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系《思想者》丛书第四辑之一,系由活跃于当下读书界和学术界的学者张耀杰所编。书中所选文章视野开阔,内容丰富,以个人体验和人生记忆为主题,旨在揭示百年来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时代风貌。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的回忆,突出反映了其所在时代的特征和意义。譬如:《回忆李大钊先生》(梁漱溟)、《回忆北京的国民革命运动》(夏之栩)、《关于“新华日报”的回忆》(吴玉章)、《年轻的北大教授》(陈翰笙)、《往事琐忆》(钱伯诚)、《教授的风骨与悲剧的诞生》(袁伟时)、《我的抗战生活的回忆》(贾植芳)、《关于唐达成的记忆》(邢小群)、《母亲与我》(韩石山)、《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常风)、《我自己的经历》(谢泳)等。
与我
韩石山
我小的时候,肯定是个让母亲失望的孩子。这当然也是因为母亲
对我的期望太大了。如果母亲也像我后来知道的那个著名的农村故事
一样,有人问一个放羊的小伙子,放羊干什么,赚钱,赚钱干什么,
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孩子,生下孩子干什么,放羊,母亲就不
会那么失望了。我想我是会放羊的。母亲志不在此,总想着我将来能
将她老人家养老送终,这期望和一个没出息的儿子的表现之间的差距
太大了,母亲怎么能不失望呢。
母亲对我期望大,是有来由的。我是老二,上头还有个哥哥,比
我大两岁。我哥从小就老实,说话都木木的,按说母亲该喜欢了,不
知为什么也不怎么喜欢。这道理也许真像鲁迅说的,失望之为物,正
与希望同。对两个孩子的期望,放在了一个孩子身上,也就难怪她的
失望要更大了。
还有一个原因,本来是不该说的,反正母亲已去世了,就说了
吧:可能母亲总觉得父亲是靠不上的。母亲十五岁上和父亲结婚,两
人同岁。我出生的那一年,1946年,父亲到西安“熬相公”去了。熬
相公就是学做生意。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在山西搞“兵农合一”,几
家必须有一个男子当兵,爷爷就这么一个儿子,怕当了兵,正好父亲
也中学毕业了,就把他送到西安一家银号,不图挣钱,就图个平安,
一直熬下去,有可能当个二掌柜什么的。偏偏父亲不安分,又去报名
参加了国民党的青年军,说是勘乱过后保送上大学,他信了这鬼话就
报了名。训练了几个月开赴战场,洛阳战役中被俘,又参加了解放军
(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的兵叫解放战士),直到1949年才跟家里有了联
系。1953年转业后,就一直在山东德州工作。也就是说,父亲一直在
外地,母亲一直在农村。丈夫不在身边,当妈的对儿子的期望就更大
了,总想着你是个将来能靠得上的东西。
我们那个村叫韩家场,在一个叫临晋的镇子的边上,出了东关,
跨过一条土路就到了。我小的时候,临晋还是县城。也就是说,我家
是在县城,母亲的家在城南五里地的南连村。这样你就知道了,她是
乡下人,我是城里人。在我们这个家里,爷爷是真正的家长,他在城
里有个铺子,卖铁器和颜料。后来公私合营了,他又成了镇上*大的
一家纺织品商店的头儿。奶奶是爷爷的第三任妻子,只比妈妈大十
岁,没有生育过,父亲是爷爷的**任妻子生的。现在推算一下,母
亲十五岁上嫁到我们家时,她的婆婆也就是我的奶奶,只有二十五
岁。此后妈妈长一岁,奶奶也长一岁,二十五岁的婆婆管着十五岁的
媳妇,然后是二十六岁和十六岁,二十七岁和十七岁,直到我出生
时,一个三十一岁,一个二十一岁。这样你就明白我们这个家的格局
了。奶奶是个严厉的婆婆,母亲只是个窝窝囊囊的小媳妇。我小的时
候,每到要做饭的时候,母亲总是问奶奶一声:
“妈,做啥饭?”说是问,语调平缓呆板,没有一点问的口气。
“蒸馍。”人在房里,话出来了。简明扼要,从不含糊其辞。
“菜?”
“炒韭菜。”假如是夏天,家里有前一天买下的韭菜。
不用去看,到了饭时准是蒸馍和炒韭菜。光凭这一点,我就看不
起妈妈。她从来不问我想吃啥,不管我怎样眼巴巴地看着她,想吃什
么早就想好了。
只有一点,我为母亲而骄傲。那就是,母亲长得很漂亮。脸白白
的,眼睛大大的,头发黑黑的;身材呢,高高的。——这是我小时候
的印象。长大了才知道,母亲的个子一点都不高,站直了也不过抵到
我的肩头。不过,就是后来母亲老了,我的评判标准不知高了多少
倍,还得承认母亲是个端庄秀气的女人。小时候,我们那条巷里(我
们村两条巷),在我看来,就数我妈漂亮。你可不能用我现在的样子
推导我妈,我像了父亲,等我想想,也不全像,父亲比我还要周正
些。这一点也让我对母亲不满意,怎么她是那个样子,我就是这个样
子。多亏我是个男孩,要是个女孩,那就不是不满意而是仇恨了。
现在你就更清楚了吧,这是怎样的一对母子,一个年轻漂亮而又
窝囊的母亲,一个天分不高,调皮捣蛋而又自视甚高的儿子。
六岁上,我上学了,就在县城的完小里。我是那种各门功课自认
为都会,到了考试的时候却总也考不好的学生。那时候时兴发榜,一
学期完了,总要在校门口贴一张长长的榜,白麻纸写的,从高分到低
分排列下来。*后用红笔大大地批一个“乙”字,*后那一笔高高地
挑上去,我们把它叫“红小椅”,再下来就是校长的名字了。我很少
坐红小椅,总在倒数第几名,和校长挨得是比较近的。学校在衙门
口,等于贴在大街上。爷爷在街上做事,榜发下来总会及时看到,回
到家里碰见我,常会笑嘻嘻地,又略带挖苦地说: “哈哈,又快坐上
红小椅了!”
