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2万字,乃胡适所写的*长一部传记。陆发春在《胡适与丁文江》中称,该传记“以充分保有原料为特色,可以说是胡适《四十自述)之外,又一部值得称道的优秀传记”。
此次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丁文江传》由胡适先生所著。全文12万字,乃胡适所写的*长一部传记。陆发春在《胡适与丁文江》中称,该传记“以充分保有原料为特色,可以说是胡适《四十自述》之外,又一部值得称道的优秀传记”。
插图:他的游记的一部分——不太专门的一部分——见于他的《漫游散记》第六、七、八章(《独立》第十三,十四,十六期)。他这一次调查旅行的记录有三个最重要之点:第一是他指出“太行山”一个名词应该有新的地理学上的定义:那从河南的济源、沁阳,到河北的阜平,山脉是南北行的,那才是真正的太行山。从阜平起,山脉转向东北,绕到北平的北面,再向东连到山海关,这一段地质的构造极其复杂。与太行山本身不同,应该叫做燕山。他附带的指出。太行山的“八陉”,根本没有道理。其中军都陉(即居庸关)、飞狐陉、蒲阴陉(即紫荆关),都在燕山,而不在太行山;而穿过太行山的路没有一条比得上井陉的重要。第二点是他指出,中国传统地理学把山脉当做大水的分水岭,是与事实不符的。例如唐河、滹沱河、漳河,“都从山西穿过太行,流到河北”。又如棉水、沾水,也都穿过太行。在君说:“可见得这些水道都与现在的地形有点冲突。研究这种水道的成因,是地文学上极有趣味的问题。”第三点是,他的调查报告是中国地质学者第一次详细的证实山西的“平定、昔阳的铁矿不容易用新法开采,所以没有多大的价值”。德国的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男爵(Baron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在太平天国乱后来游历中国,回去后发表了三大册的报告。其中说到“山西真是世界煤铁最丰富的地方:照现时世界的销路来算,山西可以单独供给全世界几千年”。在君自己说他民国二年到山西调查铁矿。“抱了极大的希望,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学者,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0年赴美留学,1914年获康奈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又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影响。191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曾参加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编辑部,提出白话文与文学革命。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1938—1942年出任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赴美定居。1957年出任台湾当局驻联合国代表。1958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1962年去世。一生著述丰富,在学术界影响极大。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淮南王书》《中国古代思想小史》《说儒》《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等。
插图:他的游记的一部分——不太专门的一部分——见于他的《漫游散记》第六、七、八章(《独立》第十三,十四,十六期)。他这一次调查旅行的记录有三个最重要之点:第一是他指出“太行山”一个名词应该有新的地理学上的定义:那从河南的济源、沁阳,到河北的阜平,山脉是南北行的,那才是真正的太行山。从阜平起,山脉转向东北,绕到北平的北面,再向东连到山海关,这一段地质的构造极其复杂。与太行山本身不同,应该叫做燕山。他附带的指出。太行山的“八陉”,根本没有道理。其中军都陉(即居庸关)、飞狐陉、蒲阴陉(即紫荆关),都在燕山,而不在太行山;而穿过太行山的路没有一条比得上井陉的重要。第二点是他指出,中国传统地理学把山脉当做大水的分水岭,是与事实不符的。例如唐河、滹沱河、漳河,“都从山西穿过太行,流到河北”。又如棉水、沾水,也都穿过太行。在君说:“可见得这些水道都与现在的地形有点冲突。研究这种水道的成因,是地文学上极有趣味的问题。”第三点是,他的调查报告是中国地质学者第一次详细的证实山西的“平定、昔阳的铁矿不容易用新法开采,所以没有多大的价值”。德国的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男爵(Baron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在太平天国乱后来游历中国,回去后发表了三大册的报告。其中说到“山西真是世界煤铁最丰富的地方:照现时世界的销路来算,山西可以单独供给全世界几千年”。在君自己说他民国二年到山西调查铁矿。“抱了极大的希望,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学者,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0年赴美留学,1914年获康奈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又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影响。191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曾参加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编辑部,提出白话文与文学革命。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1938—1942年出任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赴美定居。1957年出任台湾当局驻联合国代表。1958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1962年去世。一生著述丰富,在学术界影响极大。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淮南王书》《中国古代思想小史》《说儒》《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等。
中国传统人物画系列--历史人物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的今天,艺术家有了表现自己创作思想和创作形式的广阔天地。而广大观者也有了选择自己审美需求的充分自由。当一部分人...
