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作闺音”是一个普遍却又特异的诗学命题。在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文本冲,“女性”之特定身份与地位,经由诸种性别的置换与移情,成为文人士大夫展现情感、志意、怀抱的符号或媒介。幽人怀抱、别有寄托、借口代言之诸般表达手法,所造就的远非单纯的审美效应,更是跨越了修辞、政治、性别、身份的复杂文化呈现。此种抒情策略不仅揭示了文人士大夫之现实身份的层叠与复杂,还昭示着中国诗学传统深挚婉转的话语指向。
男子作闺音——研究起点与文化诗学视野
一、男子作闺音界说
“男子作闺音”语出清代田同之的《西圃词说·诗词之辨》:“若词则男子而作闺音,其写景也,忽发离别之悲。咏物也,全寓弃捐之恨。无其事,有其情,令读者魂绝色飞,所谓情生于文也。”从中可以看出,“男子作闺音”就是指男性词人作女音,写闺情、抒闺怨、诉闺思。但只要翻检文学史就会发现,“男子作闺音”现象在诗赋创作中同样普遍,且奕代继作、迭见不鲜。这就使其超出了单纯的文体风格的论域,成为中国诗学一个普遍而独特的命题。大略而言,“男子作闺音”这种古代文人代妇女或借妇女立言、立心的书写实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言此意即此或若此”,创作主体以模仿历史女性声口或代替现实女性抒发相思离忧,爱恨情仇,意向选择上带有明显的女性心理性格特征,内容上则多叙写女性的思慕与怨恚。另一类是“言此意彼”,即所谓的“托志帷房”,“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对于“男子作闺音”内涵的理解和厘定,有的学者将之称为“角色诗”;有的学者认为是代言体或是“化妆的抒情”;而孟悦、戴锦华则用“性别错指”命名“男子作闺音”现象。国外的汉学界则更多地从性别的角度来关照这种现象:比如张小虹将之称为“性别越界”(gendercrossing);孙康宜定义为“性别面具”(gender mask)。除此之外,也有人提出“男人说女人话”、“男扮女妆”、“雌声学语”等说法。从以上种种界定我们可以看出,“男子作闺音”现象是一种以文学为主体,跨越政治、性别、身份立场的复杂呈现。
对于古典诗歌中大量存在的男子作闺音现象,对于文人士大夫何以要在诗歌创作中以妾妇自居,又为什么采取此种“迂回”的言说策略,已有学者试图对此作出恰切的阐释。总体说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种观点是“寄托说”。这种观点认为,《诗经》以比兴抒情创其始,屈原的“香草美人”扬其波,到汉乐府诗歌,代抒闺怨的作品就渐渐发展为中国诗歌史上极为重要的题材,后来作为一种手法渐渐凝固转化为模式化的比兴思维,男性诗人可以很方便、很熟悉地借思妇的身世和口吻来表达他们自己的遭遇。到了唐宋词人手中,他们更常以男女情爱寄托政治活动中的郁郁不得志。而与之并行的文论史,也形成了以比兴说诗、发挥阐释其微言大义的传统。至于为什么能够形成此种“词近闺房,非言男女”的寄托传统,论者指出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产物。认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构成带来了以夫妇关系比附君臣关系的思维定势。他们作为“人臣”的感受与女子在家庭中的感受相似,自然会产生与女性角色的心理认同。特别是当他们政治上无端失宠而成为放臣逐子的时候,自然会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闺中怨妇”的地位。所以当士大夫抒写这种悲怨而又忠爱缠绵的政治性情思时,拟托于弃妇贱妾表达对夫主的“忠敬”之情,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张晓梅,笔名呆呆,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诗学,于心理学、影视动漫等方面亦多有涉猎。呆呆之名,意蕴有三:外愚而内智,吾心向往之也;余虽不敏,然余勉也;呆呆,梅之异体字,合之双美,离之两全也。
鲁迅书信考释-(增订版) 本书特色 王景山的《鲁迅书信考释(增订本)》对鲁迅1904—1933年间书信中的疑难之点作了详尽的考释。在旁征博引各方面材料的基础上,...
中国文学思想史合璧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思想史合璧》是十年以前,我和几个朋友,曾经计划遇编纂中国社会发达史的工作,并曾利用一个出版机关,用重酬征求遗类的着作。但...
民国大师文库(第八辑)---中国诗史 本书特色《李维:中国诗史》还是以开阔的诗史眼光与现代形态的编著体例给学术界带来相当强烈的新鲜感,因而出版后受到学界好评。今...
是說我好好當我的狗尾巴草礙著誰了?每天曬太陽等成妖,心心念念的不過就是桃花林裡的美人,花痴有罪嗎?為什麼接下來的「妖生」
《诗词格律: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所讲的诗词格律,大部分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地方是著者自己的意见。由于它是一部基本知识
书商 内容简介 梦是现实生活的补充,现实生活是梦的延伸。艾婷婷看见市委宣传部长萧雨浓从安谧住的楼房里走出来,立刻觉得刚刚从一场噩梦中挣扎出来……书商 目录 **...
解析秦可卿 内容简介 本书列举了秦可卿身上存在着的34个“谜”,并将所有这些“谜”都作了解析。当解开这些“谜”之后,人们发现:原来秦可卿的居室,竟然隐写的是皇后...
明代中晚期小说与士人心态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了“明代中晚期小说与士人心态”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明代中晚期小说与士人心态的密切关系,从慕俗心态、淑世心态、自恋心态...
《强势民主》是本杰明·巴伯教授对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进行深刻分析和全面反思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我们理解当代西方不同民主理
《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内容简介:公元前500—前200年,文化中国的诸子时代,确立了中国人生活和思考的轴心。春秋的诸侯和家
大陆台港比较文学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自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通讯、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全球一体化的呼声日益高洚,与此同...
薄冰英语语法 本书特色这部英语语法的*大特点,除其完整性与系统性之外,就在于其“新”。首先,它具有不少新的内容;举其荦荦大者,即如“否定结构”。其次,有一些新的...
《世事如烟》是由荣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的首位获奖中国作家余华所著,精选其8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所记录下来的就是作者的
有机化学习题精解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20章,每章均简明扼要地介绍所需掌握的概念和原理,同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对问题详细明了的解答使学生加深对有机化学知...
新文学评论-(二十二)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本期设有“作家语录”、“文学新势力”、&l...
末代皇帝溥仪与我 本书特色 爱新觉罗 薄仪——中国历史上*后一位皇帝,是世界上少有的传奇人物。他做过皇帝,当过傀儡,他成为俘虏,后被引渡...
连续五年在围棋锦标赛里夺得冠军的九段国手。他从来不会多留意那些无法在棋盘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久而久之便造成了冷酷高
百年中国:1899-1949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纪录片《百年中国》之文稿编辑而成,辅以160余幅珍贵图片。生动翔实的历史细节贯穿全书,全面回顾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3) 内容简介 简介《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为配合《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本书为第三卷,包括“宋辽金编”和“元编”两部分,内容包含宋辽金代和元...
专家谈皮肤美容与皮肤病防治 内容简介 《爱护自己的面子》共分四篇。**篇主要介绍皮肤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皮肤的解剖、生理知识,皮肤病的一些常见症状和体征,皮肤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