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全译:史(修订版)》对《国语》做了介绍。《国语》成书于战国初期,那是一个社会急剧动荡变革的时代。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化,城市经济的繁荣,旧制度的崩溃,王室的衰落,国与国之间的剧烈兼并,华夏与四境民族的融汇交往,学术文化思想的活跃,矛盾交错,异彩纷呈。《国语》虽然因为体例的限制,反映社会生活面比较狭窄,但它在时代的影响下,其思想内容仍是相当复杂纷繁、多彩多姿的,举凡“邦国成败,嘉言善语,阴阳律吕,天时人事逆顺之数”(《国语解叙》)概被纳入,尤着力于政治事件、经济体制、军事行动、内政外交、典章制度、道德礼仪等方面的言论记述。《周语》三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鲁语》二卷,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晋语》九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从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时间长,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国语》称为“晋史”。《郑语》一卷记周太史伯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楚语》二卷,主要记灵王、昭王时的历史事件。《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曲中医推荐在中华浩如烟海的文化历史典籍中,(国语)是其中优秀的一部。它是先秦时期三部历史名著(《左传》《国语》《战国策》)之一,是我国*早的国别史。《国语》以记言为主,而它记载的言论系依据旧史的记录。
《国语全译:史(修订版)》: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
序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化历史典籍,(国语)是其中优秀的一部。它是先秦时期三部历史名著(《左传》《国语》《战国策》)之一,是我国*早的国别史。全书共二十一卷,七万余字,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别记载了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67年),至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公元前453年),约五百一十五年间的部分历史人物的言论和史事。
《国语》以“国”分目,记“语”为主,故书名《国语》。它与《左传》所记载的史事都以春秋时期为主,只不过《左传》依鲁君纪年,记事以鲁国为中心,是解释《春秋》的,被称做《春秋内传》;而《国语》则分国系年,事件以所记国为中心,韦昭《国语解》说:“其文不主于经(《春秋》)”,因此又称做《春秋外传》。
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班固《汉书·艺文志》也记载:《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有关《国语》的作者,在唐宋以前,多执汉儒之说,认为是左丘明,而《国语》正是摭拾《左传》的编余材料写作而成的。但自“(晋)傅玄、(隋)刘炫、(唐)啖助、陆淳,皆以为与左氏文体不类”(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宋人陈振孙更认定其“必非出一人手也”(《直斋书录解题》),清代的赵翼则说:“《国语》本列国史书原文,左氏特筒料而存之,非手撰也。”(《陔余丛考》)经历代学者的考校甄别,已基本上推翻了《国语》作者为左丘明之说。
《国语》以记言为主,而它记载的言论系依据旧史的记录。我国古代史官建制甚早,周制,王朝及诸侯各国均设有史官,而且编制完备。分工明确,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古者“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文摘
卷一周语上
1.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题解]
周穆王为炫耀兵威,想用不供时享的名义去征讨大戎,祭公谋父为了制止他这种错误行为,进行劝谏。祭公从“先王耀德不观兵,’的传统经验出发,征引史事,说明要以德服人,不可滥用武力;再从先王规定的“五服”法制,戎狄属于“荒服”,犬戎氏的君长又并没违背“终王’,之制,说明伐非其罪,朝廷是师出无名。穆王不听,出兵征讨犬戎。结果是“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这真是对穷兵黩武者的绝妙讽刺。
[原文]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⑥:‘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⑩。’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④。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帘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班固《汉书·艺文志》也记载:《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有关《国语》的作者,在唐宋以前,多执汉儒之说,认为是左丘明,而《国语》正是摭拾《左传》的编余材料写作而成的。但自“(晋)傅玄、(隋)刘炫、(唐)啖助、陆淳,皆以为与左氏文体不类”(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宋人陈振孙更认定其“必非出一人手也”(《直斋书录解题》),清代的赵翼则说:“《国语》本列国史书原文,左氏特筒料而存之,非手撰也。”(《陔余丛考》)经历代学者的考校甄别,已基本上推翻了《国语》作者为左丘明之说。
温州文史论丛 本书特色 钱志熙所著的《温州文史论丛》通过对温州的历史与其现实的关系的研究,不仅对于温州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可以解决学术上的上述重...
历史与心理分析//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历史与心理分析:科学与虚构之间》: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历史与心理分析//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跨学科...
创新作文课堂内外精华本(高中) 本书特色 满分作文培训基地,课堂内外,北京大学中文系,北大语言教育研究所协办,青春不是小说,H中二三事,邂逅郭敬明,柳永如是说…...
《实战供应链:业务梳理、系统设计与项目实战》内容简介:本书是我国社会化供应链成本的优化空间巨大,在以信息化主导的产业互联网
走进南方局 内容简介 “红岩荒谷耳,抗日显光辉。”红岩,因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驻足,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成为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红岩的...
NowtheinspirationbehindtheHBOseriesTHEPACIFIC.Thiswasabrutish,primitivehatred,as...
美国人的性格 本书特色 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美国的历史以深刻的洞察探索美国的文化以敏锐的触角分析美国人的性格一部深入剖析美国崛起及现当代世界新秩序形成与发展的扛鼎力...
《大数据时代的调查师》内容简介:本书结合大量案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精准调查和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从
《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内容简介:《明清的戏曲》是日本学士院院士、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田仲一成的代表作。在
盗陵-康熙.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 本书特色 陵——中国皇家坟墓专属名词,既是尊贵与神秘交融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信息的不朽载体。清东陵——我国现存...
隋唐五代史 本书特色 国人缺乏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观点,明确以大历史观为重的史学著作; 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现代史学四大家”,吕思勉毕生功力所在,四大...
国民党军政秘档 本书特色 《国民党军政秘档》内容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官场百态描画政坛人物形象,多为国民党军政要员们争权夺利之举;抗战掠影展现抗日时期各方态度与战...
翻开浩瀚如海的二战德军资料,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武装党卫军的七个精锐装甲师,勇冠三军的SS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
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 本书特色 《秩序的沦陷》为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近著,关注的是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作者选取江南五城(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
汉字传播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汉字传播历史的专题性著作,作者以翔实的文献全面勾勒出汉字对周围地区文字的影响,有诸多创见。全书共七章,*章是“汉字的形成...
战略:一部历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甲骨文出品★ 什么是战略?或者问战略的历史是怎样的?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说清楚,英国...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六版-(全彩) 本书特色 本书是目前了解世界考古学发展*权威、*全面的一本书。尽全力保留英文版的原汁原味,全彩印印刷。考古学-理论....
盛世囚徒李世民 本书特色 ★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做过怎样的安排?他为什么敢于下手去除掉自己兄长?★ 初掌大权,登上宝座的李世民如何面对派系纷繁的朝堂局面?在...
地图上的法国史-第二版 本书特色 历史地理学在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及面向学生和公众的历史教学领域,相关应用极少。这套“地图说史”丛书,别出心裁,用简明易懂的地...
《诗歌里的二十四节气》内容简介:感时应物是中国传承千年的生活智慧。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