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言
鄧廣銘
《宋會要輯稿》是在19世紀初葉,主持编修《全唐文》的徐
松,利用機會,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此書之被輯出,
對於宋代史事的研究工作所能作出的貢獻,與編修《四庫全
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續资治通鑒長编》,是完全
可以相提并論、先後媲美的。
據說,编纂《四庫全書》時之所以不曾把《宋會要》從《永樂
大典》中輯錄出來,是因為它的内容過於繁富,唯恐輯錄出來之
後,編次和整理的工作必還十分費力之故。此說如確,則恰可
證明,主修《四庫全書》的那些人員,對於學術、文化遗產的繼
承和傳布,對於學術、文化事業的繼承和發展等問題,怎樣地無
所用心,怎樣地不肯認真負責;同時還反映出來,徐松當搜集唐
人文章時而能注意到《宋會要》這部書,知道它的重要性,并因
利乘便而把它輯錄出來,其識力之高明,造福於後代學人之深
遠,至少是每一個有志於鑽研宋史的人所應深致其敬佩和感戴
的。
《續通鑒長編》在輯出後的三十幾年内就有印本行世,而
《宋會要》則在輯出之後不久,在還没有得到加工整理之時,就
陷入了顛沛流離的過程當中:有時為書賈所居奇,有時為官紳
所秘匿,如是者達一百二三十年,迄未得印行機會。直到抗日
戰争前夕,才得**次影印出來,距今僅四十餘年。
我們似乎可以說,《宋會要輯稿》乃是一部先天不足、後天
失調的書。說它先天不足,是因為在明代編修《永樂大典》時,
工作非常草率,曾把《宋會要》分别採錄於各韵之中,因而既有
前後重出的,也有大段脱漏的,也有把别種史書中的文字羼混
進來的;而當徐松從《永樂大典》輯錄《宋會要》時,《永樂大
典》已經散失了兩千多卷,約為全書的十分之一,其中必然有
《宋會要》的一些門類條目。說它後天失調,是因為在從《永樂
大典》中把它匆忙輯錄出來之後,徐松原是打算,由他本人或另
邀幾名助手,對它進行一次精細的校勘補正的,然而終其生并
未得如願;其後繆荃孫、屠寄、劉富曾都曾着手過整理工作,也
全都做得不多。據《影印宋會要輯稿緣起》所說,經劉富曾“整
理”出來的所謂“清本”,“總類子目,離合無端,雜引他書,不注
所本,有竊改蘭臺漆書之嫌”。這樣的整理,正所言則涛徒無益而
又害之了。
在《宋會要輯稿》影印本行世之後,受到了中外宋史研究者
們的熱烈歡迎。然而在這四十多年之内,研究者們大都是要從
這部影印本中蒐討這樣那樣的一些資料,却很少人把《宋會要
輯稿》本身作為研究的對象。河南師範大學歷史系的王雲海同
志,却獨獨選取了這一課題,不聲不響地,從事於《宋會要輯
稿》的考訂、校勘等類工作達二十餘年。在中華書局把當世殘
存的《永樂大典》影印出來之後,他便又對《永樂大典》的各册、
各卷、各韻遍行披檢,力求把《宋會要輯稿》中的某些種類的毛
病,盡*大可能使之减少。盡管現尚殘存的《永樂大典》,與徐
松輯錄《宋會要》時相較,已只是什一之於千百,然而經王雲海
同志反復考索、比勘之後,畢竟取得了突破前人對它所作的校
訂成果。舉其大且要者如下:
(1)重新輯出了當年徐松輯錄時被漏掉的一些條目;
(2)校改和補充了大量訛誤和脱漏字句;
(3)對於《輯稿》各卷重復出現的長篇或小段文字,大都已
從《永樂大典》殘卷中查明其原由所在;
(4)凡屬編修《永樂大典》時闌人《宋會要》中的别種文籍,
大都臚舉出來,并說明其闌人緣由;
(5)凡屬在籌劃影印時所造成的錯誤,能查明的也都臚舉
出來,并說明其致誤緣由。
經過這樣一番細致的考索和整理,《宋會要輯稿》中原有的重
重迷霧,讀者常會在此書中遇到的一些疑難,我想,其中的大部
分必已被撥開、被祛除了。
《宋會要輯稿》盡管是一部殘缺不完整的書,然而依然是一
部卷帙繁富、L『類眾多的書,而影印本於書前所附《目錄》却過
於簡單,對於使用此書、檢索此書的人來說,實在太不方便。為
解决此項困難,王雲海同志特地編制了《宋會要輯稿篇目索
引》,使今後翻檢此書者可省却無限時光,得到極大方便。
