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散文选集》主要内容:废名,原名冯文炳,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以特立独行名世,所著小说、诗、散文和论著都有奇气,也就是说他创造了独特的风格,表现了独具的眼光和思考;正是因此,他的作品得以传世。这本散文选集概括了废名三方面的作品:散文化小说,本义的散文,谈诗说文的文章。《废名散文选集》可以显示散文家废名的全貌。
先生还没有回来,小林提议到“家家坟”摘芭茅做喇叭。
“家家坟”在南城脚下,由祠堂去,走城上,上东城下南城出去,不过一里。据说是明朝末年,流寇犯城,杀尽了全城的居民,事后聚葬在一块,辨不出谁属谁家,但家家都有,故名日“家家坟”。坟头立一大石碑,便题着那三个大字。两旁许许多多的小字,是建坟者留名。
坟地是一个圆形,周围环植芭茅,芭茅与城墙之间,可以通过一乘车子的一条小径,石头铺的,——这一直接到县境内唯一的驿道,我记得我从外方回乡的时候,坐在车上,远远望见城墙,虽然总是日暮,太阳就要落下了,心头的欢喜,什么清早也比不上。等到进了芭茅巷,车轮滚着石地,有如敲鼓,城墙耸立,我举头而看,伸手而摸,芭茅擦着我的衣袖,又好像说我忘记了它,招引我,——是的,我那里会忘记它呢,自从有芭茅以来,远溯上去,凡曾经在这儿做过孩子的,谁不拿它来卷喇叭?
这一群孩子走进芭茅巷,虽然人多,心头倒有点冷然,不过没有说出口,只各人笑闹突然停住了,眼光也彼此一瞥,因为他们的说话,笑,以及跑跳的声音,仿佛有谁替他们限定着,留在巷子里尽有余音,正同头上的一道青天一样,深深的牵引人的心灵,说狭窄吗,可是到今天才觉得天是青的似的。同时芭茅也真绿,城墙上长的苔,丛丛的不知名的紫红花,也都在那里哑着不动,——我写了这么多的字,他们是一瞬间的事,立刻在那石碑底下蹲着找名字了。
他们每逢到了“家家坟”,首先是找名字。比如小林,找姓程的,不但眼巴巴的记认这名字,这名字俨然就是一个活人,非常亲稔,要说是自己的祖父才好。姓程的碰巧有好几个,所以小林格外得意,——“家家坟”里他家有好几个了。
他们以为那些名字是代表死人的,埋在“家家坟”里的死人的。
小喽哕们连字也未见得都认识,甚者还没有人解释他们听,“家家坟”是什么一个意义,也同“前街”“后街”一样,这么惯听了的也就这么说。至于这么蹲在它面前,是见了他们的两位领袖那么蹲,好玩。小林虽然被称为会做翻案文章,会翻案未必会通,何况接着名字的*末一行,某年某月某日敬立,字迹已很是模糊,那年号又不是如铜钱上所习见的,超过他们的智识范围之外。老四也不能,而且也不及订正,他同小林恰得其反,非常的颓唐,——找遍了也找不出与他同姓的!那么“家家坟”缺少他一家了,比先生夸奖小林还失体面。以前也颓唐过几回,然而说是到“家家坟”总是欢喜的,也总还是要找。
“啊,看那个的喇叭做得响!”
许许多多的脑壳当中,老四突然抽出他的来,挤得一两个竟跌坐下去了。
大家都在坟坦里,除了王毛儿,——他还跪在碑前,并不是看碑,他起先就没有加到一伙的。
暂时间又好像没有孩子在这里,各人都不言不语的低头卷自己的喇叭了。
小林坐在坟头,——他*喜欢上到坟头,比背着母亲登城还觉得好玩。一面卷,一面用嘴来蘸,不时又偷着眼睛看地下的草,草是那么吞着阳光绿,疑心它在那里慢慢的闪跳,或者数也数不清的唧咕。仔细一看,这地方是多么圆,而且相信它是深的哩。越看越深,同平素看姐姐眼睛里的瞳人一样,他简直以为这是一口塘了,——草本是那么平平的,密密的,可以做成深渊的水面。两边一转,芭茅森森的立住,好像许多宝剑,青青的天,就在尖头。仰起头来,又有更高的遮不住的城垛——
“小林哥,坟头上坐不得的,我烧我妈妈香,跑到我妈妈坟头上玩,爸爸喝我下来。”
毛儿的话,出乎小林的意外,他是跪在那里望小林,猫一般的缩成了一团,小林望他,他笑,笑得更叫人可怜他,太阳照着墨污了的脸发汗。小林十分抱歉,他把毛儿画得这个样子!