费里尼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塔尔柯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是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最高
《吴越文化的时代印记:余杭故事传承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呈现我国丰富多彩的口头叙事
唐代乐人考述 内容简介 本书开头所撰“前言”,概述了唐代音乐的基本面貌;接下来撰写的“乐人小传”,分别对唐代一百三十余位乐人逐个进行了具体的考索。唐代乐人考述 ...
魏源传 内容简介魏源到京后交友甚广,但与他一见如故,*为意气相契且成为终生挚友 的应是陈沆。陈沆(1785—1825),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人。嘉庆...
《1913:世纪之夏的浪荡子们》内容简介:1913,如鲜花怒放、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一年,而堕落的种子已悄然萌发。在文学、艺术和音乐方
跨文化鲁迅论略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抓住认识鲁迅、继承鲁迅和发扬鲁迅精神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富于开拓性的研究,其中涉及的问题是作者经过长时间资料积累和深切思考所得...
《品彻·马丁》内容简介:本书是威廉·戈尔丁重要的代表作,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之恶与灵魂最终是否可以获得救赎的佳作。全书写的是
吴祖光新凤霞轶闻录 本书特色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叙了吴祖光与新凤霞的生活逸闻。吴祖光新凤霞轶闻录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叙了吴祖光与新凤霞的生活逸...
保罗.策兰传:一个背负奥斯维辛寻找耶路撒冷的诗人 本书特色 《保罗·策兰传》:一个背负奥斯维辛寻找耶路撒冷的诗人,单凭任何一个侧面都不足以解说这位诗人——他是天...
潮流与点滴-陶希圣回忆录 本书特色 陶希圣一生错综复杂,毁誉参半,有蒋介石的“文胆”之称。《潮流与点滴》是陶希圣对一生重要经历的回忆。其...
民主人士 本书特色 聚焦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民主人士!依据原始记录再现民主人士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显露的心路历程! 他们的经历,所言所行,限于当...
罗斯福炉边谈话 本书特色 两场危机,一代领袖,三十次倾心谈话,共渡大危机的精神桥梁,走出大萧条的智慧引领。“你要我做什么事我都会去做。你就是我们的领袖。”——爱...
斯大林是一位对世界和苏联的历史都发挥过极其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在他的领导下,苏联从一个欧洲的落后国家变成了世界强国。斯大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永远的瞬间幻觉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是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国籍),思想家及哲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
鹿图腾-草原帝国的后妃传奇 本书特色 苍狼白鹿,远古的传说。鹿图腾在与狼图腾的交相辉映中展现着美丽与智 慧的力量。倾国倾城的女人、可歌可泣的爱情,惊心动魄的 后...
周璇(1920—1957),是我国蜚声影坛、歌坛的两栖明星。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被誉为“金嗓子”、“歌后”和“影后”。一代歌星
忆往叙实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文集,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在迟暮之年,回忆起与众多文化名人交往,仍情至不能已,或激越,或愤怒,或高兴,或悲痛,或...
旁观德鲁克-一位智者的人生影像 本书特色 德鲁克自称只是旁观者,其实一点都不正确;他绝不只是站在舞台两侧而已。70年来,他参与过很多演出,并且常常是主角、导演、...
周作人传 本书特色 一部资料翔实、广征博引、澄清疑问、原还真理的传记作品;一部冷静分析、深入探讨、客观论述、充分说理的研究著作。一条走近周作人这位充满争议却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