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是一项功绩卓著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不仅因为它是中罗关系研究方面的一项首开先河之举,而更重要的是它的题材和内容。毫无疑问,本书选取了一个众所关注的题材,即一贯持续发展、堪称国与国之间关系典范的罗中关系。同时,作者孜孜不倦地查阅了大量有关罗中关系的历史文献资料,广泛阅读了中文、罗文及其他文字的书刊中论及罗中关系发展的资料,对两国及其他国家政要就这一关系所做出的论断和评价进行审慎的思考,在写作过程中加以引用。刘勇博士在布加勒斯特大学的罗马尼亚教授们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1950--1960年代的中罗关系》,为本书的完成奠定了基础。作者在对相关史料、近年来中罗两国专家、学者和一些国际学术刊物提供的*新资料、信息进行科学而严谨的分析后,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这本新书的内容。本书的可称道之处,还在于作者对掌握的资料有着高超的组织与处理能力。他将中罗两国近一百年来关系的历史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高度的概括,融为一体,但其中又囊括了大量的有关双边接触、联系、交流与合作的信息,并依据当时的价值衡量标准、作者本人的正义准则及普遍的道德标准,甚至是不厌其详地将历史事件的意义加以点明。我相信,刘勇先生将继续他对中罗关系的潜心研究,在当代国际关系的背景下,不断开拓新的文献资源,对这一关系做出新的评价,形成新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他的著作。《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的出版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外交活动。因为它指出了上世纪后半叶中罗关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在总结了中罗关系的特点,即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两国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互相尊重、两国开展合作和互助的愿望的同时,该书强调了这样一个真理:两国良好关系的基础在于,两国和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现实利益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且双方都认识到,每个国家的振兴,都是这个国家在为实现自身理想而付出努力后获得的成果。再者,这部著作援引中罗关系发展的历史事实,强调说明了在构建一个公平、公正、道德、和平与和谐社会的格局中,每个国家都作出自身的努力有多么的重要。
《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的出版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外交活动。因为它指出了上世纪后半叶中罗关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在总结了中罗关系的特点,即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两国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互相尊重、两国开展合作和互助的愿望的同时,该书强调了这样一个真理:两国良好关系的基础在于,两国和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现实利益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且双方都认识到,每个国家的振兴,都是这个国家在为实现自身理想而付出努力后获得的成果。再者,这部著作援引中罗关系发展的历史事实,强调说明了在构建一个公平、公正、道德、和平与和谐社会的格局中,每个国家都作出自身的努力有多么的重要。
《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是一项功绩卓著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不仅因为它是中罗关系研究方面的一项首开先河之举,而更重要的是它的题材和内容。毫无疑问,《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选取了一个众所关注的题材,即一贯持续发展、堪称国与国之间关系典范的罗中关系。同时,作者孜孜不倦地查阅了大量有关罗中关系的历史文献资料,广泛阅读了中文、罗文及其他文字的书刊中论及罗中关系发展的资料,对两国及其他国家政要就这一关系所做出的论断和评价进行审慎的思考,在写作过程中加以引用。刘勇博士在布加勒斯特大学的罗马尼亚教授们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1950——1960年代的中罗关系》,为《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的完成奠定了基础。作者在对相关史料、近年来中罗两国专家、学者和一些国际学术刊物提供的*新资料、信息进行科学而严谨的分析后,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这本新书的内容。《百年中罗关系史1880-1980》的可称道之处,还在于作者对掌握的资料有着高超的组织与处理能力。他将中罗两国近一百年来关系的历史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高度的概括,融为一体,但其中又囊括了大量的有关双边接触、联系、交流与合作的信息,并依据当时的价值衡量标准、作者本人的正义准则及普遍的道德标准,甚至是不厌其详地将历史事件的意义加以点明。我相信,刘勇先生将继续他对中罗关系的潜心研究,在当代国际关系的背景下,不断开拓新的文献资源,对这一关系做出新的评价,形成新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他的著作。
刘勇,1957年出生,北京市人,1982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本科毕业。1986年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科部任教师至今,现为教授职称。1999年作为政府公派留学生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历史系作访问学者,2001年被该系对外关系史专业招收为在职博士生。2005年在该校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中国史和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员。 近年发表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大论争——建国以来重要论争实录》(珠海出版社2001年)、《影响中罗关系曲折发展的若干因素》(《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本书特色 《**次世界大战史纲》的主要优点在于简明扼要,对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局,对主要战场和次要战场,对陆上、海上和空中作战行动均有所交待...
《缔造战略》是多位著名的战略史家“对军政领导人在回应外问挑战时逐渐形成和明确表达战略的方式”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展示。在所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研究丛书(全11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直走在...
中华民国国会史-(全3册) 本书特色 笔者谷丽娟、袁香甫经过多年的资料收集和对这些资料的潜心研究,写成了《中华民国国会史》一书,也算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完成了一件抛...
告众士兵汉尼拔(迦太基)汉尼拔(公元前247-公元前183/182):迦太基军事统帅。幼年随父渡海远征西班牙。公元前221年,仅26岁即被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 本书特色 为配合即将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书编写组特编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公共哲学与政治思想系列-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义一 目录 政治权力、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一、政治义务二、三种正当性三、理论权威与实践权威四、正当权威与自主五、政治义务...
孙子兵法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当代知名军事家郭化若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不但为全文作了校勘、注释、今译,还撰有题解及考订、评论文字,既有较高的学术...
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章,阐述了思潮产生的宏观与微观背景、思潮的历史脉络和结构分析、整理与改造旧学、“调和论”——文化保守主义者创造新文...
官员选考史鉴 内容简介 官员之优劣,关乎国运之昌衰,是故中国历朝历代无不重视。自设官理事始,选官的官职与部门即享有崇高的地位。《周礼》载选官择吏的人事官员称天官...
《为什么是以色列》内容简介: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家园,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在谈论以色列时常常会有这样
《超简单!一学就会的人像摄影摆姿》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可以解决人像拍摄中与摆姿相关的所有难题的技法指导书。书中大量职业模特的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公开版)(小字版) 本书特色 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2019年...
三野战事珍闻 内容简介 数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带我们走进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尽管硝烟早已散尽,但那些血与火的往事仍历历在目,在字里行间寻觅先辈们走过的足迹,隐约中...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 内容简介 简介《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中国智库资政丛书。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 目录 **章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总论一...
大国之道-中国凭什么实现强国梦 本书特色 ★ 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 像圣经一样给人带来改变 ★ 什么是可持续、可检验的发展之路 ★ 为科学精神考名责实 ★ 纵...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十二讲 本书特色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十二讲》从改革开放以来两部《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比较入手,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握党内政治生...
希特勒的战争谋略 本书特色 原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李钜廉教授依据各种回忆录、专著、传记和文献档案,力图揭示希特勒战争谋略的思想渊源;他夺取政权后如何...
军事地理气象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军事地理、识图用图和军事气象三部分。本书从跟军事活动关系密切的基础地理知识入手,对地图在军事上的应用、气象对战争的影响...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将一直以来打游击战的小股部队,改编成比较正规的大规模作战集群,其中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