“你妈妈在那里呢?”
“在好远。”
“你记得你妈妈吗?”
毛儿没有答出来,一惊,接着哈哈大笑——
老四的喇叭首先响了。
一、本套书是《百花散文书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收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期间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专集分册。
二、入选的作者均是这一时期的散文名家,所选作品尽可能照顾到作者散文创作的发展脉络。
三、每集作品前均冠以万字以上的评论性序言,简单介绍作者生平,并结合本书所选散文,分析评介其艺术特色及创作发展的道路和影响。
四、所选作品,尽量注明原书发表的出处和时间;对于个别难理解的地方亦加以必要的注释。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的风格,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属乡土文学。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
远游.鹅肝.松露 本书特色 本书是“香港**健笔”——林行止的游记。林行止善于把艰深复杂的经济理论,以浅白的文字描述与分析;他写的文章内容不限于政经,也包括古今...
宋词三百首 本书特色 ☆品种全:本丛书将经史子集及其他学科中读者*热衷的品种全部收齐,让读者以*少的时间读*多的好书。☆设计新:本丛书的特点是编写结构新,排版形...
船讯 本书特色 奎尔冒着浓雾,开车送浑身颤抖的丹尼斯跟着救护车去医院。可以看见呼啸的救护车里巴吉特夫人的侧影。在他们身后,威士忌消耗得很快,人们七嘴八舌,不敢相...
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本书特色 在生命垂危之际,文艺女兵陶小童回忆起过往。为救她而牺牲的团支书王掖生、为宣传队的存在而放弃前途的刘队长、油嘴滑舌而又令她心动的徐北方...
曾国潘家书 本书特色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曾国藩《与...
田野的黄昏 本书特色 《田野的黄昏》,是散文作家黄金明近年来系统写作而成的以岭南生活为总体背景,以自身成长为时间体例线索的系列散文作品。田野的黄昏 内容简介 黄...
花间拾梦 本书特色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到寒冷的冬et,就有少量的红嘴鸥由西伯利亚飞到昆明避寒,由于市民自发地为它们喂食,再加上昆明温暖适宜的气候,使得...
《美的救赎》内容简介:美如今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处境。一方面,它如通货膨胀般蔓延四溢: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美的狂热崇拜。另一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内容简介:这是里尔克在其三十岁左右时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虽是写给“青年诗人”,里尔克却不止于谈论创
王铎草书卷精典.草书杜律卷、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铎草书作品集中的草书杜律卷和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王铎草书卷精典.草书杜律卷、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
唐宋八大家大全集:珍藏本 本书特色 《唐宋八大家大全集(珍藏本)》内容简介: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是古文中的经典美文。赏读这些经典美文,读者不仅可以积累传世名句、扩大...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又名人瑞,号圣叹;别号唱经子,或称唱经先生,又号大易学人、涅槃学人;室名沉吟楼,堂号
《每天一首古诗词1》内容简介: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耀眼的明珠,历经千载时光,依旧璀璨夺目。《每天一首古诗词》以至简至雅的理念
“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全球畅销近千万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那不勒斯四部曲N...
玲珑心事——那些古雅温静的事物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描述一件件在古诗词或者古典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古雅温静的物件的小随笔,满蕴了古代女子月光般剔透的玲珑心事。那一个个...
在心集 目录 序自序草鞋的故事“江阴鸡叫”砖上练字十岁少年读书时小辞源历险记祖父的哲学箍桶匠雪野茫茫屋漏如浇大饥荒(一)大饥荒(二)看戏关不住的眼泪书记和县长采...
作为巴勒斯坦阿拉伯裔美国知识分子、文学批评家和社会活动家,爱德华·萨义德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具突破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名著《东方学》影响深远,至今仍是每个学术领域...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陶晶孙·代表作枫林桥日记 内容简介 本丛书有以下方面:其一,编选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本丛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直接出面,组织全国*权威的研究专家参与...
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拔尖计划进清华 本书特色 正如我怎么也想不到,会在做奥数时突然灵感迸发写出一篇文章,从而走上写作之路;也正如所有人都...
2013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的2013年短篇 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3短...