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的三次自律运动期为框架,在描述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的流变过程,探讨象征诗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台湾现代诗派、朦胧诗派、后朦胧诗派、90年代的个人化诗歌、70后诗歌以及女性主义诗歌之间的承续与变异、每个时段不同特质的基础上,重点揭示各流派之伺共融互补、错综复杂的关系,总结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的内在律动模式和流变规律,探讨其与20世纪历史、中外诗歌艺术传统的复杂关联,发现并把握中国先锋诗学的重要问题,*终建立了20世纪中国先锋诗学体系。
**章新诗史上的一支异军:20世纪20年代的“象征诗派”
第三节出入于“象征的森林”:象征诗派的艺术趋向
象征诗派的抒情分子似乎缺少思想家的辨识力、深刻与胸怀,更多具备的是敏感、直觉与细腻。他们以诗人艺术家而远非哲人思想家身份拍摄的零碎情思底片,为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心灵等某些影像建立了一份朦胧而清晰的永久性档案,仅凭这点便已功不可没。但它还不是象征诗派的看家本领,因为这种情思意向在当时难说为独家专利,它在新月诗派和其他一些诗人那里都有种似曾相识感。与意向的积极探索比较,象征诗派的实绩更体现在传达意向的形式探索,一片迷濛幽微艺术世界的艰难营构上。正是这种探索,才使象征诗派被推向了诗坛艺术前沿,步入了卓然不群的福地。
朱自清在俯瞰20世纪20年代诗坛时,曾做过如下判断:新诗诞生以来的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一派比一派强,新诗是在进步着的”,这段主要源于艺术方面的感慨,为后人以历史主义原则评说象征主义者提供了一把必要的尺度。自由诗派切近人生真相却空洞直白;格律诗派虽补足了自由诗派的缺憾却又因“戴着脚镣跳舞”误入形式桎梏;象征诗派则企图将中西文学“两家所有、试为沟通”,借外国象征诗形式浇铸自己之块垒,以充满暗示效应的朦胧美感、官感的奇思交错与艺术形式的自足性的高扬,独辟路径,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任何的理论概括都是灰色而片面的,它无法穷尽现象的纷纭,并且常常以牺牲个体的特点为代价。象征诗人们因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影响渠道、性情修养诸方面的差异,创作格局可谓姚黄魏紫、色调各异;但从宏观视角整体透视仍可看出其艺术趋向的一致性。当然需要声明,对象征诗派的艺术把握的各点并非对每一个诗人都完全适合。
暗示效应:以象征为底座的朦胧堂奥
当我们面对象征诗派构筑的一群群情思建筑物时,实际上面对的是20世纪20年代整个中国的文化与心灵,因为它们都充满了象征意蕴与暗示氛围。尽管其中一些意象隶属个人化心智与经验结晶,但也积淀着浓厚的集体无意识源。波德莱尔称诗是“富于启发的巫术”,魏尔仑说诗应像“面纱后面美丽的双眼”,马拉美批评
巴那斯派时更直接地表明“直接称呼事物名称就已经消失了四分之三的诗歌快感”。发掘其本质即象征主义主张不直接表现情感,而应重隐喻暗示,使诗玄妙神秘乃至深不可测。受其启迪影响,象征诗派这群非闭合式的艺术营造者们走得更远。他们干脆挑明诗要有“朦胧之美”、“诗之需要image(形象、象征)犹人身之需要血液”;“诗是要暗示的,诗是*忌说明的”,“诗是不象化学的H2+O=H2O那样明白的,诗越不明白越好”,“诗要有大的暗示能”;“诗,要作者不要为作而作,需要为感觉而作”,这显然已有“跟着感觉走”的意味。种种直觉式的非理性陈述,不外乎指诗要含蓄蕴藉,要重多义性、飘忽性、暗示性和隐喻功能。在这种诗歌观念与内敛化情态结构的统摄下,李金发等象征诗人们纷纷炮制具备暗示效应的艺术结构,具体说它得力于两方面的积极探索。
……
罗振亚(1963-),黑龙江讷河人,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天津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出版有《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等专著六种,主编《龙江特色作家研究》等丛书四套,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先后获黑龙江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青年一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及省市社科基金项目多种。
2013-散文卷-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 本书特色 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范宇、张跃梅、言玫丹、杨轩等近百位优秀作者,分别来自西北民族大学、山东农业大...
