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阔的民族,在川滇黔和桂西北的广袤大地上,无不活跃着勤劳朴实、矫健强悍的彝族同胞的身影,尤其在云南,到处都有彝族分布。在漫长的历史演进、民族繁衍、迁徙流转过程中,彝族形成了许多支系。各个支系既秉承彝族固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受到各自生存环境和人文氛围的濡染影响,创造了具有本支系鲜明特色的独特文化,从而极大丰富了彝族社会生活和文化积淀。有关彝族的研究,前辈专家和当代学人已经做得很多,取得了丰硕成果。不过,通观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到,不少支系还没有来得及做全面深入考察。而要真正认识彝族,开掘她的宝藏,促进她的发展,又非得下力气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对各个支系逐一深入研究不可。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急剧变化的历史时代,许多植根于民间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几乎天天在湮没、在消失,这是令人着急的。撒尼人和阿细人,是彝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的两个支系。撒尼人脍炙人口的叙事长诗《阿诗玛》,阿细人欢快热烈、激越奔放的民间舞蹈《阿细跳月》,早已声名远扬、享誉世界。但是,对于撒尼人、阿细人民间文学丰富蕴藏的深入发掘与介绍,却显得欠缺。现在,笔者把本人40多年前采集的一批撒尼人、阿细人民间文学作品印制出来,贡献给大家,希望能为学者研究这两个支系,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资料,也可供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欣赏。撒尼人主要居住在今石林彝族自治县大圭山一带,阿细人居住在弥勒县西山地区,大大小小的撒尼、阿细村寨就散落在这两座大山深处。1963至1964年间,为了筹备少数民族文学课程,我有幸走进圭山和西山,与撒尼和阿细父老兄弟共同生活了七八个月,与撒尼、阿细民间文学作品亲密接触,亲身感受了她的丰富、质朴与优美。
《彝族撒尼人民间文学作品采集实录(1963-1964)》是由李德君所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彝族撒尼人民间文学作品采集实录(1963-1964)》主要讲述了:彝族是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阔的民族,在川滇黔和桂西北的广袤大地上,无不活跃着勤劳朴实、矫健强悍的彝族同胞的身影,尤其在云南,到处都有彝族分布。在漫长的历史演进、民族繁衍、迁徙流转过程中,彝族形成了许多支系。各个支系既秉承彝族固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受到各自生存环境和人文氛围的濡染影响,创造了具有本支系鲜明特色的独特文化,从而极大丰富了彝族社会生活和文化积淀。 有关彝族的研究,前辈专家和当代学人已经做得很多,取得了丰硕成果。不过,通观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到,不少支系还没有来得及做全面深入考察。而要真正认识彝族,开掘她的宝藏,促进她的发展,又非得下力气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对各个支系逐一深入研究不可。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急剧变化的历史时代,许多植根于民间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几乎天天在湮没、在消失,这是令人着急的。 撒尼人和阿细人,是彝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的两个支系。撒尼人脍炙人口的叙事长诗《阿诗玛》,阿细人欢快热烈、激越奔放的民间舞蹈《阿细跳月》,早已声名远扬、享誉世界。但是,对于撒尼人、阿细人民间文学丰富蕴藏的深入发掘与介绍,却显得欠缺。现在,笔者把本人40多年前采集的一批撒尼人、阿细人民间文学作品印制出来,贡献给大家,希望能为学者研究这两个支系,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资料,也可供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欣赏。撒尼人主要居住在今石林彝族自治县大圭山一带,阿细人居住在弥勒县西山地区,大大小小的撒尼、阿细村寨就散落在这两座大山深处。1963至1964年间,为了筹备少数民族文学课程,我有幸走进圭山和西山,与撒尼和阿细父老兄弟共同生活了七八个月,与撒尼、阿细民间文学作品亲密接触,亲身感受了她的丰富、质朴与优美。
李德君,1935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文系彝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先后担任彝族语言文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工作,1980后研究方向重点转向影视人类学理论研究和人类、学片拍摄。出版和发表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合作)《彝族民间故事选》(合作)《彝族民间诗歌的形式与韵律》《试论彝族民词张诗(妈妈的女儿)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关于《阿诗玛》《形成历史年代的思考》《少数民族文学概观》《谈包括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文学史)的建设问题》《影视人类学概论》(合作)《中国影视民族学的发展历史和前景展望》《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历史评价》《新时期中国影视人类学走向述评》《试论人类学片的拍摄视角》、《人类学片电影化问题》《人类学片真实性原则辨析》等。担任编导拍摄的入类、学片主要有《化不开的深情苗乡——四月八纪盛》《古羌子孙》,《中国塔吉克族》 《雪顿节》等20余部(集)。担任编委参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辞典》《藏族大辞典》等少数民族文化辞书编写。其中《彝族民间故事选》获1979年-1982年全国优秀民间文学作品荣誉奖,《化不开的深情》获第二届全国《兄弟民族》专栏优秀电视节目三等奖。
北京风俗 本书特色 ★ 12开,采用磁青纸书面,宣纸水墨彩绘★ 《北京风俗图》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风俗画开山之作,1926年《北京风俗图》刊登在《北洋画报》曾连续刊...
