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记录1978-2008中国民主进程关键词
本书以编年体结构,抉取1978至2008年间真实的中国言辞,梳理出三十余年中国社会从政府到民间、从制度到观念的转变,留存一份兼具人文思辨和知识趣味的历史档案。
从黑体字的消失到人民大会堂里的**声“我反对”到“共和国**罢免案”到农民主动参与村委会基层 选举,本书反映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艰难进程。
《真话》:人民不会永远沉默
“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可怕的是鸦雀无声。现在党内外小道消息很多,真真假假,这是对长期缺乏政治民主的一种惩罚。”
“说假话是*大的腐败之一。能够不说假话已经很不容易,更不用说要讲真话了。”
1978--2008,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从迷失到觉醒的过程,命运的大落差,观念的大转折,前所未有。这样一部厚重丰富的心灵史,密码就藏在那些流行一时的民间语词中。
一本书,30年历史,从官方到民间,在各自的话语中,让你读懂中国!
正是那些跃动的心,真实的声音,像偏旁,昂然站立,构成了史书上的文字,构成了一部雄阔的中国当代史。
本书书评:真 话文/瘦猪拿到刘青松的这本《真话》那天,我恰好和两个文化界的朋友吃饭。一个某党报的编辑朋友仅看了封底的两段文字便说,弄不好会禁。其中一段写到:“说假话是最大的腐败之一。能够不说假话已经很不容易,更不用说要讲真话了。”我觉得他有些过虑。我问,为啥有些事都出书了,电视台和报纸却不可以呢?他们笑而不答。也许他们觉得问题愚蠢,也许认为我本不该问。如果问世界上最难同时又是最容易的事是什么,讲真话肯定是答案之一。把上面的话延伸一下,讲了真话而无人听见就显得可悲了。《真话》一书的目的就是叫人敢说真话、听见真话、记住真话。我用了一个晚上看完了书。它以编年体的结构,抉取1978至2008年间真实的中国言辞。这些言辞大体反映了我们30余年走过的路。回顾所来径,不仅有苍苍翠微,更多的是令人百感交集的荆棘和曲折。我们说过,我们不敢说;我们听过,我们装作没听见;我们想听,我们无法听见。但我们毕竟走到今天了。幸与不幸,作为一段历史的经历者,我们有必要记录下来,给自己提个醒,也给后人一份真实的记录。中国文人有这样的传统,留下了各种笔记。当代用语录形式记录历史的书很多,比较受欢迎的有《非常道》、《语词笔记》、《八十年代访谈录》等等,各地报纸也有诸如“声音”等类似的栏目。刘青松以“真话”的角度,切入历史的要害部位,是一个强力补充。三十年的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新和民生,凝练成一句句真人真话,摆脱了史书、档案的暮气,显现出具体而微的气象,它部分可归入正史,部分可归入野史,部分可归入人心所向。但想倾听全部真话,十倍、甚至百倍于此书的容量而不能。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也有雷池和禁地的地方。言论自由的尺度在今天就像一根皮筋,可长可短,它取决于拉皮筋的人,但终于可以伸缩了——你觉得网上可以随便说话,有人也可以随便删除你的话,甚至取消你的说话权利——在过去的某段时期,它是块钢板,成型后,连制造它的人也休想撼动半分。2007年江苏响水县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件,当地宣传部门竟然说,“在突发事件中,最可怕的不是记者抢发新闻,而是记者抢发不是政府发布的新闻。”同年,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说,“让媒体说话,天不会塌下来。”是的,若不让媒体和老百姓说话,天才真会塌下来。但实际又如何呢?路漫漫其修远。也写到这,我想起了书中2008年的章节中记录了这样一条房地产的广告:“要提,还要往上提。”——配超短裙美女。记得小时候有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有这么厉害?还听过一句儿歌“香蕉苹果大鸭梨,好吃不给刘少奇。”刘少奇俨然是个坏蛋了,怎么能向坏蛋学习?后来我长大了,读了一点书,明白了一点事理。它们都是真话,后一句说明明是国家领导,也免不了被打成坏蛋。对比分明的话,最大的好处就是叫人思索那一句是真正的真话。什么是真话?套用官方方式解释,反映客观事实的话就是真话。那么凡是反映客观事实的话,真的都是真话么?刘少奇被打倒被称作坏蛋,客观上存在了被打倒,事实上他就是坏蛋么?有趣的是,本书记录的真话,多在是唱对台戏。例如1983年的章节记载一位妇联干部指责《大众电影》的美女封面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同年胡耀邦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文学方面,所有世界公认的名著不能封闭,即使有点色情描写也不要紧。”1983年6月,《人民日报》有篇题为“经济改革的动力是一切向钱看吗?”的社论。针对禹作敏(禹作敏在搜狗拼音里居然不是词组,这也是一种历史吧。)“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的宣称。聆听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声音,我感到历史的不可思议,貌似波澜不兴的某些日子,其实在酝酿着沧海桑田般的巨变。那些飘荡在中华大地上的声音,有的和阳光一起洒下,有的伴随着风雨。站在今天回首望去,无论是庙堂的洪钟,还是江湖的弦歌,都显得繁杂四溢,毕竟,不许人说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不能苛求一本书全方位记录历史,哪怕仅仅是说过的话。但有些重大事件的声音还是不该忘记吧。比如1989春夏之交的学潮,真象潮水涌过,不现波澜吗?书中没记录的声音,不等于没发出过,不等于彻底消失。我理解著者的不着半字,正如我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2003年,央视播了一部《走向共和》的电视剧,戏里的慈禧有段台词耐人寻味:“这没影的事儿,他倒好,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了。让洋人骂咱们都是一帮贪赃枉法的人,让海外的革命党有了谋反的口实。听说他自诩敢讲真话,可真话也得看怎么说,有的可以在大庭广众下讲,有的只能关起门在家里说,内外有别嘛。朝廷养了他这种咬人的狗,可咬谁不咬谁,让他咬几口,要听主人的使唤。不听使唤就乱咬,还狂吠得四邻皆知,没了我的面子,也没了大清的面子。你们说,这种人还留得么?”你们说,这种人还留得么?这种书,还出得么?
