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毛泽东这样一位对20世纪的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巨人,人们不得不说,要了解20世纪的中国,首先就必须了解毛泽东;而要真正、全面地了解毛泽东,又不能不去了解他的人际关系。这《毛泽东与他的亲友》在记述毛泽东与师长、亲友交往的过程中,还介绍了他所交往的人的生平经历,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的性格特征,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同时,还披露了一些有关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
《毛泽东与他的亲友》选取100人,是与毛泽东有亲戚关系的人,既包括他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子女,又包括他的姑舅、堂表兄弟及其他外亲外戚,这100人虽不能说是毛泽东的所有亲友,但都是毛泽东主要的亲友并都与他有过程度不同的交往。
文九明他千里上北京,带来的是家乡有名的酸豆角和火焙鱼,表叔毛泽东见了开心极了……文九明,名端柯,字连生,生于1913年7月,是毛泽东的表侄,文泮香的次子。文九明从小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什么书,大革命时期曾参加过农会活动,但由于其年龄尚小,只能充当儿童团员,帮助农会站岗放哨。“马日事变”后,文九明与父亲一起在乡间从事农业劳动,勉强维持家中的生活。1949年8月,湖南解放,文九明参加了地方工作。农业合作化时期,他一度担任过初级社社长。1953年10月2日,文九明写信给毛泽东,反映乡间的情况,并希望能够到北京看望毛泽东。10月25日,毛泽东回信,同意了他的请求。在信中,毛泽东详细地交待了一些注意的事项。信中说:十月二日的信收到。你有关于乡间的意见告我,可以来京一行。自备路费,由我补发。毛泽荣,小名宋五,是我的兄弟,住在限门前,他多次来信想来京一行,请你找他一路同来。他没有出过门,请你帮忙他,他的路费亦由自备,由我补发。你们来时如可以不找省委统战部则不找,如无路费,可以持此信找统战部同志帮忙。路上冷,每人要带一条薄棉被。不要带任何礼物,至嘱。其他的人不要来。毛泽东虽然一再叮嘱不要带礼物,但临去之前,文九明仍然有点犯难,几十年没有见过表叔,当然应该带点东西作为见面礼,否则就不符合乡问的人情礼节。可足乡下能有什么好东西呢?这一带也没有什么特产,能数得出名字的也就是酸豆角和火焙鱼。文九明打定主意,立即动手,从河里打来几条大草鱼,熏得腊黄腊黄的,然后动身上北京。这年11月,文九明与毛泽东的堂弟毛泽嵘、堂表弟文东仙及革命老人毛月秋,从韶山出发,经长沙赴北京,毛泽东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当几条大鱼摆在菊香书屋的客厅里时,毛泽东开心极了。宾主寒暄过后,毛泽东问文九明:“这次土改你们家划了什么成分?”“贫农。”“贫农好呵!是我们依靠的主要对象。你这个贫农可要带好头啊!”毛泽东笑着说。“怎么没带头呢?刚一解放,我就当上了乡支前委员,负责几个乡的征粮工作。”“好,你可是为国家做了贡献了。”毛泽东赞许地说。“韶山和唐家士乇,都是火焙鱼出名,九明,下次来可莫带这么大的鱼了。你回去后,要多收集一些农村情况的材料,写了给我寄来也行,带来也行,这样的礼物我更喜欢呀!”毛泽东嘱咐说。文九明连连点头。从北京回来以后,文九明便按照毛泽东的要求,多方搜集乡情民情,向毛泽东反映。正因为如此,他与毛泽东保持了长期的密切的书信往来,使毛泽东对农村的情况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文正兴他是毛泽东的舅父,也是毛泽东的干爸。正是在他的说服和帮助下,毛泽东才得到父亲的同意,外出求学,*终走出了乡关……文正兴,字勃生,号玉瑞,是毛泽东母亲文七妹的哥哥,毛泽东的七舅父。文正兴世居湘乡县唐家蚝。其祖父文作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贫苦农民,劳动的艰辛,加上家境的困难,刚过27岁就去世了,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由祖母贺氏含辛茹苦,抚养成人。贺氏是个能干的妇女,勤俭持家,节衣缩食,慢慢地家里条件开始转好,后来居然购了些田土,并买下了当地的一栋房屋。文正兴的父亲文芝仪,名锦薰,生于1821年,是文作霖的次子。妻子贺氏,生于1826年。夫妻俩一生共生育了三个儿子,即文正兴、文正莹,还有一个儿子文玉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他们的第三个女儿。文正兴出生于1853年,娶妻谭氏,继配赵氏。他是一位非常忠厚的农民,在乡中颇有些人缘,曾充任过房长、伺长之类的小职。毛泽东的母亲与文正兴一家关系一直很好,自嫁入毛家以后,因为身体不好,时常回娘家居住,得到了哥哥文正兴的不少关心。1893年,当文七妹生了毛泽东后,一直担心这个孩子与前两个一样,活不长久,于是便拜文正兴为干爸,希望能借他多子多福的光,使自己的儿子长命百岁。文正兴教育子女严格,毛泽东自幼聪明伶俐,深得七舅父的关怀和器重。他将毛泽东与文家的子侄们并行排列,视同己出。平时,文正兴经常带着毛泽东玩耍,对他的爱护甚至超过对自己的儿子。文正兴虽然出身农家,但很有远见。当孩子们到了读书的年龄,他都及时送到私塾中去读书,对毛泽东也不例外。他时常劝说妹夫毛顺生,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1910年,毛泽东离家外出求学,毛顺生起初是持反对意见的。毛泽东考虑到舅舅平时很支持自己读书,对待各位表兄也是尽量满足读书上进的要求,于是前去唐家托求两位舅舅。文正兴知道情况后,带着弟弟文正莹一起来到韶山毛顺生的家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说服了毛顺生。