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代是一个永远激动人心的时代。它让人们看到,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有人把它称为文学革命运动,有人把它称为新文化运动,也有人把它称为启蒙运动。
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异数,是一股偶尔漫出了河道的激流。五四运动的爆发,学生们高揭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旗帜,走上了街头,宣告回归革命时代。中国的历史,在这里与辛亥革命重新接轨,一度漫出河道的激流,也终于纳入了河道。
新与旧交锋的大时代,政界与学界的风云往事。
大师辈出,群星璀璨,风云际会,百年激荡……
*生动的历史实录,还原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
余世存撰写长序,深度阐扬五四精神
解玺璋·十年砍柴·张宏杰联合力荐
“五四”前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群贤咸集,大师辈出的年代,各种思想像山崩川涌,汇聚成滔滔巨流,相激相荡,引领风骚。那是一段激情迸发、永不复返、令今人无限神往的光辉岁月。本书再现了这个新旧政治、新旧文化交锋的大时代,细述民国政界与学界的风云往事:
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蔡锷、孙中山、袁世凯、徐世昌、段祺瑞、陈炯明、章士钊、傅增湘、吴稚晖、张东荪、鲁迅……时势造就英雄,人才成就时代。
五四时代的北大,群星璀璨,出入的都是当世名人: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陶孟和、蒋梦麟、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顾颉刚、马叙伦、刘文典、马其昶、梁漱溟……那是属于他们的时代,有请大师们重返五四现场!
叶曙明是当今华文世界*具潜力的作家之一。
——台湾大学教授 蔡源煌
叶曙明先生的《重返五四现场》一书让我们跟着他重温了五四……以流畅的文字叙述了他眼中的五四,尤其是他把广东人梁启超、陈炯明当作五四运动的开端和结束,言之成理,令人耳目一新。
——著名学者、作家 余世存
长久以来,五四被各种思想搞得面目全非、奇形怪状。现在,我们跟随作者,穿过重重迷雾,重返五四现场,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使我们看到五四的真相,这是该书的魅力所在。
——出版人、评论家 解玺璋
叶先生这本书是认真的、有才华、有见解的信史,为我们细腻而有条理地梳理呈现了民国史上重要的一个片断,它不但扩充了我们对民国史的了解,也为我们反观身处的时代提供了一个角度。
——新锐历史作家 张宏杰
《重返五四现场》试图突破五四被符号化后的重重外包装,采取胡适先生“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谨严态度,来尽量还原五四时期人与事的生动场景,让他们重新活在九十年前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著名专栏作家 十年砍柴
《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异数,是一股偶尔漫出了河道的激流。五四运动的爆发,学生们高揭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旗帜,走上了街头,宣告回归革命时代。中国的历史,在这里与辛亥革命重新接轨,一度漫出河道的激流,也终于纳入了河道。
五四时代是一个永远激动人心的时代。它让人们看到,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有人把它称为文学革命运动,有人把它称为新文化运动,也有人把它称为启蒙运动。
第一章 价值崩溃的年代
一场未遂的五四运动
5月,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究竟具有怎样的一种特殊意义呢?这是个不解之谜。
中国的知识界,与5月似乎有着某种难以解释的宿命关系。许许多多与知识界相关的事情,都在这个月份酝酿、发酵、爆发,然后长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1895年春天,北京聚集着大批从各省上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已经考试完毕,正在等待放榜。4月,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像一颗炸弹在京城炸开了,把大大小小的京官、举人们炸得血脉贲张。从4月14日开始,各地举人的公呈,像雪片似的飞到都察院,呼吁朝廷拒绝签约。一位台湾省籍举人,在衙门外捶胸顿足,号啕痛哭,长跪不起,为台湾民众向朝廷请命,围观之人,莫不潸然泪下,感同身受。
在这批奔走呼号的“知识分子”当中,有两个广东人最为活跃,一个是康有为,一个是梁启超。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生于1858年,原名祖诒,号长素。早年在家乡时,阅读各种新书,如《西国近事汇编》、《环游地球新录》等等,开阔了眼界。后来他亲身游历香港,感受到西方文明,治国甚有法度,绝不是中国人所说的“夷狄”,于是大购西方书籍(译本),大讲西学。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主持完成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大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鼓吹从最高层的王权入手,由上而下改造中国。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生于1873年,字卓如,号任公。他12岁进学,17岁中举,人称神童,满腹训诂词章之学。自从听了康有为如“大海潮音,作狮子吼”的讲学后,幡然猛醒,有如桶底脱落,豁然贯通,始觉自己肚里的全是“数百年无用旧学”,于是改辕易辙,追随康有为左右,绛帐侍坐,执经问字,北面备弟子礼。当时康有为还只是个秀才,梁启超以举人的资格,倒过来拜秀才为师,倾力提倡新学。康长素有了这个得力助手,如虎添翼。
