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一生所经历和思考的建军、作战方面的经验总结。通过他自己的回忆、学习和思考,把他半个多世纪从战争和建军实践中感受到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创建我军与领导我军建设、指挥我军进行人民战争的高超的领导、指挥艺术和丰富经验较系统地作些探讨。
章 切实重视和加强军事训练
一谈到训练,我常常十分动情。我这一辈子,除打仗之
外,与训练结下了不解之缘。长期的训练实践使我养成了一个
爱好,就是特别喜欢训练场上的龙腾虎跃。和平时期,我看到
训练,就想起了打仗。我是个训练的受益者,也是个部队训练
的指导者。战争年代,在战斗中得到锻炼、在战斗间隙里得到
训练。和平时期,在部队受到训练,也领导过训练,在院校接
受过教育,也领导过院校教育。这使我有机会较系统地总结过
去的经验,较系统地学习研究新的军事科学知识,不停地得到
新的充实。我总觉得,作为一名指挥员,活到老,训练到老,
真是其乐无穷!我现在已离休多年了,由于军人职业兴趣的惯
性,还一直关注着我军的训练。我军训练每有发展、每有成
就、每有热潮,我总为之兴奋不已。我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
的领导下,全军上下掀起了科技大练兵的热潮。好啊,这是我
军训练跟上时代步伐的历史性的大进步!在此大好势头下,我
作为一名训练的拥护者和热爱者,也作为在训练工作上经过不
少风风雨雨的过来人,愿意讲讲自己对于训练的粗浅认识和体
会,与同志们共同研究。
一、充分认识训练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古今中外的军事史表明,训练和战争作为军事活动的两种
主要形态,始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有战争必有训练,要
战胜敌人、赢得战争,必须有良好的训练。训练总是伴随着战
争及其可能性的存在而存在。和平时期,训练更为经常,更为
正规、系统。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军队训练情况如何,与战争
胜败、国家安危密切相关。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
训练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
追根溯源,如果有人问我是先有战争还是先有训练,是训
练好了再打仗,还是打起仗来再进行训练?这个问题不知是否
有过什么定论。我的回答和看法是,战争和训练总是形影相
随,战则需练,练则为战,无所谓谁先谁后,由于情况的差
异,有先练后战的,有先战后练的,有随练随战的,也有边战
边练的。我军在初创时期,有的地方是先建立武装,加以一定
训练后进行起义的;有的地方是先组织工农群众起义,才接着
进行训练的。就后一种情况而言,因为在那时,我党还处于地
下活动状态,起义是秘密组织的,许多情况下不允许事先公开
组织武装队伍,正式的训练是无法进行的。往往是在敌人统治
薄弱的地方,先发动群众武装起义,一举夺取政权,赶走敌
人,建立一个立足的根据地,公开打起革命旗号,正式建立革
命武装后才进行必需的训练,以提高作战能力,对付来犯之
敌,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训练和战争有时融为一体,打仗本身
就是一种训练。毛泽东同志讲:“从战争学习战争。”就是把
战争视为一种特殊的训练,要求我军在战争中获得战斗力的进
步和提高。
但不管哪种情况,训练总是伴随着战争而来的。有战争就
必须有训练;没有训练就不能进行战争,没有成功的训练,绝
没有成功的战争。它们是主从关系,打仗需要什么就练什么,
战争驱动训练,训练无条件地服从战争。在过去的战争环境
里,我军的一切行动和行为都得服从于战争的需要,连吃饭、
睡觉、走路,都要训练。训练真是无时不在、无所不包、无人
例外。那些岁月里,那种情况下,大家争着训练、抢着训练。
多一成训练成果,就多一分胜利的把握。“平时多流汗,战时
少流血”,这条*普通朴实的真理,极大地鼓动着广大官兵的
练兵热情。那个年代,训练好了,打了胜仗立功受奖,训练差
了,就会受罚,受战斗结果之罚,可见训练的意义极为重大,
因为训练好与打好仗是一致的。战争中,求胜利,求歼灭敌
人、保存自己,是军队和军人的本性。这种本性,是积极训练
的动力。训练是锻造、提高战斗力,打仗是运用、发挥战斗
力。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因为要打得好,所以要训练得好;因
为训练得好,所以打得好。从这个意义上讲,训练和打仗同样
重要。
训练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我军是有切肤之感的。毛泽东在
1928年11月写给党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谈
到军事问题时说:“普通的兵要训练半年一年才能打仗,我们
的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简直无所谓训练。军事技术太
差,作战只靠勇敢。长时间的休息训练是不可能的,只有设法
避开一些战斗,争取时间训练,看可能否。为着训练下级军
官,现在办了一个百五十人的教导队,准备经常办下去。希望
中央和两省委多派连排长以上的军官来。”从中我们可以深切
体会到,训练对于作战的军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迫
切。毛泽东历来非常重视军队的训练。抗日战争时期,他指
出:“扩大解放区的军队、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并加紧整
训,增强战斗力,为*后打败侵略者准备充分的力量。”解放
战争中,他指示我军“必须利用作战间隙,加强军事训练”,
“全军将士必须提高军事艺术”。新中国成立后,他指出:为
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我们必须掌握*新的装备
和随之而来的*新的战术。从以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
东把训练问题摆到了争取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伪装的艺术-现实版 本书特色 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培训手册首次公开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内部鲜为人知的故事化装、易容、逃脱、隐藏,暗杀……现实版“007”真实再现共同...