在两位舅舅鼓励与接济之下,毛泽东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毛泽东少年时代有很长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因此对爱护自己的七舅父一直怀着深切的感情。每次从外地回家的时候,他总是抽空前往唐家蚝看望舅父、舅母。后来,他常年在外为革命而奔波,没有时间回去时,便经常给舅舅、舅母写信,表示问候。1920年9月5日,文正兴病逝,终年67岁。当时毛泽东正在长沙领导湖南自治运动,听到这一噩耗,他悲痛不已,赶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到唐家蚝为舅父奔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唐家士乇文氏家族非常照顾,对七舅父的儿子文涧泉、文枚清也是关爱有加,并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这多少也是对七舅父的纪念。
红色将帅.十大元帅:彭德怀元帅 本书特色 金戈铁马,浴血鏖战,他们是缔造人民军队的璀璨群星!沃血中华,舍生忘死,他们在革命史上留下了耀目英名!红色将帅.十大元帅...
《两忆集》是洪子诚、么书仪合著的回忆文集。上编为五十多年来的“北大记忆”:学生时代的校园生活、政治运动中的“革命”与“被
门德尔松传 本书特色 门德尔松是世界上*受欢迎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赫布里底群岛》《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意大利交响曲》——均为古典音乐史上*杰出的代表作,...
精彩吴仁宝 本书特色 吴仁宝执政华西46年,他用25年使华西年产值翻了1万倍。他带领华西人缔造了“天下**村”的神话,他是迄今为止唯一受到四代国家*高领导人赞扬...
宋美龄全纪录(上中下) 本书特色 宋美龄自述:……以往的几十年,在蒋先生和我相伴的几乎半个世纪之中,我所思所念大部分都是回忆个别以及一连串的种种事件,如同万花筒...
众生自画像:中国现代自传与国民性研究(1840-2000) 目录 导论**节 国民性:文学的描述第二节 国民性:哲学的考察第三节 国民性: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第四节...
潜伏 在特殊战线:旧中国上流社会的中共特别党员 内容简介 这是真实的人,这是真实的事;这是在旧中国上流社会声名显赫、能量巨大的一群人;这是在冷酷无情血雨腥风的世...
《江苏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报告》内容简介:本报告以梳理政策性文件、创新性举措、过程性成效为主线,通过总结典型案例、分析关键数
《人间五味(插图本)》内容简介:汪曾祺的散文创作大致可分为: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鱼虫、瓜果食物等。因为
吴有训图传 内容简介 吴有训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是我国参与荣获世界物理学奖研究项目的**位科学家,是**位获得外国科学院院士称号的中...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内容简介:一部让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大跳踢踏舞的书。一部比尔·盖茨号召所有人逐字逐句精读的书。一部媲美《
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我的成名与不幸 内容简介 王人美(1915~1987)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庶熙。原籍恻阳。1927年人上海美美女校就读。1931年...
《绝非偶然》内容简介:《绝非偶然》的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曾荣获美国心理协会全部三项大奖:杰
以一人敌一国-李鸿章大传 本书特色 李鸿章堪称中国近代史上*具争议的人物。1901年他去世后,梁启超曾写道:“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李鸿章...
《动物农场》内容简介:长久以来,农场上的动物们在人类的皮鞭下流血流汗,饱受虐待,却分享不到自己劳动的果实。终有一日,不堪剥
风雨同窗:十九桩刻骨铭心的人生往事 本书特色 丁东主编的《风雨同窗(十九桩刻骨铭心的人生往事)》的主题是追忆逝去的同学。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同学具...
盛氏家族·苏州·留园 本书特色 盛承懋著的《盛氏家族苏州留园》帮助读者了解与发掘盛宣怀的一生、盛氏家族的发展与苏州这个城市的关系与情缘,从一个侧面对盛宣怀的实业...
图说名人之肯尼迪-年轻有为的总统 本书特色 跨越历史长河,感悟名人风采美国同胞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全世界的公民们,不要问...
风雨世纪行 目录 目录 **章 人之初 故里难忘 出生 家中人物 过大年和看社戏 进“子曰馆” 与诗文结缘 小镇书迷 “兰窗” 第二章 从“五四”走来 惊蛰 五...
我们可怜的席勒 本书特色 伟大的德国作家席勒,他创作的《阴谋与爱情》、《图兰朵》、《威廉·退尔》等已经成为传世名剧,并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可是你知道么?席勒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