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英雄纪念志
收藏国难国耻史的中国大型民间博物馆
为中国收藏国难国耻吹响中华民族英雄纪念的集结号
《国人到此 低头致敬》一书
再掀国耻国难纪念潮
一个民间博物馆的理想,一本全新概念的馆书
连战马英九陈香梅周梅森矶崎新张永和 王石余秋雨敬一丹崔永元陈鲁湘等各界名人联袂推荐之中国民间**博物馆
中国抗战14年究竟有多少人被俘?谁都没有对此进行过统计!在苏联卫国战争的四年间,战俘高达575万人,那么腹背受敌的中国战场呢?
战俘——曾经被认为是人生不光彩经历的代名词,但在那样特殊的战争环境下,生命无疑弥足珍贵!
7月7日,中国全面抗战爆发71周年!中国人的国耻日。由中国成都建川博物馆推出,师永刚、刘琼雄编著、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国人到此低头致敬》一书在由上百名国民党与共产党抗战将士组成的抗战壮士广场上首发!
历史在这一瞬屏住呼吸。虽然,我们曾无数次参观过同题材博物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到重庆博物馆大后方研究中心……每一位同胞的死亡都令我们心碎,但在抗战胜利63年后,我们可以正视慰安妇,却仍没有开始关注那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如果说这样一座博物馆、这样一本书的意义,这无疑是其中的一部分,并由此我们开始了对整部著作的认识之旅。
建川博物馆是樊建川先生创建的中国*大的民营博物聚落,他以抗战、文革为主题。樊先生集毕生收集,在此展出了200余万件藏品。《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就是对此馆的一次巡礼。建川博物馆是收藏国难国耻的中国唯一民间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英雄的纪念志。创始人樊建川先生耗时二十年,收集了两万多件文物,在川西安仁镇上,建立起了庞大而震人心魄的博物馆聚落。本书除了图文并茂的全方位介绍了建川博物馆的每个分馆与其令人动容的展品,更讲述了那些建筑与文物背后的故事。樊建川也特别增设了这则关于寻找幸存的抗战老兵的长期启事。“也许就在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就又有一位老兵已经走向凋零。”作为一本对博物馆介绍的馆书而言,这本书的主题及设计形式均富有挑战,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对于博物馆的表述方式,使本书有着一种史诗式的全景描述,也有着某种独特的精神。
编后纪
建川有某种神圣担当。
此人天生放肆,自负于世。负责建筑二十世纪中国这段*惨烈*阳刚*国家*民族*史诗之博物馆。负责告知世人铁血战争男人绝地后生拔宝剑铸骊歌之豪壮中国血性。负责在商贾钱帛中行走之隐性刚烈隐藏俗世之艰试成真正大事。负责将自己的名字与国家留在历史的某一地段,某一时间,某一时空,某一世,某一点。
此为神圣。
建川晋人川性。兵士气。流气。勇气,猛气。鲁气、漭气。文士执宝剑之象杂陈。与人相交,速成好友,被其染者不计其数。被其事感动而泣者不计其数。多少胆雄之男儿之女儿,被其所作所为,被其展放于川的雄性之理想所染。凡见其者,必为所感,必为所叹。
拿酒来,拿诗来,拿命运来,拿世界来,拿笔来,此为所见之形也。
胆豪之气与时代之气运杂陈于其身,命运之艰与身世之奇运命于其身,不顾不管,顾头不顾尾……,先作,后想,再作,不想,作了,拒绝想……故事成。
笔者二人数入川,感其形,叹其勇,遂有此书。
此书为建川本人与其所筑馆之传。这个馆身上遍布建川之气质。此馆的模样与灵魂与其经历仿。他的经历与出身注定了这个聚落的兵士气,勇气,男人气。这个馆天生就是给男人看的。这个聚落里有着太多的雄性激素与民族耻勇。
中国人应当至此一躬。
此为“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处。
此为本书书名由来。八个字,别无所想。
此书所成数月,数次赴馆。屡次受教,屡次悲叹,屡次有跃起感。此书录入大量建川本人话,植入大批时景图片。建川机关枪点射般的短句,有着独特的心志之气。故原话照录,比再撰已动人许多。所以这也是一本建川关于历史,关于国家,关于国耻,关于国难,关于自己,关于人生之思之考。
我们试图提醒急行军般要遗忘历史的中国人:
回头看看身后
回头看看国难,
回头看看国耻。
回头看看历史,在哪一个地方,写着你的怯弱,哪个地方,留着你屈辱的名字。
此逢百年难遇之大变局中之中华,以此书来提醒国人:
有一个地方保存着中国曾经的心灵史。
有一个地方,保存着中国人的骨气。
此为编辑本书之真切心。
北京晚报:(这本书)将建筑与馆藏一起说,封面白纸黑字,庄重且酷:国人到此,低头致敬。新书选了“七七事变”71周年前夕在壮士林前首发,烈日下还站着四位幸存的抗日战俘,此情此景,只能用两个字概括:震撼。
南方都市报:建川博物馆是樊建川先生创建、中国唯一收藏国难国耻的民间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英雄的纪念志。此馆以抗战、“文革”为主题,展出了200余万件藏品。《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就是对此馆的一次巡礼。
新京报:本书除了图文并茂地全方位介绍了建川博物馆的每个分馆与其令人动容的展品,更讲述了那些建筑与文物背后的故事,其中就有容纳了上千名抗战老兵手印的纪念广场,在那里,扑面而来的重重叠叠的老兵之手,无声地凝集成一种慑人心魄的中华力量。
华西都市报:五位老人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不屈战俘馆。一张张历史照片和文物勾起了他们对战俘生活的痛苦回忆,他们的眼角湿润了。樊建川感慨地告诉记者:“战俘访问战俘纪念馆,在人类战争历史上是一件奇闻。”
文汇报:(建川博物馆的一个分馆)收集了上千名抗战老兵手印的纪念广场,在那里,扑面而来的重重叠叠的老兵之手,无声地凝集成一种慑人心魄的中华力量。
