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英雄纪念志
收藏国难国耻史的中国大型民间博物馆
为中国收藏国难国耻吹响中华民族英雄纪念的集结号
《国人到此 低头致敬》一书
再掀国耻国难纪念潮
一个民间博物馆的理想,一本全新概念的馆书
连战马英九陈香梅周梅森矶崎新张永和 王石余秋雨敬一丹崔永元陈鲁湘等各界名人联袂推荐之中国民间**博物馆
中国抗战14年究竟有多少人被俘?谁都没有对此进行过统计!在苏联卫国战争的四年间,战俘高达575万人,那么腹背受敌的中国战场呢?
战俘——曾经被认为是人生不光彩经历的代名词,但在那样特殊的战争环境下,生命无疑弥足珍贵!
7月7日,中国全面抗战爆发71周年!中国人的国耻日。由中国成都建川博物馆推出,师永刚、刘琼雄编著、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国人到此低头致敬》一书在由上百名国民党与共产党抗战将士组成的抗战壮士广场上首发!
历史在这一瞬屏住呼吸。虽然,我们曾无数次参观过同题材博物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到重庆博物馆大后方研究中心……每一位同胞的死亡都令我们心碎,但在抗战胜利63年后,我们可以正视慰安妇,却仍没有开始关注那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如果说这样一座博物馆、这样一本书的意义,这无疑是其中的一部分,并由此我们开始了对整部著作的认识之旅。
建川博物馆是樊建川先生创建的中国*大的民营博物聚落,他以抗战、文革为主题。樊先生集毕生收集,在此展出了200余万件藏品。《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就是对此馆的一次巡礼。建川博物馆是收藏国难国耻的中国唯一民间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英雄的纪念志。创始人樊建川先生耗时二十年,收集了两万多件文物,在川西安仁镇上,建立起了庞大而震人心魄的博物馆聚落。本书除了图文并茂的全方位介绍了建川博物馆的每个分馆与其令人动容的展品,更讲述了那些建筑与文物背后的故事。樊建川也特别增设了这则关于寻找幸存的抗战老兵的长期启事。“也许就在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就又有一位老兵已经走向凋零。”作为一本对博物馆介绍的馆书而言,这本书的主题及设计形式均富有挑战,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对于博物馆的表述方式,使本书有着一种史诗式的全景描述,也有着某种独特的精神。
编后纪
建川有某种神圣担当。
此人天生放肆,自负于世。负责建筑二十世纪中国这段*惨烈*阳刚*国家*民族*史诗之博物馆。负责告知世人铁血战争男人绝地后生拔宝剑铸骊歌之豪壮中国血性。负责在商贾钱帛中行走之隐性刚烈隐藏俗世之艰试成真正大事。负责将自己的名字与国家留在历史的某一地段,某一时间,某一时空,某一世,某一点。
此为神圣。
建川晋人川性。兵士气。流气。勇气,猛气。鲁气、漭气。文士执宝剑之象杂陈。与人相交,速成好友,被其染者不计其数。被其事感动而泣者不计其数。多少胆雄之男儿之女儿,被其所作所为,被其展放于川的雄性之理想所染。凡见其者,必为所感,必为所叹。
拿酒来,拿诗来,拿命运来,拿世界来,拿笔来,此为所见之形也。
胆豪之气与时代之气运杂陈于其身,命运之艰与身世之奇运命于其身,不顾不管,顾头不顾尾……,先作,后想,再作,不想,作了,拒绝想……故事成。
笔者二人数入川,感其形,叹其勇,遂有此书。
此书为建川本人与其所筑馆之传。这个馆身上遍布建川之气质。此馆的模样与灵魂与其经历仿。他的经历与出身注定了这个聚落的兵士气,勇气,男人气。这个馆天生就是给男人看的。这个聚落里有着太多的雄性激素与民族耻勇。
中国人应当至此一躬。
此为“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处。
此为本书书名由来。八个字,别无所想。
此书所成数月,数次赴馆。屡次受教,屡次悲叹,屡次有跃起感。此书录入大量建川本人话,植入大批时景图片。建川机关枪点射般的短句,有着独特的心志之气。故原话照录,比再撰已动人许多。所以这也是一本建川关于历史,关于国家,关于国耻,关于国难,关于自己,关于人生之思之考。
我们试图提醒急行军般要遗忘历史的中国人:
回头看看身后
回头看看国难,
回头看看国耻。
回头看看历史,在哪一个地方,写着你的怯弱,哪个地方,留着你屈辱的名字。
此逢百年难遇之大变局中之中华,以此书来提醒国人:
有一个地方保存着中国曾经的心灵史。
有一个地方,保存着中国人的骨气。
此为编辑本书之真切心。
北京晚报:(这本书)将建筑与馆藏一起说,封面白纸黑字,庄重且酷:国人到此,低头致敬。新书选了“七七事变”71周年前夕在壮士林前首发,烈日下还站着四位幸存的抗日战俘,此情此景,只能用两个字概括:震撼。
南方都市报:建川博物馆是樊建川先生创建、中国唯一收藏国难国耻的民间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英雄的纪念志。此馆以抗战、“文革”为主题,展出了200余万件藏品。《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就是对此馆的一次巡礼。
新京报:本书除了图文并茂地全方位介绍了建川博物馆的每个分馆与其令人动容的展品,更讲述了那些建筑与文物背后的故事,其中就有容纳了上千名抗战老兵手印的纪念广场,在那里,扑面而来的重重叠叠的老兵之手,无声地凝集成一种慑人心魄的中华力量。
华西都市报:五位老人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不屈战俘馆。一张张历史照片和文物勾起了他们对战俘生活的痛苦回忆,他们的眼角湿润了。樊建川感慨地告诉记者:“战俘访问战俘纪念馆,在人类战争历史上是一件奇闻。”
