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突出的一个特点,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共性,就是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有狂放不羁的精神气质,有侠胆雄心。置身于大唐帝国开拓进取的时代氛围,诗人们不甘落后,跃跃欲试,即使在奋斗中遭受到挫折,也表现为十足的狂傲、自信。
在这方面,*出风头的是李白。李白爱功名,自言“遍干诸侯”、”心雄万夫”(《上韩荆州书》);好饮酒,“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赠内》);爱剑术,“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生性狂傲,“一醉累月轻王侯”(《将进酒》)。
在唐代出现了前代所罕见的诗歌“追星族”,他们都有心目中的偶像,并对偶像顶礼膜拜。有人崇拜李白,便改姓名为张碧,字太碧;有人崇拜白居易,就称姓名为黄居难,字乐地;有人崇拜贾岛,即对贾岛的铜像晨夕跪拜。就连社会上一些闲杂人员,文身时也把诗歌刺在身上,堪称是“铁杆诗迷”。
唐诗琳琅满目,唐代诗人流光溢彩。唐朝、唐诗、唐人是大气磅礴、铿锵有力的,名之曰“铿锵大唐”,当是恰如其分。
誉儿癖
隋末大儒王通的儿子王福畴(zhi),德才兼备,精于撰述,曾任太常博士、齐州(今山东济南)长史。王福畴的儿子王勔(mien)、王励(ju)、王勃,也都因为写一手好文章而名传天下,王福畴平常也爱向别人夸奖自己的儿子。韩琬的父亲跟王福畴是老朋友,一次,王福畴写信给他,说:“王勐、王励、王勃,三个孩子写的文章、词赋都清新俊逸。*小的王勃,好像也不错。”韩琬的父亲回信给王福畴说:“晋代王武子有爱马的癖好,你有夸奖儿子的癖好。你们王家人的癖好,恐怕是太多了吧。我需要见到你的儿子们的文章后,才能确认他们写的文章是好是坏,值不值得夸奖。”王福畴收到信后,就将三个儿子的文章寄给韩琬的父亲看。韩琬的父亲和一些知名人士,读了王福畴三个儿子的文章后,说:“生的三个儿子要都像这样,确实是应该夸奖啊!”
杜甫的从祖杜易简,曾经赞誉王勔、王励、王勃兄弟三人为王家“三珠树”。
杨炯恃才傲物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少有才名,十一岁时举为神童,后任校书郎、县令等职。他博学善文,以文词知名当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人称王、杨、卢、骆。一向恃才倨傲的杨炯对这个排名顺序很不满意,自称“隗在卢前,耻居王后”。
至于对“四杰”之外的宫廷诗人,杨炯就更瞧不上眼了,每次见到他们,都冷冷地称他们是“麒麟楦”。“楦(xuan)”是做鞋子用的木制模型,泛指填塞物体中空部分的模架;宫廷诗人们弄不清“麒麟楦”究竟是什么意思,便向杨炯请教。杨炯说:“现在会聚饮宴为乐的时候,常见有人玩耍麒麟的把戏,事先画好有头有角的麒麟皮,装饰上皮毛,然后蒙在毛驴身上,扮成‘麒麟’巡场奔跑。等到揭下那层皮,剩下的不过是一头蠢笨的毛驴。那蠢笨的毛驴,就叫‘麒麟楦’。”宫廷诗人听得面面相觑、愤恨不平时,杨炯又“雪上加霜”讽刺道:“那些无德无才而身穿朱紫官服的人,和毛驴披上麒麟皮又有什么区别呢!”
