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的盛唐岁月里,谁的时代里国土*辽阔?谁的统治下“良吏”*多?历代帝王视之为事业巅峰的封禅大典,由谁*先成功举行?唐高宗。为了接上父亲的班,他隐忍,但绝不坐以待毙。当一个个疯狂争夺的兄弟倒在阋墙之争的血泊里,人们才发现,一直默默无闻的李治原来并非无所作为,他只是以退为进,把“用弱”的策略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接好父亲的班,他妥协,但绝不懦弱。当步步进逼的权臣把他逼到墙角,他只好“突围”——废王立武,流放褚遂良、处死长孙无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皇帝是怎样炼成”的大戏。后世的史学家,因为篡夺皇权的武则天而不惜把李治写得懦弱无能。但又有多少人意识到,培养武则天本就是李治有意为之——他要证明给世人看,“废王立武”是多么英明的决定。历史的真相绝非女主专政,而是夫唱妇随;绝非后宫干政,而是夫妻协力。武则天的篡权,在李治时期甚至没有一点苗头。
拨开千年迷雾,还原历史本真。《唐高宗的真相》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唐史专家讲述《唐高宗的真相》。号称盛大的唐代国土,在谁的时代*为辽阔?唐太宗梦寐以求的封禅大典,在谁的时代首先成功举办?唐高宗李治。李治让贞观之治再上一个新台阶,给开元盛世打下更牢固的基础。然而,千年以来,人们只记得,他是英明圣主李世民的乖儿子,他是铁腕女皇武则天的弱丈夫。其实唐高宗李治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作者在爬梳、甄别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大胆为唐高宗翻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
《唐高宗的真相》一书以作者孟宪实先生2008年四月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所作的同名讲座为基础加工润色而成。是今年以来收视率*高的讲座系列。它主要关注唐高宗李治性格、生平,他与皇后武则天,与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关系等问题。同时透过这些问题,分析为什么本来大有作为的皇帝李治,在后世人心目中却变成了一个“懦弱无能”,始终被父亲李世民、妻子武则天的阴影所笼罩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唐高宗李治性格懦弱,能力平庸,始终被妻子武则天控制,直接导致武则天建立武周,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但事实上,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正是在他统治时期,唐朝的领土达到了*大;甚至隋唐几代皇帝,包括唐太宗李世民都没有解决定的东北边疆问题,都在高宗时期得到解决;而标志着王朝兴盛繁荣的封禅大典,也是在高宗时候首次成功举行的。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现在历史上记载的高宗形象,是被歪曲过、被丑化过的形象。后代人歪曲唐高宗,把他弱智化、无能化的原因就在于他悉心栽培的武则天以“武周”取代了“李唐”。后代的史学家为了警诫世人,避免女主专政的情况再次出现,因而极力丑化武则天,也因而把唐高宗写得很弱智,尤其是因为宋代时也有太后掌权的情况,所以这种歪曲更加严重。另外,作者对武则天的掌权也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这并不是高宗的“懦弱无能”导致的后果。因为高宗在世时,武则天的表现很好,她和高宗两个人夫唱妇随、紧密配合,而且决定权在高宗手中,高宗并没有失去控制局势的能力。武则天夺权是高宗去世以后的事情。而高宗扶植武则天,也有另一层很重要的历史背景,即唐高宗和大臣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高宗即位之初,掌权的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等人,高宗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立武则天为皇后,是唐高宗与大臣之间争夺权力的一次战斗,这是唐高宗突破大臣“包围”的突破口。通过这件事,唐高宗彻底击败了“托孤”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确立了自己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可以说是一段“皇帝是怎样炼成”的故事。从这些政治斗争中也能看出,高宗并不是一个无能皇帝,而是一个很有政治能力、行事果断的人。作者孟宪实,现任教于人大国学院,专长隋唐史、敦煌学,学术底蕴深厚,此书虽然采用了很通俗的讲法,但却渗透着作者多年学术研究所得的真知灼见;同时,此书是在百家讲坛的讲稿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讲述生动,深入浅出,真正做到了用*通俗的话语讲述历史知识、传达历史意识,就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结合而言,在同类书中出类拔萃。《唐高宗的真相》可以说是《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的姊妹篇。
废后风波——唐高宗与武则天之一公元655年,26岁的唐高宗李治不顾众宰相的反对,坚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废王立武,就是唐高宗的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标志着高宗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皇帝的威权。为了抬高武则天的地位,同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废王立武的决策正确,高宗要求百官朝拜皇后,下令将武氏家族列入一等士族,甚至让武则天参预朝政。一时间,武则天以及武氏一族风光无限。不过,八年之后,公元664年年底,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关系出现问题,废后风波骤然而起——唐高宗要废去武则天的皇后地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根据《资治通鉴》的说法,情况是这样的:首先,从远的背景来说,皇后参预朝政以后,专作威福,皇帝也受制于皇后,不胜其忿。其次,导火索是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与皇后为厌胜之术,被宦官王伏胜告发。皇上于是大怒,招来宰相上官仪。上官仪说皇后专横,人民很愤怒,废了她算了。皇帝说正合朕意,立刻命令上官仪起草诏书。可是,皇帝没有想到,自己身边的人都是皇后的密探,密探们一看,这还得了,大家于是拼命往后宫奔跑告诉了皇后。皇后立刻到皇帝身边亲自辩护。皇上一看皇后来了,起草的诏书就在当场,被皇后抓了一个现行,立刻吓破了胆,缩了回去,不敢宣布废黜皇后。可是,皇帝怕皇后怨恨自己啊,只好把责任推给上官仪,说是上官仪教自己的,自己开始可是没有这个心思的。结果呢?大家可想而知。上官仪成了替罪羊。不仅如此,他们发现上官仪跟王伏胜有过一样的经历,就是都伺候过废太子李忠,于是他们的政治动机就昭然若揭。最后,把他们和曾经伺候过的主子,一起打成谋反集团,李忠赐死,上官仪等杀掉。这个事情,来得很突然,几乎没有任何先兆。所以,我们要找出背后的真相,还是要费一番周折的。我们能够看到这么几个问题:首先,唐高宗要废皇后,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临时决定。其次,唐高宗不敢面对皇后武则天,而武则天能够从容自我申辩,说明两人之间还是唐高宗方面心虚。如果是因为武则天专横,高宗要废后也算是理由充足。如果确实因为武则天长期以来专横跋扈,那么高宗可以仔细安排,从容废黜她,为什么会如此仓促呢?按理说,唐高宗经历过废王立武事件,应该懂得废去皇后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多年辛苦抬举武则天,如今这么一废,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吗?另外,到底为什么唐高宗如此心虚呢?这让人不得不产生很多怀疑,而《资治通鉴》的这段记载竟然没有认真交待。其实,《通鉴》的
