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大中正的设置
魏朝为了实行九品官人法而在地方设置中正,*初只设郡中正。宫川
尚志氏在其论文《魏、西晋的中正制度》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魏志》卷
二三《常林传》注引《魏略·吉茂传》记载: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中略)嘉时还为散骑
郎,冯翊郡移嘉为中正。
上述记载中只出现了郡中正。然而,既然郡有中正,则国也应该同样设立中
正。郡国中正也称为邑中正。例如燕国大中正刘沈,在《晋书》卷九四《霍原
传》中被称作国大中正,而在《晋书》卷八九《刘沈传》中则被称为本邑大中
正。所谓邑,后世专指县,但在六朝时代则指郡。在稍后的时代里,《周书》
卷三二《柳敏传》记载:
累迁河东郡丞。朝议以敏之本邑,故有此授。
这种把郡称为邑的情况不止出现在中正的场合。中正有大中正和小中正,
乃因资格不同而来。
邑字用于指称郡,便出现了县中正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过去屡屡将
邑中正当作县中正。杨筠如氏《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第18页列举了晋、宋、
北周三代的三种邑中正,认定他们就是县邑的大小中正。然而,从他们的实
际任官经历来看,无疑都是郡中正。只有在《通典》卷一四的夹注里,出现了
前面也曾引用过的记载:
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
然而,在同书卷三三“总论·县佐”条中却无一字关于县中正的记载。
虽然是微职,然而,从记载里全然不见一个实例的情况来看,应该在魏晋南
北朝没有设置县中正一职,所以,《通典》文中的县字恐怕是从北朝制度类推
而来的讹误。
州中正是在魏朝末期根据大臣司马懿的建议设置的。《太平御览 》卷六
二五引用干宝《晋纪》说道:
晋宣帝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议曰:案九品之状,诸中正既未能料究
人才,以为可除九品制,州置大中正。
此建议的上奏年代不明,我想大概在明帝死后,其子齐王芳即位的正始
初年。当时司马懿任太尉(后为太傅),与宗室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天子。
因为时属不能两立的双雄对峙时期,故司马懿提出的新方案应该别有图谋。
大概他企图趁宗室不能担任中正之机,让自己的心腹多多出任各地的州中
正,以培植个人势力,而且,还能够隐秘地同地方豪族预作联络。对此,曹爽
之弟中领军曹羲站出来反对。《太平御览》卷二六五引用《曹羲集》记载:
伏见明论,欲除九品而置州中正,欲检虚实①。一州阔远,略不相
识,访不得知会,复转访本郡先达者耳。此为问州中正,而实决于郡人。
这既是对司马懿前述上奏的回答,无疑也是为其兄曹爽的代言。既然曹爽
反对,则此方案在当时大概没有实行。大约相同时期,太傅司马懿向夏侯玄
询问时事,夏侯玄的回信收录于《三国志·魏志》卷九本传,其中写道:
自州郡中正,品度官才之来,有年载矣。
从字面上理解,州和郡早就有了中正。然而,这里所谓的州郡,只不过单纯
指地方酌意思。
太尉司马懿被捧上太傅高位,丧失了兵权,逐渐受到曹爽的挤压而隐
退。嘉平元年(公元249年),他发动政变,诛杀大将军曹爽及其弟中领军曹
羲等党羽,自任丞相,掌握了实权。大概州大中正就是在此前后设置的。
州大中正也称作州都,此乃州之都大中正的简称。在中国,常常将位于
“大”之上者称为“都大”。尤其是北魏时代,在与州并列的镇设置都大将。
《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元嘉十年正月”条胡注在解释北魏长安镇都大将时
说道:
都大将,又在镇大将之上。
在后来的赵宋时代,还出现了都大提举、都大发运等称号。因为这些大多是
授予地方I临时性的官职,所以在中央任官经历中见不到。兹举都大中正的
用例,如《南齐书》卷三四《王谌传》记载:
明帝好围棋,置围棋州邑,以建安王休仁,为围棋州都大中正;谌与
太子右率沈勃、尚书水部郎庾硅之、彭城丞王抗四人,为小中正;朝请褚
思庄、傅楚之为清定访问。
由于这里只有建安王一人,所以自然应该读为州都大中正,其简称就是州
都,故《隋书》卷一一《礼志》叙述梁、陈之制时说:
州都大中正、郡中正,单衣介帻。
很难判定到底是州都大中正呢,还是州都与大中正。正如大小中正可以仅
称作中正那样,州都大中正也可以单称为大中正。
方诚峰,1980年生,浙江淳安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代表论文为《“文字”的意义》和《祥瑞与北宋徽宗朝的政治文化》。
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时代的军事后勤转轨:晚清军事后勤近代化研究:1840-1911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清代前期传统军事后勤概论;晚清西洋新式武器装备的...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 本书特色 《曾胡治兵语录》是近代著名的语录体军事著作,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如今,除了书籍本身所有的文献价值,其中的奥义也常被...
