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中的这个特殊人群,已经被贴了特殊的标签,他们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已经与常人不一样了。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回归常人的生活,就需要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孙晶岩所做的调查采访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耐性和技巧与那些女囚犯建立了一种心与心交流的氛围,从中获取了真实的资料;更重要的在于她的调查采访活动成为这个特殊群体自我经历的再梳理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强化自身自新意识的极有意义的过程。
**章白山黑水间失落的花瓣
长春市南郊一个叫做黑嘴子的地方,有一座高墙兀立、电网森严的监狱。这里曾经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里面装满了形形色色的罪恶。杀人、抢劫、绑架、盗窃、贪污、受贿、贩毒、放火……人世间有多少恶行,这里的囚徒就能弄出多少花样。
走进这座监狱,两排盛开的一串红像夹道欢迎的人群肃立两旁,迎面是一幅巨大的壁画,上面画着蓝天、白云、绿树、田野……壁画下面写着这样的话:
把开拓的手和心叠在一起,去启动垦荒牛的犁轭;用智慧的汗水凝铸成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挺拔的风景。
这里又是一所学校,女犯们刚刚来到吉林省女子监狱时还劣迹斑斑,经过这所学校的洗礼熏陶,她们身上的邪气日渐淡化,积极向上的正气开始展现。是谁把一个个罪孽深重的罪犯改造成了新人?是谁把一个个溺水的女人送上了生命的新岸?是我们可敬的监狱人民警察,他们像长春的市花君子兰那样,在大墙之内散发幽香,华丽高贵,俊俏挺拔。
一、大学生妈咪
1998年3月1日,在北方的某刑场,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一个中年女人倒在血泊中。她的双眼望着天空,似乎有很多话没有说完。这个死不瞑目的女人就是北京市首例因组织卖淫罪被判死刑的案犯马玉兰。
组织卖淫罪是新《刑法》中规定的新罪名,说起卖淫,人们自然会想起北京的八大胡同、南京的乌衣巷……旧时管嫖娼叫做逛窑子,而窑子中的主子大多是上了岁数的女人,也叫老鸨。她们是披着人皮的豺狼,拼命吮吸着卖春女用肉体换来的金钱。如果说旧社会的妓女是为了活命而被迫卖身的话,那么现代的卖淫女已经远远超出了赚口饭吃的范围。
马玉兰到另一个世界报到去了,她的死也许会给人们一些警醒。然而她在九泉之下刚刚沉睡了一年,在她的家乡北京,又有一些人步其后尘,而且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
1999年6月2日,北京警方捣毁了位于亚运村北辰花园7号别墅的卖淫窝点,当场抓获了6名嫖客10余名妓女以及妈咪汪芳菁。
1999年6月9日,这个卖淫窝点的老鸨刘春花在吉林省白山市落网。一年之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刘春花一案进行公开宣判,以组织卖淫罪判处刘春花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组织卖淫罪判处汪芳菁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协助组织卖淫罪判处范刚、蓝子祥、彭冰等人8年至9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高高的大墙之内,我见到了刘春花。春花、芳菁、玉兰,这些名字都带着芬芳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名字很美的女人丧尽天良,充当起世纪末的老鸨呢?我决定深入地探索这些女人堕落的社会根源。
她曾经被人叫做野种
刘春花的父亲刘占鳌是吉林省白山市某工厂的供销科长,长得非常英俊,很讨女人喜欢。他在与妻子阎立秋结婚后,生了三个儿女。阎立秋是个老实巴交的妇道人家,辛辛苦苦地拉扯着几个孩子生活。
采购员的工作经常东奔西走,刘占鳌邂逅了一位叫做古晓玲的女人,古晓玲很快就被刘占鳌的一表人材所吸引,不顾一切地投入了他的怀抱。几番偷情之后,古晓玲怀孕了,她实在舍不得打掉肚里的孩子,她对刘占鳌抱有一丝幻想,希望孩子能够拴住他的心,将来自己能够正大光明地嫁给他。
1971年6月11日,古晓玲生下了女儿。这丫头长得眉清目秀,仿佛跟刘占鳌是一个模子扣出来的,她的心掠过了一丝喜悦,给女儿起名为春花。那时候的东北,老百姓的口粮粗细搭配,玉米面、高粱米是看家饭。可古晓玲生的是私生女,街坊们叫她“野种”。“野种”是上不了户口的,所以她连粮票、布票都没有。左邻右舍的孩子再不济还能吃上高粱米,而刘春花却连吃高粱米的份儿都没有。古晓玲咬紧了牙关,就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一定要让小春花吃口饱饭。
一个女人拉扯着私生女的日子不好过,古晓玲焦急地盼望着情人能够早点娶她。然而,花轿没有盼来,却传来了刘占鳌的妻子再次怀孕的消息。没过多久,阎立秋又生下一个女儿,古晓玲失望了,她觉得男人的心像天上的云,谁也琢磨不透,她下定决心离开刘占鳌,今生今世再也不见他。
