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古罗马斯多葛派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的生活,追求理想的幸福。他的学说及观点对其后的哲学和宗教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早年曾读过他的作品,对他钦佩有加,自认为是爱比克泰德的私淑弟子,其名著《沉思录》深受爱氏作品的影响……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爱比克泰德的金玉良言,是现代社会的心疗良方。
《沉思录》作者马可•奥勒留之先师巨著
古罗马哲学家的金玉良言现代社会的心疗良方
让我平静地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让我勇敢地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智慧,让我识别哪些事情我可以改变,哪些事情我无法改变。
——爱比克泰德
我感谢老师拉斯蒂克斯,他使我熟悉了爱比克泰德的经典语录和言论。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皇帝,《沉思录》作者)
最令人注目的是,爱比克泰德和马可•奥勒留两个人在许多哲学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提示着,尽管社会环境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哲学,但是个人的环境之影响于一个人的哲学却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哲学家通常都是具有一定的心灵广度的人,他们大都能够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超出他们自己时代更大的善与恶的范围。在坏的时代里,他们就创造出来种种安慰;在好的时代里,他们的兴趣就纯粹地集中在理性方面。
——【英】罗素
我不知道除了马可•奥勒留和爱比克泰德之外,还有谁的作品如此切合实际,鼓舞人心,充满常识,适合你我这种凡人(讨厌装腔作势、虚荣做作和废话连篇)。只需在每晚和第二天清晨集中精力读上一章——事实上非常简短——你就会赞同我所说的话了。
——【英】阿诺德•贝内特(作家,《如何一天度过24小时》作者)
斯多葛哲学最有代表性的阐释者有两位:奴隶出生的爱比克泰德和身为皇帝的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他们具有相同的主张,爱比克泰德是安东尼以哲理语言阐述其观点的典范。但这两位哲学家阐释的方法完全不同:爱比克泰德以一种令人熟知的、简洁的方式,与其听者交流;而安东尼以简短、缺乏连贯的语句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英】乔治•朗(《沉思录》权威英文版译者)
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它预示了时下主要的一种心理疗法背后的理论:“天灾人祸不足奇,想不开才出问题。”爱比克泰德关心的焦点是找到一种忍受人生的办法。他对心理学的贡献是提出了一条准柏拉图式的、 “忍受和放弃”的合理化原则:永远不要说什么“我已经失去它了”这类的话,而只说“我已经把它还回去了”……我必须被流放,谁又能阻止我带着微笑、愉快和满足上路呢?“我要把你关进牢房。”你关住的只是我的肉体。我必须死,因此我就非得怨恨地死去吗?……这些都是哲学应该预演的课程,应该每天都写下来,并且付诸实践。
——【美】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的作者)
塞涅卡、爱比克泰德与马可•奥勒留是斯多葛派哲学最杰出的三个人。马可•奥勒留受爱比克泰德的影响甚大,从这部《沉思录》可以看出来。
——梁实秋(文学家,《沉思录》译者)
拉斯蒂克斯是继续把奥勒留引向深入的老师,但将之引向古罗马帝国的却是另一位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奴隶出身的爱比克泰德。他与马可•奥勒留未曾谋面,但可以说是对马可•奥勒留在精神和思想上影响最大的人。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沉思录》译者)
爱比克泰德的哲学,在突出张扬个体自由的同时,并没有把它同共同体的道德割裂开来,而是把个人从心理学这个最微观的角度与整个世界(神)这个最宏观的共同体辩证地统一在了一起。所以,从完整的古希腊智慧——理性智慧和伦理智慧两个方面来看,真正集希腊哲学思想之大成者是爱比克泰德而非亚里士多德。他的哲学对我们当今的中国人也有广泛的启示作用。
——王文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导师)
当奴隶的都渴望自由,但是一旦他被释放成了所谓的“自由人”,他是否赢得自由,而不再是个奴隶了呢?做一个自由的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究竟什么是奴役什么是自由?——这就是贯穿在爱比克泰德全部哲学思考中的主线。……他之所以需要哲学和献身哲学,都是为了使人能够挣脱奴役,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自由的人。
——杨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55-130年),古罗马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出生于罗马佛里吉亚的一个奴隶家庭。童年时被卖到罗马为奴,后师从斯多葛派哲学家鲁弗斯,并获自由。此后,在罗马教学,建立了自己的斯多葛学园。后来又被罗马皇帝驱逐至希腊尼科波里斯,以讲学终其一生。
爱比克泰德对斯多葛派学说有极其重要的发展和突破,是继苏格拉底后对西方伦理道德学说的发展作出最大贡献的哲学家。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具体的生活伦理学的思考上,重心性实践,主张遵从自然过一种自制的生活,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与宗教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心灵信笺-寻找精神家园 内容简介 他所著的《瓦尔登湖》,成为全人类的心灵之书;他的文字是内心生发出的一泓清泉,为人们开启了生命中永恒的黎明!深沉而敏感的抒情……...
