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全集收录宗白华先生的全部著作和译文, 本卷内容包括: “歌德之人生启示”、“生命之窗的内外”、“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等。
《宗白华全集(第2卷)》收入宗白华先生从1932年至1950年间所创作的论文、诗歌、学术著作手稿、编辑后语等,共148篇。其中,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技术学、教育学、新闻学、文化学、美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城市规划学、水利学等多种学科,反映宗白华先生渊博的学术知识和高深的文化素养。
歌德之人生启示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借《浮士德》中诗句吊志摩
《歌德之认识》附言
歌德、席勒订交时两封讨论艺术家使命的信
《歌德评传》序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
徐悲鸿与中国绘画
哲学与艺术
——希腊大哲学家的艺术理论
生命之窗的内外
致舒新城函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
艺事杂录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席勒的人文思想
论素描
——《孙多慈素描集》序
昙花一现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我和诗
莎士比亚的艺术
近代技术的精神价值
《学灯》擎起时代的火炬
《三百年前一位青年抗战的民族文艺家》等编辑后语
《哲学三慧》等编辑后语
《关于<奥赛罗>的演出》等编辑后语
我所爱于莎士比亚的
《文学应该表现生活全部的真实》编辑后语
《五千年国魂来复》等编辑后语
技术与艺术
——在复旦大学文史地学会上的演讲
《文艺倾向性》等编辑后语
《人与技术》编辑后语
《亚里士多德及其文学批评》等编辑后语
《艺术扯谈》等编辑后语
《中国信用货币史之起源》等编辑后语
《中国古名家言·总叙》编辑后语
《散原居士事略》等编辑后语
《辨二谛三性》等编辑后语
《元代信用货币之研究》编辑后语
《当代法国大诗人保儿·福尔》编辑后语
《学灯》重要启事
《现代学术界怪杰吴秋辉先生》编辑后语
《论训练社会事业人员之重要》编辑后语
《中国书学史·绪论》编辑后语
《中国书学史·绪论(续)》编辑后语
《目前几个小问题》编辑后语
《论艺术》等编辑后语
《从国史上所得的民族宝训》编辑后语
《从国史上所得的民族宝训(续)》等编辑后语
《谈朗诵诗》等编辑后语
《修改宋史考略》等编辑后语
《信》等编辑后语(一)
《英法德美军歌选》编辑后语
《教育合理化运动发端》等编辑后语
《通俗文学的理论与实际》等编辑后语
《战时敌我财力供应的比较》编辑后语
《战时教育改造拟议》编辑后语
《沙坪坝中央大学农场区内发现古墓纪事》等编辑后语
《论思想上的错误》编辑后语
《欧战与英国诗》编辑后语
《古蜀国为蚕国说》编辑后语
《神话传说与故事的演变》等编辑后语
《悼吴瞿安先生》等编辑后语
《唐代乐舞东渐日本述略》等编辑后语
《笔法论》等编辑后语
《文化的力量》等编辑后语
《欧局变化的固定性》等编辑后语
《新闻政策论》等编辑后语
《信》等编辑后语(二)
《就诗歌作品,略论英德法三国的国民性》编辑后语
《<柏拉图对话集)的汉译》编辑后语
《法家与法治》编辑后语
《中央大学历史学会试掘史迹纪事》等编辑后语
《中国哲学中自然宇宙观之特质》编辑后语
《笑》等编辑后语
《黑格尔及其辩证法》编辑后语
《艺术领域中的绝对性必然性与强迫性》编辑后语
《新实在论之知识外在关系说》编辑后语
柏溪夏晚归棹
《莎士比亚的商籁》编辑后语
《屈赋中的鬼神》编辑后语
《西洋文化之理智精神》编辑后语
《商籁》编辑后语
《明清两代整理<水经注>之总成绩》编辑后语
《人类内泌腺移接术》编辑后语
《编纂抗战史之管见》编辑后语
《转注申戴》编辑后语
《论林纾及其文学见地》编辑后语
《我国都市计划溯源》编辑后语
《刻印源流》编辑后语
《介绍吴重翰<明代倭寇犯华史略>兼书所感》等编辑后语
《美育》等编辑后语
《中国美育之今昔及其未来》编辑后语
《平心物》编辑后语
《美育管见》编辑后语
我所见到五四时代的一方面
——少年中国学会与《学灯》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之研究》编辑后语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等编辑后语
《判断分析》编辑后语
《古代乐教阐微初稿》等编辑后语
《心灵之发展:献与生活路上之同路青年》编辑后语
《心灵之发展(续)》编辑后语
《屈原之死》编辑后语
《托尔斯泰语录》等编辑后语
《自我之解释》编辑后语
欢欣的回忆和祝贺
——贺郭沫若先生50生辰
《纪念泰戈尔》等编辑后语
《沃富兰》编辑后语
《<战争与和平>毛德英译序言》编辑后语
读画感记
——览周方白、陈之佛两先生近作
《吕凤子先生近作词录》编辑按语
《长沙楚器发现纪略》编辑后语
《昕今年**声子规》编辑后语
《病人》编辑后语
《夜之赞》编辑后语
《禹治九河考》等编辑后语
《悲多汶信札》编辑后语
清谈与析理
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
《信足行》编辑后语
《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编辑后语
《壬午重庆画展·自序》编辑后语
《爱美丽雅贾乐德》编辑后语
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
——为第三次全国美展写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编辑后语
传叙文学《绪言》编辑后语
整理《全国水利大要》编辑后语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考察》编辑后语
《一些可能的文学理论》编辑后语
介绍两本新书(一)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
介绍两本新书(二)
凤凰山读画记
先父受于公逝世讣告
《“意境”的没落与教育的悲哀》编辑后语
中国艺术三境界
《杜鹃》编辑后语
介绍新书《张居正大传》
致舒新城函
介绍一本人生哲学书《人生之体验》
团山堡读画记
与宣夫谈画
《敦煌摹画记》编者按语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那里去?
