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曾是近代世界史中的耀眼明星:它以英伦三岛为基地所成就之影响力令人啧啧称奇。若追究原因,则在十七、十八世纪时帝国内所发生的三次政治革命实为此霸业之根本基础。本书探索在当时所浮现的政治思想与这三次政治革命间的密切复杂关系。古宪法思想(或习惯法思想)、古典共和思想及自然权利思想从十七世纪起陆续涌现於英吉利民族之政治语言中,协助他们对自身的历史及从事政治的方式或意义作出深刻的反省,英国人把法国人与德国人抛在後面,取得了近代初期西方政治思想舞台上之擅长地位。
作者简介
本书探索在十七、十八世纪时英帝国当时所浮现的政治思想与这三次政治革命间的密切复杂关系。古宪法思想(或习惯法思想)、古典共和思想及自然权利思想从十七世纪起陆续涌现於英吉利民族之政治语言中,协助他们对自身的历史及从事政治的方式或意义作出深刻的反省,英国人把法国人与德国人抛在後面,取得了近代初期西方政治思想舞台上之擅长地位。
第二部分斯图亚特中期至汉诺威初期
第二章古老习惯与古宪法政治理论
波考克(J.G.A.Pocock)在1957年出版的《古宪法与封建律》替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主题:也就是,习惯法(commonlaw)思想成为介入斯图亚特王朝历史变迁的一支政治语言。我们且来看看他在别处对古宪法说与习惯法所下的精要定义:
古宪法说的基本架构约莫成形于1600年。它乃习惯法法学家之作,而深受有关英国习惯法之种种假定的影响——此等假定乃深植于每一习惯法学者之心。根据此等假定,英国之所有法律均可称为习惯法;其次,习惯法乃为共同之习俗,此习俗源自民间而经由法庭所宣告、解释及施用;再次,所有习俗顾名思义而知其久远无可考(immemorial),因而若宣告任何法律之成立即如同宣告其内容乃为久远无可考之习惯。
而生之历史解释将植基于过去的记录、原则与判断——而非编年史上之某些记载——并且于每一关键处均包含法律乃久远无可考此一假定与前提。于此,可得一结论,即是整部英国法典及“宪法”(此指权力之分配,与宣告及施用法律之原则)均系开始于英国史上若干无法确知之时,而自有历史记录以前之某些时刻即已存在。由是而来之法律史读之乃似一系列有关法律无可溯源论之宣告。亦由是产生若干极精致之迷思,此等迷思主要由17世纪以降之英国人所倡设,且互相结合而*后形成所谓对古宪法之崇拜。
既然英国习惯法的来源出于其民族古老的传统(traditions)、习俗(customs)与惯例(usages),而这些沿传久远的习惯或做法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就自然成为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当这些规范经过习惯法法庭的宣告或判例的过程后就成了习惯法。它属于一种不成文法(jusnonscriptum),不是在某一时由某一人或某一群人所制定;它的本质是习惯,而习惯依其定义即是“久远无可考”,其延续性本身就是它具有权威的原因。习惯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其所倚者乃是“继承”这个概念:由于“继承”,我们不但接收了祖先的财产,更及于其生活方式——即是自由与权利。关于此点,波考克特别提醒我们注意18世纪的习惯法思想家柏克(EdmundBur-ke)所作的解说。柏克在回顾17世纪的英国政治史时指出,英吉利民族有一古老做法,就是一贯地声言他们是拥有诸项自由权的民族:
……从大宪章至权利宣言以来,我们的宪法之一贯立场是声言与主张吾人之自由权系继承自祖先而来,且将传之子孙;它是一种特属于这个国度内人民的一项财产,不须依附任何其他先决或普遍原则而成立。经由此方式,我们的宪法得以在包含许多歧异部分的同时维持整体的完整性。我们有世袭的王位、世袭的贵族、一个下议院以及从绵延久远的祖先手中继承若干特许权及自由权的一群人民。
显然柏克要提醒英国人民,诉诸历史而寻找各种权利,是一个祖先所传而吾人所承之法,而其亦将由吾人传诸后世;自由权为大英王国内人民所拥有之天然财产,并无须借助其他理论或某种更原初的权利使其成立。这样的一种诉诸远古以来的传统、习惯及世代继承的观念,波考克称之为“习惯法心态”(common-lawmind),而它的*著名代表者就是柯克爵士(SirEdwardCoke)如果说习惯法思想是一种迷思,那柯克就是一个伟大的——虽非唯一的——迷思制造者。
但为什么习惯法思想是一种迷思呢?难道他所指称的并不合于历史的事实?要解决这个疑难的人必须面临英国法律及制度史的问题,而事实上,也等于走进英国古史的领域。
……
陈思贤,01959年生于台北县板桥。政治学家,师从剑桥史家“三剑客”之一的波考克。台湾人学毕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教授两方政治思想史及当代政治哲学。
君主论-对政治斗争技巧最诚实的报告 本书特色 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名著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比较少...
