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险峰凸起,激流回旋,发生了多少次起伏跌宕的交锋?每次交锋背后,又有多少观念的碰撞和利益的博弈?马立诚身处30年交锋前沿,亲身见证、参与了众多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事件。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亲身经历的现场感、扣人心弦的情节、高屋建瓴的视野,使本书产生了巨大的阅读期待。本书直面30年来社会多方面的风风雨雨。它有如一幅行云流水的长卷,生动地描画出改革开放的进程。惊心动魄,振聋发聩,令人抚案叹息,掩卷深思。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交锋三十年
30年岁月噫呈嘻弹指一挥间大部分时段却都是海水碰火焰。1998《交锋》爆炸;1999《呼喊》风靡;2008《历史的拐点》长叹。万事开头难。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主流翻转过来,把改革开放推上主导地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次大争论从思想观念展开,波及面之广,超过后来的历次争论。第二次大争论的核心问题,是维护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的“天鹅之舞”。南方谈话开启的时代,比80年代的改革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因为它以市场经济体制再造了中国。从1995年春到1997年春先后问世四份万言书,向人们发出警告:私营经济正在造成严重危害。究竟应该怎样评价私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这就是第三次争论的主要内容。历史的进步绝非纯而又纯,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是触目惊心。怎么办?是继续推进改革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走回头路,倒退到普遍贫穷的时代“取消”这些问题?中国的改革错了吗?第四次大争论就此展开……本书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比如五个1号文件出台的来龙去脉,比如江泽民为何下令删改《人民日报》社论,比如私营企业家能否入党的激烈争论,比如谁是四份万言书的幕后推手……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交锋三十年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记载了改革开放30年来,险峰凸起,激流回旋,发生了多少次起伏跌宕的交锋?每次交锋背后,又有多少观念的碰撞和利益的博弈?马立诚身处30年交锋前沿,亲身见证、参与了众多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事件。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亲身经历的现场感、扣人心弦的情节、高屋建瓴的视野,使《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产生了巨大的阅读期待。《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直面30年来社会多方面的风风雨雨。它有如一幅行云流水的长卷,生动地描画出改革开放的进程。惊心动魄,振聋发聩,令人抚案叹息,掩卷深思。
第一次大争论:“两个凡是”还是改革开放邓小平:中国上空的不死鸟1976年底,粉碎“四人帮”之后两个多月,北京还是大字报的天下。我骑车经过天安门广场,看到东观礼台的前墙上新贴出一条粗黑体字的大幅标语:“强烈要求恢复邓小平三副一正职务!”粉红色大字报纸上,沿着粗黑的大字边缘,淌下来一缕缕墨汁。这个印象至今还很清晰。标语上的“三副一正”,是指邓小平在“文革”中复出时,曾经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四个职务。1976年3月底4月初,天安门广场爆发了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民众运动。我当时也不顾禁令,经常来到天安门广场,融入到悲痛和愤怒的海洋之中。4月5日,运动被镇压,388人被捕。7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中共中央发布的决议,我在朋友家里和朋友一起收听了这个广播,播音员用“文革”中特有的那种响亮刺耳的高音阶声音说:“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和邓小平最近的表现,认为邓小平问题的性质已经变为对抗性的矛盾。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政治局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我和朋友们仿佛当头挨了一棍,久久地,谁也没有说话。随即,报刊上给邓小平扣上了“天安门事件总后台”的帽子,称邓小平是“邓纳吉”。紧接着,北京和各地奉命表态游行,拥护中共中央决议。各种媒介铺天盖地声讨和批判邓小平。一直等到毛泽东去世不久的10月6日,“四人帮”被逮捕。全社会的积怨一下子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天安门事件和邓小平的命运立即成为各界关注焦点。这幅标语,就表达了当时全国的民心。可是,没过几天,民众就吃了一记闷拳。“文革”中,有一个尽人皆知的最高宣传权威,这就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两报一刊联合社论。两报一刊社论平素不见踪影,但一到运动的关键时刻,就出台面世。社论所传达的内容,无疑是中央最新工作方针。1977年2月初,主持中央工作的汪东兴把一篇社论交给中央宣传口负责人耿飚,要求以两报一刊社论名义发表,强调不准动一个字。当时参加中央宣传口领导工作的解放军报社社长华楠回忆说:“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来了个这么个东西?”在议论这篇文章的时候,耿飚说,如果按照这篇文章的要求办事,粉碎“四人帮”等于白搞了,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但是,意见归意见,还要服从上级。2月7日,经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审阅同意,两
马立诚,曾任中国青年报社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编辑、凤凰卫视评论员。长期以来,从事中国改革研究,撰写多种评论及文化著作,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1998年,与凌志军合作撰写的《交锋》《呼喊》,出版后连续两年成为当年中国最畅销书。《交锋》发行200万册,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1999年,被美国《亚洲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人之一。1986年至今,出版著作15本。
南粤之剑:粤海军民抗战纪实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华南战区广州战场所展开的激烈抗日战争。这场战争的意义是重大的,这不仅表现在其战绩上,更表现在其...
