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是一项功绩卓著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不仅因为它是中罗关系研究方面的一项首开先河之举,而更重要的是它的题材和内容。毫无疑问,本书选取了一个众所关注的题材,即一贯持续发展、堪称国与国之间关系典范的罗中关系。同时,作者孜孜不倦地查阅了大量有关罗中关系的历史文献资料,广泛阅读了中文、罗文及其他文字的书刊中论及罗中关系发展的资料,对两国及其他国家政要就这一关系所做出的论断和评价进行审慎的思考,在写作过程中加以引用。刘勇博士在布加勒斯特大学的罗马尼亚教授们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1950--1960年代的中罗关系》,为本书的完成奠定了基础。作者在对相关史料、近年来中罗两国专家、学者和一些国际学术刊物提供的*新资料、信息进行科学而严谨的分析后,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这本新书的内容。本书的可称道之处,还在于作者对掌握的资料有着高超的组织与处理能力。他将中罗两国近一百年来关系的历史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高度的概括,融为一体,但其中又囊括了大量的有关双边接触、联系、交流与合作的信息,并依据当时的价值衡量标准、作者本人的正义准则及普遍的道德标准,甚至是不厌其详地将历史事件的意义加以点明。我相信,刘勇先生将继续他对中罗关系的潜心研究,在当代国际关系的背景下,不断开拓新的文献资源,对这一关系做出新的评价,形成新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他的著作。《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的出版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外交活动。因为它指出了上世纪后半叶中罗关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在总结了中罗关系的特点,即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两国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互相尊重、两国开展合作和互助的愿望的同时,该书强调了这样一个真理:两国良好关系的基础在于,两国和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现实利益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且双方都认识到,每个国家的振兴,都是这个国家在为实现自身理想而付出努力后获得的成果。再者,这部著作援引中罗关系发展的历史事实,强调说明了在构建一个公平、公正、道德、和平与和谐社会的格局中,每个国家都作出自身的努力有多么的重要。
《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的出版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外交活动。因为它指出了上世纪后半叶中罗关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在总结了中罗关系的特点,即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两国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互相尊重、两国开展合作和互助的愿望的同时,该书强调了这样一个真理:两国良好关系的基础在于,两国和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现实利益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且双方都认识到,每个国家的振兴,都是这个国家在为实现自身理想而付出努力后获得的成果。再者,这部著作援引中罗关系发展的历史事实,强调说明了在构建一个公平、公正、道德、和平与和谐社会的格局中,每个国家都作出自身的努力有多么的重要。
《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是一项功绩卓著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不仅因为它是中罗关系研究方面的一项首开先河之举,而更重要的是它的题材和内容。毫无疑问,《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选取了一个众所关注的题材,即一贯持续发展、堪称国与国之间关系典范的罗中关系。同时,作者孜孜不倦地查阅了大量有关罗中关系的历史文献资料,广泛阅读了中文、罗文及其他文字的书刊中论及罗中关系发展的资料,对两国及其他国家政要就这一关系所做出的论断和评价进行审慎的思考,在写作过程中加以引用。刘勇博士在布加勒斯特大学的罗马尼亚教授们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1950——1960年代的中罗关系》,为《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的完成奠定了基础。作者在对相关史料、近年来中罗两国专家、学者和一些国际学术刊物提供的*新资料、信息进行科学而严谨的分析后,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这本新书的内容。《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的可称道之处,还在于作者对掌握的资料有着高超的组织与处理能力。他将中罗两国近一百年来关系的历史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高度的概括,融为一体,但其中又囊括了大量的有关双边接触、联系、交流与合作的信息,并依据当时的价值衡量标准、作者本人的正义准则及普遍的道德标准,甚至是不厌其详地将历史事件的意义加以点明。我相信,刘勇先生将继续他对中罗关系的潜心研究,在当代国际关系的背景下,不断开拓新的文献资源,对这一关系做出新的评价,形成新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他的著作。
刘勇,1957年出生,北京市人,1982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本科毕业。1986年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科部任教师至今,现为教授职称。1999年作为政府公派留学生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历史系作访问学者,2001年被该系对外关系史专业招收为在职博士生。2005年在该校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中国史和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员。 近年发表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大论争——建国以来重要论争实录》(珠海出版社2001年)、《影响中罗关系曲折发展的若干因素》(《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上.下) 本书特色 《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上下)》,主要收录贺国强同志在中央工作十年间的文稿,同时也收录了贺国强同志在地方和中央部门工作期...
《最后的讲义·西原理惠子》内容简介:写给女孩的人生“避难”手记!超酷的女性主义者、爆火漫画家西原理惠子以一生的经历谈女性困
实录毛泽东3(1945-1956) 本书特色 ★信息量巨大。226万字,近两千页的篇幅,是*全面的毛泽东传记版本,详细记录了毛泽东一生的所有事件。★客观。与其他...
《战将韩先楚》内容简介:一个生前从未见过的人,一个与你生活在不同时空中的人,一个常会让你感到有种无形的沟壑、墙壁阻隔着的
为了一个共同的世界-外交学院联合国研究论文选集 本书特色 自1991年以来,外交学院学者发表了上百篇涉及联合国研究的论文,其中不少论文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也为...
塑造安全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的理论摆脱了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充分认识并利用时代转型出现的机会,对照传统分析方法提出的有关国家身份认同的本质性认识,全面探讨了“...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 本书特色 拉塞尔·雅各比在书中对日常所见的“反乌托邦思想”进行了反批判。他首先指出,简单地将乌托邦思想同纳粹主义、极权主...
骑兵团 本书特色 抗日战争期间,冀鲁豫战场上曾经驰骋着一支被老百姓称为“黑马团”“红马团”的队伍,他们的番号是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三团...
七七事变 本书特色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深夜,日本侵略军向我宛平县守军开火,遭到我第二十九军的坚决还击,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七七卢沟桥事变。陈惠丰编著的《七七事变(原...
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实录-红色决策(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共产党85周年诞辰精心准备的献礼,是迄今为止*权威、*全面的中共资料全揭密。书中实录了从中共**次...
宋代买扑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宋代买扑制度研究/青年学术丛书》编著者杨永兵。买扑现象是买扑制度研究的基础。因此,作者首先对宋代买扑现象做了个案考察。根据其特点,...
菲利普·米罗诺夫:1917-1921年时期的静静的顿河 本书特色 《菲利普·米罗诺夫:1917-1921年时期的静静的顿河》:20世纪俄罗斯档案文件菲利普·米罗...
制度变迁与全球化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给人印象深刻的书,该书内容全面、论证充分、观点清晰、立场鲜明。该书对各种制度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综合考察,与“全球化理论”进行了...
烽火亚平宁:意大利之战 本书特色 1943年7月9日,盟军在西西里登陆,7月25日墨索里尼国王解除职务,法西斯政权倒台;9月3日盟军在意大利半岛南端的勒佐登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金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备教材 本书特色 《新时代金句》——《新时代热词》姊妹篇 与时俱进收录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的100余...
2017-人民日报评论年编-人民论坛-(共三册)-(含光盘)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专栏“人民论坛”“人民时评...
《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内容简介:《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汇集了1998年至2015年《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栏目四代彼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作为国内外**本以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社会哲学理解模式全面解...
中俄关系通史 本书特色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的中俄关系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出版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专题研究和断代史两类。专题研究著作主要涉...
近代中日关系丛书之四:影响近代中日关系的若干人物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具体生动而又力求通俗的介绍近代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著作。书中以大量详实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