孝道智慧 本书特色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作为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一直以来被人们所传承和颂扬,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文化杂交 本书特色 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各式各样的文化碰撞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从禅宗犹太教,到尼日利亚功夫,从宝莱坞电影,到萨尔萨和雷鬼音乐,杂...
三津田信三2001年,曾经担任编辑的三津田信三推出代表作《恐怖小说作家栖息的家》正式出道。2010年以《如水魑沉溺之物》斩获第10届本格推理大奖。其写作风格融入...
老话儿:正在消失的语言 本书特色 “老话儿”是古人经验的总结,广泛存在于生产、生活之中,因而具有地域性、民族性、行业性的特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
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吴越神歌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属中国文化新论丛,以中国古代以吴越为主的祭坛古歌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民间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其中...
2003-2012-流星文体大全集-格言-十年精编美文-10年全景版 本书特色 1.10年流行文体大汇合2.10年热语辣语大吐纳3.10年神语心声大展示2003...
伊利莎白.貝克-葛恩胥菡。德國艾爾浪恩大學社會學教授。烏利西.貝克。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教授,並擔任專刊《社會世界》編輯。譯者介紹蘇峰山。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
发现太平洋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巴拿马运河、达连的古代遗迹、史前太平洋、太平洋的中心岛屿、太平洋的早期发现、第二闪发现太平洋、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澳大利亚...
经学常谈 本书特色 “经学”,一个中国人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逐渐从远逝模糊的背影中回转,穿越百余年的风雨沉浮,重新走入当代学术研究和社会各界的视野。在颠沛造次的...
曾仕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旅游卫视《泰学》栏目首席主讲人山东教育卫视《名家论坛》主讲人东方卫视《世界文明讲坛》首席主讲人著有《长安家风》、《孝经给现代人...
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 本书特色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初步酝酿的基础上,1998年12月,经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文化研究中心策划,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决定由湖北教育...
解说老北京 本书特色 仝冰雪编写的《解说老北京》收录了编者偶然收藏到的一批讲述清代宫廷秘闻的民国白话文。以一个总统府大礼官特有的“解说”,配上收藏家自己...
《企业经营宝典:法律风险与防范》内容简介:《企业经营宝典:法律风险与防范》由曹友志著。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如何提高企业
「我想你們因為我一直沒有現身,不安也差不多快瀕臨極限了,所以特地像這樣為各位登場,感激涕零吧!」神‧榎木津禮二郎回來了!痛快冒險大混亂活劇第二彈!另一個京極堂系...
藏学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藏学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八章,分别论述了藏族的语言文学、考古、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医药、天文和历法等学术领域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内外...
精彩摘录其它如沙濮,如高山、深谷,如草、木、虫、蛇,地面之平坦、崎岖、软、硬、广袤、宁静、肥沃、瘠瘦……等,在阿拉伯文中
时光是一纸流砂-玩趣版 本书特色该书为“怀旧书系”系列之一,记录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于我国的100种老游戏,由于物质条件的发达以及电子科技的发展,这些游戏多半...
《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内容简介:阅读经典是使人生达到至高境界的一种锤炼方式,这些经典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艺术上醇厚绵连的回味,
生活的艺术-(全两册)-中英双语-独家珍藏版 本书特色 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诵读了《归去来兮辞》,讲解了《圣经》故事,以及中国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