》的定位是“中国的爱情宝典”,它从爱的角度...
倾听闻一多-七子之歌 本书特色 本书是闻一多的诗歌散文集萃,精选了闻一多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是倾听书系学生阅读馆之一。本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
自由主义社会理论;解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内容简介 《自由秩序原理》乃是诺贝尔奖得主哈耶克所撰写的*为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巨著。“哈耶克的论著阐发了一个思想体...
友希の部屋に、覚えのない出張ホストが乱入★ 部屋を間違えてるのに、いきなり抱こうとしてきて!? 一度は追い返したものの、彼
我为什么写作:当代著名作家讲演集 内容简介 “小说家讲坛”的设立,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凸现作家主体,而又易于与批评家、文学读者沟通的充满活力的“文学现场”。当代文坛...
我的目光凝视着故都南京的一九三七年,已经有许多年头。故都南京像一艘装饰华丽的破船,早就淹没在历史的故纸堆里,事过境迁、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