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论》初版原收论文十篇,1982年重印后增为十一篇。其中论诗之文章四篇,按时代内容言之,依次为《〈诗〉三百篇纂辑考》、《六朝五言诗之流变》、《论李义山诗》及《论宋诗》四文。《〈诗〉三百篇纂辑考》一篇,纯属考据性之论文,与书中其他偏重评赏之篇稍有不同,故初印时未尝收录,此次重印始编入集中。此文印证旧籍,考寻《诗》三百篇当年纂辑之情况,征引翔实,考论精简,为考证文中难得之著作。其《六朝五言诗之流变》一文,以简驭繁,掌握重点,以为此一时期五言诗之演变,可以举三位诗人为代表作者:谢灵运融合玄释,模写山水;鲍照仿吴歌,发唱惊挺;谢胱用声韵,圆美流转,均能除旧拓新,开创风气,所论极为精要。其《论李义山诗》一文,结合李义山之性情为人与当日之历史背景加以分析,有烛微探隐之发挥。其《论宋诗》一文,论及唐诗与宋诗差别特异之点,分为用事、对偶、句法、用韵及声调数项,加以析论,对宋诗之优点及流弊,论述精辟。
缪钺(1904-1995),字彦威,原籍江苏溧阳人,生于河北迁安。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诗词、书法亦堪称大家。 1904年生于北方,居家保定。1924年北京大学文预科肄业。曾任保定私立培德中学和保定私立志存中国文教员。后历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广州学海书院、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先生治学最大特点是文史结合;另一特点是博通与专精相结合。认为“唐诗以韵胜,故浑雅。”曾任中国唐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成都市杜甫研究学会会长。
宋诗长处为深折,隽永,瘦劲,洗剥,渺寂,无近境陈言、治态凡响。如同一咏雨也,试取唐人李商隐之作,与宋人陈与义之作比较之: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稍促高高燕,微疏旳旳萤。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李商隐《细雨》)萧萧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陈与义《雨》)李诗写雨之正面,写雨中实在景物,常境常情,人人意中所有,其妙处在体物入微,描写生动,使人读之而起一种清幽闲静之情。陈诗则凡雨时景物一概不写,务以造意胜,透过数层,从深处拗折,在空际盘旋。首二句点出雨。三四两句离开雨说,而又是从雨中想出,其意境凄迷深邃,决非恒人意中所有。同一用鸟兽草木也,李诗中之“竹”“萍”“燕”“萤”,写此诸物在雨中之情况而已;陈诗用“燕子”“梧桐”,并非写雨中燕子与梧桐之景象,乃写雨中燕子与梧桐之感觉,实则燕子、梧桐并无感觉,乃诗人怀旧之思,迟暮之慨,借燕子、梧桐以衬出耳。宋诗用意之深折如此。五六两句言人在雨时之所感。同一咏凉也,李诗则云“气凉先动竹”,借竹村出;陈诗则云“一凉恩到骨”,直凑单微。“凉”上用“一”学字形容觉新颖矣,而“一凉”下用“恩”字,“恩”下又接“到骨”二字,真剥肤存液,迴绝恒蹊。宋诗造句之烹炼如此。世之作俗诗者,记得古人许多陈词套语,无论何题,摇笔即来。描写景物,必“夕阳”“芳草”;偶尔登临,亦“万里”“百年”;伤离赠别,则“折柳”沾襟”;退隐闲居,必“竹篱”“茅舍”。陈陈相因,使人生厌,宜多读宋诗,可以涤肠换骨也。
——引自章节:论宋诗
唐代为吾国诗之盛世,宋诗既异于唐,故褒之者谓其深曲瘦劲,别辟新境;而贬之者谓其枯淡生涩,不及前人。实则平心论之,宋诗虽殊于唐,而善学唐者莫过于宋,若明代前后七子之规摹盛唐,虽声色格调,或乱楮叶,而细味之,则如中郎已亡,虎贲入座,形貌虽具,神气弗存,非真赏之所取也。何以言宋人之善学唐人乎?唐人以种种因缘,既在诗坛上留空前之伟绩,宋人欲求树立,不得不自出机杼,变唐人之所已能,而发唐人之所未尽。其所以如此者,要在有意无意之间,盖凡文学上卓异之天才,皆有其宏伟之创造力,决不甘徒摹古人,受其笼罩,而每一时代又自有其情趣风习,文学为时代之反映,亦自不能尽同古人也。唐宋诗人之异点,先粗略论之。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惟杜甫多叙述议论,然其笔力雄奇,能化实为虚,以轻灵运苍质。韩愈、孟郊等以作散文之法作诗,始于心之所思,目之所睹,身之所轻,描摹刻画,委曲详尽,此在唐诗为别派。宋人承其流而衍之,凡唐人以为不能入诗或不宜入诗之材料,宋人皆写入诗中,且往往喜于琐事微物逞其才技。唐诗技术,已甚精美,宋人则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盖唐人尚天人相半,在有意无意之间,宋人则纯出于有意,欲以人巧夺天工矣。用事:所贵乎用事者,非谓堆砌饾饤,填塞故实,而在驱遣灵妙,运化无迹。宋人既尚用事,故于用事之法,亦多所研究。《蔡宽夫诗话》云:“荆公尝云‘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毕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石林诗话》云:“诗之用事,不可牵强,必至于不得不用而后用之,则事辞为一,莫见其安排斗凑之迹。非但用字用事贵有来历、有所本,即诗中之意,宋人亦主张可由前人诗中脱化而出,有换骨夺胎诸法。黄...
