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陪在你身边的人,你爱他吗?
每个人都遇到过像魔鬼一样的情人,明明知道不合适,但突然就爱上了,面不改色地说谎,口不对心地欢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淡然冷寂的声乐系女生橘子遇见了她的魔鬼,自以为是地为他画地为牢就此沉陷。有时候这种爱的折磨来源于她的内心,偏偏却怨恨到一个无辜的人身上,把自己放到低得不能再低的位置,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悬崖边。
那支叫“瓶子”的乐队承载了多少青春的绝望,那个叫“红房子”的酒吧弥漫了多少凄迷的目光,那场盛大的爱是否也破碎在橘子亲手安排的窘迫的局里?
青春的故事里没有几个不是鲜血淋漓的,谁也怨恨不得。如果你的青春很美好,那才是悲剧。
坏蓝眼睛,与著名电视人刘仪伟合作,《爱情呼叫转移》后华丽转型,打破张悦然、安妮宝贝、落落三分天下的格局,用*绝望的笔触精心打造〔腐朽的恋人〕,灵魂深处的黑暗伤痛悄然袭来。你敢随她一起剖开那陈年的伤疤,正视自己苍白而又千疮百孔的青春吗?
惆怅可以传染,悲伤可以叠加,我们背道而驰在光阴的尽头。*后,终于明白,爱情从来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卷一
在与岁月并驾齐驱的奔跑中,那些属于我的年轻岁月纷纷退后。直到有一天这个残酷的事实被我惊觉的时候,它已经离我很远了,远到令我有些恐慌,有些紧张,却再也触摸不到那些从来没有被我珍惜过的痕迹。
直到今天,我还一直很想在温特身体的某个部位刻上一句话。这是与岁月和往事都无关的一个疯狂的愿望,它存在我心里已经很多年了。只是,我总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借口,去心安理得地讲出它,于是,这句封存的话连同那个有点出位的想象,就如一枚被封存的坚呆一样,留在我记忆里的冬天,神秘而悠远,谁都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久而久之,甚至连我自己,都开始质疑记忆的确定性。我当真有过这样疯狂的臆想吗?或者只是时间不小心夸张了很多的情绪,于是,所有的不合逻辑因为没有可能实现而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手里有一本泰戈尔的诗集,已经被沾上了浓重的岁月的陈旧味道。它一直陪伴着我,那是唯一与温特有关的东西,它的每一页里都闪烁着爱的光辉,为我点亮过很多虚幻的迷途。
我恨泰戈尔。因他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对温特难以释怀的热爱。可是温特爱他,温特发疯一样地爱着这个忧伤的印度诗人,爱得那样疯魔,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怀疑他每一句关于爱和生命的对话,都是抄袭了泰戈尔。
可是,我对他,是那样的宽容,因为,我爱温特。
是的,我爱温特,这是不需要怀疑的。
我再也没有找到过这样的爱,它可以燎原,可以灌溉,可以闪烁,可以延绵。这爱是不真实的,其中带着若干的虚幻成分,令我仰视。
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公平的爱,是不可能有烟火人家的好结局的。
我之所以会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夜里,突然想起温特,突然想写一些关于温特的记忆,都是因为我完全地失去了温特。
太早的时候,我遇到他,太早的时候我又失去了他。这就是我和他之间的故事。全部的爱情不外乎两个结局,拥有或者失去。
在这些失去温特的日子里,我时常会想,如果当年不是失去了他,如果当年我们跨过缘分的魔障而终于走在一起,那么我还会是我,他还会是他,我还会那样地爱着他吗?哦,不……你看,一旦谈到情感,它总是自私的,我怎么可以如此放肆地将温特设计到我平凡的生活中来。哪怕只是设想,我也会觉得那是对温特的一种冒犯。
温特之于我,不啻是一个落入凡间的天使。如果不是那神秘的旋律蒙蔽了彼此的双眼,我又怎么能够相信温特曾经出现在我平凡的生命中呢。他的优雅,他的高贵,他的笑容和眼睛里不小心泄露的邪邪的风情,是如此地蛊惑着我十九岁的灵魂,使那些深藏在身体里尚未萌芽的欲望破土而出,绚烂地照在迷惑的湖面上。如果没有他,我只是一个长着细长眼睛,寡于言语,思维简单,发育并未成熟的平常少女。