李奇微(Matthew Bunker Ridgway,1895年3月3日-1993年7月26日),美国陆军上将,因在朝鲜战争中挽救了联合国军而闻名于世。
1931.9-1945.9-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纪事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部原主任黄修荣和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黄黎编著。本书曾于1995年出版...
对外政治,就是一种交易。在罗马帝国覆灭、查理曼大帝逝去千余年后,欧洲大陆终于又迎来了以为新的征服者——拿破仑,以为自称查
当代中国学术文库海外卷:西洋政治思想史(近代英国篇) 本书特色 本书探索在十七、十八世纪时英帝国当时所浮现的政治思想与这三次政治革命间的密切复杂关系。古宪法思想...
自由守望-胡适派文人引论 内容简介 作为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胡适派文人被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大政党所反对;作为文化上的自由主义,他们被文化激进主义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者所...
毛泽东的学风文风 本书特色周溯源等著的《毛泽东的学风文风》是为纪念毛 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推出的纪念读物,是“历史学 者眼中的毛泽东”丛书中的一部。毛泽东著作...
民国时期中国海军论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近代海军资料论集的整理、汇编。其文字原散见于自民国以来的各种报纸、杂志、会议记录等各类刊物或文件。作者加以整理、编校、...
谍战36计 内容简介 例证之七:华盈公司“走为上”在香港繁华的埠外大街路口,利致公司和华盈公司兴建的商场几乎同时开始施工。华盈公司的董事长李安,是一位善于搜集市...
轻松学点兵学 本书特色 国学是我国文化的精神与命脉所在,也是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曹金洪编著的《轻松学点兵学》包含了五...
Theyear2000marksthetwenty-fifthanniversaryofthepublicationofTheGreatWarandModern...
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21)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组织编写。作者均是来自中国主要中亚问题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其见解具有较高的□□...
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 内容简介 在人类历史上,以团结合作的方式抵御天灾人祸、谋取可供分享的共同利益,一直是个体的人、部族、民族或国家的主观愿望和实践努力。政治...
儒家政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内容简介 傅永聚、任怀国编著的这本《儒家政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以十二章篇幅,论述了以孔、孟、荀为核心的儒家政治理论,具体包括:...
(2019年新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中国共 本书特色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真希望我30岁之前就知道的30件事》内容简介:什么样的女人才有好归宿?什么样的女人才能摆平婆媳关系?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吃定自己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本书特色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大全集》:知已知彼,天下奇谋,百战不殆,胜券在握。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内容简介 古代战争的烽烟,已经离我们而去,...
中华民国外交史 本书特色 张忠绂编选的《中华民国外交史》是关于中华民国初期(1911-1921)外交史研究的专著。一方面,有助于读者了解近代中国人的艰辛...
中国人的国际新形象 本书特色 韩方明主编的《中国人的国际新形象》内容介绍:近年来,公共外交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从中央*高层到外交执行部门都高度重视推动中...
铸牢军魂固长城 本书特色 《铸牢军魂固长城\/科学发展小丛书》编著者叶晖南。 《铸牢军魂固长城》,本书主要记述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