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物中,雕塑艺术品不但内容丰富、种类齐全、时代蝉联,而且质地坚硬、易于保存,是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考古学角度研究雕塑艺术,不仅能利用科学的手段了解雕塑的材质、年代、用途等,还能从时代变迁角度考察雕塑艺术的发展、演变。刘风君教授长期从事美术考古研究,是国内美术考古学科带头人。本书按照时代先后,用考古学方法,结合文献记载,对古代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发现的雕塑艺术品重点作了史学研究和艺术分析,图文互动,深入浅出,既富有学术创见,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知识性。
考古学与中国雕塑艺术史研究
在古代文物中,雕塑艺术不但内容丰富、种类齐全、时代蝉联,而且质地坚硬、易于保存,是古代物质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美术史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且也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雕塑与绘画、建筑等同属美术范畴,具有史料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的双重性。目前对于它的研究与它本身在历史上所起过的作用很不相称,虽有时隶属于美术考古,但经常只是作为一部分次要内容偶被涉及。考古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多重视雕塑艺术的史料价值,美术工作者多用艺术欣赏的眼光看待它,真正从社会文化史角度作综合研究者甚少。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把考古学的研究与雕塑史的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使二者互相渗透、相互增益,真正成为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门学科。正如英国考古学家格林·丹尼尔所说:“满身尘土的考古学家和艺术家之间的鸿沟并没有在日益加宽,它应该缩小,直至消灭。”
一些横向联系的考古学分支学科的出现,是考古学深入发展的表现。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学科,与许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广泛研究,才能完成各项研究任务。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研究也是考古学的分支,她将会为考古学的深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古代雕塑艺术主要是在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中发现的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可分为雕刻和捏塑两大部分。雕刻艺术主要有石雕、玉雕、砖雕、骨雕、木雕、竹雕、牙雕和金属雕铸等;捏塑艺术主要有泥塑、陶塑、瓷塑等。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所包含的内容题材非常广泛,刘开渠先生认为,雕塑艺术“有两种创作主流:一是以服务于封建统治和宗教为目的的;一是以描写社会生活及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为内容。前者的作用是教人服从、崇拜、信仰,后者是有启发人向往社会生活和认识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效果。”史岩先生认为,雕塑艺术“大体归纳为工艺雕塑、建筑装饰、陵墓表饰、墓室雕刻、明器艺术、宗教造像、纪念雕塑以及民间雕塑等类。”蒙各位先生的指陈,我初步把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分为世俗雕塑和宗教雕塑两大部分。世俗雕塑先于宗教雕塑,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长河中,它自始至终占居着主导地位,计有工艺雕塑(主要指一些陈设、观赏、佩饰和作其它各种日常用途的木雕、玉雕、石雕、竹雕、牙雕、陶塑、泥塑、瓷塑和金属雕铸等)、建筑雕塑饰件、陵墓雕塑(主要指地面石雕、墓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和专门供随葬用的雕塑偶像等,以及带有某些崇拜性质的纪念性雕塑等。宗教雕塑主要指后来的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雕塑艺术。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来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各种历史博物馆和艺术馆收藏的传世品,另一类是通过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得到的。在中国由于许多特殊的历史原因,传世的雕塑艺术品比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在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如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陶猪,仰韶文化的陶鹗鼎,红山文化的裸体女塑像,江苏连云港市将军崖岩画,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器和玉雕艺术,陕西扶风出土的西周窖藏铜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青铜雕铸群龙鼓座,陕西秦始皇陵出土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兵马俑,云南江川李家大山出土的滇人青铜器,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墓出土的“三千兵马”陶俑,济