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研究力求做到客观深入,力求做到整体性研究与专题性具体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问题意识与总体梳理相结合,纵向考察和横向分析结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理论、实践和经验教训的研究上,在吸收已有中共历史和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有所建树有所突破。在此思想指导下,我们设计的这套丛书包括六本著作,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与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外交》。
本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分册,内中具体收录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有经济、中国共产党与私营经济、中国共产党与“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与城乡经济关系等内容。
导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如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序言中所说:“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
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
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三者缺一不可。有什么样的国情就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政府与市场,发展经济缺一不可。工业化是中国强盛的必由之路。城乡差别是体制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导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如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序言中所说:“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
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
导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如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序言中所说:“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
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
认识的智慧-毛泽东《实践论》如是读 本书特色 《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由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李玉妹作序,陈培永、周峰、梁道刚、田明著。...
三十六计 本书特色 ★ 64开平装,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集绘画、故事于一身,融文学性、艺术性于一体★...
国际政治学理论-(第二版) 本书特色 《国际政治学理论(第2版)》是以权利、权力和利益为中心论述国际社会演变发展规律的理论性著作,具有现实性强、综合性强、理论性...
《“女界”之兴起》内容简介:本书作为近年来第一本探讨晚清天津女子教育的专著,以此时期天津大小37所女学、1000多名女教习和女学
共产党执政与社会主义建设-原苏东国家工人阶级政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目录 **篇原苏东共产党探索执政方式的历史**章列宁对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探索**节十月革命后列宁对...
1927-200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十年 节选 章 抗El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国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制造九一...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本书特色 了解中国外交政策与大国政治演变的历史必然。*有趣的外交史料!*真实的政治秘闻!*犀利的事实观点!源自《人民日报》数据库的*完全统计!...
当代政治理论 本书特色 《当代政治理论》是西方政治思想史领域*著名的入门书之一,全书选取了人权、自由主义的权利与正义、功利主义、需求、自由与利益、权利与国家、正...
我的八十年-难忘岁月 本书特色 《我的八十年难忘岁月》分为纪事、建言、评述、信函、抒怀五部分。作者何载追忆了自己跟着党走过的几个伟大的战略阶段,以及在此过程中与...
14亿人的粮食安全战略 本书特色 衣食足、仓廪实、天下安,这是亘古不变的社会规律。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粮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
一个外交官的美国密谈 本书特色 暗藏玄机的华盛顿高层饭局、波谲云诡的私人会所、神秘莫测的骷髅会、鲜为人知的秘密情报交易、无间风云迭起的军火商、扑朔迷离的中美关系...
国民党研究:国民党研究 国民党研究续集 国民党臭史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9随枣会战血染鄂西北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1939血染鄂西北:随枣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39年5月...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日本军事史》由2006年12月在日本出版的《日本军事史·战前篇》和2007年2月在日本出版的《日本军事史·
传统与变革-日本政治史专题研究 本书特色 《传统与变革:日本政治史专题研究》**章集中研究讨论了日本天皇制的形成与嬗变问题,在世界政治发展史上,日本的天皇制是*...
保障不力的哀叹-名将败战深度解析 本书特色 《保障不力的哀叹》由傅香如、胡冠男、张应二主编,本书的编写是一件军史研究和知识普及中的好事。古语称“兼听则明”,过去...
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 本书特色 汇集名师大家,打造文化盛宴。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全力推出《名师讲坛》栏目。明星学者,名牌栏目,精品图书。本书根据作者在北京...
习仲勋纪念文集 本书特色 《习仲勋纪念文集》共收入了与习仲勋同志一起战斗、工作过的战友、同事,原习仲勋同志身边工作人员及习仲勋同志亲属的回忆文章,共104篇。这...
我所亲历的胡风案-(全新修订本) 本书特色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共和国**个冤案,从1955年立案到1988年彻底平反,历经33年,涉及2100人(据官方统计...
国殇:第三部: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纪实 本书特色 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中国空军博击蓝天,血染长空,捍卫了国家与民族尊严。国殇:第三部: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