如果古晓玲能够按照这条轨迹运行的话,那么也就不会发生今天的故事了。可人是感情动物,不管古晓玲下了多么大的决心,只要一见到刘占鳌的身影,她的心理防线就完全崩溃了。她是个未婚女人,她觉得这辈子再也不会有第二个男人能够打动她的芳心了。因此,她一直保持着和刘占鳌的情人关系。每当刘占鳌与古晓玲幽会时,总要给小春花带点小礼物,不管怎么说那是他的骨肉,而且他觉得这丫头比自己妻子生的那4个孩子都聪明。
也许是采购员的职业给了刘占鳌机会,他在妻子和情人之间徘徊,春花长到4岁的时候,古晓玲再次怀孕了。一年之后,她又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春霞。过去,古晓玲省吃俭用把自己的口粮节省给女儿吃,可如今又添了一张嘴,她一人的粮票养活三口人实在是太艰难了。她像一头牦牛驮起了超重的负载,艰辛地拉扯着两个没有户口的女儿。长期的营养不良使她逐渐变得憔悴,刘占鳌光顾她的寒舍的日子逐渐变少了。女人的心是敏感的,古晓玲很快就发现刘占鳌在她之外又有了新欢。
她不能接受这种屈辱,斩钉截铁地对情人说:“占鳌,自从我跟你好了以来,咱们这疙瘩的人老指着我的脊梁骨骂我,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我也受够了。你现在也有了新的相好,咱俩干脆就断了吧。这两个孩子都是你的骨肉,我一个人养活不了。这样吧,咱俩一人养活一个,带走哪个由你挑。”
听到情人的话,刘占鳌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沉默片刻,他抚摸着大女儿的头发说:“那我就把春花带走吧。你放心,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决不让孩子饿肚子!”
刘占鳌拉着春花的手向外面走去,小春花伸出双臂大声地哭喊着:“妈妈,我要妈妈,我要妹妹!”
凄厉的北风刮走了她的哭喊,古晓玲望着情人和女儿远去的背影痛不欲生。她是个倔犟的人,从那儿以后,她再也没有和刘占鳌来往过。可怜7岁的春花,就这样与亲生母亲和同胞妹妹永久地分别了。
她发誓要混出个人样来给世人瞧瞧
刘占鳌把私生女带回了家,小春花望着陌生的继母和4个兄弟姐妹,吓得半晌没有说话。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长期生活在别人的白眼下,幼小的刘春花已经懂得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她显得十分乖巧,千方百计地讨继母的喜欢。
阎立秋是一位善良的女性,她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疼爱刘春花。吉林的冬天非常寒冷,晚上刘春花上炕总是冻得浑身发抖,阎立秋就先躺进被窝里,把被窝焐热后再让刘春花睡进来。虽然她和古晓玲是情敌,但是她觉得大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与孩子无关,孩子是无辜的。虽然刘春花是丈夫在外面寻欢作乐的果实,但是阎立秋却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她。在这个家庭里,她从来没有感受到寄人篱下的滋味。
父亲长年东奔西跑,刘春花与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几个兄弟姐妹的关系相处得非常好。慢慢地,刘春花把继母当成了自己的母亲,把继母生的几个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亲兄弟姐妹。她从小就要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穿新衣服,吃白面馒头,她就想着自己长大后要赚好多好多钱,一定要让全家人都穿上新衣服,吃上白面馒头。
几年功夫,她从一个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白天鹅,出落得如花似玉。她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决心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家庭的境遇。她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继母的脸上能够露出微笑,她一定要为继母争气!她好学上进,在小学就连跳两级升入初中,在中学学习成绩也是出类拔萃。
1988年,她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居然在白山市的考生中考了个第四名。她本来打算报考服装设计专业,可继母对她说:“春花,你就考电力学院吧,电力这一行旱涝保收,出来分配到电厂,多神气!”
东北以重工业为主,电力在老辈人眼里是很吃香的专业。为了让继母高兴,她义无返顾地报考了长春电力大学。火力发电虽然不是她的首选专业,可她却学得非常认真。班里41个同学中,男生占了34个,女生只有7个。刘春花在这7个女生中又成了佼佼者。
她担任了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的眼前幻化出一片灿烂的前景:自己大学毕业了,当上了工程师,赚的钱像流水,左邻右舍都向她的继母竖起了大拇指:“老阎,你们家春花出息了,赚大钱哩!”
