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考古学文辑》系《简牍检署考》、《古史新证》两部论著,以及《殷周制度论》等五篇论文的合辑。该合辑中所选论著论文均为王国维考古学研究中的经典之作。如《简牍检署考》阐明了中国古代简册的制度,堪称“中国简牍学”的开山之作,为该门显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文献的准备。该文辑也为历史、文献、考古等学科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部基本的精选典籍。
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后果,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后果,后人不得不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未必能达到前人的高度,“广陵绝响”是人类学术史上经常不得不面对的千古遗恨。要是人类的学术研究成果始终能得到传承,人类能取得的进步肯定要大得多。《王国维考古学文辑》系《简牍检署考》、《古史新证》两部论著,以及《殷周制度论》等五篇论文的合辑。该合辑中所选论著论文均为王国维考古学研究中的经典之作。如《简牍检署考》阐明了中国古代简册的制度,堪称“中国简牍学”的开山之作,为该门显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文献的准备。该文辑也为历史、文献、考古等学科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部基本的精选典籍。
第一章总论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在中国古代已注意此事。孔子曰:“信而好古。”又曰:“君子于其不知,盖阙如也。”故于夏殷之礼,曰:“吾能言之,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国学大师,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生平著作六十二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一称《王国维遗书》)的有四十二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内容简介:自从中华民族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建立现代化外交关系以来,八年抗战根本性地改变了中国和西方的交
创伤的历史:南京大屠杀与战时中国社会 本书特色 本书所选内容主要围绕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1644细菌部队、战时中国社会文化及中日关系等四个方面,所选论文近9...
《书法字体设计技巧与应用》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书法字体设计的课程。全书共分为3章,第一章主要讲解书法设计的一些概况,包括书法设
元史-大字版 本书特色 《元史》是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元史》重新排版而得来的一本服务于低视力人群的无障碍阅读大字版图书。该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内容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
中国美术史:精装索引版 本书特色 《中国美术史》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六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
百姓讲述:3:十万青年十万兵 本书特色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著的《百姓讲述(3十万青年十万兵)》是抗战亲历者的回忆讲述。抗战期间,他们正值青春。为了挽救民...
北京地名典(修订版) 本书特色 如果从周公封召公口于燕算起,北京建城已然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如果从元世祖忽必烈建设大都算起,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也有将...
《教练听说(第二版)(全2册)》内容简介:“听”和“说”是构建企业教练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掌握了“听”和“说”的能力,也就掌
(1840-1919)-近代前编-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置身近代洪炉接受考验的历史,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失败...
庸人治国-大太监魏忠贤与明帝国的末路 本书特色 历史和人们开了个玩笑,一代能工巧匠朱由校,却成了肩负江山社稷一朝天子;老老实实的“典膳”太监的魏忠贤却被推上了权...
本书是法国年鉴学派的批评史,考察了这一史学研究群体自《年鉴》杂志1929年创建之日起六十年的发展历史。毫无疑问,年鉴学派是20
江河交汇;镇江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图录 内容简介 为实现中共镇江市委提出的“创新争先,实干兴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江河交汇:镇江物质文化遗产文物...
全球通史4-征服与扩张(1000年至1500年 彩图版) 内容简介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征服与扩张的历史。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深邃而迷离,透过历史的经纬,...
《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讲演》内容简介:1920年代,梁启超倾注全部热情的三十场讲演:关于教育的出路,和青年的自救。这些问题依
壮哉吾国:给孩子讲中国历史(全10册)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以不同主题进行划分,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和对历史的新鲜感...
暗香袭人-历史的吊诡与幽味 本书特色 一句话,我没有传统的史德,所谓的做人的厚道也与我无缘,或者说我自有我的史德、我的厚道。我的史德与厚道,就是把自己的史识、史...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 本书特色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由张亮采、杨树达编著。《中国风俗史》是中国社会史**部专著,书中将黄帝...
《上海传:叶辛眼中的上海》内容简介:作者通过十多万文字和100多幅图片追寻上海与丝绸之路、上海发展与变革的契合点。这本书,如同
历史突围-图说春秋战国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横向分类的方式从政治、军事、经济、人物、思想文化、民族等六个方面介绍了东周的两个重要阶段:即“礼坏乐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