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所记,起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迄于东晋恭帝元熙元年(419),讲述西晋、东晋,凡一百五十五年之史事。
265年,晋受魏禅,大封诸王,宗室强盛。280 年,东吴孙晧青盖入洛阳,天下统一。武帝遂志,只顾悠游,豪强唯务竞奢,士人镇日清谈。晋武立储不副,贾后得势弄权,八王之乱相继,宗室凌迟连绵十数年。匈奴刘渊乘间起于平阳,建立后汉,羯胡石勒后赵继起,相与凌厉中原。永嘉五年(311),怀帝出奔,为匈奴刘聪所俘,青衣侍酒,身终不勉。愍帝登位长安,未及四年,刘曜兵至城下,肉袒出降,西晋灭亡。
琅邪王司马睿,收拾南来余众,安定江东土豪,于 317 年,立都建康,建立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凭长江之险,江南偏安。黄河流域,五胡入主中原,你方唱罢我登场,前秦苻坚、王猛,君臣际会,出兵四伐,北方大致平定。383年,淝水一战,东晋凭借偶然,大破前秦。苻坚北逃,风声鹤唳。部下乘机而起,中原重陷分裂,血雨腥风再起。东晋内部,权臣代有,内乱频起:王敦挥军入建康,苏峻举兵于历阳,桓温擅行废立,桓玄登极称王。其后,东晋赖刘裕之力,平定桓氏,随之扫荡南燕,殄灭后秦,“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朝廷车仗,重返两京。寄奴立不赏之功,有震主之威,终将以宋代晋,历史即将进入波澜壮阔的南北朝。随后北魏即将平定北方,刘宋雄起江南,南北对峙,进入新的高潮。本辑结束于此,以终东晋。
东西两晋,除晋武帝在位二十五年,其余大体皇室暗弱,权力重心移于权臣、外戚。北方则几成五胡之天下,羌氐英杰、匈奴雄才、鲜卑俊士、羯胡大豪,相逐中原,弯弓走马,英姿飒爽。祖生壮士,击楫北伐,虽能立定,终难伸足。其间文人杰士,玄言味永,飞鸿荡天,真个是精彩绝伦,叹赏未绝。只怜中原百姓,奔走悲吟于五胡铁骑之下,辛酸处处,血迹斑斑。看豪杰伸展,叹百姓沉沦,个中滋味,一时难言。读者诸君,在翻览本辑时,废兴之叹固然,但全辑当中,豪杰筹谋,气象万千,突将运戈,所向无前,可击掌赞叹者,入目皆是,或为一快。
此一百五十五年,政权数十,天下分崩达百二十余年,安定只是局部,分裂才是常态,豪强并立,事头纷出,司马光将之一一展开,分相辅陈,丝毫不爽。废兴机要,情势冷暖,俱在目前。文字雅曲,势挟风云,史家能事,于此为极。
文白对照,按朝代分辑,破除阅读巨著的障碍。 畅销千年,英雄豪杰纵横天下的“帝王之书”,名臣良将从政经略的“权谋之书”,芸芸众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书”。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清·王鸣盛) 柏杨曰:“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它(《德川家康》)相比,一是《资治通鉴》,一是《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因一直封闭在艰深的文言文中,影响不大。” 《资治通鉴:第3辑 西晋 东晋(插图珍藏版·文白对照全译)(套装全3册)》以流畅典雅的白话译文+完整原文,全新的分辑形式,以助巨著走出封闭,走近现代读者。我读《资治通鉴》几十年,一面看,一面研究……《资治通鉴》令我了解中国历史规律,差不多所有中国人也按这个规律行事。 ——金庸
《资治通鉴第3辑:西晋·东晋》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全书共计800余万言。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将其分为七辑出版。分辑仍依原书次序,大体以朝代为别。**辑为战国、秦、西汉(含王莽新);第二辑为东汉、魏(含更始);第三辑为东西晋;第四辑为南北朝;第五辑为隋唐(其中唐至安史之乱起);第六辑为安史之乱至唐灭亡;第七辑为五代十国。此分辑纯粹是为了排版阅读方便,不含任何对原作的理解之义。
本辑所记,起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迄于东晋恭帝元熙元年(419),讲述西晋、东晋,凡155年之史事。《资治通鉴》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的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为学史者必读之著作。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之目的在于“资治”,凡有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叙述详明。而对无关国计民生的事及人物,如众多的文人、高隐均不予提及。其记人记事,原则鲜明,为历代帝王大臣及学人所乐读。
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当时文言与当下所用的白话文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弃的。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由台湾学者黄锦铉先生领衔主持,集台湾各大学27位著名教授之力,历时3年,将这部大著译成白话,深受中文世界读者所喜爱。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史学、文学、政治大家,其识见:才能早有公论;他与当时*优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摘幽隐、荟萃熔铸,用功极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一高,后人难以企及。故此,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译文典雅,紧贴原著,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能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如此以拙御巧,实为明智之举。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自幼嗜学, 20岁中进士甲科,踏入仕途。宋治平三年(1066),领衔编纂《资治通鉴》,其时司马光年47岁。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完成。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数月后去世,时年67岁。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十个绿瓶子》以纪实手法讲述了从纳粹占领的欧洲逃至中国的犹太家庭故事。作品讲述了犹太难民不寻常经历、生活,特别是心灵状态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30篇关于探讨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优秀论文,对中国少数民族从古至今的民族观、史学述要、民族服饰特色、民族学等内容作...