生活无意间改变了她的运行轨迹
大学生谈恋爱成风,考虑到继母和母亲的不幸遭遇,她交男朋友的原则是人要老实厚道,对妻子忠诚。她在班里交了一个男朋友槐子,槐子的家在吉林洮南县农村,人很厚道,对她很体贴,符合她选对象的标准。他们整整好了4年,颇有些难舍难分。
大学毕业时按照规定是哪儿来哪儿去,刘春花应该分回白山市。可槐子却只能回到家乡洮南县。洮南是吉林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县,也是吉林省*穷的一个县。尽管那里条件艰苦,为了能够跟心爱的男朋友分配到一起,刘春花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回家乡的名额,自愿来到洮南县发电厂。这时候的刘春花还是一个富有良知的人,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炼了她的意志,她显得比一般人都能吃苦,工作十分泼辣。厂长看她能干,就让她担任班长,带领15个人干活。那是她一生中*辉煌的时刻,在那段日子里,她觉得活着是那样美好,她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果生活按照这个状况发展,洮南县电厂将来一定会出现一个漂亮的女工程师。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刘春花在电厂甩开膀子干了半年后,他同父异母的大哥得了尿毒症,住进了医院。在继母家,刘春花的父亲经常出差,大哥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妹也很疼爱。她小时候受人欺负,总是大哥给他撑腰。她上大学回家探亲,每次都是大哥到车站接送她。因此,她对大哥的感情胜过了其他的亲人。
大哥住进了长春市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尿毒症要经常透析,透析一次就需要780元钱。而当时刘春花在电厂一个月只有260元的工资,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刘春花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一定有能力帮助大哥。
她毅然辞掉了电厂的工作,只身到长春去闯天下。临行前厂里的同事一再挽留她,她说:“我也不想离开工厂,实在是被生活逼的啊。你们借我一点钱吧,我先给大哥治病,将来一定还给你们!”
厂里借给她1000元钱,她把钱缝在衣服里。当时国有企业不景气,这1000元钱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啊!
临别时,槐子苦苦地哀求她:“春花,别走了,咱俩好了这么多年,你一走咱们的关系肯定就断了!”
她紧紧地拥抱着他,哽噎着说:“槐子,我也舍不得你,可我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家有五个孩子,母亲又下岗,全家七口人就指着父亲的一点工资生活。现在我大哥又得了绝症,我不帮他谁帮他?你放心,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是你的人!”
她含着眼泪告别了恋人,怀揣着1000元钱来到了长春。一到这里,她就直奔医院。看到大哥无力地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她的心都要碎了。她撕开衣服上缝的线,把1000元钱放到大哥的手里:“大哥,这是给你治病的钱!”
大哥急切地问道:“春花,你一个月才赚200多块,哪儿来这么多的钱?”
她说:“大哥,这钱是我借的。”
大哥焦急地说:“不行,我不能拖累你。这些钱顶你好几个月的工资,将来你拿啥还?”
她拍着胸脯说:“大哥,你只管放心治病,别管钱是怎么来的。”
她在长春读了4年书,对这座城市很熟悉。她到服装市场当打工妹,帮个体老板卖服装。在露天市场卖服装是件很苦的差事,冬天天气寒冷,她搓着手跺着脚哈着气站在风雪中吆喝着。雪花灌进了她的脖子,她仍然大声地吆喝着:“瞧一瞧,看一看,正宗的广州货,大甩卖了!”
她干活非常卖力,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她的生意十分火爆。在卖服装的过程中,她结识了一位广州老板。老板很赏识她,觉得她1.75米的身材卖服装有点大材小用了。他不但给了她丰厚的报酬,还介绍她到长春东方女神模特队去应聘。从此,寒酸的刘春花鸟枪换炮了,她每个月平均能拿到2000多元,顶她在电厂月收入的10倍。她经常到医院去看望大哥,把赚来的血汗钱全部交给大哥。大哥的病越来越厉害了,每个礼拜要做三次透析,一个月光透析费就要花9360元。
她的继母也来到了长春,照顾儿子的生活。为了节省陪床费,继母一直和大哥睡在一张病床上。整整4年,继母没有脱过衣服睡过一个囫囵觉。看到继母如此艰难,刘春花也非常节省。一天,她到医院看望大哥,因为堵车,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关门了。周围*便宜的旅馆住一宿也要18元钱,她舍不得花18元钱,居然在医院门口整整坐了一夜。第二天,当医院的看门老头过来叫她时,她几乎都冻僵了。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她到医院看望大哥,正好大嫂也在身旁。她和哥嫂正在聊天,病房里一个和大哥同岁的尿毒症病人突然死了。病友的死对大哥打击很大,大哥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她斩钉截铁地对大哥说:“大哥,只要妹妹活着,就一定养着你,治好你的病!”
