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甲编源远流长
一、二人转起源传说
关于二人转起源,民间艺人中有许多传说,虽然不一定可靠,但也可供我们研究二人转史参考。现选择几种记述如下:
(一)周庄王留下二人转
周庄王,名姬佗,东周第五代君主,在位十五年。艺人说是周庄王留下二人转,他收过青、梅、湖、兆(张青山、刘梅景、李湖本、王兆敬)四大门徒。解放前艺人收徒仪式上,供奉周庄王和四大门徒。祝词云:一块彩云空中来,二十八宿两边排,四大门徒全在位,我请恩师上莲台。
(二)周朝八大家留下二人转
春秋时代,周庄王有糜、秦、胡、赵、丁、范、高、祁等八家大臣。他们看庄王昏庸,有心改革朝政。奸臣参奏一本,说八大朝臣将要谋反。幸得八大朝臣都有汗马功劳,庄王没杀他们,只是削职为民。这八大朝臣各家创造一种艺术形式,有莲花落、数来宝、沙拉机、渔鼓、什不闲儿、竹板书、道情和霸王鞭等,利用这些形式进行反对朝廷暴政的宣传,后人认为二人转是这八大家留传下来的(按:这里所说的八种艺术,产生于不同的朝代,不过都与二人转有关)。
(三)孟尝君留下二人转
有人说,二人转是孟尝君留下来的。*初留下的莲花落,而后发展为对口唱,彩扮演出。后辈艺人为了纪念祖师,早起不许说“做梦”,只能说“观景”或说“逛亮子”。不许说“梦”的意思是指孟尝君言,是对祖师的不恭敬。
……
联瑛,笔名王英、曲平、肖雨田等。原籍吉林省海龙县,1933年生于吉林省辉南县样子哨村。他自幼爱好民间艺术,少年时代就自编自演过一些戏剧、曲艺作品。中学时代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和曲艺作品。1953年8月,耿英到原辽东通俗出版社担任见习编辑。1954年8月,调到辽宁人民出版社,任专职曲艺编辑。
《何为杰作》内容简介:每当我们对人类感到绝望时,只要想到那些艺术杰作,韦兹莱修道院或沙特尔大教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或提
中国戏曲概论 本书特色 《中国戏曲概论》:乐府亡而词兴,诃亡而曲作,大率假仙佛里巷任侠及男女之词,以舒其磊落不平之气。宋人大曲,为内廷赓歌飚拜之言,不足见民风之...
“电影是什么?”当巴赞的这个提问进入视觉文化研究领域时,它首先关注的是生产电影关注电影的机器(包括放映机、银幕、影院等)
《倦倚碧罗裙:明清女性词选》内容简介:明清是女性文学蔚为繁兴的时期,而女性词人的创作在主题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也取得了不俗
本書循中國電影史基本的脈絡,以性別表述為主軸,探討電影中的文化政治與批判性議題。書中的論述嘗試直面並觸摸後冷戰時代紛紜繁
电影是一种妥协,艺术和商业要五五开。罗杰·科曼好莱坞独立电影圣经B级片之王、第82届奥斯卡终生成就奖得主罗杰·科曼口述自传谁
曹全碑-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0五 本书特色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由王敞等人镌立。明万历初年出土于陕西郃阳县旧城,现...
《留住手艺2》内容简介:为着更加富裕、便利的生活,我们每天奔波劳碌。然而从某天起,街边作坊里敲敲打打的声音止息了,接下来,蜻
服装立体裁剪-(第2版) 本书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科):服装立体裁剪(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修改,增加了实操内容。全面解...
维多利亚时代-艺术为证 内容简介 《艺术为证系列丛书》包括:《都铎王朝》《中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古代埃及...
《左传》内容简介: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
赵之谦篆刻集粹-中国篆刻集粹系列 本书特色 趟之谦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杰出艺术家,书画篆刻皆一流。他立足于汉印、六朝印,又努力熔铸徽、浙二宗,并在他“崇拙”美学思想...
山川花鸟的情韵 本书特色 美不在物本身,而在观者赋予事物美的价值。让我们了解事物,学会欣赏,丰富心灵,体会快乐。自然之美需要发现美的眼睛。本书将指导您培养出发现...
世界现代设计史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新世纪出版社出版★ 本书属于“王受之设计丛书”之一★ 在国内关于世界设计史的教学和研究中,本书一直是被普遍采用的重要参...
高名潞,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及建筑史系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Inside Ou...
清.伊秉绶墨迹选 本书特色伊秉绶喜绘画、善治印,亦有诗集传世。工书法,擅诸体,尤精隶书。其书风恬淡浑朴、静穆高古,与当时流行的馆阁体拉开了距离,开清代崇碑书风之...
敦煌石窟保护与建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退休之后写的文章,是他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主要介绍了莫高窟壁画保护的若干问题、榆林窟的病害及保护、莫高窟石窟加固工程的回顾...
观念的艺术表达 本书特色观念表达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表征。王文新*的《观念的艺术表达》立足于艺术发展史,以社会学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案例分析为方法,梳...
十七帖放大精选 内容简介 ig">“历代碑帖放大系列”以初学书法常用碑帖为蓝本,精选其中典型字例,按笔画、部首、结体或同字异形等归类整理,并辅以字例放大、碑版翻...
现代陶艺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陶艺专著,介绍中国民间民窑与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现代陶艺分类及风格流派,并对现代陶艺的前景进行展望,介绍了国外陶艺作品。对我国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