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所记,起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迄于东晋恭帝元熙元年(419),讲述西晋、东晋,凡一百五十五年之史事。
265年,晋受魏禅,大封诸王,宗室强盛。280 年,东吴孙晧青盖入洛阳,天下统一。武帝遂志,只顾悠游,豪强唯务竞奢,士人镇日清谈。晋武立储不副,贾后得势弄权,八王之乱相继,宗室凌迟连绵十数年。匈奴刘渊乘间起于平阳,建立后汉,羯胡石勒后赵继起,相与凌厉中原。永嘉五年(311),怀帝出奔,为匈奴刘聪所俘,青衣侍酒,身终不勉。愍帝登位长安,未及四年,刘曜兵至城下,肉袒出降,西晋灭亡。
琅邪王司马睿,收拾南来余众,安定江东土豪,于 317 年,立都建康,建立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凭长江之险,江南偏安。黄河流域,五胡入主中原,你方唱罢我登场,前秦苻坚、王猛,君臣际会,出兵四伐,北方大致平定。383年,淝水一战,东晋凭借偶然,大破前秦。苻坚北逃,风声鹤唳。部下乘机而起,中原重陷分裂,血雨腥风再起。东晋内部,权臣代有,内乱频起:王敦挥军入建康,苏峻举兵于历阳,桓温擅行废立,桓玄登极称王。其后,东晋赖刘裕之力,平定桓氏,随之扫荡南燕,殄灭后秦,“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朝廷车仗,重返两京。寄奴立不赏之功,有震主之威,终将以宋代晋,历史即将进入波澜壮阔的南北朝。随后北魏即将平定北方,刘宋雄起江南,南北对峙,进入新的高潮。本辑结束于此,以终东晋。
东西两晋,除晋武帝在位二十五年,其余大体皇室暗弱,权力重心移于权臣、外戚。北方则几成五胡之天下,羌氐英杰、匈奴雄才、鲜卑俊士、羯胡大豪,相逐中原,弯弓走马,英姿飒爽。祖生壮士,击楫北伐,虽能立定,终难伸足。其间文人杰士,玄言味永,飞鸿荡天,真个是精彩绝伦,叹赏未绝。只怜中原百姓,奔走悲吟于五胡铁骑之下,辛酸处处,血迹斑斑。看豪杰伸展,叹百姓沉沦,个中滋味,一时难言。读者诸君,在翻览本辑时,废兴之叹固然,但全辑当中,豪杰筹谋,气象万千,突将运戈,所向无前,可击掌赞叹者,入目皆是,或为一快。
此一百五十五年,政权数十,天下分崩达百二十余年,安定只是局部,分裂才是常态,豪强并立,事头纷出,司马光将之一一展开,分相辅陈,丝毫不爽。废兴机要,情势冷暖,俱在目前。文字雅曲,势挟风云,史家能事,于此为极。
文白对照,按朝代分辑,破除阅读巨著的障碍。 畅销千年,英雄豪杰纵横天下的“帝王之书”,名臣良将从政经略的“权谋之书”,芸芸众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书”。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清·王鸣盛) 柏杨曰:“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它(《德川家康》)相比,一是《资治通鉴》,一是《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因一直封闭在艰深的文言文中,影响不大。” 《资治通鉴:第3辑 西晋 东晋(插图珍藏版·文白对照全译)(套装全3册)》以流畅典雅的白话译文+完整原文,全新的分辑形式,以助巨著走出封闭,走近现代读者。我读《资治通鉴》几十年,一面看,一面研究……《资治通鉴》令我了解中国历史规律,差不多所有中国人也按这个规律行事。 ——金庸
《资治通鉴第3辑:西晋·东晋》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全书共计800余万言。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将其分为七辑出版。分辑仍依原书次序,大体以朝代为别。**辑为战国、秦、西汉(含王莽新);第二辑为东汉、魏(含更始);第三辑为东西晋;第四辑为南北朝;第五辑为隋唐(其中唐至安史之乱起);第六辑为安史之乱至唐灭亡;第七辑为五代十国。此分辑纯粹是为了排版阅读方便,不含任何对原作的理解之义。
本辑所记,起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迄于东晋恭帝元熙元年(419),讲述西晋、东晋,凡155年之史事。《资治通鉴》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的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为学史者必读之著作。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之目的在于“资治”,凡有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叙述详明。而对无关国计民生的事及人物,如众多的文人、高隐均不予提及。其记人记事,原则鲜明,为历代帝王大臣及学人所乐读。
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当时文言与当下所用的白话文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弃的。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由台湾学者黄锦铉先生领衔主持,集台湾各大学27位著名教授之力,历时3年,将这部大著译成白话,深受中文世界读者所喜爱。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史学、文学、政治大家,其识见:才能早有公论;他与当时*优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摘幽隐、荟萃熔铸,用功极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一高,后人难以企及。故此,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译文典雅,紧贴原著,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能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如此以拙御巧,实为明智之举。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自幼嗜学, 20岁中进士甲科,踏入仕途。宋治平三年(1066),领衔编纂《资治通鉴》,其时司马光年47岁。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完成。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数月后去世,时年67岁。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所藏:古铜鼓考·铜鼓续考 内容简介 《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所藏古铜鼓考》和《铜鼓续考》二书,是我馆先贤闻宥先生早年研究铜鼓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当时...
