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论》初版原收论文十篇,1982年重印后增为十一篇。其中论诗之文章四篇,按时代内容言之,依次为《〈诗〉三百篇纂辑考》、《六朝五言诗之流变》、《论李义山诗》及《论宋诗》四文。《〈诗〉三百篇纂辑考》一篇,纯属考据性之论文,与书中其他偏重评赏之篇稍有不同,故初印时未尝收录,此次重印始编入集中。此文印证旧籍,考寻《诗》三百篇当年纂辑之情况,征引翔实,考论精简,为考证文中难得之著作。其《六朝五言诗之流变》一文,以简驭繁,掌握重点,以为此一时期五言诗之演变,可以举三位诗人为代表作者:谢灵运融合玄释,模写山水;鲍照仿吴歌,发唱惊挺;谢胱用声韵,圆美流转,均能除旧拓新,开创风气,所论极为精要。其《论李义山诗》一文,结合李义山之性情为人与当日之历史背景加以分析,有烛微探隐之发挥。其《论宋诗》一文,论及唐诗与宋诗差别特异之点,分为用事、对偶、句法、用韵及声调数项,加以析论,对宋诗之优点及流弊,论述精辟。
缪钺(1904-1995),字彦威,原籍江苏溧阳人,生于河北迁安。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诗词、书法亦堪称大家。 1904年生于北方,居家保定。1924年北京大学文预科肄业。曾任保定私立培德中学和保定私立志存中国文教员。后历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广州学海书院、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先生治学最大特点是文史结合;另一特点是博通与专精相结合。认为“唐诗以韵胜,故浑雅。”曾任中国唐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成都市杜甫研究学会会长。
宋诗长处为深折,隽永,瘦劲,洗剥,渺寂,无近境陈言、治态凡响。如同一咏雨也,试取唐人李商隐之作,与宋人陈与义之作比较之: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稍促高高燕,微疏旳旳萤。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李商隐《细雨》)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陈与义《雨》)李诗写雨之正面,写雨中实在景物,常境常情,人人意中所有,其妙处在体物入微,描写生动,使人读之而起一种清幽闲静之情。陈诗则凡雨时景物一概不写,务以造意胜,透过数层,从深处拗折,在空际盘旋。首二句点出雨。三四两句离开雨说,而又是从雨中想出,其意境凄迷深邃,决非恒人意中所有。同一用鸟兽草木也,李诗中之“竹”“萍”“燕”“萤”,写此诸物在雨中之情况而已;陈诗用“燕子”“梧桐”,并非写雨中燕子与梧桐之景象,乃写雨中燕子与梧桐之感觉,实则燕子、梧桐并无感觉,乃诗人怀旧之思,迟暮之慨,借燕子、梧桐以衬出耳。宋诗用意之深折如此。五六两句言人在雨时之所感。同一咏凉也,李诗则云“气凉先动竹”,借竹村出;陈诗则云“一凉恩到骨”,直凑单微。“凉”上用“一”学字形容觉新颖矣,而“一凉”下用“恩”字,“恩”下又接“到骨”二字,真剥肤存液,迴绝恒蹊。宋诗造句之烹炼如此。世之作俗诗者,记得古人许多陈词套语,无论何题,摇笔即来。描写景物,必“夕阳”“芳草”;偶尔登临,亦“万里”“百年”;伤离赠别,则“折柳”沾襟”;退隐闲居,必“竹篱”“茅舍”。陈陈相因,使人生厌,宜多读宋诗,可以涤肠换骨也。
——引自章节:论宋诗
唐代为吾国诗之盛世,宋诗既异于唐,故褒之者谓其深曲瘦劲,别辟新境;而贬之者谓其枯淡生涩,不及前人。实则平心论之,宋诗虽殊于唐,而善学唐者莫过于宋,若明代前后七子之规摹盛唐,虽声色格调,或乱楮叶,而细味之,则如中郎已亡,虎贲入座,形貌虽具,神气弗存,非真赏之所取也。何以言宋人之善学唐人乎?唐人以种种因缘,既在诗坛上留空前之伟绩,宋人欲求树立,不得不自出机杼,变唐人之所已能,而发唐人之所未尽。其所以如此者,要在有意无意之间,盖凡文学上卓异之天才,皆有其宏伟之创造力,决不甘徒摹古人,受其笼罩,而每一时代又自有其情趣风习,文学为时代之反映,亦自不能尽同古人也。唐宋诗人之异点,先粗略论之。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惟杜甫多叙述议论,然其笔力雄奇,能化实为虚,以轻灵运苍质。韩愈、孟郊等以作散文之法作诗,始于心之所思,目之所睹,身之所轻,描摹刻画,委曲详尽,此在唐诗为别派。宋人承其流而衍之,凡唐人以为不能入诗或不宜入诗之材料,宋人皆写入诗中,且往往喜于琐事微物逞其才技。唐诗技术,已甚精美,宋人则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盖唐人尚天人相半,在有意无意之间,宋人则纯出于有意,欲以人巧夺天工矣。用事:所贵乎用事者,非谓堆砌饾饤,填塞故实,而在驱遣灵妙,运化无迹。宋人既尚用事,故于用事之法,亦多所研究。《蔡宽夫诗话》云:“荆公尝云‘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毕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石林诗话》云:“诗之用事,不可牵强,必至于不得不用而后用之,则事辞为一,莫见其安排斗凑之迹。非但用字用事贵有来历、有所本,即诗中之意,宋人亦主张可由前人诗中脱化而出,有换骨夺胎诸法。黄...
