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研究力求做到客观深入,力求做到整体性研究与专题性具体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问题意识与总体梳理相结合,纵向考察和横向分析结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理论、实践和经验教训的研究上,在吸收已有中共历史和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有所建树有所突破。在此思想指导下,我们设计的这套丛书包括六本著作,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与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外交》。
本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分册,内中具体收录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有经济、中国共产党与私营经济、中国共产党与“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与城乡经济关系等内容。
导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如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序言中所说:“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
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
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三者缺一不可。有什么样的国情就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政府与市场,发展经济缺一不可。工业化是中国强盛的必由之路。城乡差别是体制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导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如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序言中所说:“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
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
导论: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经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全国人民57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如费正清和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序言中所说:“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国民经济的执政经验,还在于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有关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认识和实践,来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57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目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
新中国1949-200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划分为两个时期。……
自由的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自由的起源、发展、成长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伟大作用。作者以大量翔实而有说服力的历史事实,阐明自由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发展过程、自由在...
一带一路百问百答 本书特色 ★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带一路百问百答 内容...
武器技术 内容简介 战争与历史本身同样古老。本书讲述了古老的和*新的武器,从美丽的神话故事和真实的历史事件谈起,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如何...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20世纪初驰名世界的德国国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桑巴特的代表作之一,是“美国例外论”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一方面...
兵之书-中国古代兵书全集 本书特色 从《孙子兵法》到《三十六计》,从《孙膑兵法》到《武经总要》,30部古代兵书的经典荟萃,让“军事圣经”的光芒照耀现实人生,助你...
形势论-兼评多局部战争的酝酿.战略和前途 本书特色 刘伦德的《形势论(兼评多局部战争的酝酿战略和前途)》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为基本特色,探求形势问题的理...
《苏轼词选》内容简介:苏东坡(苏轼)一直是中国人喜爱的文人之一,他那些精彩的词作也一直在人们口中传诵。本书精选了东坡词作中
政治理论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纵观人类跌宕的内心世界,正视今日之我的真实处境,憧憬政治共同体的无限可能政治思想史的巅峰之作,畅销数十载,历三次修订,邓正来经典新译...
於日俄的大戰爭,敵我雙方都失去了眾多的生靈及財力,對於有如目前此種的大事業,日本男子只看到它的勝利,而這場戰爭具有什麼意
1882-1938-折冲内外-唐绍仪与近代中国的政治外交 本书特色 袁世凯倚他为股肱,孙中山视他为盟友,蒋介石当他是强大的政治对手,日本人将他看作“**流政治人...
《江苏篆刻史》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篆刻文化在江苏的发展史的著作,本书以时间为线,论述了江苏篆刻文化从战国至民国的发展轨迹,
国平论天下之正议之声 本书特色 《国平论天下之正议之声》中“国平”评论以“权威”“快捷”...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 本书特色 不论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八千多...
《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岳飞事迹作系统的考证和论述,同时对宋高宗和秦桧的主要事迹作了详细的考
中国某军区,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闪电剑”特战大队在经过艰苦卓绝的训练后,首次参加全世界特种兵大赛“爱儿纳•突击”便获
全球视野下的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内容简介 本课题的主要关注点不是一般地论述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及其运作机制,而是更多地将其放在世纪之交人类社会面临着...
《程序自动化交易》内容简介:本书从MQL4语言入手,帮助读者建立自动化交易的概念,同时借助自动化交易程序去验证一些典型的投资策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聚焦...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内容简介:本书以国家民委“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课题调研为基础,用实证研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41美国援华空军抗战空中飞虎队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胡耀忠*的《空中飞虎队(1941美国援华空军抗 日影像全纪录)/中国抗日战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