先秦政治思想史 本书特色 《先秦政治思想史》是梁启超先生于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底写就的一部学术著作,时年50岁。初题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后因病只完成先秦部分...
孙子 本书特色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早的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早已成为中外兵家、商贾、学子、情人谋事致胜的锦囊妙计。但孙子其人家世、经历如何,知之者甚少...
黄埔对决 本书特色 一座丰碑式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一批热血沸腾、踌躇满志的黄埔师生,在两党的分合斗争中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在一场场斗智斗勇的对决中左右着中国历史...
德军战列舰1939-1945 本书特色 本书为五册同系列书籍中的**本,书中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的主力战舰。格登·威廉生描述了帝国海军中战列舰的设计...
红墙知情者说:Ⅲ:从“九一二”之夜到“九一三”凌晨 本书特色 红墙之内,神秘的政治心脏。森严的警卫,仿佛一道屏障,遮断世人多少探询的目光?《红墙...
轻兵器100年(上) 本书特色 《轻兵器100年(上)》对在自一战初期至二战结束期间内使用的各种轻兵器给予了非常直观的指南。书中内容按战场地域和不同的战役进行章...
共和国14次大阅兵 本书特色 红色摄影师独特视角的全新记录,共和国大阅兵的*全读本。共和国14次大阅兵 内容简介 军中纪实文学作家咏慷经过多年的追踪采访。记录下...
孙子兵法-诠释 本书特色 《孙子兵法》是兵家的一部经典性的理论著作,千百年来一直享有着极高的声誉,对我国的传统兵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子兵法》是我国存世的*...
《贤能政治》内容简介:选举民主制是判断中国政治进步的标准吗?一人一票的选举民主为何很难遴选出优秀的领导者?中国的尚贤制能够
土地管理制度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荷兰土地利用规划;新加坡土地和房屋管理制度——私权、民生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土地管理制度比较研究》(作者张千帆)探讨了世界...
林育南文集 本书特色 林育南文集编选了林育南于1917年至1931年期间,所发表的演讲、撰写的文章、草拟的文件以及与革命同仁的来往信件等历史资料。林育南是中国共...
英国政治思想史 目录 前言**章中古时期政治思想遗产一、《大宪章》:宪政主义的源头二、威克利夫和宗教改革的先声三、福蒂斯丘论法制和政府体制第二章新兴国家的企求(...
古来征战几人回:亲历滇缅抗战 内容简介 “为完成征服中国,要进行彻底作战和完全封锁中国”,日军入侵缅甸.试图切断滇缅公路,完成前后夹击中国。为保住生命通道,在l...
《区块链与价值革命》内容简介:本书针对从事区块链技术研究、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读者,阐述了相对全面的区块链理论,剖析了区块
复兴之路展品100个故事 本书特色 《复兴之路展品100个故事》精选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品中*能反映主题的100余件文物...
党员领导干部十五堂公共管理学课 内容简介 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
历届外交部长的命运 本书特色 外长们虽然只是执行总书记或总统的意志,但他们的个性对对外政策的形成也有着决定的影响。《历届外交部长的命运》是俄罗斯作者列昂尼德·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