爷爷从不疾言厉色,就这,他那和善的面容,嘲讽的语调,已让
我无地自容了。如果只有爷爷一人,还不觉得什么,如果恰好母亲也
在旁边,总是哀怨而又无奈地看着我,想来心里定是说:这孩子怎么
这么没出息呢。我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体会到母亲对我的期望之高
的。可我全不理这一套,常是脖子一拧,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过后,母亲常会对我说: “娃呀,你要学好呀!”
我又是脖子一拧,那意思是,你懂得什么!我长大后,母亲曾跟
我说过,你那脖子一拧的样子,恶劣极了,气得她恨不得上去扇我两
个耳光。现在回想起来,我那副德行,很像我长大后常见到的一些又
固执又愚蠢却自以为聪明盖世的干部。
古典诗词坊 陆游诗词选 本书特色 《陆游诗词选(插图版)》:感受汉语魅力,分享至美意境;培育优雅气质,体验诗情人生。古典诗词坊 陆游诗词选 内容简介 简介陆游是...
作品目录童话王国里的童话 ——《爱尔兰经典童话》导读···················· 1格里希与公主·······
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那季落花不悲戚 本书特色 《那季落花不悲戚》为“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90后校园作家赵...
英伦印象 本书特色 《英伦印象》是亨利·詹姆斯所著的游记,写于1888至1897年间。收录的游记内容既有批评,也有赞赏,既讲究浓笔重彩的描绘,又注意一丝不苟的纪...
水底的火焰-当代作家的叙事之夜 本书特色 《水底的火焰——当代作家的叙事之夜》是“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辑中的...
王蒙文集-论文学与创作(全3册) 本书特色 《论文学与创作(上中下)》三卷包括 王蒙有关文学创作的论文等文章。分为“文学综论” “创作论”“作家作品评论”“创作...
子恺书信:下 本书特色 为方便读者阅读,也为了让读者能够轻松地走进丰子恺的文艺世界和精神世界,海豚出版社将丰子恺的文学和艺术教育类作品,按照一定的“主题”予以分...
卡洛斯·鲁依斯·萨丰(Carlos Ruiz Zafón),一九六四年生于巴塞罗那,原任职于广告界,后赴美定居,目前在洛杉矶从事电影编剧以及文学创作。出版作品有...
坦白说,在马桓的这部作品中,我们没有发现诗歌,也没有发现文学——这自然也跟我们对诗歌和文学的无知相关——我们真正发现的,
《雅姆诗选》内容简介:我爱这温柔的驴子,它沿着冬青树走着…… 比蜜蜂花更温柔的珍贵记忆居住在我悲喜交集的心里,像一座花园,满
宋词三百首 本书特色 宋词的数量浩如烟海。阅读宋词,可以借助各种选本。朱孝臧编选的《宋词三百首》,是一种流传广泛的宋词选本,今天看来仍有很多可取之处。现加以评注...
2005 中国最佳随笔 本书特色 太阳鸟文学年选系列为当代文学存档,已历时八年。作为该系列的第八次文学盘点,2005年的选本仍将保持它灵敏的触角,灵动的感受和灵...
弧上的琐思 内容简介 环的正中,是实心的。就像圆的中心一样,是一个点。这个点非常重要。没有此点,圆不成其为圆。因而这个点,在一定程度上,又叫“核心”。“核心”只...
宋元话本代表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遷,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階段。这已为不少文学史家所论定,然而还有一些问題有待于深
刘春主编的《在夜晚的高原上(当代诗人十二家)》精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具实力和影响的于坚、王小妮、王家新、汤养宗、陈东东、李
《一对一沟通术》内容简介:日本知名的人力资源顾问小仓广在本书中不仅介绍了一对一沟通术的具体实施步骤与方法,还结合阿德勒心理
猫腻,超人气玄幻文学作家,作品网络点击量过亿。代表作《择天记》《庆余年》《朱雀记》《间客》《将夜》等。其作品架构宏大、情节跌宕、文风细腻。曾获新浪原创文学奖玄幻...
2019中国年度散文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社会大众梁?衡《将军几死却永生》 韩小蕙《三位大医女神》 红?孩《沱沱河之夜》 高洪波《我是一条洄游的鱼...
文汇原创丛书:我的视觉生活 本书特色 美丽来自“不务正业”。学的是经济,却走了爬格子的路,后来又搞影视,搞民间美术。杂乱无章,无“正业”可言,可是,生活却因此而...
人间词话新注-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人间词话新注》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人间词话",下卷为"人间词话附录"。上卷是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原稿本整理而成的;下卷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