菜根谭的智慧(精装) 本书特色1.两百余则人生哲理,处世哲学的集大成者,传承百年,历久弥新。 2.详尽的注释,准确流畅的译文,如话家常的解读,便于更好解读智慧之...
有意义的行为:第2版 内容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是纽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1987年他因“对人类心理学的毕生贡献”荣获国际巴尔仁奖。《有意义的行为》以当今的心理学为...
未来救赎-弥勒佛 本书特色 卢晓容编著的这本《未来救赎(弥勒佛)》介绍了印度佛教中的弥勒,弥勒信仰在中国历史上的传播,中国化的弥勒形象——从庄严到诙谐,以及弥勒...
非常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的行者层次相当高,我们强调大乘经典都是行者悟入的境界。因此,佛说,即是觉悟者所说,并非,悉达多太子说,要留意,不是悉达多这个人,而觉...
仁者无敌-和你一起读《孟子》 本书特色 《孟子》是如今经典名著,圣贤言论,流传数千年而不废.该书是孟子生平言论和事迹的记述.深刻反映了孟子的思想轨迹.封建社会中...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1卷 目录 前言本卷引言**章 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与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哲学思想**节 孔子一、求安重义的理论价值取向一、 “义”对“仁”和...
逻辑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坚持大逻辑观点,论述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有关数理逻辑的问题,对于传统逻辑、辩证逻辑、归纳逻辑的有关问题也加以论述...
《海德格尔与尼采》是有德国著名学者阿尔弗雷德·登克尔,美国著名学者约翰·萨利斯等人主编的《海德格尔年鉴》的第二卷。分第一
儒学精蕴新释 本书特色 《儒学精蕴新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儒家的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全书内容丰富,论述全面,讲解简洁明了,非常适合广大史学工作者和传统文化...
回返人性-论胡塞尔对科学合理性的重建 本书特色 特殊的人性问题在过去并不总是被排除于科学领域之外,并不总是不考虑人性问题对所有科学,甚至那些不以...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内容简介 作者在书中概括300年学术发展的总趋势,认为这个“时代思潮”是对宋元明三朝“明心见性”“道学”的批判;是再开一个更切实更伟大时代的...
明天会怎样:雅克.德里达与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对话录 本书特色 维克.雨果曾在他的诗集《黄昏之歌》中问道:“明天会怎样”他指出“今天,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精神还是...
感觉的分析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导言、论成见、我和阿芬那留斯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关系、感官研究的主要观点、眼镜的空间感觉、对空间感觉的进一步研究等内容。感觉的分析 内...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1.胡适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入门读物,理清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解读众位先秦哲学思想的智慧。3.《中国哲学简史》是胡适的成名作,至今仍然是很...
禅堂夜话 本书特色 1. 禅是生命的自在解脱,净慧法师潜心之作,引领众生走进禅、了解禅、受用禅。2.书中探讨了包括“打禅七”、“人生的终极问题”、“呼吸调引”等...
萨迦格言 本书特色 《萨迦格言》成于13世纪上半叶,全书共分9篇,包含格言诗457首,既有安邦治国之道,也有为人处世之方。作者以格言诗的形式,观察评论各种社会现...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关于当代左派的文集 本书特色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关于当代左派的文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编著者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策划...
中国哲学史: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国学大师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近百年来在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好评,再版数十次,销量极为可观。胡适先生是白话文的倡导者,其...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本书特色 《四书道贯》的内容简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结十几亿人民为一家,持续五千年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我们拥有久远的文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