《天文大百科:彩绘图解版》内容简介:天文知识图解百科图鉴,适合天文爱好者学习全面、专业的天文知识。《天文大百科:彩绘图解版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 本书特色 中国与欧洲绝对主义国家形成过程的不同,要求我们有一种相对的观点。中国国家超前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力量限制国家发展为绝对权威的顽强...
《从奥斯威辛集中营到澳大利亚:一位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记忆》作者痛苦的经历与德国纳粹造成的浩劫紧密相连,作者的经历是我们了解
《微信电商,这样做就对了!》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系统的、深度的、实用的、真正意义上的微信电商实操秘笈!作者是互联网和电商行业
靖康缃素难记-唐宋史料笔记 本书特色 《靖康缃素杂记》是北宋末期士子黄朝英在靖康之变前夕撰成的一种较为重要的宋代笔记。作者学术出于王安石一脉,书中多辨正名物,校...
1953年至1955年,在共和國歷史上被稱為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期間在中國社會的一切領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所
皇权共天下 本书特色 ◆简书优秀历史作者,细致地梳理了历朝历代的“偏房”政治群体,这些围绕在皇帝身边的政治势力,依托于皇权,却又反过来侵蚀皇权,同时皇帝既要依靠...
明季史料题跋-外二种 本书特色 朱希祖编著的《明季史料题跋》所收是朱希祖先生关于南明史籍详加校勘、考订的研究文章,共八十二篇,大部分曾发表于《北大图书部...
八王乱-西晋那时的权谋诡计 本书特色 《八王乱:西晋那时的权谋诡计》:这是一个残酷而神秘的朝代,这是一个英雄比狗还多的朝代。这里不仅有史上*丑皇后的奋斗史,有被...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 内容简介 北方民族这个学术领域虽然比较专门,但这部《通论》采取深入浅出的写作方法,使学术性、知识性、理论性和通俗性相结合;引用资料均注明出...
内页欣赏: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0519070/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与英国国立海事博物馆在新千年来临之际举办了一...
《人心至上》内容简介:一介草根杜月笙,孤身闯荡上海滩,崛起市井,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和政界,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
真话 1978-2008中国壮语 本书特色 《真话》:人民不会永远沉默“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可怕的是鸦雀无声。现在党内外小道消息很多,真真假假...
《幻想的秩序》内容简介:★张旭东30年学术生涯成果精选。★8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共同经历和具体经验;30年里知识分子对文化自觉
张翼编著的这本《重装集结:二战德军坦克及变型车辆全集》以历史图片为证,全景式地介绍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研制、使用的全
中国一个轮回的帝国 内容简介 本书寻找了一些隐藏于中国数千年历史背后影响了历史本身的规律,或可称之为历史定律。目的无他,只在自勉。前人固然已经认识到这些定律,但...
《雅思阅读机经词汇》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话题场景核心词汇”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逻辑。除了在大范围上按照话题进
历史问题论丛-(合编本) 内容简介 翦伯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主要著作有...
宛如梦幻 本书特色 ★ 16开礼盒装,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如果你看过《银魂》、《真田丸》、《聪明的一休》、《大奥》、《搞笑漫画日和》……如果你玩过《阴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