孟宪实,1962年生,黑龙江省讷河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
1983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奔赴新疆,在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著有《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等。2006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玄武门之变》,2007年5月主讲《贞观之治》,2008年4月主讲《唐高宗的真相》。为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剧(与作家阿城合作)。
本书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论用“君主无为”的传统政治思想还是实际达成的事功来衡量,他都是个成功的皇帝。然而,传世史书却多把他描绘成“软弱无能”的人。这是因为他培养的武则天用“武周”取代了“李唐”,因为后来的史家要为防止出现女皇专政的局面提供可借鉴的史实,他们宁愿弱智化唐高宗而牺牲历史的真实。作者在爬梳、甄别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大胆为唐高宗翻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
本書指出,廿一世紀政治科學尤其關注規則問題,即在一個「陌生人社會」中人們如何在政治系統和政治生活中互動,公共事務須按照什
唐代墓志中的地名资料整理与研究 本书特色 《唐代墓志中的地名资料整理与研究》是教育部青年基金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成果,对目前所能见到的唐代墓志中的地名资料进行...
《Spring Boot从入门到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从Spring Boot的特性与基本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Spring Boot与其他微服务开发组件的集成
大清孤儿 清未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本书特色 1911年,注定的变局;传统士人,共同的宿命。名节、责任、抵抗、变通……到底何处是归途?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局,五千年...
《审判山下奉文:战争罪与指挥官责任》探讨了马尼拉特别军事法庭审判日本陆军大将山下奉文这一存有争议的案例。马尼拉特别军事法
《我喜欢生命根底里的宁静》内容简介:本书是哲学家、散文作家周国平的散文精选集。全书分为九辑,除了对自我与价值、欲望与超脱、
《正义与非正义战争:通过历史实例的道德论证》是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沃尔泽的经典著作,作者围绕对待暴力和战争的态度这个
《中国史学名著(第2版)》为一本简明的史学史著作。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一作者从学科史的角度,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地勾勒了中国史
中国的历史-第七卷:斜阳和黎明.中华的飞跃 本书特色 ?柏杨*为推崇的历史作家——“中国的历史*久,中国的历史书册*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懵懂!不是我们忘本,...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著者于时局稍有所见,不敢隐讳,意
石山本愿寺之战:织田信长与显如的十年战争 本书特色 战国史一直是日本史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涌现了不少以武士大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武士传记。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来看,...
秦汉史论丛(增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文章十三篇,内容全属秦汉史问题之探讨。内容包括昌邑王废黜考、从汉代郎将职掌之发展论官制演变、秦汉朝廷之论议制度、汉代大夫制度...
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增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属国家“八五”规划课题(“中亚史研究”)。作者从掌握基本外文史料出...
希腊化世界 本书特色 “任何对古典文明感兴趣的人会满足这一切的……这是英语世界有关这一主题*好的著作。”——罗宾·莱因·福克斯,《金融时报》希腊化世界 内容简介...
教育 士人 社会元史新探 本书特色 《教育 士人 社会:元史新探》一书收录了申万里教授近年来元史研究的代表性论文,涉及三个方面:元代教育研究,关注文庙祭祀、儒士...
华工史话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时期的海外华工史,主体上是一部苦力贸易史,它是殖民主义的罪恶产物。大量华工被贩卖到海外,过着猪狗不如的苦役生活,及至30年代,华工作...
本书分别以“女性社会”、“女性之死”题名:上篇“女性社会”期望以个案整合的方式,映现晚清女性从生活形态到思想意识的新变。
资治通鉴-诠释 本书特色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现存的*大的编年体通史。该书旨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所以“专取有关国...
时刻关注世界有名女间谍/时刻关注 本书特色 从古到今,在充满刺激的间谍战中,由于女性的参与,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而又温情的色彩。女间谍一直是非常活跃的“带刺玫瑰”,...
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 本书特色 李细珠编写的《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探讨了地方督抚在清末新政过程中的思想与活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