4月的北京,紫藤花开,柳絮飞扬,空气中充满了不安。为了阻止朝廷签约,梁启超先是联合了广东举人麦孟华、张寿波等人上书,被都察院拒绝了。其后湖南举人们得知,也积极参与,挺身而出的公车愈来愈多,力言台湾万不可割让。
康有为、梁启超起草了一份一万八千字的请愿书,据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京会试的公车一千三百多人,于松筠庵会议,共同署名上书光绪皇帝,并齐赴都察院递交请愿书,被都察院拒收。这就是在所有中国近代史书上都少
叶曙明,广东作家。1980年起开始写作,并从事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曾任职于花城出版社、广东省出版总公司、广东潇洒杂志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创作以历史、散文、小说为主,出版了《军阀》、《草莽中国》、《百年激荡:20世纪广东实录》(三卷)、《共和将军》、《大国的迷失》、《广州旧事》、《其实你不懂广东人》、《万花之城:广州的2000年与30年》、《最是梦萦家国:霍英东与改革开放》、《雕刻美色:广东玉雕》、《大都市综合症》、《女巫之歌》等十几部著作。
史料学概论 本书特色 全书分8章写成,系统地阐述了史料学的形成、学科特点、与邻近学科——金石考古和地理方志的关系及其在史学中的地位,介绍了历代史籍的源流,历代史...
小妾史 内容简介 历史一再证明,已经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东西,往往不会轻而易举地灰飞烟灭,只要具有适当的气候条件,这些垃圾就会死灰复燃,重新泛滥作恶。近几年来,古老...
血榜-中国科举疑案 本书特色科举是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在古代设科考试,选拔知识分子任官的制度,因此科举与政治、社会密切相关,甚至成为统治者、权臣进行政治斗争、实现...
《智能风控》内容简介:本书基于Python讲解了信用风险管理和评分卡建模,用漫画的风格,从风险业务、统计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模型3个
《读懂,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内容简介:教育,从读懂孩子开始。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规律,把握不同能力和品质培养的*时期,在合适
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 内容简介 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 东南大学出版社 董光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 目录 1 建国初期对北京历史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争论1.1 关于...
注音故事乐园 史记 内容简介 《注音故事乐园》是为小学生编写的注音故事丛书。它通过逐字加注汉语拼音的方式,旨在帮助小学生实现独立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本套图书具有...
东欧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丛书之一,本书对东中欧和巴尔干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形成过程进行了专题的历史考查与分析,涵盖的...
在外寇入侵,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国破山河在》一书以全新
这是第一本关于“妥协”观念史的学术著作,从历史与哲学的高度梳理并分析了作为政治观念的“妥协”概念及其演变,区分了英国与法
《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郭永清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著名财务学教授。本书是郭永清教授多年来讲授财报分析以及
《社群商业》内容简介:《社群商业:社群经济时代的掘金法则》首先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环境出发,提出了互联网社群这一新型商业
人间天国-三星堆.金沙王都发现之谜 本书特色 岳南编著的《人间天国:三星堆金沙王都发现之谜》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三星堆金沙王都发现、发掘以及学者们对出土竹书...
大唐霸业 本书特色 本书描写了大唐开国的军事与政治。从李家创业,骑马打天下,到建立盛世基业;从“富二代”成长为军事家,而且是全胜将军,在巨大的困难险阻面前,李世...
1911-潮打危城第一波 本书特色 当代著名学者林贤治先生重新回顾辛亥革命前后那段云谲波诡的历史,对辛亥革命发生前的准备条件、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西方的没落:第1、2卷》内容简介:本书是20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作品。在书中,作者以文化形态学为模
蒋介石史实真相2:有争议的军事 被埋藏的秘事 本书特色 本册所载内容是蒋介石的军事和秘事,是其史实真相的重要组成部分。蒋介石一生重视军队,迷信武力。从一个没有毕...
中国碑刻的故事 本书特色 碑刻是历史遗存和文化载体,是占据物理空间的以雕刻为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是综合雕刻、书法、文学、历史,集实用性、观赏性与文献性于一体的艺...
《四世同堂》内容简介:家园沦陷的凄惨,亲人离散的悲哀,浴火重生的坚忍,重整河山的激昂……老舍以充满责任感和慈悲心的文字,将
辽西古塔寻踪 本书特色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以及数百幅现场图片,给我们展示了辽西古塔的历史故事,拂去辽西古塔的尘埃后,让后代的人们再一次体会,古塔是北方契丹民族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