由於上述種種,我敢斷言:王雲海同志遣本著述的出版,必
將使《宋會要輯稿》能較以前發揮更大的作用。
《永樂大典》所收《宋會要》的
底本問题
一、有關底本問題的討論
明初修《永樂大典》時所收《宋會要》,是明人加給宋代官
修本朝《會要》的名稱,它的底本是宋修《會要》中的哪幾種,或
者是哪一種,學術界存在不同意見,還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
湯中《宋會要》卷l說:
明初編纂《永樂大典》,將《宋會要》分隸各韻,内載
《國朝會要》、《續會要》、《乾道會要》、《中興會要》、《光宗
會要》、《寧宗會要》、《政和會要》七種,當時已十亡其三。
湯氏從《宋會要輯稿》中,查到“七種”《宋會要》名稱,認為明
初尚存7種,都收進《永樂大典》。
1978年出版的《宋會要輯稿人名索引》,王德毅教授在《编
輯叙例》中說:
明初修《永樂大典》時,宋代十三朝的《會要》多半存
在,悉被編錄,以韻分隸散在各卷中。
這裹用“多半”代替“七種”,似已發現“七種”之說未必可靠,
但基本看法仍是沿襲湯氏舊說。
1968年,日本學者山内正博氏在《册府元龜與宋會要》①
一文中提到,《永樂大典》中編人的《宋會要》,“可能是屬於
《十三朝會要》系統中的内容”②。1970年青山先生在《宋會要
研究備要》的序言中說:
《永樂大典》有很大可能就是類輯了《嘉定國朝會要》
所根據的幾種《會要》,記載了宋初以來各種制度;如果再
把其中還有光宗、寧宗《會要》一并考慮,就可以認為,它
主要是以《十三朝會要》為依據的文獻。
以上兩位先生,提出了《永樂大典》所收《宋會要》的底本,“可
能”是《十三朝會要》,或“以《十三朝會要》為主”的看法,但尚
未能提出足够的證據,作出可信的結論。
二、《宋會要輯稿》中的宋代《會要》名稱
湯氏從《宋會要輯稿》中,查到宋代官修本朝《會要》的7
種名稱,從而得出明初還存7種、《永樂大典》採人7種的結
論。這一結論的問題,首先是没有將《宋會要輯稿》中的《會
要》名稱查清楚。《宋會要輯稿》中,除了統稱為《宋會要》者之
外,篇首標題或每段史文下注明的具體《會要》名稱,是11種
全有:
(一)《慶歷國朝會要》
《玉海》卷5l《慶歷國朝會要》條說:
慶歷四年四月己酉,修國史章得象上新修《國朝會要》
一百五十卷。 以編修官王洙兼直龍圖閣,賜三品服。《會
要》止修至慶歷三年,后事莫述。
《國朝會要》是宋代官修本朝《會要》的通稱,由於章得象
上書在慶歷四年(1044年),故《玉海》以《慶歷國朝會要》著
錄,起建隆元年(960年)迄慶歷三年(1043年)。故在《宋會
要輯稿》中,凡是慶歷三年以前史文下,注明《國朝會要》者,以
上文字皆應出自此書。如帝系1.1—2四處在“大中祥符”條
下,禮9.38等處在“太平興國”條下注稱“以上《國朝會
要》”。所云“《國朝會要》”,即是《慶歷國朝會要》。
(二)《元豐增修五朝會要》
《玉海》著錄的名稱為《元豐增修五朝》,是以進書時的年
號及此書所修朝代數命名的。《通志》作《國朝會要》。《直齋
書錄解題》、《文獻通考》作《六朝國朝會要》,是把神宗朝也計
算在内。因為該書是《慶歷國朝會要》的續修本,為區别於前
書,往往加上進書時的年號或包括朝代數,以相區别。
《宋会要辑稿》是清代徐松根据《永乐大典》中收录的宋代官修《宋会要》加以辑录而成,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
丑陋的中国人研究:丑陋的中国人研究 郑南榕研究 你是景福门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内容简介 随着2009年春节期间钱文忠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三字经》,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开年的重点图书《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一书,将于...
