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对我国著名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评说文集。这些文章有的是徐志摩的自述,有的是友人对他的悼念文,有的是对与他发生的往事的回忆,还有的是对其成就、作品的评价,等等。阅读本书,多少能改变一点你对徐志摩的固有印象。
追悼志摩
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志摩这一回真走了!可不是悄悄的走。在那淋漓的大雨里,在那迷漆漆的大雾里,一个猛烈的大震动,三百匹马力的飞机碰在一座终古不动的山上,我们的朋友额上受了一个致命的撞伤,大概立刻失去了知觉,半空中起了一团大火,像天上陨了一颗大星似的直掉下地去。我们的志摩和他的两个同伴就死在那烈焰里了!
我们初得着他的死信,却不肯相信,都不信志摩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会死得这么残酷。但在那几天的精神大震撼稍稍过去之后,我们忍不住要想,那样的死法也许只有志摩*配。我们不相信志摩会“悄悄的走了”,也不忍想志摩会死一个“平凡的死”,死在天空之中,大雨淋着,大雾笼罩着,大火焚烧着,那撞不倒的山头在旁边冷眼瞧着,我们新时代的新诗人,就是要自己挑一种死法,也挑不出更合适、更悲壮的了。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他常说: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们也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是狂风过去之后,我们的天空变惨淡了,变寂寞了,我们才感觉我们的天上的一片*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去了,永远不回来了!
这十几天里,常有朋友到家里来谈志摩,谈起来常常有人痛哭。在别处痛哭他的,一定还不少。志摩所以能使朋友这样哀念他,只是因为他的为人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叶公超先生说:
他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从未有过绝对的怨恨,甚至于无意中都没有表示过一些憎嫉的神气。
陈通伯先生说:
尤其朋友里缺不了他。他是我们的连索,他是粘着性的,发酵性的。在这七八年中,国内文艺界里起了不少的风波,吵了不少的架,许多很熟的朋友往往弄得不能见面。但我没有听见有人怨恨过志摩。谁也不能抵抗志摩的同情心,谁也不能避开他的粘着性。他才是和事佬,他有无穷的同情,他总是朋友中间的“连索”。他从没有疑心,他从不会妒忌,使这些多疑善妒的人们十分惭愧,又十分羡慕。
他的一生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
我攀登了万份的高冈,
荆棘扎烂了我的衣裳,
我向缥缈的云天外望——
上帝,我望不见你!
……
我在道旁见一个小孩:
活泼,秀丽,褴褛的衣衫;
他叫声“妈”,眼里亮着爱——
上帝,他眼里有你!
《他眼里有你》
志摩今年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话是他*好的自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社会上对于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谅解的地方,都只因为社会上批评他的人不曾懂得志摩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他的离婚和他的第二次结婚,是他一生*受社会严厉批评的两件事。现在志摩的棺已盖了,而社会上的议论还未定。但我们知道这两件事的人,都能明白,至少在志摩的方面,这两件事*可以代表志摩的单纯理想的追求。他万分诚恳地相信那两件事都是他实现那“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的正当步骤。这两件事的结果,在别人看来,似乎都不曾能够实现志摩的理想生活。但到今日,我们还忍用成败来议论他吗?
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今天我要引用一点神圣的历史材料,来说明志摩决心离婚时的心理。民国十一年三月,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议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他们的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认为这是“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他说:
故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直指顾问事矣。……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这信里完全是青年的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觉得那没有爱又没有自由的家庭是可以摧毁他们的人格的,所以他下了决心,要把自由偿还自由,要从自由求得他们的真生命,真幸福,真恋爱。
后来他回国了,婚是离了,而家庭和社会都不能谅解他。*奇怪的是他和他已离婚的夫人通信更勤,感情更好。社会上的人更不明白了。志摩是梁任公先生*爱护的学生,所以民国十二年任公先生曾写一封很恳切的信去劝他。在这信里,任公提出两点:
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已于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
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
任公又说:
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郁邑伦像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十二年一月二日信)