——引自第39页
本书共收一百三十五位元典作家的作品,其中小令五百四十四支,套数四十五套。所列篇目及原文,基本上参照《全元散曲》、《元曲选
河之源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记录大地物事的书,全景记录了河南省平顶山市境内河流的历史与现状,体现出独特的自然伦理和人文精神。作者用笔述说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态平衡的...
《Schneier的安全忠告》内容简介:本书从国家安全、旅行安全、物联网安全、选举与投票、隐私和监管、商业与安全、人与安全、信息泄
拥书独自眠 本书特色 阅读,尤其是阅读有思想深度和阅读趣味的书籍,能让人能感觉到发自心底的愉悦。对于作者而言,阅读、淘书、藏书、与作者交往,已经不仅仅是...
胡适的声音:1919-1960胡适演讲集(附光盘) 本书特色 《胡适的声音》改变中国,演讲家胡适原间重现,纪念五四,新文化旗手铿锵发言。胡适的声音:1919-1...
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 本书特色 看电影有如吃西餐。青春片是前菜,没有情爱就失了焦点;剧情片是主菜,没有情爱就少了高潮…情爱之于电影如盐似糖,时而有形...
行走沙漠二十年-中国首部沙漠生存心灵史 本书特色 巴丹吉林为中国第四、世界第三大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
且介亭杂文 内容简介 本书收作者1934年所作杂文三十六篇,1935年未经作者亲自编定,1937年7月由上海三闲书屋初版。且介亭杂文 目录 序言一九三四年关于中...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我们一直期盼的书,一本值得推荐给孩子、介绍给家长的好书。——王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他对古典诗词的解读,精准、深入、生动、活泼。——康震...
麦家自选集 本书特色 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麦家的写作无疑属于独特的路数。这个人的存在已经变得不可忽视,他那么顽强一绝对而倔强。他的写作诡秘、幽暗、神奇,深不可...
陶渊明全集-汇编汇校汇评 本书特色 《陶渊明全集(汇编汇校汇评)》以宋绍熙壬子曾集刻两册本(简称曾本)、淳祐元年汤汉注陶诗四卷本(简称汤本)、元李公焕《笺注陶渊...
《不白吃漫画这就是大中华美食》内容简介:你知道吗?北京烤鸭的前身原来是南京板鸭?狗不理包子的得名真的是狗也不理吗?牛肉干在
夜之卡斯帕尔 本书特色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诗歌观念的更新,诗人们开拓了诗歌内容的新的领域,进行了诗歌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种实验,现代自由诗和现代散文诗的出...
16城记 本书特色 当今天的城市让人失望之余,怀旧的情绪越来越浓。我们所住的城市,昨天是怎样,有着什么样的人事和过往,成为现代人情感上关心的一个点。此书是关于*...
2014中国最佳散文 本书特色 太阳鸟文学年选,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发表干2014年的原创作品精读、精选...
今天也一直在看着你 本书特色 《今天也一直在看着你》是直木奖作家角田光代与爱猫淘淘的暖心故事。初春的一天,美国短毛猫淘淘来到角田光代家,成为家中的一员。一对夫妻...
(精)古典文学通识系列:读古文通识 本书特色 《读古文通识》是文学通识系列之一,文学通识系列共五册,分别是《读词通识》、《读诗通识》、《读赋通识》、《读曲通识》...
老人与海 本书特色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于1952年面 世,1953年荣获普利策奖,1954年荣获第54届诺贝尔 文学奖。它以简洁有力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 内容简介 这本书所讲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的前一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以前一段的历史。虽然多年来大家习惯上称...
心若向阳.无畏伤悲 本书特色她是作家、诗人,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是沈从文眼中的“绝顶聪明的小姐”。 她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