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敏锐的,他们特别擅长捕捉妈妈的喜好,然后不动声色地学习和调整着自我。妈妈错误地引导,往往会使孩子轻易误入歧途。妈妈无意中的言传身教既可使孩子成为总是撒谎的诈骗犯,也可以令孩子成为一名永远奋斗、争**的成功人士,这就是妈妈的作用,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孩子的一生从您的教育开始……101种非惩罚性的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数百万妈妈的明智选择!
13岁前,优秀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走进孩子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方法;增进亲子关系的方法;与孩子亲密、默契沟通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方法,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增强孩子责任心的方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
第1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方法
方法1:看看孩子的心里都在想什么
生活中,有些妈妈自认为非常了解孩子,她们中有的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朋友,有的认为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眼里,有的说她天天24小时几乎都在看着孩子,有的妈妈甚至说:“我家孩子眼珠一转我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两年前,在全国很多中小学中广泛流行《死亡笔记》的漫画,很多学生手中都持有一个“死亡笔记”。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这个古怪的笔记本是干什么用的,但当他们翻开这个笔记本时,就免不了会失声尖叫!
这些笔记本里设计了很多“诅咒”的东西,上面记录着孩子的“心愿”。如,“我希望×××在明天的考试中不及格”,或者“××今天嘲笑我,他凭什么嘲笑我?这个该死的家伙,我希望他在今天下午放学后5点40分被汽车撞死”等等。
多么可怕的诅咒!翻开孩子们的笔记本,可以看到处处记满了类似的“某人在某时某分以某种方式死掉”,或“在某种环境下受某种惩罚”的诅咒。
你无法想象,这些天真的面孔下竟然掩藏着这样可怕的想法,他们是如何用自己那稚嫩的小手记下那一行行可怖的咒语的。难道这些孩子的灵魂是如此丑陋、恶毒吗?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
他感觉生活快乐吗?
他生活里需要什么?
他的价值观、心愿和梦想是什么?
你有没有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尝试着了解并尊重他们的看法呢?
孩子真的是你认为的那样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吗?
你是真的想了解孩子,还是在忙着改造他,让他适应你的价值观、满足你的愿望、实现你的梦想呢?
恐怕很多妈妈在这些问题面前,原有的“我非常了解我的孩子”的信心都会动摇吧?
2008年9月,开学不到一周,沪上已接连发生多起学生跳楼的自杀事件。孩子们究竟是怎么了?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小的年纪就悲观厌世?
在这样残酷的悲剧和无法回答的疑问前,很多妈妈心中确定的“了解”可以说彻底崩溃了。是的,任何家长都不能轻易地说“了解孩子”,这是一种重若泰山的教育责任,也是一种必须科学严谨的教育态度。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了解孩子,如果连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都不知道,教育又从何谈起呢?但是,“了解”两个字,可谓是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
和那些自以为是的妈妈相反,有些妈妈很坦白地说自己不了解孩子:“孩子越大,就越难以了解”、“我家孩子小时候不是这样呀,现在怎么变了呢?”、“我和孩子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了!”、“为什么我家毛毛这么不听话?我说东,他偏向西,处处和我对着干?他到底想怎样?”、“为什么我家豆豆有什么话都不和我说,把委屈和苦恼都藏在心里?他想要我怎么做?”、“为什么我家晓晓总是不高兴?我和她爸爸什么都顺着她,她还有什么可生气的?”
……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把孩子教育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怎么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中国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总的来说,他们是好游戏、好奇、好群、好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喜欢别人赞许的。”
首先,妈妈应当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小鸡、小鸭一样只需要看管、照顾的对象。孩子需要肯定和鼓励,需要平等和尊重,更需要倾听,需要朋友,需要大人用孩子的眼光,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的一言一行。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孩子的身体成长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妈妈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了解1-3岁的幼儿有表达的欲望,喜欢学习和模仿,并有一定的反抗性;了解学龄前的孩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常会犯了错误却屡教不改;了解小学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赞扬以建立自信;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在叛逆的个性下其实有颗脆弱的心……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身体发育重点和心理成长特征。
另外,要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妈妈们还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思考:你信任你的孩子吗?你相信孩子很了不起、有学习的潜质、能在迎接生活挑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吗?