北宋经略河湟吐番民族政策研究 本书特色 《北宋经略河湟吐蕃民族政策研究》编著者杨文。《北宋经略河湟吐蕃民族政策研究》从多学科的视角,探讨北宋经略河湟区域的民族政...
浩瀚大洋是赌场-细说日本海军史-中-[全本] 本书特色 1、本书作者俞天任,20世纪90年代到日本至今的近二十年间,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有深入的研究...
中国宦官制度史 内容简介 在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专题史著作是专门性强而主题面广的一类学术研究专著。这类著作,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领...
作品目录一、军事知识二、农业知识三、农村副业四、小型农业机械五、土木建筑六、家用电器七、家用机械八、摄影入门九、篆刻十、
《毒品史》内容简介:本书从2014年9月发生的震惊全球的43名学生被集体屠杀事件切入,揭开了一个世纪时间里形成的墨西哥毒品帝国的一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英文版平装) 本书特色 中共十八大以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分裂的美国》内容简介:人文主义曾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整合了西方社会,但自20世纪60年代起,身份认同政治开始崛起,对人文主义发
海权.革命与现代的诞生 本书特色 西洋古典学研究 海国图志系列 第七辑以古典文本入手,探讨当下议题。以史观今,以外观内。海权.革命与现代的诞生 内容简介 “海国...
《纽约时报》:“对海湾战争最震撼人心的记述!”堪比《现代启示录》、《野战排》等越战经典。当代最重要的战争纪实:创造连续三
理查德·S.卡茨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教授。他著有或编有多部学术著作,也是欧洲政治研究杂志的主编之一。威廉·克罗蒂是美国东北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他的教学和研究兴...
视觉二战影像志丛书1-第三帝国覆亡记 镜头里的二战西部战场 本书特色 整个二战时期的德国,完全可以用“世界上变革的*强推动力不是统治群众的科学认识,而是赋予群众...
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全四册) 本书特色 毛泽东博览群书,辩证地汲取书中精粹,将书本知识灵活应用于治国实践中,成就了新中国的伟业。毛泽东研究专家陈晋及其团队,集...
国会与美国外交政策 内容简介 “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一共收集了46篇论文,反映了当前国内美国经济与中美经济关系研究的*新成果。同时...
东北亚研究论丛:五 本书特色 姜维东编写的《东北亚研究论丛(5)》为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畛域的论文集,涵盖了中国东北史、中朝关系史、中日关系史、中俄关系史、东北亚...
戚继光兵法 内容简介 戚继光在繁忙的军旅生涯中,仍笔耕不止。其丰厚的著述,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公就军事论著而言,就有十八卷和十四卷本《纪效新书》、《...
《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内容简介:《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汇集了1998年至2015年《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栏目四代彼
2006-理论热点面对面-通俗理论读物之四 内容简介 “民工潮”与“民工荒”的背后——如何正确看待农民工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每年春节前后,在中国大...
《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内容简介:初为人母、初为人父的你,在育儿路上一定有一些烦恼,是不是今天又冲孩子发脾气了?“不许乱
1986.4-1987.1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 本书特色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套装上中下册)》收入了从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