任公一眼看透了志摩的行为是追求一种“梦想的神圣境界”,他料到他必要失望,又怕他少年人受不起几次挫折,就会死,就会堕落。所以他以老师的资格警告他:“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
但这种反理想主义是志摩所不能承认的。他答复任公的信,**不承认他是把他人的苦痛来换自己的快乐。他说:
我之甘冒世之不起,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
第二,他也承认恋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不能不去追求。他说: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他又相信他的理想是可以创造培养出来的。他对任公说:
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朗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
我今天发表这三封不曾发表过的信,因为这几封信*能表现那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徐志摩。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我们若从这个观点来观察志摩的一生,他这十年中的一切行为就全可以了解了。我还可以说,只有从这个观点上才可以了解志摩的行为;我们必须先认清了他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方才认得清志摩的为人。
志摩*近几年的生活,他承认是失败。他有一首《生活》的诗,诗里暗惨得可怕: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1920年5月29日)
他的失败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的失败。他的追求,使我们惭愧,因为我们的信心太小了,从不敢梦想他的梦想。他的失败,也应该使我们对他表示更深厚的恭敬与同情,因为偌大的世界之中,只有他有这信心,冒了绝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的安逸,牺牲了家庭的亲谊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之神圣境界”,而终于免不了残酷的失败,也不完全是他的人生观的失败。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的信仰太单纯了,而这个现实世界太复杂了,他的单纯的信仰禁不起这个现实世界的摧毁;正如易卜生的诗剧Brand里的那个理想主义者,抱着他的理想,在人间处处碰钉子,碰得焦头烂额,失败而死。
然而我们的志摩“在这恐怖的压迫下”,从不叫一声“我投降了”!他从不曾完全绝望,他从不曾绝对怨恨谁。他对我们说:
你们不能更多的责备。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能不低头已算是好的。
《猛虎集自序》
是的,他不曾低头。他仍旧昂起头来做人;他仍旧是他那一团的同情心,一团的爱。我们看他替朋友做事,替团体做事,他总是仍旧那样热心,仍旧那样高兴。几年的挫折、失败、苦痛,似乎使他更成熟了,更可爱了。
他的苦痛之中,仍旧继续他的歌唱。他的诗作风也更成熟了。他所谓“初期的汹涌性”固然是没有了,作品也减少了;但是他的意境变深厚了,笔致变淡远了,技术和风格都更进步了。这是读《猛虎集》的人都能感觉到的。
志摩自己希望今年是他的“一个真正的复活的机会”。他说:
抬起头居然又见到天了。眼睛睁开了,心也跟着开始了跳动。
我们一班朋友都替他高兴。他这几年来想用心血浇灌的花树也许是枯萎的了;但他的同情,他的鼓舞,早又在别的园地里种出无数的可爱的小树,开出了无数可爱的鲜花。他自己的歌唱有一个时代是几乎消沉了;但他的歌声引起了他的园地外无数的歌喉,嘹亮地唱,哀怨地唱,美丽地唱。这都是他的安慰,都使他高兴。
谁也想不到在这个*有希望的复活时代,他竟丢了我们走了!他的《猛虎集》里有一首咏一只黄鹂的诗,现在重读了,好像他在那里描写他自己的死,和我们对他的死的悲哀:
等候他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他。但他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他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志摩这样一个可爱的人,真是一片春光,一团火焰,一腔热情。现在难道都完了?
决不!决不!志摩*爱他自己的一首小诗,题目叫做《偶然》,在他的《卞昆冈》剧本里,在那个可爱的孩子阿明临死时,那个瞎子弹着三弦,唱着这首诗: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暗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朋友们,志摩是走了,但他投的影子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他放的光亮也会永远留在人问,他不曾自来了一世。我们有了他做朋友,也可以安慰自己说不曾白来了一世。我们忘不了,和我们在那交会互放的光亮!
1931年12月3日
(原载《新月》月刊1932年3月第四卷**期)
怀念四十岁的志摩
志摩生前,*为人所误解,而实际也许是催他速死的*大原因之一的一重性格,是他的那股不顾一切、带有激烈的燃烧性的热情。
眼睛一眨,志摩去世,已经交五年了。在上海那一天阴晦的早晨的凶报,福煦路上遗宅里的仓皇颠倒的情形,以及其后灵柩的迎来,吊奠的开始,尸骨的争夺,和无理解的葬事的经营等情状,都还在我的目前,仿佛是今天早晨或昨天的事情。志摩落葬之后,我因为不愿意和那一位商人的老先生见面,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去墓前倾一杯酒,献一朵花;但推想起来,墓木纵不可拱,总也已经宿草盈阡了吧?志摩有灵,当能谅我这故意的疏懒!
综志摩的一生,除他在海外的几年不算外,自从中学入学起直到他的死后为止,我是他的命运的热烈的同情旁观者;当他死的时候,和许多朋友夹在一道,曾经含泪写过一篇极简略的短文,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五年,回想起来,觉得对他的余情还有许多郁蓄在我的胸中。仅仅一个空泛的友人对他尚且如此,生前和他有更深的交谊的许多女友,伤感的程度自然可以不必说了,志摩真是一个淘气、可爱、能使你永久不会忘怀的顽皮孩子!