**眼看到温特,我那胆怯的目光,瞥到了来自他的一道诡异的光芒,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才会拥有的光芒。于是我被催眠,并且一梦数年。
在此刻,请原谅我的语无伦次,我只能靠着零星的记忆去拼凑一个看上去尽量完整的故事。因为,要想还原*初的一切,诚实得没有一丝疏漏地坦白我和温特的岁月,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我只能尽可能地令自己面对真实,尽可能地使一切看上去合乎逻辑。
请相信我不是在讲故事,可是……请相信我是在讲故事,是的,我为什么会想起温特?我如同一个碎碎叨叨的老人,反复地在记忆里纠缠着一些早已经发黄的片断,以这些片断为基点,心事全部被搅翻。我该怨恨谁呢?怨恨莫名其妙的风?怨恨念叨如我的诗人?怨恨岁月的毫不留情?还是怨恨这一个提起来就心痛的名字?后来我决定平静一些,唯有平静,才是逐渐成长的标志,我想即使我再退回到七年前,我一样会疯狂地去爱这个男人,但是此刻,我必须学会平静,就像我无时无刻不在告诉自己,我必须要克服悄悄潜入心底的心魔。
我完全可以说服自己,想念一个人,不管他重要与否,都不需要什么理由,也许仅仅是哪根神经被突然触动,在这样一个无缘无故的夜里,趁着微凉袭击而来,将毫无防备的我逼到遮遮掩掩的时光里。我不记得了一切,但是这个名字,似乎和某种疼痛有关,夹着一些黑白交错的情节和支离破碎的幻觉,使我一下子将自己感动得不能呼吸。那些细节和幻觉交织在一起,我仿佛看到自己在前世的某个年代里,那么地爱着前世的温特。这样的感觉一旦被唤醒,连皮肤里都似乎布满了跳动的脉络,迫使我不得不跟随着感觉回到那个爱温特的年代,去记起一些纪念,想起一些挂念。虽然温特于我,早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
你完全可以当我是在一个极其无聊的下午,给自己安排了一场爱恨纠葛。我愿意你这样去想。我愿意一切都只是故事。
那一年我十九岁,在某个大学艺术系,主修声乐。不过,器乐才是我的心头爱。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一边高亢地演唱着各种外国的歌剧,一边低沉地拉着陪伴了我十多年的小提琴。
我并不喜欢讲话,因为我一张口,就不由自主地想到某一出激昂的歌剧选段。那些学习声乐的日子里,我连讲话的声音都不由自主地充满着专业的味道。我喜欢听到身体各个器官的共鸣发出来的神奇的声音,在我的世界里,似乎现实世界并不存在。有时候我拿着乐谱练琴的时候,沉溺在乐曲的此起彼伏中,我会恍惚地感觉到那才是我的世界,周围空无一人,唯有声音的呢喃喋喋不休,跟着丛林的虫鸟一样,悠然来去。
我喜欢橙色。发疯一样地喜欢。我是一个天生偏执的女人,一旦发现一种爱慕,就会变成迷恋,渐渐沁入发肤,强迫变成自己的标签。就像我爱温特,我并不怀疑温特是不是值得热爱,我只是太明白自己的那种恋物癖的可怕。爱情,是我所有恋物情怀的总和。
因为爱着橙色,于是我的衣服,我的手套,我的饭盒,甚至我的牙刷,都是这种暖暖的、暧昧的颜色,我如同一只生长在热带的橙子一样蓬勃而明媚,却又像极地的寒冰一样难以靠近。我不知道除了音乐,还有什么可以占据我的思维,我的精力,我的生命。
我是大家口中的橘子。一来二往,我也习惯了忽略自己的名字,甚至在打电话给方琳的时候,都会说:“是我呀,橘子。”
如果我能拥有方琳一半的开心和阳光,我也会心满意足。如果我是男人,一定会选择这样的女子为伴,因为有了她,你可以看到光辉,看到希望,看到阳光和四季交替的风光,而不必担心风雨何时来临。
我和方琳认识已经很多年,出生在同一座城市,一起考入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也不是没有缘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岁月在方琳的身上似乎显示出了格外的宠爱,因为当年我在阳光下看到那个圆圆脸、圆圆下巴的女生,始终都没有改变模样,除了着装和发型上的些微区别,她那张脸从没变过,始终洋溢着笑,洋溢着甜美和开心。她似乎生来就是这副甜美的模样,并且负责一直甜美下去,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那时候在寝室楼道里经常听到一个优美的女高音频繁的喊声:“橘子,你吃午饭了吗?”
