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的盛唐岁月里,谁的时代里国土*辽阔?谁的统治下“良吏”*多?历代帝王视之为事业巅峰的封禅大典,由谁*先成功举行?唐高宗。为了接上父亲的班,他隐忍,但绝不坐以待毙。当一个个疯狂争夺的兄弟倒在阋墙之争的血泊里,人们才发现,一直默默无闻的李治原来并非无所作为,他只是以退为进,把“用弱”的策略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接好父亲的班,他妥协,但绝不懦弱。当步步进逼的权臣把他逼到墙角,他只好“突围”——废王立武,流放褚遂良、处死长孙无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皇帝是怎样炼成”的大戏。后世的史学家,因为篡夺皇权的武则天而不惜把李治写得懦弱无能。但又有多少人意识到,培养武则天本就是李治有意为之——他要证明给世人看,“废王立武”是多么英明的决定。历史的真相绝非女主专政,而是夫唱妇随;绝非后宫干政,而是夫妻协力。武则天的篡权,在李治时期甚至没有一点苗头。
拨开千年迷雾,还原历史本真。《唐高宗的真相》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唐史专家讲述《唐高宗的真相》。号称盛大的唐代国土,在谁的时代*为辽阔?唐太宗梦寐以求的封禅大典,在谁的时代首先成功举办?唐高宗李治。李治让贞观之治再上一个新台阶,给开元盛世打下更牢固的基础。然而,千年以来,人们只记得,他是英明圣主李世民的乖儿子,他是铁腕女皇武则天的弱丈夫。其实唐高宗李治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作者在爬梳、甄别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大胆为唐高宗翻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
《唐高宗的真相》一书以作者孟宪实先生2008年四月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所作的同名讲座为基础加工润色而成。是今年以来收视率*高的讲座系列。它主要关注唐高宗李治性格、生平,他与皇后武则天,与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关系等问题。同时透过这些问题,分析为什么本来大有作为的皇帝李治,在后世人心目中却变成了一个“懦弱无能”,始终被父亲李世民、妻子武则天的阴影所笼罩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唐高宗李治性格懦弱,能力平庸,始终被妻子武则天控制,直接导致武则天建立武周,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但事实上,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正是在他统治时期,唐朝的领土达到了*大;甚至隋唐几代皇帝,包括唐太宗李世民都没有解决定的东北边疆问题,都在高宗时期得到解决;而标志着王朝兴盛繁荣的封禅大典,也是在高宗时候首次成功举行的。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现在历史上记载的高宗形象,是被歪曲过、被丑化过的形象。后代人歪曲唐高宗,把他弱智化、无能化的原因就在于他悉心栽培的武则天以“武周”取代了“李唐”。后代的史学家为了警诫世人,避免女主专政的情况再次出现,因而极力丑化武则天,也因而把唐高宗写得很弱智,尤其是因为宋代时也有太后掌权的情况,所以这种歪曲更加严重。另外,作者对武则天的掌权也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这并不是高宗的“懦弱无能”导致的后果。因为高宗在世时,武则天的表现很好,她和高宗两个人夫唱妇随、紧密配合,而且决定权在高宗手中,高宗并没有失去控制局势的能力。武则天夺权是高宗去世以后的事情。而高宗扶植武则天,也有另一层很重要的历史背景,即唐高宗和大臣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高宗即位之初,掌权的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等人,高宗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立武则天为皇后,是唐高宗与大臣之间争夺权力的一次战斗,这是唐高宗突破大臣“包围”的突破口。通过这件事,唐高宗彻底击败了“托孤”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确立了自己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可以说是一段“皇帝是怎样炼成”的故事。从这些政治斗争中也能看出,高宗并不是一个无能皇帝,而是一个很有政治能力、行事果断的人。作者孟宪实,现任教于人大国学院,专长隋唐史、敦煌学,学术底蕴深厚,此书虽然采用了很通俗的讲法,但却渗透着作者多年学术研究所得的真知灼见;同时,此书是在百家讲坛的讲稿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讲述生动,深入浅出,真正做到了用*通俗的话语讲述历史知识、传达历史意识,就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结合而言,在同类书中出类拔萃。《唐高宗的真相》可以说是《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的姊妹篇。
废后风波——唐高宗与武则天之一公元655年,26岁的唐高宗李治不顾众宰相的反对,坚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废王立武,就是唐高宗的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标志着高宗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皇帝的威权。为了抬高武则天的地位,同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废王立武的决策正确,高宗要求百官朝拜皇后,下令将武氏家族列入一等士族,甚至让武则天参预朝政。一时间,武则天以及武氏一族风光无限。不过,八年之后,公元664年年底,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关系出现问题,废后风波骤然而起——唐高宗要废去武则天的皇后地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根据《资治通鉴》的说法,情况是这样的:首先,从远的背景来说,皇后参预朝政以后,专作威福,皇帝也受制于皇后,不胜其忿。其次,导火索是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与皇后为厌胜之术,被宦官王伏胜告发。皇上于是大怒,招来宰相上官仪。上官仪说皇后专横,人民很愤怒,废了她算了。皇帝说正合朕意,立刻命令上官仪起草诏书。可是,皇帝没有想到,自己身边的人都是皇后的密探,密探们一看,这还得了,大家于是拼命往后宫奔跑告诉了皇后。皇后立刻到皇帝身边亲自辩护。皇上一看皇后来了,起草的诏书就在当场,被皇后抓了一个现行,立刻吓破了胆,缩了回去,不敢宣布废黜皇后。可是,皇帝怕皇后怨恨自己啊,只好把责任推给上官仪,说是上官仪教自己的,自己开始可是没有这个心思的。结果呢?大家可想而知。上官仪成了替罪羊。不仅如此,他们发现上官仪跟王伏胜有过一样的经历,就是都伺候过废太子李忠,于是他们的政治动机就昭然若揭。最后,把他们和曾经伺候过的主子,一起打成谋反集团,李忠赐死,上官仪等杀掉。这个事情,来得很突然,几乎没有任何先兆。所以,我们要找出背后的真相,还是要费一番周折的。我们能够看到这么几个问题:首先,唐高宗要废皇后,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临时决定。其次,唐高宗不敢面对皇后武则天,而武则天能够从容自我申辩,说明两人之间还是唐高宗方面心虚。如果是因为武则天专横,高宗要废后也算是理由充足。如果确实因为武则天长期以来专横跋扈,那么高宗可以仔细安排,从容废黜她,为什么会如此仓促呢?按理说,唐高宗经历过废王立武事件,应该懂得废去皇后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多年辛苦抬举武则天,如今这么一废,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吗?另外,到底为什么唐高宗如此心虚呢?这让人不得不产生很多怀疑,而《资治通鉴》的这段记载竟然没有认真交待。其实,《通鉴》的