——引自第39页
啼鹃录入·啼鹃续录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近代通俗小说文坛上的一个奇才,顾明道的创作领域,涉及了言情与武侠两大类,而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时人评价他的言情小说可与张...
女不强大天不容 本书特色 钻石编剧六六从《蜗居》横空出世起就是个风云女子,在她的生花妙笔下,国事与家事的真实生动无不令人惊赞。新作《宝贝》写作期间,她自己的婚事...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内容简介: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致癌行为的增加、以及环境的恶化,癌症患者日益增多。癌症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
朱希祖文存:中华学术丛书 内容简介 朱希祖先生是中国20世纪前期的一位重要史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涵盖了历史学的各个学科门类;他研究的时间跨度也很大,上自...
幸福卷-毕淑敏自选集-(全三册)-精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在不安的世界里享有幸福》《在不安的世界里享有幸福》是毕淑敏散文自选集幸福卷之一,内容旨在解读&ldqu...
乘槎笔记-航海述奇 本书特色 《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二辑):乘槎笔记 航海述奇》讲述了: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两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英国据此获得在中国一些城市设...
《WTO体制下我国原材料出口限制问题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是以我国如何在WTO体制下合法、有效地原材料出口为主线,从出口措施的
卡洛斯·鲁依斯·萨丰(Carlos Ruiz Zafón),一九六四年生于巴塞罗那,原任职于广告界,后赴美定居,目前在洛杉矶从事电影编剧以及文学创作。出版作品有...
中国游记散文大系:河南卷 内容简介 游记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在文化领域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一直熠熠生辉,流传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中国游...
明清诗精选 本书特色 这种集选本、讲析、查检功能于一体的鉴赏辞典,由于荟萃了中国文学的精华,而又深入浅出、资料丰富,已成为莘莘学子和文学爱好者案头**的工具书。...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106:白危、哈华卷 本书特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
莱蒙托夫抒情诗全集(上下册) 内容简介 莱蒙托夫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天才诗人。继果戈理提出普希金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之后,别林斯基称莱蒙托夫为“伟大的...
《钱春绮译尼贝龙根之歌》内容简介:《钱春绮译尼贝龙根之歌》是一部用中古高地德语写的英雄史诗。大约作于1200年,作者为某不知名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
中华养生经典-闲情偶寄 内容简介 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寄》,又名《笠翁本草》,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种植、饮馔、器玩、颐养八部,除颐养部总论养生、...
世纪文学60家--梁实秋精选集 本书特色 梁实秋文章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
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豆蔻女郎续集 本书特色 《豆蔻女郎续集/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为其通俗小说的代表作品。冯玉奇的作品在民国年间风行市面,...
大象版赏词如月: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Ⅱ 本书特色 本书为“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系列的第二本,收录唐宋诗词30余首,多为婉约抒怀之作,侧重从词人个人境遇与诗词中的情...
璀璨星座—初唐四杰 本书特色 《初唐四杰》:在文学的星空下,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依然静静地燃烧着火把一样的光芒。仰望是我们的视线,阅读是交流的...
人生的三路向-梁漱溟卷-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梁漱溟关于宗教、道德与人生问题研究的一次全面梳理。由梁漱溟先生的哲嗣梁培宽先生亲自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