文汇报:(建川博物馆的一个分馆)收集了上千名抗战老兵手印的纪念广场,在那里,扑面而来的重重叠叠的老兵之手,无声地凝集成一种慑人心魄的中华力量。
新浪网:“也许就在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就又有一位老兵已经走向凋零。”樊建川这样写道,“有一天,他们的身体离开,但他们的右手手印在透明的玻璃上与日月同光。”
科学时报:《国人到此,低头致敬》记述了一个人如何以私人之力建立起他对国家的苦难和耻辱、愤怒和悲伤的“纪念碑”;然而更重要的是它以笨拙而固执的姿势在提醒国人,对中华民族英雄,你必须低下头向他们表示敬意。
师永刚,曾从军十五载,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研究《读者》杂志的《解密读者》、研究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先生》与美国《时代》周刊的传记《中国时代》等。现为南京大学等数所大学客座教授。
《数点梅花陪伴心:养育孩子如何去“娇贵化”》内容简介:本书为上海家长学校“智慧父母成长手册”之一,丛书关注父母的成长启迪和
《胡适杂忆》内容简介:本书是唐德刚以自己的回忆和胡适日记的记录为材料,对胡适一生中的众多问题写出的回忆性文字。此外,还对胡
大国的崛起 内容简介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
三国地图 本书特色 《一张图读懂系列·三国地图》是名著助读工具书,用地图、图表、示意图等形式解读三国。适合于爱好三国、爱好历史的读者,老少适宜。根...
清朝全史 本书特色 郑永安编著的《清朝全史》为你讲述清朝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一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
中晚唐五代科举与社会变迁 本书特色 《中晚唐五代科举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时段为中晚唐五代,正处在唐宋变革的关键时期,许多重要制度、社会风气的变革都发端于此。《中晚...
日下遗珍-北京旧城四合院建筑文物研究 本书特色 1995-2001年间,作者靠着一架自行车,一台照相机,一腔执着热情和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跑遍北京城,赶在北京旧城...
《意志力陷阱》内容简介:想改变人生现状,光靠意志力是不够的。知名内容平台Medium.com作者、企业组织心理学博士本杰明·哈迪认为
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当事人、曾任第二共和国外交部长的身分回忆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后一系列重大事件,并对当时一些重要的政界人士发表评...
爱德华·卡尔是当代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大师,《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是卡尔的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卡
天桥丛谈 本书特色 本书是民国天桥的开山扛鼎之作,作者以北京之天桥为背景平台,叙述了明清六百多年来天桥的历史变迁及学者、诗人眼中的天桥;以美妙的笔触描摹了天桥初...
细说宋代十八朝(上下册) 内容简介 宋朝是一个宽容的朝代。这一朝代国家版图并不算大,帝权也不强,但百姓生活富足,政治上较开明,是历史上少有的没有人因言获罪的年代...
忽必烈的挑战 本书特色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猝死在征服南宋的前线,皇弟忽必烈突然有了争夺大汗位的机会与威胁。忽必烈面临着什么挑战?忽必烈不只要击败竞争者登上...
《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内容简介:本书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亨利希·库诺的代表作,是在马克思的思想
本书为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梁启超研究班的共同研究成果。诸文以研究梁启超在政变后流亡日本14年间接受西方及日本学术文化为出发
《中国经济2017》内容简介:中国经济陷入“冰火两重天”,让人如坠云雾,其复杂性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抄合围”的综合结果,是
林·亨特(LynnHunt),美国史丹佛大学博士。曾追随查尔斯·提利(CharlesTilly)从事历史社会学研究。她所到之处皆成为新文化史的重
朱怀镜调任荆都市梅次地委副书记,开始了新的仕途生涯和人生故事。社会转型期的梅次,充满着生机和躁动,前所未闻的人与事、情与
《从零到百亿:如何打造超级单品》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有趣的小书。一个叫高帅的董事长,带领一家叫仙鹤奶粉的公司,在从零到百亿的
总统并非皇帝 本书特色 民国人对民国大小事情的现场报道(新闻)与现场评论(时评),堪称民间版“民国实录”。这些还未来得及被加工成史著、制作成文学的实录,或许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