晚清殇史-大清王朝灭亡之谜 本书特色 马平安所著的这部《晚清殇史(大清王朝灭亡之谜)》,旨在展现清朝后期即晚清衰落败亡的历史过程,揭示其倾覆的深层原因。所记的史...
《语音感知视角下的英语外国口音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为“当代外语研究论丛”系列之一,从听者对口音的感知视角出发对中国英语学习
遗迹文化 本书特色 1.1995年,“雅俗文化书系”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赵朴初题字,季羡林作序;2011年,新版“雅俗文化书系”重装推出,延续经典。2.为读者...
《绿水青山》内容简介:本书作为一部反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纪实作品,《绿水青山》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客观记录了我国生
《牛津通识课:西班牙殖民者》内容简介:15世纪末到19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地区不断殖民,建立起了横跨南北半球的
狂暴动乱的慕尼黑,迷茫困惑的英国青年,形成壮大中的纳粹二战前不断蔓延的恐怖阴影,渺若微光的爱情《牙买加飓风》作者理查德‧休
晚清史探微 目录 前言 1.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上层心态——营务处总办罗丰禄家书解读 2.安维峻弹劾《新学伪经考》辨误 3.热血浓于水 大义炳寰宇——台湾民众阻止...
《生死墨脱线》内容简介:《生死墨脱线》主要描述了作者与户外徒步爱好者,从西藏林芝派镇的松林口出发,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多雄拉
《萃取健康》内容简介:《萃取健康》是编者本着“健康生活,每天进步一点”的信念,贴近生活实际,纳新经验方法,总结汇集而成。本
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著集-(全二册) 本书特色 多桑编著的《多桑蒙古史(上下冯承钧译著集)》是十九世纪初瑞典人多桑写的一部蒙古史,所叙时间为十二世纪初至十四世纪...
《藏传佛教史话》内容简介:本书以生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藏传佛教的发展所史,梳理了佛教传人西藏后与苯教之间的纷争和融通,揭示
汉画像石图像艺术与汉代生死观 本书特色 作为汉代特殊的丧葬艺术品,汉画像石经历了三 百余年的发展进程,其在艺术史与文化史上具有不可 估量的价值。汉画像石虽存在空...
历史典故 内容简介 《夕阳红丛书》是专为老年朋友编写的一套休闲读物。《历史典故》是其中一种。本书大致按年代向读者讲述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故事,使老年朋友增加历史知...
寻找家园深处的珍藏-湖湘物质文化遗产之旅 本书特色 湖湘文明的炊烟,缕缕不绝千年。种种自然与人文的物质文化遗产,散落在湖湘大地上,灿若珍宝,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
流沙疑冢 本书特色 《考古中国·流沙疑冢》:午夜,巨响,惊扰了夜的美梦。人影晃动,黄沙之下,迷奇的通道将他们引向何方?当点点红晕与片片光芒交错,层层泥土下的骸骨...
《玩转3D视界》内容简介:3D机器视觉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对3D机器视觉的基础知识、核心算法及应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
《中国新经济》内容简介: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靠什么拉动?未来10年,中国哪些行业将获得大发展的机遇?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如何解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精 历史卷) 内容简介 《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主要内容包括有研究状况和论战背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