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作闺音”是一个普遍却又特异的诗学命题。在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文本冲,“女性”之特定身份与地位,经由诸种性别的置换与移情,成为文人士大夫展现情感、志意、怀抱的符号或媒介。幽人怀抱、别有寄托、借口代言之诸般表达手法,所造就的远非单纯的审美效应,更是跨越了修辞、政治、性别、身份的复杂文化呈现。此种抒情策略不仅揭示了文人士大夫之现实身份的层叠与复杂,还昭示着中国诗学传统深挚婉转的话语指向。
男子作闺音——研究起点与文化诗学视野
一、男子作闺音界说
“男子作闺音”语出清代田同之的《西圃词说·诗词之辨》:“若词则男子而作闺音,其写景也,忽发离别之悲。咏物也,全寓弃捐之恨。无其事,有其情,令读者魂绝色飞,所谓情生于文也。”从中可以看出,“男子作闺音”就是指男性词人作女音,写闺情、抒闺怨、诉闺思。但只要翻检文学史就会发现,“男子作闺音”现象在诗赋创作中同样普遍,且奕代继作、迭见不鲜。这就使其超出了单纯的文体风格的论域,成为中国诗学一个普遍而独特的命题。大略而言,“男子作闺音”这种古代文人代妇女或借妇女立言、立心的书写实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言此意即此或若此”,创作主体以模仿历史女性声口或代替现实女性抒发相思离忧,爱恨情仇,意向选择上带有明显的女性心理性格特征,内容上则多叙写女性的思慕与怨恚。另一类是“言此意彼”,即所谓的“托志帷房”,“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对于“男子作闺音”内涵的理解和厘定,有的学者将之称为“角色诗”;有的学者认为是代言体或是“化妆的抒情”;而孟悦、戴锦华则用“性别错指”命名“男子作闺音”现象。国外的汉学界则更多地从性别的角度来关照这种现象:比如张小虹将之称为“性别越界”(gendercrossing);孙康宜定义为“性别面具”(gender mask)。除此之外,也有人提出“男人说女人话”、“男扮女妆”、“雌声学语”等说法。从以上种种界定我们可以看出,“男子作闺音”现象是一种以文学为主体,跨越政治、性别、身份立场的复杂呈现。
对于古典诗歌中大量存在的男子作闺音现象,对于文人士大夫何以要在诗歌创作中以妾妇自居,又为什么采取此种“迂回”的言说策略,已有学者试图对此作出恰切的阐释。总体说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种观点是“寄托说”。这种观点认为,《诗经》以比兴抒情创其始,屈原的“香草美人”扬其波,到汉乐府诗歌,代抒闺怨的作品就渐渐发展为中国诗歌史上极为重要的题材,后来作为一种手法渐渐凝固转化为模式化的比兴思维,男性诗人可以很方便、很熟悉地借思妇的身世和口吻来表达他们自己的遭遇。到了唐宋词人手中,他们更常以男女情爱寄托政治活动中的郁郁不得志。而与之并行的文论史,也形成了以比兴说诗、发挥阐释其微言大义的传统。至于为什么能够形成此种“词近闺房,非言男女”的寄托传统,论者指出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产物。认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构成带来了以夫妇关系比附君臣关系的思维定势。他们作为“人臣”的感受与女子在家庭中的感受相似,自然会产生与女性角色的心理认同。特别是当他们政治上无端失宠而成为放臣逐子的时候,自然会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闺中怨妇”的地位。所以当士大夫抒写这种悲怨而又忠爱缠绵的政治性情思时,拟托于弃妇贱妾表达对夫主的“忠敬”之情,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张晓梅,笔名呆呆,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诗学,于心理学、影视动漫等方面亦多有涉猎。呆呆之名,意蕴有三:外愚而内智,吾心向往之也;余虽不敏,然余勉也;呆呆,梅之异体字,合之双美,离之两全也。
让·瓦里尔凭借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谈话记录,多次往返于越南、柬埔寨和法国,开始对杜拉斯的生平做实地考察。他仔细考证了这位原
青壮年夫妻性健康状况与指导 目录 **章 夫妻性生活的基本情况一、夫妻性功能状况二、婚姻关系中的性协调满意情况三、夫妻讨论性感受情况四、夫妻遇到性问题时的咨询情...
中国现代作家型编辑家研究 本书特色 《学术之星文库:中国现代作家型编辑家研究》选取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作家同时又是编辑家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其编辑活...
刘咸炘学术论集:文学讲义编 本书特色 1.刘氏毕生学术在学界广受推崇,陈寅恪等明师硕儒誉扬备至。蒙文通甚至更誉为“一代之雄,数百年来,一人而已”。其学术地位公论...
环保.生活.健康系列——营养与人体健康 内容简介 《营养与人体健康》以新颖的手法介绍了食物中的营养素如何在人体内起作用,促进人体的健康、预防疾病。在《营养与人体...
中国古典诗法举要-版画插图版 本书特色 本书将诗法按感情、意象、语言、结构、诗趣、声韵六个方面大致分类,然后分别列出细目进行论述与阐释。在研究方法上则采用理论与...
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 内容简介 骈文为我国独有之美文,六朝骈文由发生、发展而臻极致,名家辈出,群星璀 璨,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景观。本书探讨了骈文产生的...
俄国文学史略 本书特色 郑振铎是中国新文学的倡导者和力行者。1923年后,他长期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这一...
幻界往事-妖非妖(2)(彩色图文版) 本书特色 从带有悲剧色彩的美人鱼到神秘奢华的吸血鬼世家、灵动的精灵和四节和变幻莫测的狼人世界,这些在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中出镜...
もどかしい恋愛の心情をメインに描いているのですが、ちょっともどかしすぎ&なかなか前へ進まない。だんだん退屈になってきまし
闲坐说诗经 内容简介 《大家小书:闲坐说诗经》为“大家小书”之一种。《大家小书:闲坐说诗经》围绕《诗经》生发的主题,从小切口入手,时或穿插对上古典章制度的疏解,...
一本书读懂中国文学史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懂中国文学史》:一书通古今,开卷知天下。一本书读懂中国文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的基本知识框架和学术观点大体与目前学术界的...
《理性预期》内容简介:什么是预期?从事经济活动的私人经济主体,如工人、消费者和企业家,在决定他们当前的行动之前,总要对将
过电影 本书特色 他们走过的时代,是中国发生巨变的半个多世纪,无论是鲜花掌声,还是风雨雷电,他们乐观、自信。艺术没有界限,艺术丰富人生。 李光羲、黄宗英、资华筠...
文学的故事--中国卷 本书特色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力求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中国文学,以达到普及文学知识,开阔读者视野的目的。书中采...
多多被誉为“朦胧诗”第一人,他的诗,是政治、人性和现代诗艺的完美结合。多多在国外多次获奖,并有英、法、德、西班牙语等多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理论之树常青 目录 **辑 理论视野小说八条——不谈成绩,只说问题叙述的盛宴语言的危机怎么写·写什么——当前长篇小说创作的基本问题职...
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修订本) 本书特色 不管是衰世还是盛世,道家都对文学艺术的发有促进作用。衰世文人用道家来医治创伤,盛世文人用道家来助长豪气。同是受道家影响...
簡介:蘆屋誠一的表兄弟、冰見啟介從鄉下搬到都市來。他是為了繼承老家的旅館,特地來熟人的飯店學習旅館管理。對誠一而言,雖然
梁实秋莎评研究 目录 序言(关爱和)引言**章 18、19世纪西方莎士比亚批评概览**节 18世纪西方莎士比亚批评第二节 19世纪西方莎士比亚批评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