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表现”范畴及命题研究》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几个重要“表现”范畴和命题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旨在彰显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与西方文艺美学的不同审美趣味。主要观点如下:一、“诗中有画”是苏轼从文人画与山水诗相融通的角度对王维山水诗意境的准确概括,是对重“表现”的中国文艺精神的明晰观照,是中国“意境”理论语境下的贴切术语,具有高品位的美学旨趣。
二、以严羽为代表的诗论家“以禅喻诗”,突破了宗教与文艺的界限,彰显了中国文艺审美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同时,“以禅喻涛”充分肯定审美主体的“自性”对于我们深入探索文艺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意义重大。
三、中国文人画家之“游”与“逸”对我们认识中国文艺区别于西方文艺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价值。从发生学角度看,中国文人画家绘画机制深受中国儒、佛、道哲学之影响,其笔墨情趣中既饱含儒家注重人品修养、“道”贯“六艺”的人文气息,又不乏空灵蕴藉、超然物外的天趣佛光。
四、中国诗歌之“志”具有复杂性,“诗言志”与“诗缘情?的“表现”特征也呈现出复杂性。“诗言志”与“诗缘情”在“表现”特征上又呈现出同一性。“诗言志”、“诗缘情”达成“表现”的思维向度上有共同点——不惟审美向度相似,在具体的表现“志”或“情”的手法上亦有相似之处。
五、《易传》之“象”不是自然物象,而是对自然物象的模拟、形容和象征。它是中国文艺“表现”特质的哲学渊源。这种哲学渊源恰恰是中国文艺的“意象”不同于西方意象派诗歌“意象”的因素。这种“象”思维对我国文艺审美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抛弃具体物象、采用象征性语言营造意象从而形成意境的审美方式。“意象”是“意中之象”。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意象’’在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基本矛盾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也具有民族特色,即中华民族的“象”思维体系下的“意象”审美方式;“境界”应该是意境达到的圆融无碍的一种审美状态及人们对这一状态的评价。从审美层级上看,“境界”是高于“意境”的范畴,是“意境”升华到一定程度的审美状态。
六、陈师曾的“中国画进步论"有道理,是对中国绘画的“表现”精神进行深入思索的结论。
七、“气韵”与“妙悟”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重要范畴。“气韵生动”在“六法”中具有形而上的统领作用。“气韵"是个具有浓厚“表现”色彩的范畴,“气韵”从人物画到山水画的演变过程正是中国文艺美学“表觋”精神发展的必然结果。要认识“气韵”的价值,必须从“表现”的角度深入探索。从“悟入”到“自悟”再到“妙悟”,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悟诗”思维向度的转换,这一转换表明“妙悟”理论在南宋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的“表现”发展路径。
**章 “诗中有画”:
文人画家的“表现"追求
自苏轼提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后,称颂王维“诗中有画”的观点占了绝对优势,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诗中有画”几乎成了王维的代名词。几十年中,人们对“诗中有画”的美学内蕴争相阐释,反对之声难得一闻。就在这时,蒋寅先生对“诗中有画”提出质疑,态度鲜明,不啻空谷足音。其主要观点是:“诗中有画”是一个被夸大了的批评术语,它不能代表王维诗的精髓。而笔者认为,蒋先生无视中、西文艺的不同特征,在判断“诗中有画”时逻辑起点是错误的,因此出现方枘圆凿之误。笔者以为,“诗中有画”是苏轼从文人画与山水诗相融通的角度对王维山水诗意境的准确概括,是对重“表现”的中国文艺精神的明晰观照,是中国“意境”理论语境下的贴切术语,具有高品位的美学旨趣。
蒋寅先生在其著作《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第七部分《诗中有画——一个被夸大的批评术语》中认为:“诗中有画”是一个被夸大了的批评术语,它不能代表王维诗的精髓。该部分早在2000年第4期《文学评论》上以《对王维“诗中有画” 的质疑》为题发表。
《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内容简介:“名师教你写作文·思维导图系列”丛书是一套集思维导图、形象记忆图、趣味漫画为一体的新概念作
此为汪曾祺的经典小说精编集。汪曾祺作为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其小说与沈先生一样,不以情节和故事见长,却带有浓重的地方特色
皇帝親封為「活神仙」的黃半仙竟只剩三年壽命?一向體貼乖巧的小黃半仙決定離開鄉里,遠離紅塵默默死去,以免惹人傷心,可是不管
零首付房产:告诉你怎样用很少的钱开始购置/投资房地产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房地产投资类书籍。本书针对目前中国房价持续上涨,大多数民众不具备房产购买力的情况,提出了一...
大宋情怀 本书特色 《大宋情怀(宋代词人的另类解读)》以宋朝知名度较高且在个人感情生活上有故事的词人为写作对象,以词表达情感为切入点,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
最美不过诗经 本书特色 *清澈的诗歌里养着*纯真的爱,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计。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
《红楼梦》从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研究它的人举不胜举,正所谓“一人一个红楼梦”,每个人眼中的大观园、贾宝玉、十二金钗等等都
国学概论 国学略说 本书特色 章太炎(1869—1936),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掌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著述甚丰。章太炎先生的演讲被...
本书收录杨绛散文凡35题。内分二辑:第一部分分为“忆旧”,多写左邻右舍的小人物,或下放干校时期的难友,委婉有致,一往情深;
昏迷两年后再度睁开眼的「周翔」,对身边的一切感到既清晰却又陌生──他应该已经失足落崖,因为与那人的纠缠……初遇晏明修,周
《中国人的幽默》是老橡树文丛之一。林语堂说:幽默者是心境之一状态,更进一步,即为一种人生观的观点,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无
气管和支气管外科学 本书特色 《气管和支气管外科学》由美国作家格里罗编写。气管和支气管外科学 内容简介 简介《气管和支气管外科学》由美国作家格里罗编写。气管和支...
唐诗杂论 本书特色 他的《唐诗杂论》……都是精彩逼人之作。这些不但将欣赏和考据融化得恰到好处,并且创造了一种诗样精粹的风格,读起来句句耐人寻味。——作家朱自清能...
精选太极拳辞典 内容简介 本辞典是**部引导人们迈入太极之门的专业工具书,全书包含有关的功理、功技、名著、基本知识和名词术语等辞条共1300余条。 精选太极拳辞...
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学常识 本书特色 学习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不仅是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个人素质的必经之路,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
职场狩猎者的8党必修课 本书特色 选择一种工作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职场就是猎场,或成为他人的猎物,或成为职场猎人!8堂课,让你找到人生中那份“对”的工作!职场是...
《梁实秋散文》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充分显示了梁实秋先生的文学功底
《现代政制五论》收录作者近年撰写的五篇论文,涉及宪法政治、共和政体、国家利益、政治社会与民族主义五题。作者视野开阔、立意
怎样起英文名字 内容简介 英文名字是时尚的标记、交流的媒介,它是一个现代人的**,一个好英文名字能够给你带来很好的沟通机会。 本书从方方面面为读者贴心考虑,帮助...
围棋厚势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上阐述了厚势的形成过程,并以大量实例讲解了厚势的作用及厚势在实战中的应用,还附有厚势的实战问答,以帮助读者快速提高棋力。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