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研究“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的专著,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具体包括了: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基本问题、文学存在方式与文学存在方式研究方法论、中国当代文论中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研究、现代传媒技术革命与现代传媒时代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立足于现代哲学和人文学术的研究成果,研究了文学信息的性质、结构、历史发生、现实生成、传播与接受等,明确了文学本体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关系这一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一直模糊不清的问题;对文学存在式做了新的解释,区分了文学的动态存在方式和静态存在方式;对现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场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当代文学存在状况得出了与通常看法不同的判断;把文学传媒看成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的本体性构成要素,建构出了新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和静态存在方式理论。
第三章 西方与中国当代言论中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研究
二 从现象学到接受美学:“作家-作品-读者”模式
20世纪,西方社会权力场和文学场内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状况。社会权力场与文学场之间、文学场与其他同等层次的不同场域之间、各场域的诸行动者之间斗争日趋激烈,权力关系和权力结构分化重组的速度日益加快。在文学场内部,传统文学场中某种权威性行动者长期占据支配性地位的格局被打破。作家、传播者、读者、批评家等,创作、传播、阅读、批评等,各种主导力量和主导活动更迭频繁,真是你方歌罢我登场,皇帝轮流作,三天到我家,这就是20世纪文学存在的现实状况。这种状况又为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繁荣提供了契机。西方20世纪被韦勒克称为批评的世纪,两千多年来的西方文论从没有如此成为文学活动中足以与文学创作平分秋色的显学。作为文学活动场域的文学批评场内部的斗争也日趋激烈。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繁荣和批评场的内部斗争带来了人们常说的不同批评中心的转移。伊格尔顿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总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人们的确可以把现代文学理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全神贯注于作者阶段(浪漫主义和十九世纪);绝对关心作品阶段(新批评)以及近年来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阶段。”伊格尔顿的这一说法基本符合西方文论的实际发展情况。
……
单小曦,1971年4月生于吉林长岭。1995年7月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文艺学、美学、文艺与传媒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科研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参编著作3部、教材2部。
新闻叙事导论 本书特色 《新闻叙事导论》由方毅华著,本专著以非虚构类文本为基点,以叙事学原理和普遍规则为指导,参照叙事学研究的要素和范畴,对新闻叙事作品从文本、...
徐琪,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香港道风山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访问学生,加拿大维真学院访问学生,曾发表论文2篇。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国人称其为“麦帅”,美国少有的军事天才、政治家,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1930年代任美国陆军参...
龚浩群,中央民族大学海外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毕业。我国近年来涌现的海外民族志研究者之一,在民族志方法、泰国研究等方面有较深的积累...
国旗 国歌 国庆-近代中国的国族主义与国家象征 本书特色 “仪式”与“象征”等乍见之下如咒术般的要素,毫无疑问地在近代国家更具重大意义。本书从中国近代史上国旗、...
《Java微服务测试:基于Arquillian、Hoverfly、AssertJ、JUnit、Selenium与Mockito》内容简介:《Java微服务测试:...
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 本书特色 作品收录*全!内容收录*完善!收录胡适倡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胡适的风采。胡...
枫丹白露宫的中国皇家博物馆 本书特色 《枫丹白露宫的中国皇家博物馆》编著者淡欣。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用无形的钟罩包裹自己的时候,哪儿都可以是家,哪儿也不...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书将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紧密结合,运用大量实例,通俗,通俗简明地介绍了各种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2017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46年移民美国。1954年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哈佛神学院、罗格斯大学和波士顿...
最新详解英美编目规则-(第二版 2002修订本) 内容简介 到了2001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计算机文件”一词已不能涵盖所有的电子资源。第九章计算...
黄道炫(近代史研究所),男,1966年生,江西赣州人。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系,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
凯伦·L.卡尔,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劳伦斯大学教授。张红军,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专业硕士,武汉大学美学专业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原学梅,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中国的哲学》内容简介:本书是胡适先生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系统论述,是其国学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以及庄
全球新闻事业:重大议题与传媒体制 本书特色 《全球新闻事业:重大议题与传媒体制(第5版)》:25年来,《全球新闻事业》已经成为国际传媒领域值得信赖的权威教程。第...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与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提名奖(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提名奖中,法学类图书奖...
乡村社会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2编乡村社会卷珍贵典藏)》收录了民国时期有关乡村社会方面的社会调查文章二十几篇。内容有...
作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涩泽荣一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本书以“王霸关系”为分析框架,集中考察涩泽荣一在经济、救济、外交、教育等方...
土生说字-为官之道 本书特色 作者根据汉字的特点,据形说义,将汉字置于历史的演变中,还原先民造字的本意,赋予汉字以新的时代内涵;解释字音、字义时,援引经典,介绍...
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 6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袁运甫的《公共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吴建民的《国际大趋势及其思考》等中外名家讲座。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 6 目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