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不仅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如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其原理即从此书而来。因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艰深晦涩,素以“天书”著称。
《我说<参同契>》一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深、*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的诸多奇特的人和事。先生用平实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周易、道家、丹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不拘一格、独到精辟的个人观点。对于一些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此书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修证;而对于一些初入门的读者来说,则可以依此领略中国古人非凡的哲学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先生学识之广博,对各种修炼法门之深刻体验,此书当是国人了解、解读《参同契》这部“天书”的首选。
一部众说纷纭的“天书”,一个世纪学者的全心解读,成功破译。国学大师二十年前的倾情讲述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
《我说参同契(上册)》讲述了:《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不仅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如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其原理即从此书而来。因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艰深晦涩,素以“天书”著称。《我说<参同契>》一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深、*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的诸多奇特的人和事。先生用平实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周易、道家、丹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不拘一格、独到精辟的个人观点。对于一些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此书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修证;而对于一些初入门的读者来说,则可以依此领略中国古人非凡的哲学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先生学识之广博,对各种修炼法门之深刻体验,此书当是国人了解、解读《参同契》这部“天书”的首选。
第一讲
我们书院有关道家哲学思想的课程,从《老子》、《庄子》到《列子》,是一系列连贯下来的。现在要研究的是《参同契》,这是最难研究的一本书。我本人对《参同契》的理解不一定是全对的,这并不是谦虚,我只能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提出来,贡献给诸位做参考。这一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古今以来,尤其是讲修道的神仙之学,要炼丹法,要返老还童求得长生不老之术,这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不仅如此,它可以说既是哲学的又是科学的,很多相关学理,都来自这本书。现在西方人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也把《参同契》看成是化学、地球物理、天文等等学问的重要源头。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往往忽略了这一本书,原因之一,是这本书实在很难研究。
惊人的学说
书名为什么叫做《参同契》?“参”就是参合,“同”就是相同。怎么样叫做“参同”?简单地说,就是参合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融于一炉。这三种学问就是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我先声明,我是没有做到返老还童长生不死;假使做到了,我应该是个童子,结果我还是个老头子。不过这里提一件事情希望大家注意,据我所了解;世界上人类都在研究追问生命的来源,也在追问是不是死后有个东西可以存在。全世界人类由宗教开始,一直到现在的科学,都在围绕着这些问题打转。宗教家说有一个东西在人死后还存在的,到天堂那里,或者到了别的世界,像极乐世界。这种说法是不是能兑现,我们不知道,不过宗教家那么说,信众也就那么信。
对于这些问题,中国道教文化提出来,人的肉体生命与天地一样,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我们标榜人的生命可以“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中国文化把人的生命价值提得那么高,并不靠上帝,不靠佛菩萨,也不靠祖宗、鬼神。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资格,每人都可以成圣贤、成仙、成佛,只要能找到自己生命中真正的东西。我们现在活着,真东西没有发展出来,都是假的部分在维持着生命。
所以中国文化大胆地说,人的生命可以与天地同寿,只要太阳月亮在,宇宙存在,“我”就存在,与日月一样的长久。我们研究世界各国的文化,不管是宗教是哲学还是科学,没有敢这样大胆吹牛的!可以说世界上吹牛吹得最厉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即使只是一种假设,也只有中国文化敢这么讲。其次,道家提出来,可以利用自己肉体的生命功能返老还童,长生不死。外国任何文化也没有敢这样说的。将来有没有不管,至少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四册:一九五一年一月-一九五一年六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关于朱德新年演讲稿的复信和批语》《向毛泽东报告毛岸英牺牲事的信》《关于成立航空...
伦理学-世纪文库 内容简介 这是朋霍费尔未被囚禁前所经营的毕生代表著作,因战乱而未能完成,现有的版本是朋霍费尔的友人Bethge于1949年编辑出版的,从20世...
帛书《要》篇校释 本书特色 《帛书篇校释》:汇集高校哲学社会学科优秀原创学术成果搭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著出版的新模式扩大高校...
《穀梁》于汉代宣元时期曾置博士立于学官,其学大行。至于清代乾嘉汉学大盛,学者勾稽各经古义以阐明古学,唯独《穀梁》则或阙如
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作者于佛学涉猎甚广,1928年撰成本书,融会贯通佛学与科学,引经据典,解析旧说,...
傅佩荣-我读《老子》 本书特色 《傅佩荣文集:我读<老子>》: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堪称我国古代谋略学的双璧,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影响极其深远。《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伟
悲剧的诞生 本书特色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哲学家尼采**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年间。尼采在对希腊艺术进行美学讨论的同时,阐述了自己的...
易学基础 本书特色 《易学基础》立足于易学客观真实的产生和发展历史,阐述易学的真实思想、方法及其发展源流,揭示易学的功用和意义,旨在传承和发扬其中有生命力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六卷) 本书特色 古希腊哲学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已充分展开的基础上,终于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达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这套...
冒鹤亭京氏易三种 本书特色 《冒鹤亭京氏易三种》内容简介:民国期间历任北京政府财政部顾问,浙江瓯海(温州)、江苏镇江、淮安等关监督,农商部经济调查会会长,国民政...
中国佛教伦理研究 本书特色 王月清编著的《中国佛教伦理研究》以佛教伦理的中国化进程以纵向线索,以佛教伦理和儒家伦理的相互关系为横向线索,通过考察善恶观、戒律观、...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是曹聚仁先生的晚年之作。缘起于报章连载《听涛室随笔》,成书为《国学十二讲——中国学术思想随笔》。章
开端与进展:华南近代基督教史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译名之争与早期的《圣经》中译、医务传道方法与“中国医务传道会”的早期活动、基督教传教士在澳门的早期...
《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人的自我理解•自我意识,主体间责任,跨文化理解》作者秉承胡塞尔现象学传统,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从新的理
上帝国的信息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的构成与其原初的目的分不开,其着眼点不在讲解新的东西,即笔者尚未讲过的东西,而是对构成笔者的思想与意愿、信仰与希望的内核和重点作...
再塑意识形态 本书特色 当前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思想和意识形态没有区分。社会思想对意识形态当然具有影响,但仍然有很大的距离。思想史表明,当人们对一特定的社...
南华真经副墨,明陆西星着。陆西星为道家一代学养兼深之宗师,以其精修内外丹法,融通儒释道三家要旨,造诣高超,深契道妙,故于
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哲学研究》**部分完成于1945年。第二部分写于1946年至1949年间。如果维特根斯坦亲自出版他的著作,他会对**部分*后大约三十页的内...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内容简介 本卷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的继续,与第30眷属同一单元。本卷一开始刊载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一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