郁达夫讲中国绵绣河山/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郁达夫畅游祖国山川中留下脍炙人口的游记,以期带给人们深深的民族自豪感。郁达夫讲中国绵绣河山/大师讲堂学...
作者简介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为清末年间著名诗人、古文家。其诗多抒发维新失败后的愤激之情以及对家国、民生的忧患感
名诗珍藏系列--裴多菲诗歌精选 内容简介 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名诗《自由与爱情》在我国已家喻户晓。由于鲁迅先生早年介绍,裴多菲已是我国读者*熟悉和*爱戴...
叙述者说 本书特色 赵玫作为一直以女性视角进行创作的作家,《叙述者说》中所选散文皆为有关女性的话题。其间有对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这类历史人物的评点,有对张...
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 本书特色 《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内容丰富,书中主要收录了浪萍/一个农民的日记、洪钟/农村的红光、刘迹/处女战斗——五支队破枪上战场、狄平/二...
《海派长篇小说十论》内容简介:十里绮罗外滩烟,海派文化共潮生。评论家王春林以巨量文本作为积淀,聚焦当代六位海派作家的十部长
“2016年2月14日,我失恋了。我蜷缩在沙发上,抱着自己的膝盖,号啕大哭。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满脸憔悴,眼袋已经快要耷拉到平成白板的胸。我不能再这么过了。”★跟...
非典启示录 本书特色 不论古代的天花、鼠疫、霍乱,还是20世纪的西班牙流感、艾滋病,还没有哪一种传染病能够从源头追踪出*早的病毒从哪里来,又如何人传人,传到世界...
天下才子必读书-金圣叹全集 本书特色 《古文观止》的本来面目,第三才子书《史记》的珍贵样本,先秦著名史传文学名篇、汉晋唐宋古文名篇基本全部选录,尤其选录了《史记...
《网络空间环境概览》内容简介: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在不断改造环境。网络空间环境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另一个生存环境。随着计算
唯有悲伤不撒谎 本书特色 《唯有悲伤不撒谎》是韩国国民诗人高银的诗作精选集,完整收录了其五十年创作生涯中代表性的作品,共计66篇,是其诗作的首部中文版。诗集以创...
林徽因经典作品 本书特色 《林徽因经典作品》内容包括林徽因的散文、小说、诗歌等内容。《林徽因经典作品》主要收录了她的《惟其是脆嫩》、《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蛛...
《小说的现状与未来》内容简介: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教授格非主编,汇聚12位优秀青年作家(弋舟、张楚、阿乙、糖匪、默音、王威廉、
西方中古和文艺复兴文学 内容简介 《西方中古和文艺复兴文学(套装共2册)》介绍英国文学的开山之作——史诗《贝奥武甫》;史诗中的明珠《罗兰之歌》;古俄罗斯的英雄史...
沧桑集 本书特色 冯其庸创作的《沧桑集》中这些文章是对《曹雪芹家世新考》的补充,也包括一些专题性的深入探讨。《沧桑集》主要内容涉及曹雪芹考论,包括曹雪...
叶圣陶作品新编 本书特色 《叶圣陶作品新编》中选的短篇,均为圣陶先生的代表作。《这也是一个人?》,写一个类似祥林嫂的“伊”的命运,鲁迅先生谈及这个短篇时...
旧时事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挣扎还是静待结局:——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政权;南北朝纵横谈之刺龙;何时甘露偈——也谈“甘露之变”;偷安岁月;是枭雄还是恶棍——魏...
《1917年3月》内容简介:1917年3月5日,伍德罗·威尔逊在他的第二次就职演讲中宣布:“我们不再是一群乡巴佬了。”他在美国加入第一
吕碧城集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吕碧城集》 展现了近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