题《张茜英画册》
肖树模《美学纲要·序》
致顾荫亭函
略论文艺与象征
艺术与中国社会
春与光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张彦远及其《历代名画记》
跋《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
跋《据几曾看》
中国古代时空意识的特点
西洋哲学史
**编
**章 导论:关于作为科学的哲学史诸问题
第二章(缺)
第二编
**部 古代哲学
**章 哲学的发生和古代的哲学发展
第二章 **期——古代唯物论的确立
第三章 第二期——唯心论对于唯物论的斗争及唯心论的反动
第四章 第三期——希腊、罗马哲学(宗教化、唯心论的堕落)
第二部 中世哲学
**章 经院哲学
第二章 自然科学勃兴及唯物论复活
第三部 近代哲学
**章 近代哲学的发展
第二章 英国唯物论(经验论)
第三章 大陆的唯物论(合理论)
第四章 主观的唯心论及不可知论(十八世纪)
第五章 法国唯物论(十八世纪)
中国哲学史提纲
绪论
**章 春秋战国哲学思想及其社会背景
第二章 孔子
第三章 墨子
第四章 孟子
第五章 战国时百家之学
第六章 稷下之学
第七章 庄周及其后学
第八章 论理学的发达
第九章 老子
第十章 庄子
第十一章 名家与《墨经》
第十二章 荀子
第十三章 法家
第十四章 至第十九章(缺)
第二十章 魏晋南北朝的哲学思想及其社会背景
第二十一章 隋唐到宋初的哲学思想及其社会背景(缺)
第二十二章 中国佛学
第二十三章 至第三十三章(缺)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研究》内容简介: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中国颇具知名度,主要缘于其狄公案系列小说的创作及对中国古代性文化的开拓
保守主义——知识社会学论稿(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卡尔·曼海姆编著的《保守主义(知识社会学论稿)》是曼海姆1925年提交给海德堡大学的教授资格论文,曼海...
张宁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在学术期刊发表与本书内容相关的文章多篇。
在科学的舞台上:作为公共戏剧的专家咨询:expert advice as public drama 本书特色 本书使用社会学中的“拟剧”理论分析了科学咨询建议如...
西方古典学术史-上下册-第三版 本书特色 《西方古典学术史》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博大精深。虽然此后西方陆续有类似的著作问世,或去繁就简,或加强史料批评,但在资料...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田纳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研究兴趣为中国9-11世纪的精英社会、晚唐都城,11世纪宋辽边界,死亡与丧葬礼...
翟意安,1978年生,广西平乐县人。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日关系史...
专家观点 本书特色 不论新农村还是旧农村,首先我们要确定阶段的问题是什么?是“三农问题”。新一届政府在2004年签发的“一号文件”中,把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
新闻业与新媒介 本书特色 “帕夫利克……介绍了全景相机等新技术的发展,论述了数字报道的复杂性。他并未掉入技术乐观主义的陷阱,他强调了新技术对隐私权、新闻准确性和...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 内容简介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目共睹。这三十年也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学术发展变化*大的时期之一。三...
集句诗文献研究 本书特色 张明华、李晓黎编著的《集句诗文献研究》既立足于*基本的文献考察,又对其文献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是一部系统、深入的集句诗研究著作。包括...
老梁说天下4-坚守文化责任.洞察家国人生 本书特色本书分为“时评”、“娱论”、“史记”三部分,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梁宏达的*新评论集。这里有*犀利的思想评论:新常态...
作品目录宗教生态论 论“宗教生态论”作为研究中国宗教多样性的新模式/ [德]柯若朴(Philip Clart)著 李琼花 译 梁恒豪校 寻找宗
本书论述了个人主义与人格、法与礼、学与社、乡约、中国的宪政主义与公民社会、女性教育与女权、中国共产主义与儒家社群主义等。论述了儒家社群主义思想,以“社学”和“乡...
劳动价值论笔记 本书特色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8年始,特别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ldqu...
文献学与文献学家 本书特色 本书为“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第二辑的其中一册,选收作者1984年以来发表的论文近20篇。内容涉及文献学与目录学方面,详细总结了...
启功全集-第14卷 本书特色 启功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学问博大精深,著述丰富严谨,教学勤勉认真;启功先生也是一位继承传统又锐意创新的艺术家,诗词承古创今,...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 内容简介 书稿以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为出发点,研究阐述了民族国家建构的诸多挑战及途径,观点正确,具有学术研究的必要性。书稿通过资格审...
交融集 本书特色 关于转型期历史研究的思考——兼与唐德刚、耿云志先生商榷国学与“国学热”——与刘梦溪先生论国学书地方志与文学研究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漫话...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3 本书特色 高水平的、精彩纷呈的讲座给现场听众留下的无疑是美好的记忆,是奇妙的精神享受。而错过这样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