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多卷本《资本主义史》的**卷,对14世纪到17世纪初资本主义早期历史作了新探讨。
与在国内影响甚大的资本主义农业起源说不同,本书强调地缘、交往、市场和商业对资本主义起源和早期发展的重要作用。本书从形态学角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途径作了结构剖析,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与封建经济形态在一定时期存在着交叉或存在共维现象。本书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兼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特点,历史上个地区的资本主义时有衰落,而资本主义发展链条则具有连续性,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发生着地理中心的转移。本书对经典政治经济学在阐释资本主义起源时表现出的重工抑商的理论倾向表示了不同意见。关于资本主义诸维,本书对资本主义观念的起源作了较全面的发生学考察,对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催生资本主义之说是否全面提出质疑,揭示了这个时期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新特征,并提出了世界市场经过一个过程形成的见解。本书对该时期农业结构也作了简要分析。
本书后续第二卷将叙述商业化和工业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史,涉及的时间从17世纪后期到**次世界大战结束。该卷将对资本主义成长过程中经济组织形式、政治制度及革命与经济的关系、各国资本主义的特点、世界体系的形成作出闸述。该卷将从资本主义发展大趋势的视角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置于经济周期波动中求探讨。该卷还将对晚发展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经济状况等问题进行分析。
本书第三卷将叙述20世纪的资本主义发展史。
《资本主义史(第1卷)》后续第二卷将叙述商业化和工业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史,涉及的时间从17世纪后期到**次世界大战结束。该卷将对资本主义成长过程中经济组织形式、政治制度及革命与经济的关系、各国资本主义的特点、世界体系的形成作出闸述。该卷将从资本主义发展大趋势的视角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置于经济周期波动中求探讨。该卷还将对晚发展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经济状况等问题进行分析。
**卷导论资本主义史的研究方法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史理论
对资本和雇佣关系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论的重要基本点。马克思指出,“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构成资本的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积累起来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内被用来进行新生产。“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而雇佣劳动又以资本为前提。两者相互制约;两者相互产生。”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利益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工资和利润是互成反比的。资本的份额即利润愈增加,则劳动的交换价值即按日工资就愈降低。”工人为取得工资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中,“工人阶级是生产全部价值的唯一的阶级。”“工人阶级从他们所生产的全部产品中只取回一部分。”
马克思研究了商品生产过程,他把投人周转的货币的原有价值的增殖额称为剩余价值。马克思对资本积累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定为资本,不是把它用来满足资本家的个人需要或奢欲,而是投入新的生产。资本的原始积累,“它不是奴隶和农奴直接转化为雇佣工人,因而不是单纯的形式变换”,它“只是意味着直接生产者的被剥夺,即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原始积累的不同因素,多少是按时间顺序特别分配在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在英国,这些因素在17世纪末系统地综合为殖民制度、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这些方法一部分是以*残暴的暴力为基础,例如殖民制度就是这样。但所有这些方法都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缩短过渡时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但是,恩格斯认为,剩余价值的榨取,是一种在历史上存在已久的事实。“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需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不论这些所有者是雅典的贵族,伊特·利斯顿的僧侣,罗马的市民,诺曼的男爵,美国的奴隶主,瓦拉几亚的领主,现代的地主,还是资本家。”
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开始的理论。“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人数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人数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就生产方式本身来说,例如,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除了同一资本同时雇用的工人人数较多而外,和行会手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环境。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时发现,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创造和使用雇佣劳动力这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互为前提,密不可分。他写道,“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
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开始的历史过程。他认为,从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的过渡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生产者变成商人和资本家,而与农业的自然经济和中世纪城市工业的受行会束缚的手工业相对立。这是真正革命化的道路。”另一条途径是“商人直接支配生产”。虽然这种途径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过渡作用,但“就它本身来说,它并没有引起旧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如说保存了这种生产方式”。
马克思对商业资本的历史作用评价有限。倒是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城市起源和市民阶级的历史作用有较多的肯定。恩格斯写道,“市民阶级有一件对付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货币。”“货币是市民阶级的巨大的政治平衡器。凡是在货币关系排挤了人身关系和货币贡赋排挤了实物贡赋的地方,封建关系就让位于资产阶级关系。”“这种到远处去冒险寻找黄金的渴望,虽然*初是以封建和半封建形式实现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已经与封建主义不相容了,封建主义的主要基础是农业,它向外征讨主要是为了取得土地。而且,航海业是确定的资产阶级的行业,它把自己的反封建性质也烙印到现代的一切舰队上。”“在十五世纪时,封建制度在整个西欧都处于十分衰败的状态。在封建地区中,到处都有楔人了有反封建要求、有自己的法和武装的市民的城市;它们通过货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主在社会方面甚至有的地方在政治方面从属于自己。”“商人对于从前一切停滞不变、可以说由于世袭而停滞不变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当欧洲脱离中世纪的时候,新兴的城市中间阶级是欧洲的革命因素。这个阶级在中世纪的封建体制内已经赢得公认的地位,但是这个地位对它的扩张能力来说,也已经变得太狭小了。中间阶级即资产阶级的发展,已经不能同封建制度并存,因此,封建制度必定要覆灭。”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形成阶段的理论。他们写道:“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马克思写道:“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
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工业资本家的产生时,指出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期”这两个不同的阶段,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他写道:“工业资本家不是通过像租地农场主那样的渐进方式产生的。毫无疑问,有些小行会师傅和更多的独立小手工业者,甚至雇佣工人,转化成了小资本家,并且由于逐渐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和相应的积累,成为不折不扣的资本家。在中世纪城市的幼年时期,逃跑的农奴中谁成为主人,谁成为仆人的问题,多半取决于他们逃出来的日期的先后,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情形往往也是这样。……而中世纪已经留下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它们是在极不相同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中成熟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期到来以前,就被当作资本,这就是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