只有信任孩子,才能放弃严密看管和惩罚,并积极地支持他们,教给他们生存的智慧,使得他们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能好好生活。
方法2:教育孩子,应因“性格”而施教
提到“因材施教”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早在20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为我们留下了这方面的教育实例。
有一次,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问孔子:“听到道理后是否马上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有则说:“听到后应该就去做。”学生公西华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出不同的答案,就问孔子。孔子解释说:“冉有太谨慎,所以要进而加以鼓励;子路急躁好胜,所以要退而制止。”
宋代程颐、朱熹因此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一词正是由此而来。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和性格差异,从其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和教育。
有些学校把不同学生分到“重点班”和“普通班”,其实这根本不是因材施教。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个性主要的就是指性格。
《学记》指出:学生常犯四种毛病,或贪多务得,或孤陋寡闻,或浅尝辄止,或畏难而退,其原因在于“心之莫同”。这个“心之莫同”其实就是性格不同,教者要“知其心”,才可“长善而救其失”。所以,妈妈要对孩子“因材施教”,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性格。
所谓“性格”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优柔寡断、刚强、懦弱等。
妈妈在判别孩子的性格时一定要注意:性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那些一时性的、偶然性的表现不能被认定为就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比如,有的孩子平时都很开朗大方,只有某次出人意料地哭了,给妈妈留下深刻印象,便由此断定孩子的性格其实是软弱、忧郁的,这样的判断就是不准确的。只有那些经常性、本质性的表现才能被认定为一个人的真实性格特征。
而且妈妈还要知道: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和气质一样,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本来性格外向的孩子如果被长期压制,性格也会变得内向、阴郁;而本来内向的孩子如果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和关爱,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也会比原来活泼一些。
以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夏雪和刘星为例,我们可以看看性格不同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
夏雪——追求完美型的孩子
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夏雪在学校是个优秀的学生,在家是个懂事的女儿,但夏雪总是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一次考试没有取得满分就会责备自己太粗心,太不应该;一次比赛得了第二名,就会埋怨自己为什么差了一点儿而没有得**;不仅是在学习方面,在其他方面夏雪也总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好。
针对夏雪的这个毛病,她的妈妈总是开导她要想开点儿,这次没得满分,下次争取;而她的爸爸则告诉她追求完美是好的,但对人对事要多一份平常心,对别人要宽容,对自己也不必强求,要看淡成败。也许是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结合得好,夏雪总是能很快把郁闷化解,并在生活和学习上做得更好。
这就是对追求完美、喜欢自责的孩子的教育方法——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安慰,而不是施加更大的压力。试想,假设生活中的某个孩子也追求完美,但却没有夏雪表现得那么优秀,如果家长在其失败后不安慰他,反而埋怨他不认真、没记性等,那孩子的心态怎么能轻松,又怎么能去改正错误、迎接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呢?
刘星——集过分活泼型和问题型于一身的孩子
刘星是个非常有趣的孩子,活泼、开朗、聪明、善良、热情、淘气、爱闯祸、爱惹事、学习不好,可以说他是这部电视剧里*受欢迎和喜爱的角色,因为很多大人、家长都能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而很多孩子更是能看到刘星所面临的难题正是自己当前窘迫的处境。
对刘星的教育,他的妈妈时常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比如,经常看不到他的优点,对他做的好事熟视无睹,而揪着他犯的每个错误不放,甚至把一些不是他做的错事也想当然地加到他的头上……这些都对刘星的成长产生过不良的影响,甚至曾经一度打消过他学习、生活的热情,让他想到离家出走。不过爸爸夏东海还是能比较客观地看待刘星,并对他的优点及时表扬,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相对来说,妈妈对刘星的教育方式有些简单、粗暴,爸爸就温和、耐心了许多。
过于活泼的问题型孩子确实不能娇纵,但也不能太过压制,否则会让孩子走上自暴自弃、消极悲观的绝路,狂妄自大、厌学、早恋、打架等令人头疼的问题不但不会远离孩子,甚至还会更吸引孩子,要用客观的评价去引导和鼓励这样的孩子慢慢走入正轨。
方法3:抓住教育孩子的*佳时机
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或时机,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以下是一些专家的建议,家长们不妨一试。
……
如何让你的孩子获得最大的学习能力 本书特色 《如何让你的孩子获得*大的学习能力》是美国*流行的学习类型划分解析法。如何让你的孩子获得最大的学习能力 内容简介 为...
