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制度性内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历史起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起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衰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怎么产生的?它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有何历史必然性?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以及如何顺利地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非同一般。任晓伟这部著作,正是针对这些问题,依据十分丰富的文献,经过几年深入、反复的思考、论证,回答了这个问题。
**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制度性内涵
人们在很长时间里习惯于把计划经济仅仅作为一种经济体制而专注于其体制性内涵,然而,在计划经济的演进、衰落及其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中所包含的丰富经验和教训,促使人们不断地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源头上去重新思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内涵。因此,计划经济不能仅仅作为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时一个自然的前提,它本身应该被不断地再认识。总结传统社会主义改革时期人们关于计划经济认识的演进及其局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制度性内涵,是从深层次上研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历史和理论起源的基础。
一、研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制度性内涵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体制性内涵
体制和制度是两个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概念。计划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体制,但同时,或者说,在更深的层次上它的实质却在于它所赖以形成和运行的特定制度之中。
……
任晓伟,1974年,陕西清涧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苏联史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社会主义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国际税法学 内容简介 本教材将理论与实务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阐述有关国际税法的理论,详细讲解有关的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抽象、复...
西北区域经济发展蓝皮书(宁夏卷) 目录 **章 宁夏发展的基础条件**节 地理位置及区划 第二节 自然资源条件 第三节 人文社会环境第二章 宁夏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感谢那条秋田狗》内容简介:本书为莫言散文集之三,收录莫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新世纪以来的散文80余篇,包括《月光如水照缁衣
《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内容简介: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是隐藏着一个甘愿做奴隶的灵魂,那么,不论他是否出
国际商务谈判指南——518 释疑(国际贸易运作丛书) 本书特色 《国际商务谈判指南》一书针对对外经济贸易谈判实务,从十四个方面揭示谈判技巧及谈判手成才的秘诀。由...
西金东移:“一带一路”下中黄金市场的整合之路 本书特色 中国自十八大后,政经环境进入“新常态”,经济的强大及积极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都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历年真题与标准题库:二级Access》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提供历年笔试、上机试题及最新无纸化试题题库,同时给出
《应变》内容简介:摩托罗拉、诺基亚、雷曼兄弟、柯达等,曾经的领军企业,都因未能及时把握市场,不懂得应变而走下坡路,有的甚至
《文化中国的憧憬》内容简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
《如何识读路桥施工图》内容简介: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针对路桥施工人员实际识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以分析
《从保险代理人到财富顾问》内容简介:800万保险从业人员必读书,从典型案例到专业法商分析,到保单架构建议,即学即用的保险销售落
《旧邦新命》内容简介:一是从体用论的角度,阐述儒学公共精神得以衍生的内在逻辑过程及其重要特质;二是基于历史的视野,看儒学公
本书由统计学领域著名专家所著,从基本的金融数据出发,讨论了这些数据的汇总统计和相关的可视化方法,之后分别介绍了商业、金融
中国为什么有前途 本书特色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全民必读书——我们在哪里?我们去哪里?我们怎么去?一本应对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全民辅导手册,为全党、全民树立中国信心...
《领导力的精进》内容简介:第一次当上领导,你是否会紧张?是否无从着手?是否不知道怎么带领一个团队继续你个人曾经创造的高绩效
《经济学家时刻》内容简介:当我们遇到诸如公共政策、全球化、市场竞争、去监管、垄断、效率、公平、贫富差距、数字经济等经济问题
《给孩子讲地外文明》内容简介:用趣味的故事带孩子想象外星文明,用坚实的科学知识回应人类的狂野想象!既是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内容简介:本书对士之转型的梳理,直接继承和发扬了美国宋史学界关注“士人”的学术创变,而更为难能可贵
《我在美国读高中》内容简介:书中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决定去美国读高中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择校,出发去美国需要注意的事项
《宋词三百首》内容简介:宋词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几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