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是当代伦理学文库系列之一的第2辑。
《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主要讲述了:因本课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故我的几位博士生和硕士生都参与了本课题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其中,姚国宏撰写第二章,宫留记撰写第八章,唐涛撰写第十章。**章、第四章、第六章是在张瑞芹、王芳、胡怀利提供的部分资料基础上,由我重新撰写。其余各章皆为我独自撰写。但全书各章内容都为我所设计和指导,并对上述各位作者撰写的内容都进行了修改,甚至重写。尽管如此,难免存在各种缺漏和不当之处,诚请诸位专家、读者赐教,我将继续努力,以使得这一课题能够挖掘出更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伦理思想。
所谓抑制就是自我意识对那些无意识情结的抑制。这些无意识情结包括本能、欲望、情绪、意志、兴趣、爱好、冲动和无意识。抑制是一种自我约束行为。它更多的是通过行为个体的意识觉醒而实施,是“良心”发号施令的结果。所谓“良心”是一种潜藏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内部声音”,它往往表达了一种社会的愿望和人类总体的目的。它忧愁的是社会和群体,代表了某个集体的利益和标准。因此“良心”更多的是要求人们应当是无私高尚的、助人为乐的、热情好客的、信任可靠的、忠诚勇敢的、积极奉献的以及胜任和明智的。
这种自我抑制的结果往往是自责的、悔恨的、懊丧的,乃至悲观绝望的。由于良心主要是作用于人类个体的无意识体系,结果与压制是异途同归,同样是给人类戴上了一个难以自拔的人格面具,即一个和隐藏于人格深处的阴影相对立的表面人格。这个表面人格无疑具有一种反道德、反生命的特征。表面人格的形成往往代表了良心作用的相当成就.证明它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必要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上从来的革命者都总是站在“良心”和“内在声音”一边,让表面人格和内在良心尽可能地统一;让表面人格构成个性的核心结构和内容,而不是因屈服于外部强力而变成千人一面。因此不论是古希腊的哲学还是基督教神学都要为表面人格的形成负责,要为最终导致的人格长期分裂负责。人格的愈合不只是人类未来的关键,也是后现代伦理道德必须承担的艰巨任务和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因此人之道德规范并不像康德所言是天生固有的,而是后天精神的作用。既然道德是人类后天的产物,也就不可能永恒不变,它带有明显的社会历史属性,在阶级社会还拥有突出的阶级特征。
道德固然是人的产物,但在原始社会却还没有成为意识主体的一个成熟部分,即还不是一个意识客体或精神存在物。现在的所谓“道德规范”在人类的远占时代,还处在一种原始的、朦胧的潜在形式中,受无意识的支配和调动,表现为一种无知和朴实的生活作风,或者是一种无差别的个体精神。那里没有什么善恶、好坏、真伪、美丑之分。团体的生存和凝聚全靠着一种本能的生存需要产生的同一性。因此原始社会的人性更多的还是表现为一种自然性、无道德性、无差别性,是一种原始的朴实、公正、无私、自由与平等。而一旦经过生活的磨炼和社会实践的雕塑,人性变得日臻成熟,痛苦便与智慧同时降生,奸诈便与罪恶一起伴行。此时,道德规范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能动性产品也就自然地以一种无奈的形式参与到人类社会的各
张之沧,男,汉族,1948年生江苏邳县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导,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吉林大学兼职教授。
1981年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吉林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导师舒炜光)成为全国第一位科技哲学博士.1987年任硕士生导师1988年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0-1991年在美国Pomona大学进修,1993年赴美国Hastingscenter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从事合作项目研究.1993年任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东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1997年调厦门大学哲学系任职,1998年9月调南京师范大学任教。已出版专著译著17部合作著作10部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伦理学研究》、《江海学刊》、《宗教哲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
尊德性与道问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元代理学家吴澄哲学思想的系统研究。作者采用文本与现代诠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吴澄置于宋代新儒学的大历史背景中,依循道体一心性—...
毛泽东品孟子-毛泽东品先秦诸子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解读《孟子》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学术新著。本书作者在较为充...
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瑞士汉学家耿宁关于阳明心学的专著。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尝试用现象学方法论解读阳明心学,这种尝...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本书特色 围绕《论语》一书,梁漱溟先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把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
冰鉴 本书特色 本书提炼了曾国藩在识人、用人、管人方面的精髓,结合历史典故和现代实际案例,由浅入深的叙述了领导者在识人、用人、管人时的实际操作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
中国镇物 本书特色 《中国镇物》对镇物的起源、性质、特征、体系、功能、演进、价值等加以系统的理论概括,并对岁时镇物、护身镇物、家室镇物、婚丧镇物、除灾镇物等类型...
道教史 本书特色 由许地山所著的《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
索伦教授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他是奠定犹太教神秘主义研究的坚实基础之第一人。在这部划时代的书中,他概述了哈西德主义
阳宅三要-一函三册 本书特色 《阳宅三要》,清代堪舆大家赵九峰著。所谓阳宅三要,即阳宅的三个重要因素:一、门,是阳宅的关键所在,是一家人朝夕出入之途,如一个人的...
牛津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的兴起+现代世界中的哲学+中世纪哲学(套装共4册) 本书特色 《牛津西方哲学史》具有严谨的学术性,但是毫不晦涩,西方学术界普遍...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本书特色 《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为巴蜀书社出版。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内容简介 革命思想或批判...
《劝学》导读 本书特色 著名学垀周国平作序推荐,别怕,我是一读就懂的经典!有统计表明: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为人生种下一棵知识树。本书改变了日本的国民...
(精)我们的经典(全八册) 本书特色 ★32开函套精装,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著名学者余世存、知名出版人李克主编★饶宗颐、周有光、汤一介、傅璇琮、李学勤、袁行霈、...
现生说法看佛教 本书特色 认识人生意义,增进人生修养,改变人生态度。人生佛教的启蒙读物,现代佛教的研究力作,学佛做人不能不读的一本书。现生说法看佛教 内容简介 ...
哲学演奏会: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1.本书在韩国重版80余次,被读者评价为年度受欢迎读物。2.哲学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欢迎,普及型的读物尤其受到关...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本书特色 “长生不老”一直是千百年来世人的向往与追求。究竟如何修炼,方家各有所见。为答复学人的咨询求教,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
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 本书特色 《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是雅克·马利坦为1952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举办的“梅隆美艺术讲座”准备的讲稿,用英文写成,次年由普林...
日常生活批判 内容简介 列斐伏尔是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西方学界著名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区域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
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开展 本书特色 《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与未来开展》:作者学贯中西,会通古今,被誉为“著名哲学家与哲学史家,是在国际哲学界颇有影...
《多重视野下的西方全真教研究》共收录西方学者有关全真教研究的十四篇专论,时间跨度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们依照论文所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