后来,“麒麟楦”成为一个典故,指虚有其表。
“初唐四杰”中,杨炯写文章,喜欢连用古人的姓名,如“张平子(张衡)之略谈,陆士衡(陆机)之所记”等等,因此被称为“点鬼簿”;骆宾王写文章,喜欢用数字作对句,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之类,时人称之为“算博士”。
子昂摔琴
“蜀山金碧地,此地绕英灵。”(陈子昂《送殷大入蜀》)巴山蜀水自西汉司马相如以来就文人辈出,初唐诗人陈子昂就是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他出身豪族,世传道教家风,慷慨任侠。陈子昂十八岁时还不知书,整天跟赌徒混在一起;后来到乡校参观,蓦然惊悟,才开始发愤读书。
二十一岁那一年,他来到京城长安谋求发展。为了提高知名度,他想出了“自我宣传”的妙招。当时东市有人卖一把胡琴,售价百万,天天都有富豪高官传看,但没人识货购买。某一天,陈子昂突然从人群中站出来,对随从说:“用车拉一千贯钱来买下这把胡琴。”众人都很惊讶,问道:“你买它干什么?”陈子昂回答:“我擅长这种乐器。”有些好事的人问:“能露一手让我们听听吗?”陈子昂回答:“我住在宣阳里。”给人们指明了他住的地方,随后说:“明天备下酒菜,专请各位光临捧场。不仅希望诸位君子光临,还请各位*好邀着名人一起来赴宴,本人将不胜荣幸。”
笫二天早晨,聚集来一百多人,都是当时有声望的人。陈子昂大摆宴席,出具山珍海味。吃完之后,陈子昂捧着胡琴站起身来,面对众人说:“我蜀人陈子昂,写有诗文一百卷轴,离家辞乡来到京师,却碌碌无名如尘土,不为人所知。这种乐器,是贱民玩的玩艺儿,我怎么会把它放在眼里呢!”说完,举起琴来摔到了地下。接着抬出两案子文轴,一一赠给了来赴宴的人。人们散去以后,一天之内,陈子昂的名字不胫而走,誉满京都。
三年之后,陈子昂考中了进士。武则天召见他,初时见他“貌寝寡援”,便讥讽他“柔野”。陈子昂毫不气馁,慷慨陈辞,述说“王霸大略”。武则天遂对他刮目相看,任命为麟台(即秘书省,为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正字(九品官),后又升为右拾遗(中书省八品官,掌供奉讽谏)。
杜家的狂傲与侠烈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能诗善文,才名早著,青年时期就与崔融、李峤、苏味道被人合称为“文章四友”。他也自负才气,目空一切,经常贬低别人、吹嘘自己。
有一次,杜审言读了苏味道的一篇文章,颇为轻视,走出家门,碰见几个熟人正聚在一起谈论诗文,他便凑过去,突然冒出一句话:“你们知道吗?苏味道就要死了!”大家惊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回过神儿来,七嘴八舌地问道:“苏味道不是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就要死了?”“这话是从何说起呢?”杜审言捋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说:“事情是这样的:苏味道*近写了一篇文章,送来让我看,我一看,那文章实在是太差劲儿,就狠狠地在上面写了几句批评的话。他要是看到我写的评语,还不得羞死!所以我说苏味道就要死了!”众人听说是这么回事,这才放下心来。大家觉得杜审言“损人利己”也太过分了,就争辩说:苏味道和您齐名,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观灯》)尽人皆知,他的文章怎会像您说的那样呢?!杜审言把眼一瞪,反驳道:“哼!他怎能和我相比!我的诗文,可以让屈原、宋玉当奴仆;我的书法,就是王羲之见了也得甘拜下风!”众人见他“牛皮”吹得震天响,也就不再说什么,笑着走开了。
杜审言这样狂傲自大、出言不逊,难免被同辈嫉恨。他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进士及第,做了洛阳县丞,后被贬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在司户任上,又和群僚关系不和。司马周季重和员外司户郭若讷合伙陷害他,把他逮捕入狱,想找个借口处以死刑。杜审言的儿子杜并,年仅十六岁,禀性刚烈,决心为父伸冤报仇,趁周季重等人聚宴的时候,偷揣着刀子行刺周季重。周季重遇刺身死,杜并也被杀害。周季重临死的时候,叹息说:“我不知道杜审言有这样侠烈的孝子,是郭若讷害我到这个地步!”杜审言因此被免官,回到东都洛阳,亲自写祭文祭奠儿子杜并。士人朋友也都哀念杜并的孝烈,著名文人苏颋为他写了墓志铭,刘允济为他写了祭文。武则天得知此事后,召见杜审言,问他愿不愿意再任官职,他立即拜谢圣恩,并当场赋《欢喜》一诗。武则天大加叹赏,赐予著作佐郎的官衔。
虽然经历了丧子之痛,但杜审言仍然狂傲不已、口无遮拦,一直到死还口出狂言。他病重垂危时,诗人宋之问等人前来看望慰问,他却说道:“上天不公,害得我这么苦。不过,有我在世,在诗文上一直压着你们,现在我就要死了,你们可以出头了。可惜的是,没有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能接替我啊!”说完便气绝身亡——死也死得傲气十足。
杜甫自然也继承了杜氏家族的遗传基因。年轻时,他“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壮游》),喜欢饮酒打猎;在咸阳客栈闲来无事时,甚至敞开衣服与旅客一起赌博逞强,“凭陵大叫呼五白”(《今夕行》)。长安求仕遇阳、心情苦闷时,依然纵酒狂喊:“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醉时歌》)晚年流落到四川成都,寓居城西浣花溪畔的草堂,得到坐镇成都的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关照。严武的父亲严挺之,与杜家有旧交,所以严武待杜甫很好,时常登门造访。但杜甫喜欢与田夫野老交往,不拘小节,简傲放达。严武来访时,杜甫不整衣冠相见,弄得严武很尴尬。有一次,在宴会上杜甫乘醉大叫:“想不到严挺之有这样的儿子!”在大庭广众面前直呼“封疆大吏”的父亲的名字,这是很不礼貌的。严武怒目瞪视杜甫,说:“杜审言的孙子,妄想捋虎须是吧?”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从中斡旋调停。严武说:“我和诸位饮酒,图的是高高兴兴,何至于羞辱到祖先呢!”事后,严武的母亲害怕严武心萌杀机,便用小船送杜甫一家离开了成都。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沿江东下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这位五十六岁的老人,在一次参加宴会时,想重温一下青年时期“裘马颇清狂”的派头,执意驰马前往,结果坠马摔伤,但他仍然自鸣得意:“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至于在诗歌上,杜甫就更自尊自爱、当仁不让了。他说“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丘师兄》),夸耀祖父杜审言的诗前无古人;又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自称诗歌是杜家的专业。对自己的诗文,杜甫也自视很高,说“赋或似(司马)相如”(《酬高使君相赠》),说“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莫相疑行》)。或许正是因为有这种超强的自信自傲,才使杜甫成为唐代的诗圣吧!
