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进步取决于人类认识力的发展。在过去的岁月中,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对我们所居住的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数学使我们可以计算出星球运行的轨迹,卫星带我们抵达视界的边缘。《探索宇宙的奥秘》不仅回顾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还教给读者利用个人计算机算出月亮和行星的位置,以及用古埃及的方法计算日期。全书充满动人而科学的语言,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科普读物。
本书简明地介绍了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星座文化、太阳系天体、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等知识,以及一些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天文学史方面的内容,极具可读性。 读完这本书后你或许会发现,原来天文学自古以来就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文学早已经和其他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不断发展着的天文学,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天体世界的认识,而且给人类的各种“传统”观念以巨大的冲击。过去认为是正确无疑的,后来竟成了错误的;昨天认为是荒唐可笑的,今天竟然成了合理的;过去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或不可能做到的事,科学家竟把它成了现实。
当代*伟大的天文学家写给普通人看的,目前关于宇宙与人类关系*权威的科普读物。
伴随中国“神舟六号”发射和登月计划的临近,新一轮航天热已经到来,为社会提供*优秀的科普读物正是我们出版《探索宇宙的奥秘》的初衷。
**章 从零开始
人类是独一无二的。地球上任何生物的智慧都无法和现代智人相提并论。我们在这个宇宙诞生,可宇宙这个群星闪耀的珠宝匣子中是否有我们人类的一块地盘?天文之钟发出有节奏的滴答声,生命的轮回在我们精致的星球上如烽火般搏动。人类的意识萌生发展,但是,是否存在宇宙的宿命,将使之获得圆满?只有在*近的阶段,我们才能勉强追得上我们拥有智慧的现代智人的*初脚步。以及在这之前的重要线索。
现代智人是从另一种人类——现代尼安德特人(穴居人)发展而来的。现代尼安德特人因为在德国尼安德特河畔挖掘出**例遗迹而得名。他们生活在冰河时期之前,大约是100,000年以前,那时气候温暖,食物充足。起初,人们认为尼安德特人是长着浓黑眉毛的野兽,但现在我们知道并非如此。他们头骨上有突起,这表明尼安德特人和他们之前的人类一样,已经拥有了人类的技能,包括各种形式的口头语言。他们会种植庄稼和狩猎,理解云层、天气和地形。早期人类的环境意识给现代人的生存提供了可能。但是尼安德特人探索的脚步只是停留在地球之上,没有走向整个宇宙。
这只是大体的描述。考古学家们挖掘出了硬件(人类骨头的化石),却丢失了软件——古人的思维意识从他们的指间滑落。观点、知识、见解——这些软件曾经储存在现在已经成了空壳的大脑中,依靠人们口口相传来传承下来。信息的交流对生存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观点在大脑的记忆磁芯中被复制、保存;不好的观点则会消亡。想法A加上想法B能产生想法C,但前提是想法A是和文化相联结而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否则A也会消亡。
每一个小的想法都叫做一个“拟子(meme)”。一个人类的群体共享一套拟子。正如有性繁殖通过基因遗传生理特征一样,文化的基因库也在发展。斯堪的纳维亚人一般是金发碧眼,而地中海人则大都是黑皮肤黑眼睛。同样的,拟子库也在人的大脑中生根发芽,并为集体的记忆所保存。基因库与周遭的环境互相影响塑造了人的身体:拟子库和宇宙互相影响以塑造人类的思想。
虽然现今激光束和电缆的应用使沟通变得快速而便捷,然而穴居时代人们面对面的交流也是有效的。如今集体的智慧通过书籍、计算机和数据库得到扩展。数以亿计的拟子被储存到硬件芯片中。然而。在文字还没有被创造出之前,拟子只有被储存在大脑中,通过民谣、诗文、歌曲以及故事的形式流传下来。它们被储存在极易消亡的软件中。
拟子非常重要:宗教信仰曾在贫困苦难时维系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对未来的渺茫希望将冲淡所有的不公。认识到关键问题会让你反败为胜。另一方面,一个强有力的拟子也会萌生、发展壮大,控制并颠覆我们的世界。至少英国天文学家弗瑞得•霍伊尔曾经在加利福尼亚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过。他的话引起了一阵骚动,听众们的某些人让他当场解释并举例证明。他停顿了一下,说道:“很幸运,这一刻我想不出这样一个例子!”