全程孕产育儿(全六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详细地介绍了从怀孕准备期到妊娠期,到产后坐月子,再到育儿的整个过程。全文分上下篇,主要内容如下:上篇以十月怀...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本书特色 华文卡内基创办人黑幼龙夫妇及黑家四个孩子联手创作。*好读的育儿经历,*励志的成长故事,*温暖的家庭情感,马英九、金韵蓉倾力推荐...
认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 本书特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认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规划。使父母们充分了解并掌握儿童在...
宝宝经络抚触按摩分步图解 本书特色 《宝宝经络抚触按摩分步图解》荟萃精华,先从宝宝的身体特征开讲,然后介绍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之道,使父母每时每刻都可通过宝宝...
长大不容易-随书附赠光盘 本书特色 孩子成长不容易,家长教育不容易,长大不容易!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30年一线教育践行经验两代父母、一亿家长的共同选择...
人生设计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话说 内容简介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详实的资料,讲述一个普通女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
《宝山版画教学与研究》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上海市宝山区自20世纪40年代发展至今形成的宝山版画历史,以及宝山版画非遗项目杨行吹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 本书特色 本书提出了孩子要用事业的心态来打造,用mba式的思维来管理等顶级实用的教育方法。 直指教育11大误区:当众教育、消极教育、过...
健康营养月子餐500例 本书特色 《健康营养月子餐500例》:科学讲补,提高新妈妈月子期营养为新妈妈精心打造全面、科学的营养月子餐、轻松掌握坐月子的饮食原则、近...
做智慧教师 本书特色 《做智慧教师》是谭旭东老师继《做智慧父亲》的又一力作,该部作品延续了《做智慧父亲》的教育理论和行文风格,以一个教师的角色作为切入点,从教育...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本书特色 全国教师、家长和孩子都应阅读的好书.著名作家毕淑敏、新东方副校长徐小平、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北大教授孔庆东四大名家联袂推荐.他带的...
发现天才-怎样帮助孩子学习 本书特色 你惊讶吗?你的孩子一定有天才!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开赋才能发现孩子的潜就是发现天才你了解吗?教育孩子应该从智力倾向开始! ...
爸爸写给青春期儿子的80封信-送给10~18岁男孩-珍藏版 本书特色 青春期是充满喜悦的——身体悄悄变化,预告着一个懵懂少年即将长大;青春期是细腻敏感的——越来...
养育宝贝-第52版 本书特色 荣获法国医学研究会“*佳育儿图书奖”,全球*经典的育儿图书之一,畅销半个多世纪,被译成40多种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5000万册。...
这样的女孩将来最幸福 本书特色 每一个女孩都是一块璞玉,成器与否,幸福与否,都在你当下的雕凿。这样的女孩将来最幸福 内容简介 本书的出发点是女孩子未来的幸福,但...
世说心语2-刘墉教育秘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台湾著名作家、励志大师刘墉先生在凤凰卫视主持热播节目“世说心语”的同名系列图书之一。刘墉,知名画家、作家,同时也是一双...
培育优秀孩子的八种习惯 本书特色 我们力图培养孩子具备善于观察、精力集中、独自创新、积极主动和睿智灵敏的能力和品质,并且通过训练提升他们思维和行动的敏捷性、让孩...
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含1VCD) 目录 **部分 调整亲子关系明『确家长育人方向**章 教子成功奥秘——建立良性亲子关系难道是我错了 了解神奇的“关系 ”透视...
0~18岁家教全案--关注您孩子的成长 本书特色 本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被称为“终生和综合发育心理学”的观点,即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当地和当时的人文、自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