……
朋星,1962年生。本科就读于上海,硕士、博士毕业于山东。定居泉城济南,从事教育教学、文史研究,间及创作、翻译。工作忙忙碌碌,心则向往诗意和闲逸:花问彩蝶舞,酒后明月斜,琴弹梧桐雨,词写浣溪沙。
《心变了,世界就变了》内容简介:本书分为4个篇章。是作者在婚姻、亲子教育和自我成长过程中的有感而发,采用短小精炼的日记形式,
《《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内容简介:本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成名之作。1919年,凯恩斯作为英国财政部的谈判代表参加巴黎
上海滩三大教父 本书特色 黄金荣——脚跨黑白两道,操纵作案破案,黄金荣玩转租界巡捕房,吃瘪老法,大捞洋钿,却屡屡为女人蚀财跌霸。 张哺林——靠武力抢占码头,...
尼克•利森(NickLeeson,1967—),英国一个泥瓦匠的儿子,从未上过大学。他于1995年让古老的巴林银行灰飞烟灭,这一惊世之举使他
看不见的精彩-一位盲眼型人的嚣张生活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回忆录,书中陈述的人物、地点、事件以及病症都是真实的。赖安·克奈通在18岁的时候发现自己患上了一种罕见的...
#李鸿章外交得失录 本书特色 外国人的眼里只看到李鸿章,看不到清朝皇帝。——梁启超纪念李鸿章逝世110周年。一位孤独而无奈的先行者,外国人眼中的“东方俾斯麦”晚...
毛泽东传 目录 引子一 “改造中国与世界”故乡、家世走出韶山在湖南一师五四运动的风云际会二 参加建党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播种“圣火”创建共产主义小组领导湘区工运...
李德生在动乱岁月-从军长到党中央副主席 本书特色 “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动乱的10年,是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艰难曲折斗争的10年...
作者贝尔纳-加沃蒂(BernardGavoty,1908-1981)1976年当选法国艺术院自由院士。法国艺术院是法兰西学院下属五大学院之一。能当选
漫画牛顿建立近代科学的知识巨人 本书特色 关心科学与人类思维的你,万勿错过《漫画牛顿》! 漫画牛顿建立近代科学的知识巨人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的...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内容简介:《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法国大文豪让·雅克·卢梭临终遗作,是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在“
财富帝王沈万三 本书特色 沈万三是被中国民众誉为“活财神”的传奇人物。六百多年前,当沈万三这位了不起的财富帝王*终败于权力帝王朱元璋之手时,便无可争议地表明,中...
我是谁-成龙自述 本书特色 成龙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成龙的武打,已经由电影、电视、报纸和杂志等媒体广为传播。关于成龙的家庭情况、出生经历、成长过程以及事业等,...
阿尔贝·加缪(1913-1960),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既是文学名著《局外人》《鼠疫》《堕落》《流亡与王国》《第一人》,也是思
千面人生——袁牧之传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记述了袁牧之先生在艺术舞台、政治舞台与人生舞台上的所扮演的“千面”角色,内容涉及他的少年时代、戏剧生涯、创业东北和离休岁...
李娜-独自上场 本书特色 我有我天性 我有我个性 做*真实的自己李娜,名副其实的女子网坛亚洲一姐李娜,中国女子网坛乃至中国体坛众多**的创造者李娜,首位走出中国...
大陆赴台知识分子研究-殷海光夏道平纪念会论文合集 内容简介 大陆赴台学人是一个有待系统研究的学术增长点。1949年后一大批宗法各种学脉的大陆知识分子进入台湾,如...
《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0个错误》内容简介:《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0个错误》可谓别具一格,具有较大创新性。《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
想念季羡林 本书特色 北大东语系教授张光璘撰文告诉读者季羡林先生究竟是什么家;著名印中友好人士、印度学者贾根。波拉普称赞季羡林是中印文化交流之桥;著名藏学家、季...
歌德谈话录 本书特色 《歌德谈话录》作为一部“德国*佳作品”在世界上已流行两个多世纪。这本全译本以优美轻灵的的文字记录了爱克曼在歌德身边九年间的所见所闻,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