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曾是近代世界史中的耀眼明星:它以英伦三岛为基地所成就之影响力令人啧啧称奇。若追究原因,则在十七、十八世纪时帝国内所发生的三次政治革命实为此霸业之根本基础。本书探索在当时所浮现的政治思想与这三次政治革命间的密切复杂关系。古宪法思想(或习惯法思想)、古典共和思想及自然权利思想从十七世纪起陆续涌现於英吉利民族之政治语言中,协助他们对自身的历史及从事政治的方式或意义作出深刻的反省,英国人把法国人与德国人抛在後面,取得了近代初期西方政治思想舞台上之擅长地位。
作者简介
本书探索在十七、十八世纪时英帝国当时所浮现的政治思想与这三次政治革命间的密切复杂关系。古宪法思想(或习惯法思想)、古典共和思想及自然权利思想从十七世纪起陆续涌现於英吉利民族之政治语言中,协助他们对自身的历史及从事政治的方式或意义作出深刻的反省,英国人把法国人与德国人抛在後面,取得了近代初期西方政治思想舞台上之擅长地位。
第二部分斯图亚特中期至汉诺威初期
第二章古老习惯与古宪法政治理论
波考克(J.G.A.Pocock)在1957年出版的《古宪法与封建律》替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主题:也就是,习惯法(commonlaw)思想成为介入斯图亚特王朝历史变迁的一支政治语言。我们且来看看他在别处对古宪法说与习惯法所下的精要定义:
古宪法说的基本架构约莫成形于1600年。它乃习惯法法学家之作,而深受有关英国习惯法之种种假定的影响——此等假定乃深植于每一习惯法学者之心。根据此等假定,英国之所有法律均可称为习惯法;其次,习惯法乃为共同之习俗,此习俗源自民间而经由法庭所宣告、解释及施用;再次,所有习俗顾名思义而知其久远无可考(immemorial),因而若宣告任何法律之成立即如同宣告其内容乃为久远无可考之习惯。
而生之历史解释将植基于过去的记录、原则与判断——而非编年史上之某些记载——并且于每一关键处均包含法律乃久远无可考此一假定与前提。于此,可得一结论,即是整部英国法典及“宪法”(此指权力之分配,与宣告及施用法律之原则)均系开始于英国史上若干无法确知之时,而自有历史记录以前之某些时刻即已存在。由是而来之法律史读之乃似一系列有关法律无可溯源论之宣告。亦由是产生若干极精致之迷思,此等迷思主要由17世纪以降之英国人所倡设,且互相结合而*后形成所谓对古宪法之崇拜。
既然英国习惯法的来源出于其民族古老的传统(traditions)、习俗(customs)与惯例(usages),而这些沿传久远的习惯或做法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就自然成为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当这些规范经过习惯法法庭的宣告或判例的过程后就成了习惯法。它属于一种不成文法(jusnonscriptum),不是在某一时由某一人或某一群人所制定;它的本质是习惯,而习惯依其定义即是“久远无可考”,其延续性本身就是它具有权威的原因。习惯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其所倚者乃是“继承”这个概念:由于“继承”,我们不但接收了祖先的财产,更及于其生活方式——即是自由与权利。关于此点,波考克特别提醒我们注意18世纪的习惯法思想家柏克(EdmundBur-ke)所作的解说。柏克在回顾17世纪的英国政治史时指出,英吉利民族有一古老做法,就是一贯地声言他们是拥有诸项自由权的民族:
……从大宪章至权利宣言以来,我们的宪法之一贯立场是声言与主张吾人之自由权系继承自祖先而来,且将传之子孙;它是一种特属于这个国度内人民的一项财产,不须依附任何其他先决或普遍原则而成立。经由此方式,我们的宪法得以在包含许多歧异部分的同时维持整体的完整性。我们有世袭的王位、世袭的贵族、一个下议院以及从绵延久远的祖先手中继承若干特许权及自由权的一群人民。
显然柏克要提醒英国人民,诉诸历史而寻找各种权利,是一个祖先所传而吾人所承之法,而其亦将由吾人传诸后世;自由权为大英王国内人民所拥有之天然财产,并无须借助其他理论或某种更原初的权利使其成立。这样的一种诉诸远古以来的传统、习惯及世代继承的观念,波考克称之为“习惯法心态”(common-lawmind),而它的*著名代表者就是柯克爵士(SirEdwardCoke)如果说习惯法思想是一种迷思,那柯克就是一个伟大的——虽非唯一的——迷思制造者。
但为什么习惯法思想是一种迷思呢?难道他所指称的并不合于历史的事实?要解决这个疑难的人必须面临英国法律及制度史的问题,而事实上,也等于走进英国古史的领域。
……
陈思贤,01959年生于台北县板桥。政治学家,师从剑桥史家“三剑客”之一的波考克。台湾人学毕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教授两方政治思想史及当代政治哲学。
1946-1950-决战锦州-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本书特色 著名军旅作家张正隆战争经典作品全新演绎第四野战军斗进行曲1946-1950-决战锦州-国共生死决战全...