继母和大哥一个月要花一万多元钱,刘春花一家欠了一屁股的债。她拼命赚钱,可一个月也就赚两千元。当模特多是在晚上工作,有时晚上走完台老板就让她去陪客人聊天。模特的交际面很广,她除了认识一些老板,还认识了一些政府官员。
到了长春以后,她就和槐子断了关系。给他写绝交信的那个晚上,她整整哭了一宿。那毕竟是她的初恋啊!后来,她决定在长春寻找恋人。慢慢地,她和一位区长产生了感情,竟然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可区长是有妇之夫,纸里包不住火,他们的恋情败露了。区长的妻子找到了她,哭着哀求她不要再纠缠自己的丈夫。刘春花被区长夫人的眼泪打动了,她想起了继母和生母的命运,继母就是被第三者夺走了丈夫,而充当第三者的生母又被新的第三者所击败。生母下落不明,继母后来守了多年的活寡,她们的命运太悲惨了。
想到这些,她下定决心斩断情丝,而与区长断绝关系的唯一出路就是出走,两个人不在一座城市,才能断得干脆。她是个果断的人,只要下了决心就义无返顾。
孙晶岩,女,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造文学学会理事,北京市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国家一级作家。
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动脉》、《山脊——中国扶贫行劝》(两卷)、《中国金融黑洞》,报告文学集《女作家眼中的世界》,散文集《海梦》,学术著作《大学语文》,电视连续剧《女监档案》、《重归青杀涧》等著作五百余万字。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日、法文介绍到海外。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正泰杯”中国报告文学大奖、首届中国文联优秀图书奖头奖、《十月》散文奖等二十余项文学奖。被《文艺报》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重点关注作家艺术家”;被国务院授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奖章。
从容地去度那生活(巴金笔下的人生随想) 本书特色 “从容地去度那生活”,这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不过,巴金的“从容”绝非是“云淡风轻”,它包含着血与泪、奋斗与...
上种红菱下种藕(几个妹囡张大纯净与困惑的眼睛...) 内容简介 王安忆20万字的新长篇《上种红菱下种藕》,以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的成长经历为引线,讲述在市场经...
中国杂文百部卷六-当代合集之一 本书特色 “原来如此,真是顿开茅塞。可是这番话却使我为西湖抱不平了。这样一个内容丰富的西湖,为什么采取了这个公墓形式来表现呢?我...
浮士德 本书特色 《浮士德》是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和文艺理论家歌德的代表作,一直是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浮士德》取材于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
《企业顶层设计》内容简介:顶层设计是以帮助企业放眼产业生态,以更大的视野,充分利用设计思维,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模式将各
百味人生 本书特色 《百味人生/青年博览精品系列丛书》编著者《青年博览》编辑部。《青年博览》是深受青年读音喜爱的杂志,曾获得《全国*受大学生喜爱的十佳报刊》、《...
古代哲理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该书选取了从汉魏到明清时期的近三百首富含哲理的诗歌,介绍创作背景,阐释诗歌主旨,重点突出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所谓的“哲理”,既包含反映...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古文观止(超值全彩珍藏版) 本书特色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古文观止》所选《左传》《国语》《战国策》至《史记》以及两汉三国魏晋文、唐宋八大家、明代名...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王光祈中国音乐史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王光祈中国音乐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王光祈中国音乐史 内容简...
文学大师钟情的文化经典,几代中国读者的启智读物。本书收录《飞鸟集》、《新月集》。 《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
《头发这么少 去个理发店 还不给打折》内容简介:“银发川柳”是一种以老年人生活为题材的俳句作品,用自嘲的口吻描写幽默又心酸的
脍炙英雄 本书特色 《脍炙英雄》为孔庆东2008年度新作结集。*生猛辛辣的杂文,针砭时弊,纵横古今中西,诙谐幽默,鲁迅之后,少有人及。本书大量篇幅以*大尺度畅谈...
从前慢-拾间-自由生活的记录者-001 本书特色 《拾间·从前慢》是一本记录生活美学、对时间管理进行思考的文艺手账mook。倡导“拾回...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我还不能带住/鲁迅著作分类全编 本书特色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兼研究室主任陈漱渝、上海鲁迅纪念馆原馆长王锡荣、...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作品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坟》《热风》等...
木屐声声 本书特色 有一种东西,让你可以随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用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使你不得不承认人这种高等动物确实有他生存的依据。 把你所感受的事情写成...
书海遇合 本书特色 冯至著桑农编的《书海遇合/开卷随笔文丛》是作者近年研究现代文学史上人和事的一部极富学术性、史料性的随笔集,集中不少文章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这...
弗朗索瓦丝·萨冈Françoise Sagan(1935—2004)法国天才女作家,一代人的青春同义词。拥有漂亮的外表、敏感的心灵和避重就轻的天赋,喜欢写作、赛...
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 本书特色 《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是关于京城书店的影像和文字,全书记录了让作者难以忘怀的26个书店。清新的语言透露出...
边走边想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永君的**本文学作品集,本书所收作品的*终特点,集中于 “走”和“想”上,通过游历和考察,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觉悟。也可以说,一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