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钟敬文主编、32位学者共同参与编写的民俗学重要著作,提出了完整的中国民俗学体系,不仅纵述民俗历史、民俗事象,而且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认、研究方法,以及海外民俗学发展状况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为我国民俗学学科的建设提供了重要范本。
《民俗学概论》内容简介:“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床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除夕,民间俗信诸神下界。于是,燃爆竹、点旺火,迎神“燎祟”、击鼓驱傩。在“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的时刻,还多有占岁之举。年岁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鸣,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而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因为节期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古代称夜为宵,因此叫“元宵节”;又因元宵节的主要节俗活动是施放花炮烟火、张灯、观灯、赏灯,故又称为“灯节”。道教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元宵燃放灯火之俗始于汉武帝祀太乙神;佛教传人后,与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之仪融合。因有官方大力倡导,遂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夜,城乡花炮烟火不断,锣鼓声震四野。
钟敬文,(1903~2002),广东海丰人。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和诗人、散文家。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曾倡议创办中国民俗学派,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曾发表论文近300篇,主要结集出版为《民间文艺》《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民俗文化学》等专著;散文代表作有《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等;诗集有《海滨的二月》等。本书是由钟敬文主编、32位学者共同参与编写的民俗学重要著作,提出了完整的中国民俗学体系,不仅纵述民俗历史、民俗事象,而且对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海外民俗学发展状况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为我国民俗学学科的建设提供了重要范本。本书多年来作为民俗学入门教材受到各大高校欢迎。本书使用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本。
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渔家天锦: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认识鱼皮文化,研究它的生成、发展与演变,记录赫哲及其先民等北方渔猎民族使用...
汉语历层研究纲要 本书特色 汉语历层研究纲要 内容简介 《汉语历层研究纲要》(作者郭攀)分为汉语历层研究的理论思考;准具象性文明层次词级语言单位;基点词...
唐代书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敦煌文书和唐代墓志为材料基础,与传世文献互证,围绕身份与职能、仕履与生活、教育与艺术三个主题展开,从“书艺—人—制度—社会”四...
《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与案例》内容简介:未来已来,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就需要先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在这方
养小录: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养小录》是顾仲取杨子建辑《食宪》,采录有关饮食方面的内容,结合自身的体验编撰而成的。其中共三卷,全书分“饮之属&rd...
Lama Surya Das美國最著名的佛教導師暨學者之一,法王達賴喇嘛親切地稱他為「美國喇嘛」。他是《喚醒內在的佛性》(Awakening the Buddh...
中华典故 内容简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典故这个名称,...
钱基博:经学通志(典藏版) 本书特色 全书通《易》、《书》、《诗》、《礼》、《春秋》、《小学》诸志,以阐述经学古今之流变而考论其得失,翔实精审,实为研治中国经学...
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报告2015 本书特色该报告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报告院联合国内一些有志于学术探索的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家、学者联合编写。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故事学纲要 目录 **章民间故事的范围和分类**节广义的“民间故事”与狭义的“民间故事”第二节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界限第三节民间故事的分类第二章幻想故事(民间...
敦煌古代衣食住行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衣饰、饮食、居住、出行共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佛教理想世界的衣饰、帝王官吏服饰、贵族妇女服饰、武士服饰等。敦煌古代衣食住行...
凤凰城 内容简介 《凤凰城》为回族风物传说类民间故事专辑。透过这些故事,不仅可以感受浓郁的地方风情,也可以体悟回族民间故事与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凤凰城 ...
玛雅大预言 本书特色 一个文明的没落总会留下些痕迹,用于我们后人探索,借鉴。尤其遗留下来的玛雅手稿,更是对人类有重大的意义。神秘的“第五元素”、古代玛雅“201...
史讳辞典 本书特色 王建编著的《史讳辞典》是已故旅日学者王建先生编撰的一部有关中国古代避讳的工具书,作为日本爱知大学文学会丛书的一种,于1997年由日本汲古书院...
佛山纺织史 本书特色 从古至今,佛山都是岭南乃至全国的纺织行业重点地区,其中以植桑养蚕缫丝业*为突出,中国*家机械丝厂就诞生于佛山。本书从两条主线撰写佛山的纺织...
汪口:古埠老街 本书特色 毕新丁编著的《汪口——古埠老街》介绍了汪口建村的历史,指出汪口的历史上河埠码头、商铺、货运集散、农产品加工等商业服务十分完备,是名闻徽...
《春秋》《左传》谥号研究 本书特色 春秋时期,谥号是对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及夫人等贵族死后的讳称,是对其生前功绩和品行赋予善恶褒贬的精炼概括。这些贵族在生前尊称...
张祖乐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豆瓣阅读第五届征文大赛职业组首奖、柠萌影业选择奖获得者。另一长篇作品正在进行影视改编。
中国古代瓷器 本书特色 瓷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也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瓷器的故乡,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人类文...
咬文嚼字(合订本2008) 本书特色 要恢复中华语文的风采神韵,必须从咬文嚼字做起。一个对自己的语言文字都不再认真的民族,必将在文明之林中丧失*后的栖身之地。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