新浪网:“也许就在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就又有一位老兵已经走向凋零。”樊建川这样写道,“有一天,他们的身体离开,但他们的右手手印在透明的玻璃上与日月同光。”
科学时报:《国人到此,低头致敬》记述了一个人如何以私人之力建立起他对国家的苦难和耻辱、愤怒和悲伤的“纪念碑”;然而更重要的是它以笨拙而固执的姿势在提醒国人,对中华民族英雄,你必须低下头向他们表示敬意。
师永刚,曾从军十五载,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研究《读者》杂志的《解密读者》、研究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先生》与美国《时代》周刊的传记《中国时代》等。现为南京大学等数所大学客座教授。
《2023中国大学排名》内容简介:《2023中国大学排名》由全球知名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2023软科
清人社会生活 本书特色 在本书中将把清代社会史分为五个方面来说明:(一)社会群体和社会结构;(二)生活方式及其演变;(三)人口社会;(四)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五...
在当今世界,研究政治制度尤其是民主的政治制度,达尔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在第一章里,达尔开宗明义,将公开争
《词境浅说》内容简介:《词境浅说》是朴学泰斗俞樾之孙、红学大师俞平伯之父、近代诗词大家俞陛云的代表作。书中不仅从曲调、格律
济世安民李世民-漫说中国历史-26-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本册图书讲述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明镜魏征、文成公主等著名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此外,还分绍了一些...
《予神之光:针管笔黑白插画手绘实例教程》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以希腊神话为主题的针管笔画绘制教程。本书共5章,精选了25个神话传说
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册) 内容简介 孟森(1868-1937),字莼孙,笔名心史,号阳湖孑遗。江苏武进人。明清史学大师。早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嗣留学于日本东京...
森时彦,1947年生于日本奈良县,京都大学文学博士。1973年在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修毕硕士课程,翌年博士课程中退。1974年至
《中国老兵器说谜》内容简介:《中国老兵器说谜》内容简介::五十年前,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到了春节,最希望得到的玩具,是一件
一代名臣曾国藩 本书特色 清朝后叶,政府饱受内忧外患的困扰,人民终日生活在战火纷飞之中。一个出身平凡的农家小子登上了时代的舞台。他升官快、保官稳,历尽宦海大小风...
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12章,主要内容包括:引论;西方对中国史学的认识;中国文化中的历史观念与史学的绵延发展;中国的史官记事制度与修史事业等方...
二千年间(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二千年间》是胡绳早年的作品。*初连载于《中学生》杂志,后结集,在大中学生间广泛流行,深受叶圣陶、吴晗、龚育之等赞赏。长时期以来...
励精图治-崩溃的帝国-2 本书特色 光绪十五年,慈禧太后“退居幕后”,光绪亲政。为了皇权的回归,他雄心万丈,力排众议,坚决支持对日作战,然而由于慈禧太后的从中作...
《最好朝南》内容简介:★让女性自己发声,讲述女性自己的故事 ★近100年后的中国当代女性对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回应 女性在
1894-1895-清日战争 本书特色1894年清日的战争,清朝用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战争”;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欧美命名“firstsino...
葛兆光,1950年生,复旦大学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禅思想史》
死亡大辞典 本书特色 《死亡大辞典》是一本全面而且引人入胜的书。火山、马车、嗜睡所导致的死亡是如此平常却又让人吃惊……这是一本经过充分研究、从历史的视角来观察死...
甲骨文小字典 本书特色 本书中收录了基础汉字三百余字,著录其在甲骨文中的诸多原形,对它们的源头进行构造分析、释义、例文解析。通过作者简洁明了的论述,读者可以直观...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册分别初版于1941、1942年,由延安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原始社会一直写到鸦片战争,着重叙述了中国...
《自说自画:李保田》内容简介:生猛的绘画、老道的文章 演员李保田,文字绘画作品,首次重磅出版 王安忆、北岛、姜文诚挚推荐 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