刘青松,重庆万州人,资深传媒业人士。现居北京,自由写作。博客“点遍青山船头直”:blog.sina.com.cn/qingsongliu
《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白金版(2022新版)》内容简介:李中莹老师结合多年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告诉读者,要想孩子有所
夏曾佑讲中国古代史-近代学术名家大讲堂 内容简介 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成果,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成果,后人...
千古疑案:世界历史文化之谜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留下了不知多少个未解之谜,许多谜底就深藏在人类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和宗教经典中,我们的历史学和考...
南锣鼓巷史话 本书特色 历经元明清三代,穿越八百载凤雨,她是盛元大都同龄人,她是古城民居见证者,她是城市历史活档案。南锣鼓巷史话 内容简介 南锣鼓巷以保存完好的...
最冷和最热的俄罗斯 本书特色一部用当代人视野和观念写作的汉语世界史,一部好看的世界史。“世界历史有一套”系列之《*冷和*热的俄罗斯》,从俄罗斯雪原上*早定居的原...
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史料,以涉及民国时期铁路路权为限,起讫年分别是1912年和1949年。结合历史发展过程,把史料归类成...
王安石变法卷-如果这是宋史-5 本书特色 那是个*好的年代,那是个*坏的年代 有史以来*悲伤的仇恨和*缠绵的爱情一百年多年来全球累计销量2亿多册 ...
盗陵-康熙.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 本书特色 陵——中国皇家坟墓专属名词,既是尊贵与神秘交融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信息的不朽载体。清东陵——我国现存...
《明帝国与倭寇》内容简介:从海洋的视角看中国,在东亚的背景下审视明朝的兴亡。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开启了明王朝的统治时代,此后明
《人人会催眠》内容简介:长期以来,由于催眠的神奇作用,使得它一直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女人,神秘而神奇,让人想一探究竟。催眠术到
《从东方学到汉学》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陈喆教授研究语言学历史的学术专著。作者依托大量外文文献开展研究,主要通过
史记-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史记》是西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为了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原著的...
中國有定期編修地方志的傳統,但很可惜,非但見解千篇一律,而且內容也群相趨同,致使除地理外,涉及社會歷史,只消換人名,便齹
我们的祖先-早期的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向我们真实还原了300万年前原始人类的生活:他们是如何迁徙,又是如何从山洞又搬进茅屋和帐篷里,他们是如何发明**件工具以及...
庭院深深钓鱼台-我给江青当秘书 本书特色 众所周知,江青是毛泽东的夫人。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位中国曾经的**夫人,知道的并不多。“文革”开始,她闯进人们的视野,...
全民阅读-世界历史百科全书(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按时间顺序,将人类历史概括为文明初曦、帝国的崛起、黑暗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资本主义、革命之风、统一和殖民、...
元代宫廷史 内容简介 元代的政治文化制度基本上是蒙古法与汉法并存,而蒙古法又居于核心位置,亦即内蒙外汉。以元代宫廷为例,蒙古游牧官和为皇室贵族服务的特设官署占据...
野蛮的征服-图说世界-亚非欧的崛起与衰落-4-全彩图文本 本书特色 1——这套《图说世界》所呈现出的内容非常系统,并且富有吸引力,是学校和公共图书馆不可或缺的收...
故事再次反转:在众义士及朝中贤臣的积极努力下,余玠重新出山,再掌四川帅印。为打开局面,重启山城抗蒙方略,余玠、俞兴等将领
看得见的中国史--华夏之初 本书特色 鸿蒙既辟,天降生民。清幽旷寂的埙声,敲木斫石的沉响,回荡在苍茫大地。拨开岩穴中的灰烬,依稀可见火光在石壁投下的阴影。解读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