马克思和恩格斯描述了资产阶级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各个形成阶段的政治表现或成就。他写道:“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了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除了在经济上研究资本主义外,还系统地研究了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成长,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在这方面,他特别强调法国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史的个案。他指出,“法国在中世纪是封建制度的中心,从文艺复兴时代起是统一的等级君主制的典型国家,它在大革命中粉碎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纯粹的资产阶级统治,这种统治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次法国革命所抱的目的是破坏一切地方的、区域的、城市的和各省的特殊权力以造成全国的公民的统一,它必须把专制君主制已经开始的事情——中央集权加以发展,但是它同时也就扩大了政府权力的容量、属性和走卒的数目。拿破仑完成了这个国家机器。”“只是在第二个波拿巴统治时期,国家才似乎成了完全独立的东西。和市民社会比起来,国家机器已经大大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很长一个时期坚持,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地会消灭小生产,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两极分化。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于乡村小农来说,“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灭亡和衰落。”
但是,马克思到了晚年在《剩余价值理论》中也偶尔地注意到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中间阶级。他写道,“无产阶级的小部分上升为中等阶级”。他批评李嘉图说:“他忘了指出,介于工人为一方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中等阶级不断增加,中间阶级的绝大部分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直接依靠收入过活,成为作为社会基础的工人身上的沉重负担,同时也增加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安全和力量。”马克思在评论马尔萨斯时,讨论了中等阶级人数的增长。马克思写道:“他的*高希望是中等阶级的人数将增加,无产阶级(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相对地越来越小(虽然它的人数会绝对地增加)。马尔萨斯自己认为这种希望多少有点空想。然而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进程却正是这样。”“实际的社会结构,——社会决不仅仅是由工人阶级和产业资本家阶级组成的。”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描述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内部产生出来的途径。这就是使生产者同他们的生产资料分离,从而把他们变成雇佣工人(现代意义上的无产者)而把生产资料占有者变成资本家。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趋势是这样的,它“本身以主宰着自然是变化的必然性产生出它自身的否定;它本身已经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个体生产者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马克思预言,“实际上已经以一种集体生产力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只能转变为社会的所有制。”但马克思在作出此种预言时坦诚地承认,“在这个地方我并没有提出任何证据”。
……
沈汉,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作有《英国议会政治史》(合著),《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形态学的考察》,《西方国家形态史》,《英国宪章运动》,《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反叛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合著),《英国土地制度史》,《资本主义史,从世界体系形成到经济全球化》(主编)。译作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近代国家的发展,社会学导论》、《共有的习惯》(合译)、《合法性的限度》(合译)。
《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教材版)》内容简介: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人们期望学
《敢于梦想:Tiger 21创始人写给创业者的40堂必修课》内容简介:在美国,每年有近50万人甘愿冒着人生中最大的风险去追逐梦想。为此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内容简介:去一家收留寂寞的店,坐坐,别再满眼都是困惑。19位资深咖啡馆创始人的梦想对白,用温
《翻盘》内容简介:《翻盘:互联网时代的垂直创业法则 》立足于垂直领域创业,从垂直领域创业故事到垂直领域创业的具体实操,不论是
《深度微信:营销、运营、创业与微信电商》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深度阐述和总结微信营销、运营、创业和微信电商策略、方法、技巧和禁
《超精致的五官与人像彩铅手绘技法(全彩)》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讲解了用彩铅画人物五官的方法。全书分为5章,通过从起稿、上色到
《音乐家是如何“思维”的?》内容简介:林华老师的又一力作,以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对话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音乐思维”,包括和
第四产业-来自中国农村的探索 本书特色 张来武等著的《第四产业--来自中国农村的探索》在六次产业划分框架下重新审视第四产业,从理论和实践,特别是来自于中国农村的...
《国别和区域研究(第1、2期)》内容简介:《国别和区域研究》旨在推动学术发展和加强资政服务,力争成为国家和区域政治、经济、文
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 本书特色 《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是经济学历史上伟大的里程碑式著作。本书提供了关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准表述,在书中,奈...
《后疫情时代:大重构》内容简介: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之际,颠覆了国家治理、经济运行和社会交往的方式,革新了人们的固有认知。在这
《别了,北平(汉德对照)》内容简介:全书分三部分,以中德对照形式,介绍一位被遗忘的奥地利修士画家,试图阐明他在中国艺术史上
宋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中国人民大学MBA,曾在央企担任过高管,十余年前创办外贸企业经营至今。1999年12月进入股市,无数次实践、反思和学习之后,逐步摸索...
银价变迁与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十章,论述了银价与中国之国际经济关系、银价变迁与进...
赖建诚(lai@mx.nthu.edu.tw,www.econ.nthu.edu.tw),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内容简介: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基本经济区”概念,指出无论是哪一集团控制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基
《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内容简介:会计难吗?不,一点儿也不!只要你看过这本书。创业者、投资者、企业家、老板、有抱负的经理人
《机械CAD/CAM》内容简介: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以应用为主线,介绍了机械CAD/CAM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应用最为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III一只流浪狗眼中的经济学 本书特色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畅销系列中*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小狗皮皮带你轻松享...
《智能家居产品 从设计到运营》内容简介:本书根据作者多年互联网和智能家居的从业经验编写而成,提出了智能家居产品的三原色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