“橘子,我们去图书馆借书吧。”
“橘子,我们一起去练声吧。”
“橘子,有你的信,我帮你拿回来了。”
我和方琳的寝室隔一层楼,我经常在手忙脚乱的时候,看到她那张仰起来的笑脸,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也曾经对我说:“你真的好奇怪,似乎全世界的事情都与你无关,你活得不真实,你要改变。橘子!”
方琳是绝对入世型的女生,任何事情在她看来都可以解决。她与老师同学们的关系,都格外的好,她的专业也非常优秀,获过好多校内校外的奖。她的梦想,是站在悉尼歌剧院与帕格尼尼合作《卡门》。而我,自闭而普通,没有什么理想,甚至连毕业后的走向都从来没有想过。
不管怎么样,方琳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与她一起度过大段大段的时间,是我的情愿。
但是我们之间很少讲秘密,也不是因为彼此不信任,而是我们之间虽然相处的时间很长,但是谁都没有提及自己隐私的习惯,久而久之,不谈隐私也变成我们彼此的习惯。仅仅有一次,我在傍晚的操场上看到方琳披散着头发,穿着一件很简单的睡衣,表情忧伤地沿着跑道走了一圈一圈又一圈,我甚至怀疑她几次已经看到了我的存在,但是她仿佛从来不认识我一样,就那样奇怪地行走过去。我因为这一次的发现,对方琳有了一些崭新的认识,但是很快,那些藏在心底的怀疑就被我自己轻轻拂去,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不得不说,我有时候是习惯自我欺骗的,宁愿相信她是那款我心目中所标签上的标准性格,简单、活泼、阳光、可爱。我有那么点儿强迫性人格,我喜欢为我身边的人,加上我自作主张的标签,并且希望他们从此永远按照标签上我对他们的认识而延续下去,直到彼此死去。
我是不肯承认我的自私的。
这便是我认识温特前的一些大概背景。
简单得像一张白纸,却又似乎早已注定。
**次听到温特的名字,是在方琳的1:3中。那一个晚上,她几乎是用了有生以来*夸张的语气给我讲述着温特的好,而在我的印象中,她不像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花痴。因为她出奇的疯狂,也给我带来了关于这个名字的点点滴滴的兴趣。
那天晚上,我在为一段记错谱的音乐懊恼。我一直对自己良好的视听能力感到骄傲,当我在收音机里或者什么地方听到一段优美的旋律,都能够在心里默默地背诵下来,然后一直到我找到一支笔一张纸,那段旋律就会随着我良好的记忆力而飘然地跳跃到纸上,然后,它就变成我的了。
那一天真是奇怪,当我按照记录的乐谱去演奏的时候,才发现人的记忆力是很不可靠的,那段旋律绝不是我想要听到的。可是,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呢?