查尔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法则只适用于身体特征。即基因;但是思想模式的适应性应该也适用此法则。让我们假设有思想的原始人曾发展了能增加生存机会的拟子。人类已经经过了原始阶段并且马上就要进入21世纪了。目前为止还算顺利。但是我们将来会不会因为一个错误的想法而冲向悬崖的边缘?让我们祈祷这样的事情不会出现。生存的关键在于基因的适应性,同时也在于拟子的适应性。我们总是倾向于世世代代反复采用一种成功的行为模式。只要不发生变化,守旧作为一个拟子要比革新安全得多。在现代智人中,尼安德特人一直都保持着他们守旧的记录。他们是习惯的物种。
欧洲尼安德特人曾经凿刻平坦的石头。法国拉费拉西(La Ferras8ie)的一块厚石板上有18个浅浅的凿孔。它们被称作杯状凿痕。这些凿孔也许曾经是一套原始的计数系统。人脑的左半球分管数字、语言和逻辑,是和数量有关的、像计算机一样的、处事程序的半脑。从尼安德特人头骨顶部的隆起我们能够得知:他们的大脑左半球已经开始发育。
但是和创造性、非科学、艺术及浪漫有关的右半球又是怎样的呢?大脑的右半球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源泉。我们惟一的线索是尼安德特人遗址中的手工艺品。几万年来,他们都重复制造着同一种物品:一种小小的、磨得光亮的小圆石。如果它们不是货币——穴居人类的食物都是共享的,货币没有存在的必要——那它们必定有其他的用途。它们是某种世代相传的思想的一部分。在一个遗址挖掘出另一个神秘的线索:一个白色燧石制成的精美的扁平圆盘。它精致的造型是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我们无从知晓。其他的物品就相对缺少神秘性,大多是一些工具和武器。
人们也认识到了死亡和死亡的神秘。他们用专门从铁矿石沉积物中取到的红赭土来掩埋死者,并将食物和随葬用品一并掩埋给死者。也许他们相信有灵魂世界,相信人死以后就到了那个世界。也许是害怕死了的人会重回人间带给他们伤害,因为有的死者被埋葬的时候双腿挺直被紧紧地捆绑住。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的遗址中,一个年老的尼安德特男性,他被安置在由春天的鲜花做成的床上。至少有8种花粉被鉴别出来,而且每一种花在现在都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所有这些新的研究都表明,尼安德特人不是以前认为的石器时代的野兽,而是一种真正的人类。他们有信仰,对地球的环境有自己的认识。并且他们的生存能力也得到了证实。然而智人尼安德特人的目光只是停留在了地球上。他们之后的人类则把目光投向了天空。
尼安德特人之后是现代智人,简称“智人”,我们就属于这个分支。在法国的科罗马侬(Cro—Magnon)发现了**个智人的骨骼化石,它属于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因此这个新的分支通常被叫做“科罗马侬人(CroMagnon)”。事实上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据一个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特殊的委员会称:如果一个尼安德特人剃须沐浴,衣冠整齐地从现代城市的人群中走过,他是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的。
40.000年前的智人的脑量和现代人的脑量相差无几,也许功能也一样。围绕着脑的中枢茎干,大脑分为几个层面,而外层要比里层复杂。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像人脑如此精密复杂的结构必须经过上百万年的进化发展才能完成。大脑本身也带有自己缓慢演变的标志。接近大脑中心的R复合体承袭自爬行动物。如果一个人的头部在某次非常严重的事故中受伤而被迫使用R复合体的话,那他将丧失理解因果的能力,整天做白日梦,只求满足生理的需求。大脑的外层——大脑皮质,是进化的*高成果。它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钥匙,从认识身边的环境到探索遥远的太空都离不开它。它能够分析筛选信息,储备实例,创造事物。大脑皮质的左半部分分管分析解读,右半部分则分管直觉和本能。两个半球通过相互连接的神经束相互交流.但*为重要的一点是它们有功能的不同。
世界上很多宗教都认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这里的形象当然是指上帝的意识。它是指将智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这种有见识的意识,而且区分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并被奉为是上帝的恩典和神圣的创造。思想意识存在于复杂的大脑中的某个地方,而大脑的思维过程至今为止还鲜为人知。如果思想意识有物质载体,那么这种物质载体应该是化学的和电的。假如还有其他的成分,那么就是超出科学的领域了。大脑左半球的神经元和神经元的运行非常像电子计算机。或者,如是说:“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计算机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是右半球的情况就不同了。虽然和左半球一样拥有神经连接和神经元。但是右半球的活动与计算机不同,难以预测和编码。我认为对于各种智人文化来说。代表直觉的右半球更为重要。它让智人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使他们逐渐适应这个世界。
智人不论男女,在紧密的生活方式中共同劳动,一起向食物富足的地方迁徙,建造屋棚、灶台和给牲口下套子。人们相信魔鬼,相信每一样东西中都有精灵存在。当有事情发生,那一定是某种看不见的神灵所为。妇女的地位可能曾经高于男人。在骨头和象牙上雕刻的许多人像中。绝大多数是女性。我们并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要刻这些人像。她们被称作“维纳斯”式的女人,有着夸张的乳房,大而圆的臀部。也许她们丰乳肥臀的形象代表了人类的力量。拉歇兹•加斯顿(Gaston Lachaise)的现代雕塑“胜利的站立着的妇女(Triumphant standing woman)”塑造出了这种乐观且至高无上的形象。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的雕塑作品“思想者(The thinker)”则表达了思想以及思想者所思考的问题:“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是否有我们人类的一
席之地?”