《中古道教类书与道教思想》以隋唐时期及其前后出现的道教类书为中心,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分析隋唐时期道教思想及其信仰形态的转变。不可否认,这样的研究必然要受到...
日本意气 本书特色 《日本意气》从现代学者的研究和古代原典两个方面,展现了“意气”这个概念形成演变的来龙去脉及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它独特的内涵外延与审美构造、...
藤田孝典,1982年出生,现居日本埼玉县越谷市。路德学院大学综合人类学研究科硕士,圣学院大学客座副教授(公共扶助论领域),厚生劳动省社会保障审议会特别部门委员(...
古汉语修辞学论文集 本书特色 《古汉语修辞学论文集》对中国2000年来的古汉语修辞学理论、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深入地阐述;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春秋繁露》《雅...
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 内容简介 朱高正向来以启蒙哲学家自诩,一直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想要了解朱高正这个人,就一定要看他的书;关心国家前途的人,也非要看他的书不可。...
争奇斗艳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图版:安徽宣纸书法篆刻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神奇的宣纸、古老的宣纸制作工艺源远流长、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书法...
芝兰玉树生庭阶:谢安与谢氏家风 内容简介 《芝兰玉树生庭阶:谢安与谢氏家风》详细梳理了南朝谢氏家族的家训、家规、家风,以及对整个谢氏家族的影响。从另外一个侧面让...
汉语史纲要 内容简介 《汉语史纲要》由史存直先生生前出版的三部著作——《汉语语音史纲要》、《汉语语法史纲要》、《汉语词汇史纲要》组成,以商周以来主要是周秦以来的...
京都古书店风景 本书特色 ☆京都深度游之书,一卷阅尽京都古书店两百年风流.季节轮换,风物迁移,不变的是京都老店淳朴厚道的人情.☆两岸三地**部深入书写京都古书店...
中国古代图书史-中国图书文化史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图书史》从古代图书的编撰、出版、传播,图书的收藏与编目,图书的阅读与整理。图书与生态文化等多个角度,以历史朝...
中国成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
‧日本漫畫大師谷口治郎於2017年2月過世,留下兩篇最後階段和病魔搏鬥時仍持續進行的未發表遺作。本書為短篇漫畫集,和《光年之森》同時出版。‧收錄谷口治郎生前最後...
最新行政公文写作技法与范例 本书特色 胡占国编著的《*新行政公文写作技法与范例》是日常实用文书写作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现行行政公文正式文种的正确用法...
俗语谚语故事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故事:俗语谚语故事》选取了69条经典的俗语、谚语,按音序顺序排列,所讲的故事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
闲谈写对联 本书特色 《闲谈写对联》是中国楹联学会顾问白化文先生在多年来的评联活动的基础上写成的。本书虽是为初学写对联的人而写,但是并不限于谈对联的写作方法,而...
■作者簡介國王陛下八○後非主流不知名寫手,性格純樸,品德中上,文風以幽默搞笑為主,輕快、放鬆,作品能給讀者以最愉快的閱讀體驗。■譯者簡介MO子
古汉语语法训诂研究及其他 本书特色 《古汉语语法训诂研究及其他》原名《古汉语语法训诂研究》,1996年9月出版,共收论文65篇,都是我在1995年退休之...
2014-2023年-民间择吉农家历 本书特色 曾强吾编著的这本《民间择吉农家历(2014-2023年)》共分七个部分,内容包括:天文历法知识;民间择吉;各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