“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方琳对我的漠然有点生气,她涨红了脸,像幼儿园里拿了*大号苹果却没有得到同行的小朋友们赞美的小委屈包一样。
我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的懊恼,专心地听着方琳的话,方琳的话中,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一个名字产生。温特这个名字,仿佛是跳着舞蹈一样在那些多余的描述当中自然而然地旋转了出来。
温特,温特。
我**次对一个从未谋面的男人产生兴趣,不得不说,有时候语言有一种生动的魔力,我开始有些恍惚。
方琳是这么描述温特的——橘子,你不知道他有多棒,他站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必须退避三舍,所有的人都必须仰面崇拜,所有的星星都必须暂停眨眼。橘子,温特,他是神。
方琳的话让一向沉默的我瞬间狂笑起来。真的,那一刻我的情绪是那么的好,好到忘记了歌谱错乱以及对我记忆力产生怀疑之后的焦躁,好到我几乎没有用思考来过滤一遍这些话里所含有的水分,好到我只想用狂笑来表达此时此刻我所有的感受。
……
坏蓝眼睛,原名贾佳,1979年6月生,现居北京。出版小说集《愁城纪》《那些事秘不可宣》《同学少年不言情》《寂如流年》《天使只在夜里哭》《爱在光年外》《做好爱你的打算》,长篇《梦里柠檬几度花》《你如此华丽》《疯狂女主播》,电影小说《爱情呼叫转移》。
《成功说》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鼓舞人心的纲要性的书,里面收录了百余条格言,以及结合实践对其展开的评论。本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狩猎聚会》内容简介:◎《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NO.1 ◎英国图书奖犯罪和惊险小说决选名单佳作 ◎“当代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
苏门 本书特色 历尽艰辛,从苏北到川西,创立家园潮起潮落,斗土匪打土豪,沧桑巨变风风雨雨,历土改经文革,感叹人生。 生活的大幕为我们一一拉开…… 罗国明的《苏门...
神捕十三娘 内容简介 明朝万历天启年间,倭寇作乱,宦官专权,百姓涂炭。江湖上出现一位“神捕十三娘”,她率领一彪人马抓巨盗,惩大奸,侦疑案,平冤狱,破获了一起起扑...
《神经漫游者:重启蒙娜丽莎》内容简介:科幻小说宗师、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的经典名作。一个年轻的妓女,一个耀眼的女明星,
终结篇-娥媚-(全二册) 本书特色 若是凤凰,纵被封印无上修为,亦能涅槃重生,惊绝天下!当天赋无双的炼丹少女携手史上*强的修仙少年,注定铸造万世传奇!起点中文网...
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本:西游记(套装上下册)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金盾出版社出版,物美价廉★《西游记》是明清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巅*之作...
走路去巴黎 内容简介 她一生*大的梦想就是去巴黎,然而在应征空姐失败后,她的梦想也随之破灭。此后霉运不断光顾她,先是男友弃她而去,接着母亲生意失败。被生活所迫,...
四季流光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了宗璞多年颇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包含《米家山水》、《琥珀手串》、《四季流光》、《朱颜长好 》等名篇。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
莫泊桑卷-文学大师的短篇小说集-名家名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本书选译了莫泊桑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中短篇共十五篇。其中《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描写的是一八七○年普法战...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内容简介 微型小说古已有之,但真正以独立的姿态崛起于中国文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的事。短短的二十多年,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内容简介:1.现代社会科学主要奠基人——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现代最具影响力
《大真探赵赶鹅:重案组的人性档案簿》内容简介:熙熙攘攘的城市,隐秘的角落每天总有不为人知的罪案; 重案组刑警赵赶鹅,一个离罪
《野性的呼唤》内容简介: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在短暂的40年的生命里,他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著名的有《野性的呼唤
我们是姐妹 本书特色 《我们是姐妹》主人公是格特鲁德、宝拉和凯蒂三姐妹,小说以庆祝大姐格特鲁德的百岁生日拉开序幕,一百岁的格特鲁德、九十八岁的宝拉和八十四岁的凯...
《春》内容简介:故事的开头,帕蒂已经死去。电影导演理查·利斯踏上了漫长的哀悼之路。他遇到了另一个失落的灵魂。在旅途中,一个
◎聯合推薦:范瑋琪、吳亞馨喚醒她……歐辰幫她脫下被弄髒的外衣,用溫熱的毛巾擦乾淨她的臉和雙手。浴室裡,他默默地清洗著她的
百年神秘经典 本书特色 本书为约瑟夫路易斯弗朗奇编著的一套短篇悬念小说集,涵盖欧美近代**作家的多部杰出作品。其中包括爱伦坡的《失窃的信函》,柯南道尔的《波西米...
儒林外史 本书特色 由吴敬梓著的《儒林外史(精)》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
【中国科普佳作精选】抽屉里的青春 本书特色 我国的科学和科普作家长期以来在科普园地中辛勤耕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创作了许多科普读物。《中国科普佳作精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