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的专著,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具体包括了: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基本问题、文学存在方式与文学存在方式研究方法论、中国当代文论中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研究、现代传媒技术革命与现代传媒时代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立足于现代哲学和人文学术的研究成果,研究了文学信息的性质、结构、历史发生、现实生成、传播与接受等,明确了文学本体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关系这一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一直模糊不清的问题;对文学存在式做了新的解释,区分了文学的动态存在方式和静态存在方式;对现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场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当代文学存在状况得出了与通常看法不同的判断;把文学传媒看成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的本体性构成要素,建构出了新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和静态存在方式理论。
第三章 西方与中国当代言论中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研究
二 从现象学到接受美学:“作家-作品-读者”模式
20世纪,西方社会权力场和文学场内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状况。社会权力场与文学场之间、文学场与其他同等层次的不同场域之间、各场域的诸行动者之间斗争日趋激烈,权力关系和权力结构分化重组的速度日益加快。在文学场内部,传统文学场中某种权威性行动者长期占据支配性地位的格局被打破。作家、传播者、读者、批评家等,创作、传播、阅读、批评等,各种主导力量和主导活动更迭频繁,真是你方歌罢我登场,皇帝轮流作,三天到我家,这就是20世纪文学存在的现实状况。这种状况又为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繁荣提供了契机。西方20世纪被韦勒克称为批评的世纪,两千多年来的西方文论从没有如此成为文学活动中足以与文学创作平分秋色的显学。作为文学活动场域的文学批评场内部的斗争也日趋激烈。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繁荣和批评场的内部斗争带来了人们常说的不同批评中心的转移。伊格尔顿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总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人们的确可以把现代文学理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全神贯注于作者阶段(浪漫主义和十九世纪);绝对关心作品阶段(新批评)以及近年来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阶段。”伊格尔顿的这一说法基本符合西方文论的实际发展情况。
……
单小曦,1971年4月生于吉林长岭。1995年7月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文艺学、美学、文艺与传媒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科研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参编著作3部、教材2部。
刘韧 《计算机世界》总编助理兼采访部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信息产业深度报道。著作有:《知识英雄》、《中关村问题》、《企业方法》,并称中关村三部曲。
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 本书特色 郜书锴编著的《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命名为《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是继《媒介融合时代的国际传媒业》(...
作品目录第一章 波丽小姐第二章 老汤姆和南茜第三章 波丽安娜的到来第四章 阁楼上的小房间第五章 游戏第六章 责任的问题第七章
贪婪的七宗罪 本书特色 近年来,贪欲业已成为公共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球金融业在追求更大利润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终导致了一场...
浮士德悲剧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埃格蒙特-哈佛百年经典-[21卷] 本书特色 本卷收录了四部戏剧作品,两部作品都以德国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浮士德的一生为创作灵...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内容简介 当今时代,主持人节目正从文本话语操作向即兴话语操作转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全书分为即兴语流、即兴成篇、即兴修...
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主旨在于,18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云南呈贡二村为背景,以当地的基层社会机构为基础,综...
卡尔·奥古斯特·魏特夫(Karl August Wittfogel,1896年9月6日-1988年5月25日),德裔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犹太裔。出生于德国汉诺...
意义的建构与扩散-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舆论引导研究 本书特色 何纯*的这本《意义的建构与扩散--新闻叙事 学视域下舆论引导研究》以“意义的建构与扩散&r...
作品目录目录聚落与文化三代聚落述略 谢肃(3)关于陶寺早期王族墓地的几点思考 何驽(24)论老牛坡86Ⅲ1区墓地 李宏飞(34)偃
作品目录导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单一的人及其存在的最终目的 第三章 国家对公民的正面福利、尤其是物质福利的关心 第四章 国家
最新详解英美编目规则-(第二版 2002修订本) 内容简介 到了2001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计算机文件”一词已不能涵盖所有的电子资源。第九章计算...
人文社科卷-世界名著博览 目录 哲学老 子《道德经》孔 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政治学》 培 根《学术的进展》 《新工具》笛卡尔《哲学...
《幻象》内容简介:本书为20世纪流行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也是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之一。作者敏锐地描述了大
天禄论丛:北美华人东亚图书馆员文集.2009 内容简介 六十年来北美“汉学”或“中国研究”的突飞猛进,我恰好是一个见证者。我可以很负责地报告,“汉学”或“中国研...
文化主体性与历史的主人-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2010年11月2日,是费孝通先生的百年诞辰。在费孝通百年寿诞之际,如何缅怀费老的学术与人生?如何理解中国...
(2018)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 本书特色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介绍我国科技期刊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以...
办事的艺术 本书特色 本书借鉴和汲取了我国古代处世智慧的精华,并结合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和规律,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办事的尺度和分寸、办事语言的运用,以及如何寻...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就学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相继...
书品(2007年第2辑) 本书特色 《书品》是一本书评类刊物,它自创刊伊始,就一直在古籍学术领域里努力地耕耘着,为广大读者奉献了许多内容充实、质量上乘的文章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