孟宪实,1962年生,黑龙江省讷河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
1983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奔赴新疆,在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著有《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等。2006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玄武门之变》,2007年5月主讲《贞观之治》,2008年4月主讲《唐高宗的真相》。为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剧(与作家阿城合作)。
本书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论用“君主无为”的传统政治思想还是实际达成的事功来衡量,他都是个成功的皇帝。然而,传世史书却多把他描绘成“软弱无能”的人。这是因为他培养的武则天用“武周”取代了“李唐”,因为后来的史家要为防止出现女皇专政的局面提供可借鉴的史实,他们宁愿弱智化唐高宗而牺牲历史的真实。作者在爬梳、甄别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大胆为唐高宗翻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
世界简史 本书特色 ★一部全面简短、通俗有趣的世界史★英国知名史学家的世界史经典之作威尔斯关注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遗产,包括文化、思想、宗教、艺术等,这是人类历史...
让·勒比图先生使用大量翔实的原始资料,当事人证词以及他同让-保罗·萨特和米歇尔·福柯的谈话,重新揭露出一段被埋藏的历史——
大家学术丛书汉代婚丧礼俗考 本书特色 《国学要籍研读法四种》所收之《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读书分月课程》、《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原著...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本书特色 全书由五篇文章构成,提出清代康熙朝的政治核心问题,即为大清王朝争正统.从三藩平叛、兴废太子、道学观念、满...
印度的世界-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印度文物精品 本书特色 美国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是美国西部*大的公立博物馆,所收藏的印度和南亚地区的艺术品在西方博物馆中享有...
高中生必备的20项作文技能 本书特色 《UP到作家肩上·高中生**的20项作文技能》:取法乎上,在作家肩上学写作,把脉高考,以满分标准练作文。高中生必备的20项...
第三部太监弄乱的王朝-明朝那些事儿-典藏本 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
《挣脱时间的网》内容简介:《挣脱时间的网:从芝诺的两个悖论说起》是李德武的哲学和艺术批评文集,品评海德格尔、尼采、叔本华、
民国初年的政治,是一部很好的连续剧,政治风潮起伏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充满着戏剧的元素。三颗政治明星袁世凯、梁启超、
“沈崇事件”真相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简介:1946年12月24日晚,在北平东单发生驻华美军海军陆战队伍长皮尔逊强奸中国女学生沈崇的案件,史称“沈崇事件”。事件发...
左传真伪考及其他 内容简介 书籍是文明的重要承载体,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沉淀下来繁如浩瀚星群的名篇著作。无疑,《左传》是其中的佼佼者。《左传》,是儒家十三经之一,...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典藏版 本书特色 《说文解字》是中国**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文字学方面*具权威的古典著作,是我们研究中国汉字、了解中...
《中国江南六朝考古学研究》内容简介:公元3至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南北分裂、族群对峙的时代。本书关注当时南方社会的
汉画解读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由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加以题评,汉画研究专家刘辉进行画面解读★ 本书于2007年11月获“中国*美的图书”...
顾准历史笔记 本书特色 历史的探索,对于立志为人类服务的人来说,从来都是服务于改革当前显示和规划出未来方向的。——顾准在一个全然封闭的意识形态铁桶里,能够抬起思...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目录 饶宗颐序齐世荣序编者语希腊罗马史稿绪论**卷**章爱琴海历史的开始第二章阿卡亚人与特洛伊战争第三章古希腊形成与社会演进第四章希腊向外拓殖...
重读摄政王载沣 本书特色 在某种意义上,摄政王载沣可说是大清王朝的“送终者”。因此,透视他的一生就别有意义。后人常说清王朝以摄政兴,又以摄政亡。但是,大清朝的灭...
暗杀局 本书特色 恺撒、林肯、甘地、伊藤博文…他们都曾是政界辉煌一时的人物,都运用自己的能力开创了一番大事业,可只要是政治人物,就必然有敌人,就必...
西来的喇嘛 本书特色 19世纪中叶后期,来华旅行的外国传教士多不胜数,尤以法国派遣使古伯察穿越整个中国的长途旅行*有传奇性色彩。他自1839年8月入华,1841...
北宋转运使考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北宋时期转运使一职的产生、职司、功能等方面所作的较系统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宋代转运使上承唐代的巡院,下启元代以降的省级建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