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全译:史(修订版)》对《国语》做了介绍。《国语》成书于战国初期,那是一个社会急剧动荡变革的时代。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化,城市经济的繁荣,旧制度的崩溃,王室的衰落,国与国之间的剧烈兼并,华夏与四境民族的融汇交往,学术文化思想的活跃,矛盾交错,异彩纷呈。《国语》虽然因为体例的限制,反映社会生活面比较狭窄,但它在时代的影响下,其思想内容仍是相当复杂纷繁、多彩多姿的,举凡“邦国成败,嘉言善语,阴阳律吕,天时人事逆顺之数”(《国语解叙》)概被纳入,尤着力于政治事件、经济体制、军事行动、内政外交、典章制度、道德礼仪等方面的言论记述。《周语》三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鲁语》二卷,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晋语》九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从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时间长,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国语》称为“晋史”。《郑语》一卷记周太史伯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楚语》二卷,主要记灵王、昭王时的历史事件。《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曲中医推荐在中华浩如烟海的文化历史典籍中,(国语)是其中优秀的一部。它是先秦时期三部历史名著(《左传》《国语》《战国策》)之一,是我国*早的国别史。《国语》以记言为主,而它记载的言论系依据旧史的记录。
《国语全译:史(修订版)》: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
序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化历史典籍,(国语)是其中优秀的一部。它是先秦时期三部历史名著(《左传》《国语》《战国策》)之一,是我国*早的国别史。全书共二十一卷,七万余字,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别记载了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67年),至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公元前453年),约五百一十五年间的部分历史人物的言论和史事。
《国语》以“国”分目,记“语”为主,故书名《国语》。它与《左传》所记载的史事都以春秋时期为主,只不过《左传》依鲁君纪年,记事以鲁国为中心,是解释《春秋》的,被称做《春秋内传》;而《国语》则分国系年,事件以所记国为中心,韦昭《国语解》说:“其文不主于经(《春秋》)”,因此又称做《春秋外传》。
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班固《汉书·艺文志》也记载:《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有关《国语》的作者,在唐宋以前,多执汉儒之说,认为是左丘明,而《国语》正是摭拾《左传》的编余材料写作而成的。但自“(晋)傅玄、(隋)刘炫、(唐)啖助、陆淳,皆以为与左氏文体不类”(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宋人陈振孙更认定其“必非出一人手也”(《直斋书录解题》),清代的赵翼则说:“《国语》本列国史书原文,左氏特筒料而存之,非手撰也。”(《陔余丛考》)经历代学者的考校甄别,已基本上推翻了《国语》作者为左丘明之说。
《国语》以记言为主,而它记载的言论系依据旧史的记录。我国古代史官建制甚早,周制,王朝及诸侯各国均设有史官,而且编制完备。分工明确,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古者“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文摘
卷一周语上
1.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题解]
周穆王为炫耀兵威,想用不供时享的名义去征讨大戎,祭公谋父为了制止他这种错误行为,进行劝谏。祭公从“先王耀德不观兵,’的传统经验出发,征引史事,说明要以德服人,不可滥用武力;再从先王规定的“五服”法制,戎狄属于“荒服”,犬戎氏的君长又并没违背“终王’,之制,说明伐非其罪,朝廷是师出无名。穆王不听,出兵征讨犬戎。结果是“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这真是对穷兵黩武者的绝妙讽刺。
[原文]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⑥:‘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⑩。’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④。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帘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班固《汉书·艺文志》也记载:《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有关《国语》的作者,在唐宋以前,多执汉儒之说,认为是左丘明,而《国语》正是摭拾《左传》的编余材料写作而成的。但自“(晋)傅玄、(隋)刘炫、(唐)啖助、陆淳,皆以为与左氏文体不类”(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宋人陈振孙更认定其“必非出一人手也”(《直斋书录解题》),清代的赵翼则说:“《国语》本列国史书原文,左氏特筒料而存之,非手撰也。”(《陔余丛考》)经历代学者的考校甄别,已基本上推翻了《国语》作者为左丘明之说。
柏杨解密历史档案-通鉴纪事本末-(共十九部)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万卷出版公司出版,本套书由由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独家授权★ 邀请台湾著名艺术家徐荣昌先生设...
《罗马人的故事8:危机与克服》内容简介:讲述了尼禄死后的故事,再也没有神君的血统可以继承庞大的罗马帝国。在纷乱的公元69年,军
《延缓衰老有方法》内容简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从古到今,珍惜生命、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事实证明,长生驻世是不可能的,
《江苏特色小镇2020》内容简介:在2019年推广的来自16个精品特色小镇的“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中,江苏已有江苏句容绿色新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六卷) 内容简介 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
故宫藏美 本书特色 《故宫藏美》为朱家溍谈古代艺术的学术随笔集,共分古代书画、古代工艺美术、清宫戏曲三个部分。朱家溍作为文史大家,故宫文物鉴定大家,又生长在一个...
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四辑 本书特色 由王政、邱瑰华主编的《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4辑)》共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对文献的研究成果,本书立足于文献研究或有益于文献...
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本书特色 曾国藩集团这个近代史上*大的地方实力派,不仅数十年间暗中操纵着晚清政局,且开民国年间军阀政治之先河,其政治作用与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谢晋元抗日日记钞-谢继民解读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1937年10月26日,当50多万大军西撤时,谢晋元团附奉命率领“八百壮士”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这本书就是一盘棋,而读者就是其中的一颗棋子——你可以自由选择哲学及意识形态,穿梭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之间:路易十六
北洋军阀史话(全4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函套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时事评论家丁中江先生二十年心血之作★ 一部既能增长知识又可阅...
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史料,以涉及民国时期铁路路权为限,起讫年分别是1912年和1949年。结合历史发展过程,把史料归类成...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内容简介: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全9册) 本书特色 ★ 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发行,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为本书作序★ 本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十二五”重点图书...
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 本书特色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领导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方法,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究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
内蒙古通史纲要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叙述内蒙古地区从远古到20世纪末的历史,全书分8卷 ,以历史发展的阶段分7卷叙述社会发展史,还有1卷生态环境演变史。内蒙...
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本书特色 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他都讲透了。从独特视角反思从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
《中国历史纪年表》大体上对照查检之用。因为,万国鼎先生从前编印的“中西对照历代纪年图表”,是一本简明易用的小册子。原编的
帝王生活-大家史说-下编 内容简介 帝制在我国虽成历史陈迹,但昔日帝王生活,他们的生老病死,男女关系,衣食住行与娱乐,其中有不少富于人情趣味的故事,至今为读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