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没落》包容一切题材的广博的知识,辉煌的描写,以及对文化形式的中肯比喻和特性描写。是由奥斯瓦尔德著。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春、夏、秋、冬,童年、青年、壮年、老年:这两组词语分别展示了大自然更替循环和人类生命的主要阶段。当它们成为主要线索贯穿于一部以展示、探究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内在进程和奥秘的书中时,会是怎样的呢?德国著名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便是这样一部风格独特的历史哲学著作。
在我们已经习惯了进化论的历史观,将历史镶嵌在古代—中古—近现代的线性时间框架内的年代里,《西方的没落》的一出世就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同时也引发众多的指责和质疑。**卷在1918年问世之际,各个阶层的读者趋之若鹜,几年间就卖出近十万册,创造了学术书籍销售的奇迹。四年之后,第二卷问世,盛况依旧不减当年。
在初版的序言中,作者不无狂傲地宣称:他所撰写的不是学院里以概念推导的哲学,而是“我们时代”的哲学,这一哲学所阐发的极有历史重要性的观念,并不是“产生于”某一时代,而是它自身就“创造”这个时代。
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重要的任务是预言“我们西方历史尚未完结的各阶段的思想方式、时间长短、节奏、意义和结果。”正因为如此,《西方的没落》有时被称为一部未来之书,它的作者斯宾格勒也因此有了“西方历史的先知”的称号。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OswaidSpengicr)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历史形态学的开创人。他生于德国哈茨山区的布兰肯堡,曾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1904年在哈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11年,斯宾格勒移居慕尼黑,开始构思和撰写《西方的没落》一书。该书第一卷《形式与实际》于1818年问世,第二卷《世界历史透视》出版于四年之后。这本书的出版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誉。此后他一直过着一种近乎隐居的生活,以历史研究和政论写作自适。斯宾格勒一生写下大量著作,其中重要的有:《普鲁士人民和社会主义》、《悲观主义》、《德国青年的政治义务》、《德困的重建》、《人和技术》等。
启蒙时代-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上) 本书特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标志着现代的开端,于其时,对科学方法、理性以及进步的信仰支配了整个西方世界。进入20世纪,启蒙运...
本书收入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明清易代史事研究的文章。其中代表作《李岩质疑》发表于1977年,用力颇深,奠定了他在明清史学界的地
丽达・巴洛娃,30年代捷克和德国电影界最耀眼的明星。因巴洛娃酷像希特勒死去的侄女兼情人盖丽,希特勒想方设法追求巴洛娃,遭到
地下佛堂-清东陵乾隆陵地宫清理之谜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详细地介绍了清东陵被盗的前因后果,而且详细地介绍了被盗后清东陵的惨状,首次以记录的方式公开介绍了裕陵地宫开...
话说中国大历史2-战国 秦汉 本书特色 人生的**本经典历史书。话说中国大历史2-战国 秦汉 内容简介 《话说中国大历史》,六卷本图文对照,全景展示中华文明波澜...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扫除了以往诸多对西方崛起所作出的错误解释,展示出了关于西方崛起的一幅清晰而可
皇权的异化:垂帘听政-中国宫廷文化丛书 本书特色 后宫垂帘听政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皇权统治式,是封建专主义与帝王后宫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本书力图对这一化事象加...
《牛津通识读本:微观经济学(中文版)》内容简介:当我们提到经济学时,往往会觉得宏观经济才更重要,诸如失业、通胀和国家竞争力
《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内容简介:这本书写的是在中国的西方顾问。在1620年代到1950年代这三百多年来,这些人贡献优异技能
《陆王》内容简介:一个挑战极限的热血故事。难测的时局变换中,一本书让你相信奇迹。与东野圭吾平起平坐,印量突破两千万册的日本
德意志史 本书特色 认识德意志崛起之路的*新力作。什么是“德意志史”?这片叫作“德意志”的土地何时开始拥有自我意识?它如何崛起为中欧强权?在瑰丽的民族文化与扩张...
本书对苏联解体的原因给出了全新解释,时下流行的看法是:苏联旧体制的终结是由苏联经济崩溃,人们要求放弃社会主义所引起的。本
草冠:上 本书特色 1. 名著《荆棘鸟》的作者,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考琳·麦卡洛的历史小说代表作。2. 以小说家细腻生动的笔触呈现古罗马的激荡历史,再现马略、恺撒...
《明治维新》内容简介:一部史论结合的历史著作,一个集四分之一多世纪的研究和反思成果。费正清东亚研究奖获奖书目。明治维新的历
历史不忍细看-黄文山读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当代福建散文家黄文山的历史感悟类作品的首次结集。作品以“细读历史”的立场,当代人的视角,从众多历史史料中提炼了与所写人...
《合理的怀疑:从辛普森案批判美国司法体系》内容简介:当足球明星辛普森被判无罪时,许多人对于司法制度没有彰显正义大表不满,他
《日本文学》内容简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日本文学经历了由自然发生到深受汉文学影响,再到恢复本国文学传统,最后到大力吸收西
中国德奥战俘营 本书特色 **次世界大战爆发,远离战火的中国也宣布参战,敌国德、奥在华军事人员自然成为中国的战俘。这段历史,已被遗忘,但李学通、古为明二君“发掘...
《风走八千里,不问归期》内容简介:人生本来就是一次旅行。那些遇见的人,走过的路,停留的车站,看见的彩虹……转眼之间都成了美
《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便将焦点聚集于此,对这种文化模仿、组织平移等等,都作了深入的研究。《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