称他作孩子,或者有人会说我卖老,其实我也不过是他的同年生,生日也许比他还后几日,不过他所给我的却是一个永也不会老去的新鲜活泼的孩儿的印象。
志摩生前,*为人所误解,而实际也许是催他速死的*大原因之一的一重性格,是他的那股不顾一切、带有激烈的燃烧性的热情。这热情一经激发,便不管天高地厚,人死我亡,势非至于将全宇宙都烧成赤地不可。发而为诗,就成就了他的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七宝楼台,使他的名字永留在中国的新诗史上。以之处世,毛病就出来了;他的对人对物的一身热恋,就使他失欢于父母,得罪于社会,甚而至于还不得不遗诟于死后。他和小曼的一段浓情,在他的诗里、日记里、书简里,随处都可以看得出来;若在进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这一种事情,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如小曼,热烈诚挚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当这事情正在北京的交际社会里成话柄的时候,我就佩服志摩的纯真与小曼的勇敢到了无以复加。记得有一次在来今雨轩吃饭的席上,曾有人问起我以对这事的意见,我就学了《三剑客》影片里的一句话回答他:“假使我马上要死的话,在我死的前头,我就只想做一篇伟大的史诗,来颂美志摩和小曼。”
情热的人,当然是不能取悦于社会,周旋于家室,更或至于不善用这热情的;志摩在死的前几年的那一种穷状,那一种变迁,其罪不在小曼,不在小曼以外的他的许多男女友人,当然更不在志摩自身;实在是我们的社会,尤其是那一种借名教作商品的商人根性,因不理解他的缘故,终至于活生生地逼死了他。
切·格瓦拉语录 本书特色 世界首部中文版切氏语录。 精神的重量或语言的重量:向切·格瓦拉致敬。汇集切格瓦拉所有文献与经典的精品之作。这本《切·格瓦拉语...
我的世界:王姬自述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遥远亲切的童年;当兵的日子;走进“人艺”学员班;初到美国;入学序曲;对美国男孩说“不”;在美国过春节;身怀六甲演阿春...
嘉靖传 本书特色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代的第12位皇帝。因年号嘉靖,也称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性情偏狭、乘戾、刚愎自用的君主。在位早期,他做了一些革除前朝弊政、整...
跟随邓小平四十年 本书特色 张宝忠同志从上世纪50代初到小平同志身边担任卫士,1961年开始做警卫工作,直至小平同志逝世,整整40年。在这期间,他把小平同志既当...
毛泽东与林彪半世纪的恩怨-(修订版) 本书特色 毛泽东与林彪,一个是历史巨人,一个是一代名将,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从井冈山初相识,到彻底决裂,*终...
罗斯福 本书特色 世界上*经典的罗斯福传记版本,普利策奖获得者、历史学家伯恩斯代表作。我们所不得不畏惧的唯一东西,就是畏惧本身,这种难以名状、失去理智和毫无道理...
《大卫·贝克汉姆:我的立场》(精装版)是小贝自传,并非等同于其它明星堆砌照片的那些写真集,书中他的成长经历、与辣妹的家庭生活
★“钢铁侠”与《飞行家》的原型★美国社会的隐秘基因★尼克松恐惧他,莱昂纳多羡慕他,凯瑟琳·赫本对他爱恨交加.这是霍华德·休
克林顿的真实生活 本书特色 一个来自美国偏远小城的乡下人,一个风流成性、绯闻不断的美国总统。“旅行门”、“白水门”、“拉链门”,门门不断。一个性情总统,一个战后...
启功日记 本书特色 纪念启功先生诞辰100周年完整披露启功先生在不同时期所写日记的全部内容——《启功日记》隆重上市!启功日记 内容简介 这批日记是在启功先生去世...
《时装画手绘风格、动态、构图、色彩表现技法》内容简介:本书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全方位解读了如何营造时装画形式感与氛围的表现技
细说民国大文人-民国范儿 本书特色 本书对辜鸿鸣、陈独秀、苏曼珠、蒋梦麟、闻一多这五位民国大文人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以其傲...
邢燕子 本书特色 邢燕子是我国上个世纪60年代家喻户晓的优秀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本书记述了邢燕子同志不同寻常的成长历程,再现了一代名人风采,展现了质朴赤诚人格,...
张国焘的这一生-上.下册 本书特色 张国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个特殊的人物。他的一生曲折、跌宕并逆转——五四时期叱咤风云的学生领袖;建党时期引领群伦的功臣宿将;...
《视频号直播攻略》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互联网营销专家郑俊雅继畅销书《68招玩转视频号》《网络营销168招》《128招玩转抖音》《10
《中国太阳》内容简介:“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二辑均为刘慈欣的经典作品,其中多篇小说曾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代表
实话实说丰泽园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丰泽园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两组四合院式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南海瀛台之北,是清朝皇帝行演耕礼之地。19...
懒寻旧梦录 本书特色 夏衍在30年代,是上海地下党的风云人物,“左联”领袖之一;(我国话剧——欧、田、洪——和电影的元老)陪都重庆时期,又是《救亡日报》、《华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简介:本书是根据2014年4月财政部颁布的最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而编写的一本同步辅导用书。本
品中国帝师 本书特色 本书采取截取丰富的中国历史中涉及到皇家教育的一个侧面, 集中书写了一个特殊职业的-帝师。 作家截取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中有名的帝师十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