南无影山西汉墓出土的彩绘陶塑乐舞杂技俑群,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青铜马踏飞燕像,南京地区南朝大墓出土的竹林七贤镶嵌画像砖,洛阳、西安等地北朝墓中出土的画像石棺,以及全国唐墓出土的三彩陶俑,瓷窑遗址出土的瓷塑艺术,山东邹县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四百余件木俑等,都是考古工作者在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为研究中国雕塑艺术史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对于一些早为世人所知而又比较集中的雕塑艺术,如陕西兴平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南京地区南朝陵墓石雕,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寺,唐、宋帝陵石雕,以及大同华严寺辽塑菩萨,太原晋祠女塑像和苏州保圣寺、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塑像等,都进行了科学的考古调查和保护工作。包括分类、编号、排比、测绘、记录、照像和修复等,有的还专门设立了文物保管和研究机构。
经科学考古调查和发掘取得的雕塑艺术,和收藏的传世雕塑艺术相比,不但内容丰富,数量多,而且相关的资料齐全,更有科学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考古工作者科学调查和发掘的雕塑艺术品,有明确的出土和存在地点。利用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方法,可以搞清楚每件雕塑艺术出士在什么遗址和在遗址中的具体位置。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其产地、地区特点和用途等诸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如西安地区隋唐墓中出土的陶俑,多是当地制作的,体现了本地区陶俑艺术的特点。在墓室中又各有其比较固定的位置:围绕棺床排列的男女俑多是墓主人侍从的形象墓门口处的镇墓俑,其作用是逐邪压胜,保佑墓主人平安;放在墓室前部或墓道小龛中的男女俑多是仪仗出行的内容;陈设在墓室某一个角落,和动物俑放在一起的女俑,往往是厨室操作俑。
2.经考古工作者科学调查和发掘的雕塑艺术品,多数都有比较清楚的制作和使用年代。利用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方法,不但可以记录下雕塑品本身的纪年铭文,对于没有铭记的雕塑品,也可以通过同出的有纪年可考的其它物品作旁证,搞清楚雕塑艺术品的大体年代。史前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不会有什么纪年可考,但能通过地层的叠压和遗迹的打破关系,确定出大体的相对早晚关系,再进一步通过器物的类型排比和科学地测定,就可进一步搞清楚它们的相对年代。明确了雕塑艺术的比较准确的绝对年代或大体的相对年代,才能正确地探讨雕塑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探讨雕塑艺术的时代风格。
3.经科学考古调查和发掘的雕塑艺术品,有较为清楚的组合关系。所谓雕塑艺术组合,是指某一时期内,有几种或十几种,甚至多达几十种形制的雕塑艺术经常共存,形成相对稳定,意义上相互联系的群体。在多数情况下,这种雕塑组合和一般器物组合一样,直接陈放在一起,十分容易看出。如乾陵神道石雕群就是一处盛唐帝陵的石雕组合,它体现了封建盛世*高统治者的陵墓神道石雕制度。如果孤立地去研究其中的一件,就不能看到这种组合的意义。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组合关系需经考古工作者细心地观察分析才能较为准确地分辨出来。如墓葬人骨架周围出土的玉雕艺术品,原来是用绳串起来佩带在身上。绳线虽已烂掉,但根据每件玉雕艺术出土的具体位置和使用特点,仍能复原出原来的玉雕佩饰组合。如果在脖子周围出土几件或数十件小型玉雕艺术品,又都有可供穿系的孔,就可组合成一件玉雕项链。这比只根据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几件骨制品和蚌壳复原出的山顶洞人戴的项饰,不知要科学多少倍。同样,如果在骨架腰部出土几件或几十件相互联系的玉雕艺术品,可能就是一组腰部的佩玉。这种组合关系清楚了,才能全面理解雕塑艺术的使用情况,以及这种组合关系反映出来的社会等级制度、社会审美风尚等问题。
考古类型学是整理研究雕塑艺术的一种科学方法
考古类型学又称形态学、标型学、型制学等,是考古工作者在室内整理古代遗迹、遗物等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类型学,它是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或同一文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遗迹和遗物,根据它们的不同形态和形制进行排对比较,探究各种物质文化成份的变化规律的科学。严文明先生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考古学上的遗迹、遗物和花纹也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表现为一种形态,在另一地区或另一时期里又表现为另一种形态。如果运用标型学的方法,不但可以设法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而且还可以根据这种规律去推断其它有关遗迹、遗物和花纹的相对年代及其发生、发展和传播的具体过程。”类型学的实际运用,主要有类、型、式的区分和排比。可以器物的整理排比来说明:类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可以按照器物的用途分类,也可以按器物的质地分类,还可以按器物的品种分类。如同一个时期的器物有鼎、罐、盆、碗等类;型是指同类器物不同形态的区分,如鼎有罐型、盆型、釜型等,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A型、B型、C型等;式主要是指同型器物中前后变化所形成的差别,每型器物可根据一定的标准分为Ⅰ式、Ⅱ式、Ⅲ式。总之“一个型可以包括若干式。一个式乃是许多个体(器物或花纹)的某种共性的概括,一般是表示某个型在某个时期的突出特征,因而舍弃了许多非时间性的因素,也合弃了’许多个体变异。型则是若干式的共性的概括,其中合弃了各式区别于其它式的那些特征。”这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实际工作中,类型学运用起来要复杂得多,也灵活得多。