孙子兵法解读-中华古典珍品书坊 本书特色 《孙子兵法》是世界文化的精品。美国哈佛大学有专门研究《孙子兵法》的经济学课程;日本企业家把此书作为经商必读书目;前苏联...
简氏美军战机鉴赏指南-典藏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世界军事信息权威机构英国简氏信息集团提供的权威信息为基础,介绍了300多种自1909年以来在美国军方服役的各类作战...
日本国会选举 内容简介 本书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运用历史、理论、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日本的国会选举做了全面、系...
《写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Python版)》内容简介: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采用案例的形式讲解,方便
丝路记忆 - 一带一路历史人物 / 环球人物杂志 编 本书特色 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
梦醒莫斯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部分是作者翻译整理的苏联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资料,也可以说是作者对几十年间苏联政治沧桑史的忆述,包括斯大林之死...
大国法则 本书特色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的永存的。大国法则 内容简介 世界大国...
《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中文版)》内容简介:本书内容新颖而活泼,与其他后殖民主义的简介:大为不同。作者不是在谈抽象的理论,而
《二战秘史:"巴巴罗萨"计划(绝密)》主要内容包括:代号“玛丽塔”、剑走偏锋、退却还是固守、“常胜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南方集团
大国之略-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 本书特色 本书从地缘政治、金融经济、军事战略等角度出发,分别讲述了俄罗斯、土耳其、澳大利亚、日本、朝鲜、蒙古等国错综复杂的...
中国和谐社区-鼓楼模式 本书特色 本丛书由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组织编写,全面展示了全国各地和谐城区社区建设的发展状况、实践经验与创新举措,为社区建设的可持...
古代军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目录 夏、商、周军制春秋战国军制秦朝军制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军制隋、唐、五代军制宋、辽、金军制元朝军制明朝军制清朝军制古代军制-中...
俞可平,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社群主义》《政治与政治学》《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敬畏民意...
实践观念的历史考察与多维审视 本书特色 实践观念尽管并不属于哲学史上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它在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等都得到了比较充足的发扬。现实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实践...
《胃癌:听专家怎么说》内容简介:本书全面介绍了胃癌的防治知识,包括预防、诊断、手术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等,内容翔实,具
亚欧会议的未来 内容简介 冷战结束后,“文明冲突”将在塑造全球政治中起主要作用的观点甚嚣尘上,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亚洲和欧洲均是世界文明的摇蓝,为人类进...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集)》内容简介: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诗词有绮丽的梦幻,与慷慨悲壮,有“小李白”之称。他的诗内容
《汉唐漕运与军事》内容简介:漕运是中国古代集权政治的重要统治工具,漕运的发展与传统中国国家体制变迁和国家权力运作息息相关
官箴-《从政遗规》选译 本书特色 团购100册以上可拨打团购电话010-89113903官箴-《从政遗规》选译 内容简介 《从政遗规》近年来重新受到关注,对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