……
《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内容简介:本书由一位农村出身且只读过一年半小学的秀英奶奶写作并绘图。在秀英奶奶的记忆里,总有一些旧人
动物为什么这么做---捕猎 本书特色 在动物王国中,每天都在上演着“弱肉强食”的戏码,有的动物依靠强大的战斗力去捕猎,有的动物有着精妙绝伦的防卫术、令人赞叹不已...
《第一推动丛书·生命系列:比天空更宽广(新版)》内容简介: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
生命是什么-Vol.29 本书特色 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推动丛书生命系列:生命是什...
时间揭秘-可怕的科学(经典科学) 本书特色 本书将带你踏上艰苦的旅程,穿越时间和空间,走得更远更远,去探寻至今*为奇妙的科学。你还会遇到一些严肃认真、孜孜以求的...
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第五辑-人和自然·驯服任性的自然 本书特色 “人和自然”系列主要讲述了人类与天气、沙漠等险恶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故事。全书分四册,分别是《喜怒...
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趣味数学谜题 本书特色 千万别怕“数学题”!俄罗斯著名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的这本《趣味数学谜题》能带读者遨游于神...
酷虫学校7-杂乱无章的杂虫班 本书特色 ★ 酷虫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蝗虫校长认为,“这里危机四伏,有的坏学生会借口忘带午餐而吃掉老师!”杂虫班的圆网蛛同学却...
鳄鱼-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趣味自然日志 本书特色 《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鳄鱼》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鳄鱼-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趣味自然日志 节选...
《爆款文案写作指南》内容简介:还在为营销创意烦恼吗?其实好文案不需要创意,只需要“公式”和“重复”。如果你正在写文案打造品
A10-姹紫嫣红的科学世纪 内容简介 当前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的时代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人,应该为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把...
阿波罗之火-地球上自然和想象的一天 内容简介 这是地球上*古老的传说,也是你至今还能每日体验的轮回。我们所共有的每日体验有太多来自时而颠沛、时而婉约的地球自转效...
视野少年百科全书--巨变的20世纪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以全新的视角来观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进程的引进版综合性彩图少年百科知识读物。其内容涉及科学,人文科学的...
《还好,终究走了自己的路》内容简介:回望这个时代,房价、教育竞赛、中年危机、职场瓶颈……构成了我们处处设限的人生;他人的期
《世界重启:大灾变后,如何快速再造人类文明》内容简介:我们熟知的世界已经消亡。而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接下去该怎么办? 本书是一
3-6岁-阿拉伯商人的故事-阿拉伯数字-爆米花数学童话 本书特色 很久以前,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数数方法。一天,来了一位阿拉伯商人。这位商人使用了一种既简单又方...
视读混沌学 内容简介 如果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一自量子理论出现以来*重要的科学进步——就试图回答这种看起来莫名其妙的问...
中华青少年科学文化博览丛书 科学技术卷 图说活跃的金属小将 钛(四色) 本书特色 亲爱的少年读者,你认识稀有金属钛吗?钛究竟有哪些特性,又应用在哪些方面呢?翻开...
《梅兰芳与20世纪国际舞台:中国戏剧的定位与置换》内容简介:本书是海内外第一本研究梅兰芳在20世纪国际舞台上影响的专著。作者聚
美食世界-(A级)(适合4-8岁读者) 本书特色 本丛书涵盖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相关的40个话题和趣闻。设有扩展性互动网站,内有160面精彩网页,动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