……
刘凤君,山东蒙阴人,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为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历史学、艺术学、考古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术考古和艺术史教学研究与书法创作研究。已出版《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研究》、《美术考古学导论》、《山东佛像艺术》、《美术考古学100问》和《昌乐骨刻文》等学术专著。2001年10月《美术考古学导论》被《中国文物报》评选为10种20世纪中国文博考古最佳论著之一。2002年作者被中国文物报社评为中国文博考古百位名家之一,2004年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西山服务局聘为中国当代书法名家。作者是中国美术考古学科创建人、“青州风格”佛像提出者、济南四门塔佛头像回归的文化使者、昌乐骨刻文的发现者和鉴定者、昌乐石祖林的发现者。
颜真卿《颜勤礼碑》基本笔法精解 本书特色 本书以颜真卿《颜勤礼碑》为中心,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顺序,重视基础,系统介绍颜真卿《颜勤礼碑》的笔法特点,为致力于学习颜...
上海解放前夜,父亲陈占祥面临生死抉择,天亮后给淋了一夜雨的战士端去一锅罗宋汤,从此留在红色中国。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受
学生规范毛笔楷书等级达标训练 本书特色 《学生规范毛笔楷书等级达标训练》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学生规范毛笔楷书等级达标训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贯彻我国国家教委《...
TheThoughtsandTalesofPalMilou,AJourneyFromSevereDepressiontoPoeticExpression,isa...
历代名家尺牍精选系列:赵孟頫(二) 本书特色 陈纯之主编的《赵孟頫(2)/历代名家尺牍精选系 列》收录历代名家赵孟頫彩色放大原帖,采用**底 本,使得细节纤毫毕...
语文字帖·八年级下册 内容简介 写一手整洁大方的汉字,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本着“认认真真写字,堂...
中国古代珍稀法书-姚燧 草书诗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珍稀法书:姚燧·草书诗》为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珍稀法书-姚燧 草书诗 内容简介 简介姚燧(1238~...
《Elasticsearch全面解析与实践》内容简介:Elasticsearch是一款功能强大且开源的分布式搜索与数据分析引擎,已被许多大的互联网公
《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是美国学者DavidCrockettGraham(汉译名葛维汉)关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论著的选集。这些论
书中的12个项目都是作者在十年内建造并设计的。这些项目均是第一次以城市作品合集的形式被归纳到一本集子里。几乎每个项目都是—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由刘裕荣主编,以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实际工程的全过程为线索进行编写,从实践出发,侧重实际工程中必须掌握的国家规范、设计方...
清赵之谦行书龚自珍诗四条屏 内容简介 ig">赵之谦(一八二九-一八八四),字撝叔,号铁三、悲庵、无闷、冷君、次寮、思悲翁、笑道人、娑婆世界凡夫等。祖籍浙江嵊县...
中国考古学综合性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198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别对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商代、秦汉时
ChineseSocietyintheAgeofConfuciusisbasedonthemostup-to-datearchaeologicaldiscove...
做壹年:谢德庆行为艺术 本书特色 以前的艺术家是这样一种人,他以自己美术家的眼或音乐家的耳加上天才的技艺,创作出美妙的作品,给我们提供视听的娱悦,震撼我们的心灵...
2001-2012-中国话剧现场 本书特色 《中国话剧现场(2001-2012)》由刘彦君编著。中国话剧的发展已开始与世界同步,世界戏剧的各种舞台波动将同时触及...
虞世南楷书——临习技法精解 本书特色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
全彩图说美学(超值全彩白金版) 内容简介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学习美学,不但可以提高理论素养,而且对我们提高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任平钢笔行楷99天速成字帖 本书特色 本字帖的编排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分为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三个部分,内容由浅到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科学规划99天...
本书集结了谢明良教授二十年间发表的26篇有关瓷器的论文,内容涉及陆地考古遗址出土标本、海底沉船打捞遗物和保存在博物馆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