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 目录 总序导言**章 清代中国的经济与财政制度经济结构国库收入的来源财政组织各级政府的财政关系第二章 田赋管理土地登记田赋的...
无知与自由之间——《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序by 刘军宁政治事务的本质是如何对待人。因此,任何政治理论和学说都有意或无意地以关于人之本质特征的假设为出发点。有的理论...
帝国的终结-从大历史的角度解读美国霸权兴衰的历程 本书特色 书中的一切令人信服,并且向我们发出及时的警告。——华盛顿邮报作者勇敢地接受了“大历史”的挑战,并且像...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中文版)》内容简介:本书内容新颖而活泼,与其他后殖民主义的简介:大为不同。作者不是在谈抽象的理论,而
本书对中国古代军戎服饰进行了历史性的系统描述。迄今为止,它可以说是关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史的第一本学术专著。本书材料丰富,
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公共理性与协商民主的逻辑关联性出发,致力于建构契合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需要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发展协商民主有助...
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 本书特色 中国周边环绕着一条连续的“破碎地带”!美国为什么包围中国?一旦中国被肢解,中国庞大的人口将被美国当做炮灰,与俄罗斯同归...
永恒的光辉(苏区精神研究) 内容简介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苏区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英勇斗争的产物,体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广大红军...
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元首 本书特色 15桩轰动天下的元首行刺案,15个惊心动魄的谋杀故事。旨尼迪、萨达特、拉宾、朴正熙、英·甘地母子、贝·布托……这些曾各国政...
沉默的军号 本书特色 《沉默的军号》是朱法元的一部军旅题材的散文集。《沉默的军号》所记述的近40篇文章,若串联起来,正是我军改革发展*迅猛、*风起云涌的一个历程...
点亮民族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 本书特色 该书针对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关键词,深入浅出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
传统与变迁-康雍乾之清廷与藩邦属国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传统与变迁:康雍乾之清廷与藩部属国关系研究》由巴蜀书社出版。传统与变迁-康雍乾之清廷与藩邦属国关系研究 ...
世界各国军队标志图典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收入157个国家军队及国际军事组织的的军队标志及相关知识精华,配有8000多幅精美图...
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身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 “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及其理论创新”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
本书是以徽章、制服为主题的《号角》系列读物第四册,内容以向中国收藏者传递国际军品收藏文化资讯,并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制服徽章
“二战”三巨头:欧洲战场纪实 本书特色 此书用文学的手法全面地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全过程,刻画了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等历史巨头的形象。主要描写了法兰...
《走向TensorFlow 2.0》内容简介:《走向TensorFlow2.0:深度学习应用编程快速入门》是TensorFlow2.0编程实践的入门类书籍,目的...
印度社会治理研究 内容简介 印度作为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大国,加强对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印度社会治理丛书...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1 本书特色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1)》是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